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净界法师:观无量寿佛经

净界法师  2021/12/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净界法师:观无量寿佛经

 

(第一讲)

我们净土念佛法门,在大乘法的修学当中,是一个很特别的法门,因为它是一种本尊相应法门。也就是说在整个净土宗的修学当中:我们所有功德都是弥陀本愿的摄受。这样的内涵,印光大师提出了两个概念:

净土宗的修学,什么叫本尊相应呢?就是——他力门、果地教。

[他力门]的意思是说:在念佛的过程当中,当我们的心跟弥陀的功德接触时,我们今生会产生消业障 、增福报的功德,这叫他力。这个他指的是谁呢?就是指佛力的加被--阿弥陀佛的光明照耀着我们,消业障、增福报!

什么是[果地教]呢?是指是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现前,把我们带到净土去。在净土的庄严当中,成就不退转,乃至究竟成佛,这叫果地教。因为我们本身没有净土,我们去受用弥陀的净土,受用弥陀的果地功德,这叫果地教。

净土宗的他力门跟果地教,事实上在中国佛教的传承当中,是有两个差别:

在唐朝之前,特别是在昙鸾大师之前,念佛人大部份是偏重在他力法门,比方说唯识的学者、比方说天台宗的学者,他也念佛,但是他们是把念佛当做消业障——多障众生念佛观。因此,早期的念佛,并没有明确地想要求生净土。我在修止观的时候,身心出现了障碍,我祈求弥陀的加持帮助我破碍;破障以后,我继续修止观,所以早期的人念佛,偏重在他力门。

一直到昙鸾大师 ,提出了五浊恶世的概念,昙鸾大师他呼吁念佛人开始要面对,你必须要务实的面对我们所处的环境,我们会受环境影响。他说我们现在的环境已经不是正法时代,正法时代过去,像法时代也过去了,我们现在是末法的一个五浊恶世来临的时代,这个时候我们在这个地方修学,将面临两大问题:

第一个 、善根的问题:我们本身善根的退化,我们本身善根就不足。我们那种出世的道心抵不过内心的烦恼---善根薄弱、烦恼粗重,造成用功不能够相续,第一个内因力的薄弱。

第二个 、外缘的问题:这个环境的干扰繁多,顺逆因缘的刺激太严重,使令我们容易生退转。

所以到了昙鸾大师他劝念佛人,我们念佛不应该只是消业障、增福报而已,应该要考虑离开娑婆世界——为菩提道而求生净土!我们应该考虑换一个环境来修学!昙鸾大师就净土…把真正的念佛提升到一个净土的思想。所以到了末流,我们现在念佛,其实包括了他力门——今生的消业障,也包括了临终的往生,这两块现在我们是结合在一起。

因此念佛法门从一个纯粹是念佛来消业障,而提升到要往生的时候,我们这样的一种思想被提倡以后,我们对于净土的了解就变得很重要了。如果你只是为了念佛要消业障,你可以对西方净土的依正庄严,完全没有概念无所谓。你只要对阿弥陀佛有信心就够了;但是如果你念佛的目的,是要求生净土,我们就必须要对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有所了解。

在本经当中,释迦牟尼佛讲到:为什么我们念佛人,除了持名念佛之外,要兼修观想呢?要观想极乐世界依正庄严。佛陀在本经当中提出了:你能够如法的观想有两种功德:第一个净除罪障;第二个生诸佛前。

一、净除罪障:我们先讲净除罪障,因为阿弥陀佛的庄严,他怎么回事呢?阿弥陀佛——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阿弥陀佛的功德本身他有一种愿力,他要救拔我们,他要入他能入,但是我们必须要去忆念他,才能产生感应道交。

所以我们经常的忆念弥陀的依正庄严,这个极乐世界的比方说七宝池、八功德水、莲华的庄严、楼阁的庄严…我们心中不断的在我们这个身口意熏习的时候,唉,我们那个生死的重罪,慢慢的消灭掉了;比方说光明出现的时候,黑暗自然消失掉了,所以你经常熏习净土的庄严,消我们的业障,这是第一种功德。

二、生诸佛前:第二个是我们真实的目的——生诸佛前,临命终能够,我们不断的熏习,会产生一种坚定的愿力,我们不可能往生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你说你对极乐世界一无所知,极乐世界怎么回事你完全没有概念,那么你完全没有概念,你心中的愿力肯定是薄弱的。

真实的愿力是建立在一种智慧的基础上;其实不只是愿力,信心也是一样,真实的信心和愿力,肯定是建立在智慧的基础上。我们不相信,说你完全对净土陌生,而产生坚定的愿力,不太可能!你对一个地方一无所知,而且你想去,不可能!不可能!

为什么我们一次又一次在娑婆世界投胎,理由很简单,因为我们对于娑婆世界太过熟悉了!很多事情我们每一生当中重复的造作,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跟三界的业力会这么强,因为我们对娑婆世界太熟了。所以,净土宗就是说你必须要改变,我们必须要跟娑婆世界,由熟悉转成生疏;我们必须对净土的功德庄严,由生疏转成熟悉,你就成功了!

所以在本经当中,在《观经》里面很强调思想的改变,这个地方是不共于《阿弥陀经》,也不共于《无量寿经》的地方;它很强调你对净土宗那种皈依的心、意乐心的生起。它认为感应道交是来自于你对净土的一种欣求、对它一种意乐,对净土庄严的一种熟悉度。

所以我们在学习这一部经,我们可以得到两大功德:你不断的用净土的庄严熏习我们的内心——第一个净除业障、第二个能生诸佛前;一个是现世的安乐,一个是来世的往生,这个就是我们研究本经的目的。好,我们看讲义,我们预定有十堂课,跟大家来共同的学习这个《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将释此经,大分为四:

一、解释经题:按照惯例必须要解释本经的经题,因为经题能总持经文要义。

二、经文大意:这部经的整个结构是怎么安排的,本经的修学纲要,它的大意,跟大家简单说明一下。

三、随文释义:正式进入经文,然后消释经文。

四、结示劝修:最后做一个总结,来跟大家互相劝勉。

一、解释经题:《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净界法师:观无量寿佛经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这地方有别题(是与其他经典不共的)和通题(一切经的通名)。别题就是《佛说观无量寿佛》,这个地方有两重的能、所:

第一个能、所,是约著教法,就是语言文字的教法,也就是佛说、观无量寿佛。

第二个能、所,是约著行法,就实际的修行来说,把观跟无量寿,这个能观的智跟所观的境要把它区分出来。

先看第一重能所,我们从语言文字的教法来解释这部经。就是说《佛说观无量寿佛》,这个地方有三层意思:

第一个、本经是谁宣说的?第二个、是在什么情况宣说的?第三个、说些什么事情?三个事情。

第一个本经的说法者是佛,古德说:经通五人,律唯佛制。其实经典是由五种人都可以宣说:佛、菩萨、罗汉、天人、仙人。但是这个净土法门是很特别的,因为它牵涉到众生的心跟佛心之间的相互的感应道交、牵涉到大乘的自他不二思想,所以净土宗除了佛之外,没有一个人可以宣说,菩萨也是不能宣说,这个是不可思议的法门,所以它这个是一个释迦牟尼佛宣说的。

那么在什么情况宣说呢?这个说,它的意思一种欢喜的心、一种欣悦的心。因为这个法门宣说以后,会有很多人能得度、有很多人能了生脱死,所以释迦牟尼佛因缘成熟的时候才宣说,这个说有欢喜的意思。

第三个说些什么东西呢?说我们应该如何来正确、不颠倒的来观察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其实极乐世界在整个本经当中,它的十三观,前面的所谓十三观,虽然包括了正报、依报,但是是以正报来摄受依报,所以是以无量寿佛来作代表,这个地方讲到这个教法的能所。

我们来行法,在行法当中,这个观无量寿佛,这个观是什么意思呢?在本经当中这个观有两个意思:

一、观想:观想它是完全靠语言文字的思惟,所以这个境没有现前,我们没有一个人去过极乐世界,对不对,我们也没有一个人看过极乐世界,但是透过语言、文字来进行思维、观察,我们可以在心中创造一个极乐世界的影像出来,叫观想,靠你的想像力。

二、观像:在十三观当中,有一个很特别的第八观——佛菩萨像观。佛陀是要我们先看相状,一个画好的相状,所以说大部分是观想,只有一个第八观是观像,其他都是观想。那么,是观什么呢?是观无量寿佛的依正庄严。那么关于这一点,这个是主题,极乐世界的观法,它的观察的方法。我们在进入经文之前,来跟大家做一个简单的说明。

我们看我今天附表:在观经的注解当中,讲的最圆满的,就是智者大师的《观经疏》。但是《观经疏》很深,所以四明知礼大师又把它解释,把它解释成《妙宗钞》,《妙宗钞》事实是智者大师的观宗疏,把《观宗疏》解释出来。那么,天台智者大师解释本经,他是用一心三观。这个一心,就是你修观之前,要先知道你心中的依止,你是依什么而修观呢?依止现前一念心性,来修空、假、中三观,叫一心三观。我们先把它念一遍:

附表一  总明一心三观

《妙宗钞》云:此经正当约心观佛也。实相为体者,心观之宗,方能显发中道实相深广之体。所以者何?若于心外而观佛者,纵能推理,但见偏真,即如善吉观佛法身,但证小理。今约唯心观佛依正,当处显发中实之体,中必双照,三谛具足。故云此经心观为宗,实相为体。

净界法师:观无量寿佛经

这个地方很重要!你要修观之前,这个道理不懂,你就没有资格讲修观。这个地方很重要,这个思想,什么叫做此经正当约心观佛也?

这四个字约心观佛是整个本经的中心思想。说我们观察极乐世界的佛陀,应该怎么观呢?要约心。就是说佛在哪里?你要向内心去观!这个很重要!你如果一开始就走错路,以后你可能会产生障碍,甚至于产生着魔,你要观佛要向内去观,你向外去观,你就错误了!

所以约心观佛这四个字,是我们所要讨论的中心思想。就是说你要观佛之前,你要先把心向内去观,把心带回家,在心中生起佛的影像,不能向外攀缘,这叫约心观佛。

为什么要约心观佛,这以下智者大师会解释了。说因为本经以实相为体,所有大乘经典,都是以实相为体。这个体跟宗有所不同;体是我们修学所要达到的目标,就是契入中道实相。这个宗呢是趋向目标所采取的方法。那么我们透过心观,以一念心性来起观,才能达到中道实相,方能显发中道实相这个深广的道理。

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如果你心外求法,我们老是看佛像,看久了,这个佛像很庄严、眉毛画得怎么样、鼻子画得怎么样——我们心去攀缘外在的相状,有个问题,纵能推理,但见偏真,即使我们能够依止这个地方来推论空假中的道理,但是最后的结果,毕竟会偏空。

智者大师举个例子,比方说善吉,善吉就是须菩提尊者;须菩提尊者在般若会上,他也能够讲空性的道理,也能够依止空性的道理,去观佛的清净法身,但是最后的结果是什么?证得阿罗汉果,因为他没有把清净的法身,把他往内心中去会,所以声闻人是向外观的。

向外观包括了凡夫、包括了二乘都是向外观;所以我们大乘佛法修观之前,一定是要安住现前一念心性,来观佛的依正庄严,我们就能够显发中道实相圆满的智体。因为在中道当中,肯定是空有双照,肯定是三谛具足。这就是:

本经的修学宗旨——以心观为宗,以达到实相为真实本体。

所以我们在进入到十三观的时候,你每取一次观,比方说落日观,你要想它是你心中的影像;琉璃地观,琉璃地在哪里呢?是你心中的影像;你观阿弥陀佛的相状,他也是你心中所出现的影像。你必须把整个十三观的影像的色尘,全部在心中显现出来,这叫做约心观佛。

一、先修空观

我们看,他怎么观的,首先先安住现前一念心性,然后起观,先修空观。

大乘佛法的修学,一定是先空观再假观,先离相再建立相状。所以刚开始观心,先观想我们这一念心——因缘所生,当体即空,我们心中本来没有相状,清净本然周遍法界。说那为什么我现在有很多相状呢?因为那个相状是你自己执着,我们心中有很多很多痛苦的相状,现在挥之不去,是你自己不让它离开的,是你自己抓住的。相状本来是缘生缘灭,但是你一住,你住在相状它就会重复的出现,但其实我们心中是没有相状的,说哎呀,我这件事情受伤很重,是你自己要这样子的。因为你把它抓住了,是你自己一次一次的伤害你。

从大乘佛法的清净本然周遍法界来说,我们的心性本来清净,世间上只有一个人可以伤害你,诸位你们猜猜看,那个人是谁呢?

对了,是你自己!

因为你自己自心取自心,事情发生以后,你老把这个影像抓住你自己不放,所以它才会不断的出现。我们心中本来没有相状,因为本来没有相状,我们才可能成佛;我们心中本来没有好、也没有坏,所以它可以重新塑造。本来没有相状,我们现在为什么弄到自己有很多的个性呢?我的个性、我的相状,那是我们自己把它抓住,我们住在这个相状,所以它变成,所以我们的心被物化,被物质同化,我们心本来是清净本然周遍法界,弄得现在胸量这样小,是我们自己操作错误。

所以在修观之前,先把生命归零,告诉自己——因缘所生,当体即空。其实我心中,本来没有烦恼的相状、也没有所谓业障的相状,也没有生死的相状——这是很重要的思想!

修行的第一件事情——正念真如,就是把心先归零。

二、再修假观

接下来假观:当我们开始归零之后,我们重新出发——我们要知道我们念头一动,一个思想的活动,就创造十法界的十如是,这个十如是,简单讲就是因缘果报,它有它的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而是在心中的相状,历历分明。所以生命是我们自己的思想活动,念念之间把它创造出来的。

三、中观

那么空、假二观中把它平衡起来,空有同时,空有无碍,这个就是不断的重复。

所以我们在修观之前,我们在念佛的人也好、持咒也好,你一定要知道,整个修行要先法法消归心性,不能心外求法。

我们每个人都喜欢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对不对?一心皈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是我们所有净土宗的修学目标,不管你礼拜也好、口业的持名赞叹、心中的观想、身口意的皈依,目的就是要一心皈命。

我问大家一个问题,一心皈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佛在哪里?

对啦!是在你心中!你心中如果不培养一个佛的影像,佛是不会出现的。如果你心中没有去产生一种佛的影像而出现佛,你就要小心了,这个有问题了!我们净土宗的人,很多人喜欢向外攀缘,这个是非常危险的事情。拜佛的时候看到佛像对你微笑了,这个非常危险。我们要借相修心,假借佛像来启发对阿弥陀佛皈依的心,佛像的目的是这样的。

以前参加斋戒学会的时候,有一位大专生就站在佛堂不动,一直看着佛像,忏公师父说:这个佛像不能一直看,会出事情的,就是这个意思。因为忏公师父知道这个人是向外攀缘,一个人向外攀缘的时候,魔王就有机可乘了。修行是托彼依正,显我心性,我自性本来有极乐世界的功德,但是我假借这个外境的因缘,来启发对弥陀的皈依,所以只要你心中的因缘准备好了,阿弥陀佛随时会出现,这叫做: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本经的整个思想,就在这两句话当中。

是心作佛是指因地,这个作包括了身、口、意的造作,当然主要是意业思想的造作;你去念佛、你去忆佛,你心中就在佛的因缘里面造作,心中先创造一尊佛,所以感应道交,你一定要有能感的心,才有能应的佛。

净土宗的思想是:你准备好了,阿弥陀佛才出现,是你的心去感应佛啊!所以是心作佛,你必须要把你心中跟这阿弥陀佛的因缘要具足了——你的信心、你的愿力、你对于极乐世界的熟悉度要具足了,是心作佛,最后是心是佛。

是心是佛是约果,阿弥陀佛跟你感应道交。古德把感应道交讲出一个譬喻说,说是我们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是怎么回事?

千江有水千江月。

说身为月亮它很想跟我们感应道交,但是我们没有水,没有水的话月亮也不能显现出来。你今天把水准备好,月亮它的光明就映在水面上。身为月亮它没有意见,它随时高挂空中,你把水准备好,月亮就出现。

所以净土宗的感应,绝对不能向外攀缘,你自己没有准备好,心很散乱,那你看到的佛会有问题。所以你看我们净土宗追求什么?追求一心不乱;因为你一心不乱佛自然现前。净土宗很忌讳的就是——你一开始念佛就想说:唉呀,阿弥陀佛什么时候出现啊?他用什么形状出现?他是坐着还是用站着出现?你已经仁者心动,你起了攀缘心了。

念佛人是你把自己准备好了,你把这个水准备好——众生心垢净,菩萨影现中,你不要管阿弥陀佛什么时候出现,你只要把自己准备好,阿弥陀佛就随时出现,你要做的是做好准备的工作。

所以为什么要打佛七?打佛七是自己要调整自己的心态做好准备,为临终资粮做好准备。所以这个地方我们讲约心观佛,就是告诉我们任何一个佛弟子莫向外求,往生净土的三资粮,完全在你的心中要建立起来。这是我们要学会观经之前的第一个概念。我们再看第二个,我们再看附表二:所观之境。

前面是约着我们在修观之前,能观的心,这个地方是讲当我们心开始把它拉回来了——修空、假、中三观的时候我们的所观境是什么呢?我们把它念一遍:

附表二  别示所观之境。

《妙宗钞》云:大乘行人,知我一心具诸佛性,托境修观,佛相乃彰。今观弥陀依正为缘,熏乎心性。心性所具极乐依正,由熏发生。心具而生,岂离心性。全心是佛,全佛是心;终日观心,终日观佛。

净界法师:观无量寿佛经

智者大师提出一个概念说:大乘的修行人(包括净土宗),说我们如实的了知我们这一念心,本来就具诸佛性、我们本来具足净土的功德,但是虽然具足必须假借因缘来开显,所以必须要托境修观,这个佛的功德相状才能够彰显,你要借境来修心!

借境修心我们解释一下,什么叫借境修心?我们一开始是先离相,对不对,刚开始修空观的时候离一切相,把凡夫所有的烦恼相、业障相、生死相全部消灭掉,回复到清净本然、周遍法界。但是我们不能偏空,从空出假,那么从空出假我们要修功德,比方说修布施,我们要离一切相即一切法,要把布施的法修起来,布施怎么修?你要有一个所观境——观苦恼的众生相;再借,我假借众生的苦恼相,来启发我的布施的造作,成就我布施的功德。

所以修行要借外相,但是不能执着;就是先把相拿掉,然后再把它借回来;我借众生的苦恼相来布施;我借佛像的庄严来启发我皈依的法、我信心的法和愿力的法。

大乘佛法不能执着相,要离一切相,但是你要修一切法,那么修法就要借相,把它再借回来。所以我们在修皈依的时候,一心皈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要借极乐世界依正庄严的相,来修我们皈依的心,叫借境托境修观。

那么今观弥陀依正为助缘,来熏习我们的心性;心性本具的极乐世界依正庄严,因为你不断的熏习,它就开显出来。像是说我们内心当中有这个种子,极乐世界的种子,每天给它灌溉、施肥、浇水,它就会开花结果,所以心性是本具,但是要假借外境的修学才能够引生。

所以一切功德不离心性,所谓: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全心是佛是约理具,心性中本来具诸佛性;但是你必须要造作,这个佛的功德才能够显现出来,所以全佛是心约事造;所以终日观心,终日观佛。那么这个地方的特点就在这四个字——托境修观,所以我们要修习极乐世界的时候要有这个境,要有这个境才能够修观。

那么净土宗在修皈依的时候,其实净土宗最重要的就是信心、愿力,就是皈依的心。在修皈依有两个传承,一个是第十八愿,一个是第十九愿,我们先把这个念一遍:

一、观佛陀功德以生信心。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二、观净土庄严以发愿力。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

净土宗的往生,不在于你念佛次数的多少,关键你那个信愿,就是你皈依心的强烈和坚定。但是皈依心,其实在净土宗的传承,是有两种不同:一个是约着佛陀而生皈依,因为有佛陀我生皈依;另一种人是因为净土的因缘,我为了要去那个环境,因为我在娑婆世界修行会退转,所以我必须去受用净土的依正庄严,那种清净的功德,依净土的皈依而生起信愿。都可以。

在第十八愿、第十九愿,弥陀都提出了往生接引的条件,但这两种人的思考模式是不一样的,我们先休息一下,再把这两段,这个所观境再说明。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如何处理生死问题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我们就会面临佛在大小乘经典所说...

一切境缘,正好念佛

原文: 《弥陀经》言:若人念佛,临命终时,必生彼国...

你对阿弥陀佛的信心是「借」来的吗

蕅益大师他在念佛的时候讲三资粮信、愿、行。 他说我们...

大安法师:往生靠佛力是否不必辛苦修行了呢

问: 请问法师,既然往生全靠佛力,那我们又何必辛苦...

行时正好念弥陀,心头念念绝娑婆

行时正好念弥陀,一步还随一佛过。 足下时时游净土,心...

水果师--广钦老和尚

四月九日下午一时,一行人又从台北出发,约经个把钟头...

摄受之力与念佛之诚

如来一代所说一切法门,虽则大,小,顿,渐不同,权,...

「香光庄严」是有何含义

问: 请法师开示下面一段话的含义:如染香人,身有香气...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不要被小事琐事所累

有一对夫妇,吃饭闲谈。那妻子也是兴之所至,一不小心...

到底什么是戒体呢

《资持》云:纳法成业名体。到底什么是戒体呢? 在律上...

杀生戒解说

杀生戒:不杀生戒。生是有情生命,杀是用各种器具,断...

犯邪淫而找不到工作

任何疾病,包括你的事业,找不着工作都是有因果的。...

【佛教词典】六不定过

因明用语。指六种不决定之过失。为因明因十四过中之一...

【佛教词典】色即是空

色是指一切有形的物质,这些物质都是因缘和合而生的,...

菩萨行果——菩萨行位

菩萨行位,就因果合说,总有四十一位。即十住、十行、...

佛教徒应该用什么方式祭奠亡灵

佛教主张给亡灵焚烧纸钱吗? 作为寺院来讲,清明节一般...

从球赛中可以学到许多做人的修养

运动有益于身体健康,运动更可以训练一个人学习如何做...

佛号里就具足了一切

我念佛是从2003年开始,最初提起佛号,是枯燥的,无味...

往生咒的功德利益

「往生净土神咒」大家都知道,他的名字是什么呢?「拔...

曾国藩的《败经》—析败致胜的奇书

卷一本败 忧虞之际蓄气长智 [原文] 古人患难忧虞之际,...

不怕错,只怕不改过

佛说:「有二健儿:一者自不作罪;二者做已能悔。」意...

任是千佛,不能出因果二字

因果二字,十界同之。任何人、任何事、任何处,概不出...

孔雀王

过去无数劫前有一孔雀王,它拥有五百位孔雀妃子,经常...

无可放处还要放下

佛在世时,有一个外道持花供佛,拜毕。佛说:把花放下...

身为苦本

一位出家人坐在石窟里面,结跏趺坐,敛目摄心,屏除一...

修到什么程度才可受菩萨戒

问: 有些学佛多年的居士,不敢受菩萨戒,自认为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