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观一切法即空,清净本然,周遍法界

净界法师  2022/06/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观一切法即空,清净本然,周遍法界

如来之藏,不变随缘,随缘不变,随拈一法,无非法界。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在凡不减,在圣不增。—— 一心三观

一心三观的思想,就是从一念的心性本来清净、本来具足来修观照,让我们从迷惑而变成觉悟。它的概念是怎么说呢?

如来之藏就是我们一心真如,一念心性,它有两个相貌:不变随缘,随缘不变。从体性来说,它是不变;但从作用来说,它随染净的因缘、迷悟的因缘,有十法界的差别。它有不变性跟随缘性。所以不管你出现什么法,都是真如的全体妙用。你在人间,你的佛性现出人间,你的佛性没有改变;你到了三恶道,你的佛性也没有改变,只是你不认识它,因为你向外攀缘,真如佛性随时等候你的回家。

所以这种思考建立在心,一念心性。佛陀的万德庄严,他的依止处也是一念心性;众生的迷惑颠倒,他的本体也是一念心性。从没有差别当中,去建立一心三观。

我们来看看,一心三观是怎么观的。

在圆教的思想,它认为一念心性是跟十法界同体的,只是迷悟的差别。所以你人生的重点,就不是在断恶修善了,而在破迷开悟,这就讲到更深层的迷悟问题了。一个人会造罪,一定是先起颠倒才会造罪,好端端怎么造罪呢?一定是产生错误判断了,你认为这件事情是真的,你向外攀缘。所以在整个观心当中,也包括了安住、调伏跟引导。

我们首先看空观。「观一切法即空,清净本然,周遍法界。」请大家注意「本然」这两个字。我们前面讲到二乘人的空观,这个空观是修来的。那是要修无常观,修无常故苦、苦即无我才有的空观;或者修「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的因缘观才得到空观。

诸位!圆教的空观它不是修来的。如果是修来的东西,那就不能普遍了。而且修来的东西,你要是不修,就没有了。真如的空观是你只要认同它,观照它,它是本来具足的,你只要把它显现出来就好了。月亮本来就有吧?你不是把月亮创造出来,你只要把乌云拨开就好。

所以你要肯定自己是本性清净。没错!我们烦恼很重,我们业障很深,但是你最好不要这样想,这样想对你非常不利,你不能把业障跟烦恼当真,当真以后,你更加挥之不去。你要观想烦恼也好,业障也好,都是后来才有的,它只是一个如梦如幻的假相,它没有真实染污你的心性。

就像镜子一样,它只是表面的灰尘,你随时可以改变的,因为它并没有改变你清净的本质,就是站在一种跟十方诸佛同一清净的本质,你只要认同这个概念,直下承当就好了。

离相清净就是一个修行人得到安住了,以一念心性为住。所以《楞严经》就在讲安住的问题。《楞严经》修三观,它偏重在空观,离一切相,所以它是不迷,不取,不动。它认为说,你只要不跟着烦恼走,它自己会消失掉,因为它本来就没有根。

烦恼为什么势力那么大?是因为你给它力量,攀缘它,它才变大的。你试试看只要烦恼起来时,不跟着它跑,你念佛,它自己会消失掉。为什么?因为它本来就是不存在的东西。它生生世世跟着你,是因为你加持了它,你赋给它力量,把它当真了。所以你越把它当真,它就越当一回事。

所以你开始观想:我本来没有烦恼,本来没有罪业。站在本来没有烦恼的角度来对治烦恼,站在本来没有罪业的角度来忏悔业障,站在本来没有生死的角度来了生脱死。注意!那个「站在」就是安住。

当你想离开三界时,你有两种思考模式:

你认为三界是真的,欸,我要厌离娑婆,欣求极乐,娑婆世界是真的,我跟你拼了,也可以!但是很辛苦,而且效果不好。这种思考模式不好,这个乘不好,你坐这辆车子不好。

你要观想本来没有生死,「本来无生死,生死由心现。」就是一念的颠倒妄想现出来的生死。你只要回光返照,觅之了不可得,因为你向外攀缘,它才有生死。「梦里明明有六趣」,你只要回光返照,「觉后空空无大千」。

你要先同意这个概念——你本来没有烦恼,你本来没有罪业,你本来没有生死,这些都是后来有的。既然是后来有的,它就不是你本来的东西,那是一粒灰尘而已,你一定可以改变的,这是一个空观的安住。

那么由空观的安住,开始假观的调伏跟引导。我们开始从迷悟浅深,去调伏业力,当然就是忏悔、持戒,所以它在观心时,理观不碍事修。它正念真如,但不舍方便。

诸位!真如缘起好在能够贯穿前面的业感缘起、赖耶缘起。不是说有了真如缘起,就不要业感缘起,不要赖耶缘起,不是这样,它是业感缘起和赖耶缘起的升级版而已。

但是在某些地方,比如在断恶修善时,治乱世用重典,也拿业感缘起的角度来调伏自己。站在唯识的角度来引导自己,只是差别在于:安住现前一念心性,以心性为平台做调伏跟引导。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处处作主见如来

《楞严经》中,憍陈如尊者因悟客尘二字得证圣果。起心...

古镜未磨

有道禅师当初行脚时,路过一间卖茶的茶坊,因为口渴,...

越到晚年,观照智慧就越重要

一般来说初学者要多修止,因为你观慧薄弱。一开始先念...

读《金刚经》一年,却看不破情字怎么办

问: 大师您好,我读《金刚经》近一年了,外貌变的愈...

心态如果不归零,那根本没办法修行

法华经的思想,观照现前一念心性当体即空。要修空,那...

念头方向的不同就会影响到未来的命运

【复有多颂,成立如是无分别智:鬼傍生人天,各随其所...

【推荐】站在本来没有业障的角度来忏悔

问: 在忏悔时,我们对罪业是诃责的,但是要同时观察罪...

真心究竟在何处?就在念佛当中

圣人、佛、菩萨跟我们凡夫的差别,就在一念之间。为什...

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

佛说出家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

地藏菩萨本愿经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

一诚法师与江西佛教

一诚法师,俗姓周,法号一诚,字悟园。1927年农历2月2...

智人治心不治境,愚人治境不治心

学道别无实法,变化气质,克除习气而已。气质变,品格...

救世必先救心,心乃诸病之源也

饥馑旱潦,刀兵瘟疫,皆心之所感召也。尝闻医之治病也...

关于疾病、长寿和善终

最近一直在生病,每年阳历的二月下旬到三月底,我的身...

【佛教词典】不断烦恼得涅槃

(术语)此为天台,真言,及净土门所立。而各异其义。...

【佛教词典】七觉支

梵语 saptabodhyavgāni。又称七等觉支、七遍觉支、七...

持诵金刚经得定要诀

六祖闻客诵金刚经有省,谒黄梅五祖,为说金刚经而大彻...

不要把回忆拉到现在来

我们总爱想过去的事,过去都已经没有了,还要回忆把它...

从随缘中得到无量法喜

我们在四祖寺举办禅七,四祖寺就是四祖开辟的道场,四...

住持三宝与理体三宝

住持三宝是基础,理体三宝是目标。 住持三宝: 这是外...

天台八教丨圆教

化法四教中最圆满的教法是圆教,圆教是不思议境界,整...

天竺十二祖马鸣菩萨

今天要讲的这位祖师是西元一世纪时期的中天竺国人,人...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今天是母亲节,是儿女孝敬母亲的日子,令我想起了佛教...

在家居士可以常替亡者助念吗

问: 在家居士,可以经常替亡者助念吗? 大安法师答:...

小心你的口业

佛世的时候,有一位长者的妻子,怀孕之后,身体就臭秽...

念佛的利益超过拜忏水陆太多了

【原文】 至于保病荐亡,今人率以诵经拜忏做水陆为事。...

想把佛号念好,不是个容易的事啊

我们在这个道场打这个佛七,也就是修行啊。那么这个修...

【推荐】化太岁、谢太岁的法事有什么渊源和道理

如今,化太岁、谢太岁的法事在中国民间十分盛行。 在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