佛弟子文库

佛陀为何要制定戒律

界诠法师  2021/05/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佛陀为何要制定戒律

从声闻律上看,是因事而制。在家众要确保人身不失,故应守持五戒、八戒及十善法等。出家众,除住持佛法外,主要在寻求解脱道。戒为别解脱、保解脱。戒法的制定是因为佛子们在修道上出了障碍,如违犯四根本,以及与当时社会上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僧人造房伐树,入市乞食,与人做媒,进入军阵……

在生活上造成讥嫌的,如乞食非仪,乞食非法,乞药过限,房舍制造违规,僧团中发生了一些矛盾,如住房、卧具收摄……还有与尼来往和居士来往的一些要求与规定。

总之,制定这些条例,是因为有碍僧团的生存、发展、清白的原故。诸如接受供养的限制,衣、钵、钱、物的处置,日用器皿的要求。当时社会对僧人的要求,如坏生种、掘地、种植、担物。

制戒无非令世人生信,僧团安道,正法久住,故制戒有十功:摄取于僧,令僧欢喜,令僧安住,未信者信,已信增长,难调者调,惭愧者安,断现在漏,断未来漏,正法久住。

戒律是佛教神圣的基石,是解脱生死的保障,是僧团发展的根本。戒律使佛教共同体形象得以确立,否则将降低佛教的神圣性。因为佛弟子身份是依戒完成,持守过程出现了问题,以律忏悔恢复清净。三宝物专用制度,财物(常住)共有制度,利养平等的六和制度,修学的师资相摄制度,羯磨法的制度,安居策修,自恣检行,半月布萨的反观觉察,无不是戒律产生的实际意义。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界诠法师文章列表

宁肯老僧堕地狱,不把佛法作人情

而菩萨为利养故。应答不答。倒说经律。文字无前无后。...

五戒之邪淫戒

除了夫归之间的男女关系,一切不受国家法律或社会道德...

都说出家好,怎么个好法

佛说孔雀虽有色严身,不如鸿鹄(鸿鹄)能远飞。 白衣虽...

出家人的袈裟为何如此殊胜

时值酷暑,不少居士来到寺院礼佛,稍一走动就会满头大...

在世间,唯一有意义的事便是修行

江南的冬忽然来临,干燥而寒冷,人们纷纷口鼻上火,这...

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

请看下面。示常源曰: 汝行勿怠,怠非比丘。彼自废者,...

观身罪重故,不敢不生净土

经典云:犯一个突吉罗小罪,如四天王的寿命五百岁的时...

持戒之人,所求如愿;破戒之人,一切皆失

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对于戒为第一安稳功德住处,...

【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注音版】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方广佛华严经(80卷)

大周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序 天册金轮圣神皇帝製 盖闻:...

大般涅槃经

大般涅槃经序 后秦释道朗撰 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

广钦老和尚《出三界比出国留学好》

午后,有信众徐某两姐妹来皈依,顶礼师父后,老和尚在...

心无自体,它是缘生缘灭

佛告阿难,汝今说言,由法生故,种种心生,随所合处,...

【推荐】「无住心」乃吾人安身立命之处

昨夜梦中,任是富贵荣华、悲欣忧苦;清晨醒来,如幻如...

早晚课要怎么做才能更有效果

在家做定课的你,也许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坚持。在家如...

【佛教词典】无疑

(术语)不疑惑也,闻法信而不疑也。...

【佛教词典】势力界

【势力界】 p1243 瑜伽九十六卷十页云:在家有情、于求...

为什么你觉得净土之法那么难信

在这个以科技和经济为主流的当代社会,佛教无可避免地...

吃肉让体味难闻易患癌

到底饮食有怎样的力量,竟能改变我们的生活和身体。如...

为什么这个愿非常了不得

第二个愿就非常不得了了,增上誓愿。 伏请世尊为证明,...

「自赞毁他」与「说四众过」

这个口业我们解释一下。在菩萨戒是很重视口业,诸位!...

世间之人情执牢结坚固

或时室家父子,兄弟夫妇,一死一生,更相哀愍。恩爱思...

执滞之著不可有,执持之著不可无

【原文】 人恒病执著,然亦不可概论。良由学以好成,好...

你不贪了,苦就没有了

一切众生在怖畏当中、衰恼当中、忧患无明的暗蔽当中,...

真正的布施是不求回报

无所求的布施,才是真正的布施。 真正的布施是不要求...

无所事事绝对不是自在

常常听到人们说被工作和日常的琐事困住,没有过上自己...

暂执圣号已胜百年之福,一发大心已越历劫善根

佛在《阿弥陀经》中讲到: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

念佛人的悟处

净土法门的困惑 佛教传入中国两千多年来,一直就有许多...

圣严法师《增上缘》

增上缘,增上的意思是帮忙。他已经在做一件事,且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