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上品上生

2021/12/0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上品上生

【经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上品上生者,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复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何等为三,一者慈心不杀,具诸戒行。二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①。三者修行六念②,回向发愿,愿生彼国。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

生彼国时,此人精进勇猛故,阿弥陀如来,与观世音,大势至,无数化佛,百千比丘,声闻③大众,无量诸天,七宝宫殿。观世音菩萨,执金刚台与大势至菩萨,至行者前。阿弥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与诸菩萨,授手迎接。观世音,大势至,与无数菩萨,赞叹行者,劝进其心。

行者见已,欢喜踊跃。自见其身,乘金刚台,随从佛后,如弹指顷,往生彼国。生彼国已,见佛色身,众相具足。见诸菩萨,色相具足。光明宝林,演说妙法。闻已,即悟无生法忍。经须臾间,历事诸佛,遍十方界。于诸佛前,次第受记。还至本国,得无量百千陀罗尼⑤门。是名上品上生者。

【注释】

①大乘方等经典:即大乘经典。中道之理方正而生佛平等;因此义故,方等为一切大乘经之通名。

②六念:指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

③声闻:闻佛之声教,断见思之惑,证有余涅槃的圣者,为佛的小乘法中弟子。西方极乐世界的声闻已回小向大,非实声闻。

④金刚台:金刚合成的莲台座。

⑤陀罗尼:梵语,此翻总持。一、能持善,二、能遮恶。即于无量法门无不通达。

【译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上品上生者:若有众生愿生到阿弥陀佛的国土,发起三种心,即便往生。是哪三种心呢?第一至诚心;第二深信心;第三一切功德回向愿往生心。具备这三种心的众生,必定生到西方极乐世界。

又有三种类型的众生,能够生到极乐世界。是哪三类众生呢?第一种是慈心不害物命,奉持各种戒行;第二种是读诵大乘方等经典;第三种是修行六念,以上述修行的功德,回向愿生西方极乐世界。具备以上的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就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临终将生西方净土时,由于这念佛人生前修行精进勇猛,阿弥陀佛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无数的化佛、百千比丘、声闻大众、无量的诸天以及七宝宫殿等一齐来临。观世音菩萨与大势至菩萨共执金刚莲台,来到此念佛人面前。阿弥陀佛放大光明,光明注照在这念佛人的身上,即与化佛等同时伸出手来接引这念佛人的神识到金刚台。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与无数的菩萨,同声赞叹这念佛人,劝慰鼓励其心。

这念佛人见到如此殊胜的境相,生大欢喜,身心踊跃,自见其身乘托金刚台,随从在阿弥陀佛之后,如弹指间,便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生到西方净土后,亲眼见到阿弥陀佛的紫磨真金色身,无量相好庄严,一一具足;又见到诸菩萨圣众的色相,也一一具足微妙庄严;又闻到光明宝林,演说微妙法音,初闻法音就悟证无生法忍。

经很短的时间,就能游历十方世界承事诸佛,蒙诸佛次第授记。得授记后,便回到安养本刹,证得无量百千总持法门。这就叫做上品上生者。”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怎样才是对净土法门有真正的信心

问: 怎样才是对净土法门有真正的信心? 大安法师答:...

念佛为什么得不到受用

憨山大师说:一般的人念佛为什么得不到受用,甚至不能...

临终接引愿对我们非常重要

勤修我皆接引愿,亦称临终接引愿。这一愿表达的是:十...

悟道大和尚:念佛法门之精要

一、执持名号,一心不乱,此八个字,为解粘去缚之第一...

净业行人为何要读诵大乘经典

《观经》中佛为何提出净业行人要读诵大乘经典?因为念...

念佛之外是否可兼持经咒

修行用功,固宜专精。然凡夫妄想纷飞,若不加经咒之助...

人生怎样活才有意义

如果你真有信仰的话,这句话你就会有答案。当你还问出...

妙莲老和尚《念佛法乐知多少》

、修行唯乐何有苦 真正修行不要怕苦,怕苦就更苦。发...

【注音版】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

永嘉证道歌

君不见。绝学无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无明实性...

阿閦佛国经

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

【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印光大师校印本)...

《论语》精华50句

《论语》是孔子思想的集大成之作,在如今社会,仍具现...

消业灭罪的种种征兆和梦验

经常会看到有些人持诵某部经或某个咒后,梦中出现很恐...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生可杀乎?

原文: 杀生一事,过患至为深重。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生...

饭后吃梨能排出致癌物质

韩国研究人员发现,饭后吃个梨或喝杯热梨汁,积存在人...

【佛教词典】金刚顶瑜伽理趣般若经

(经名)一卷,唐金刚智译。不空译之理趣经外,异译之...

【佛教词典】观生门

复次一切法空,何以故?生不生生时不可得故。今生已不...

地藏菩萨能满众生一切所求,还能灭一切重罪

【 彼从十一劫来。庄严此世界成熟众生。是故在斯会中。...

心力跟佛力之间的桥梁

观世音菩萨的方便力特别殊胜。在《普门品》讲到妙音观...

从有形看到了无形

为什么有的人不能容人呢?年轻人问。 因为有的人心太小...

欲得成就一心应当存诚念佛

经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

教你如何甄别真假出家人

导读:依据《宗教事务条例》,凡正式出家的僧尼都应持...

阿罗汉身具胜香的因缘

佛陀涅槃百年后的印度,崛起了强盛的孔雀王朝。其国君...

菩萨戒的淫戒,是否动念就破戒

问: 菩萨戒里面其中有一条淫戒,是否动念就破戒?请开...

净土学人要做钝功夫

对净土经典的熏修如果没有达到熟悉的程度,我们的举心...

星云法师:修行的真义

「现在的人常说要修行,其实只不过是将修行当作『懒惰...

观音菩萨如何救苦救难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到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若遇黑...

临终最怕不是风动幡动,而是仁者心动

接着来谈一谈净土法门跟圣道法门之间的结合。净土宗的...

佛教法器的种类

法器又称为佛器、佛具、法具或道具。就广义而言,凡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