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临终能够记住这句话就有救了

净界法师  2023/11/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临终能够记住这句话就有救了

有一个禅师,他去参访雪峰禅师。雪峰禅师当时在福州。这个禅师是从山下一路地爬山爬到上面去,背着包包,很辛苦。到了以后,他见雪峰禅师,雪峰禅师问他一句话,你从什么地方来?他说我从江浙而来。从江浙到福州有一段距离。雪峰禅师说,你远涉不易,辛苦了。你经过那么多的山,经过那么多的水,又爬到高山来见我,不容易。远涉不易,辛苦了。这个禅师就说:“仰慕道德,不惮辛劳。”说,我仰慕你的道德,我不怕辛苦。雪峰禅师讲一句话:“汝犹醉在!”说你还没有清醒,你还喝醉酒。这古人的修行,你看,谦卑求法,他马上跪下去:“请和尚开示!”雪峰禅师讲一句话:“出去!”这个人听了以后,当下开悟。

“出去”的意思就是说,为什么我们这念心不能直接念佛?我们这念心有所得,沾了太多相状,就像强力胶:这个是好东西,这个是坏东西;这个是有道德,这个是没有道德。凡有所住,即是非住!我们经过这个相,诸位,虽然你说你可以判断相状好坏,但“判断好坏”就是一种执着,就自我设限了。所以你这种心量是不能修学的。就是说,出去!

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先离相,就是把过去在心中所建立的知见、观念通通放下,回到生命的原始点,就是一念的清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你如果不会回光返照,你就念两句话: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念三遍。先把过去的相都放下,这叫安住心性实法,然后你再善知取舍。我们是先安住真如,再面对因缘。这很重要!就是实法妙,权法妙。虽然安住一念心性,在心性来看,娑婆不可得,极乐不可得,那叫做实法。但是我们一定要怎么样?一心还要修三观,要空假二观。当我们回归一念心性的时候,那生命没有什么取舍问题了,那叫一个安住。

我们活在妄想,这个观照的意思就是把我们的心,就是把妄想的心调整到佛心,把众生心通过一个观照调成为佛陀的心态。当然跟佛不完全一样了,至少是顺从佛心,或者说是名字位的佛心。“内观真如,外修法门”,这个内观真如,怎么样能够内观呢?第一件事情:安住清净心,就是空观,观照一念心性当体即空。我们在修行的时候,第一件事情就是当体即空。这个空观的修学只有四个字的秘诀,叫做“离相清净”。这句话你要记住!你临命终能够记住这句话你就有救了。

什么叫“离相”?什么叫“清净”?我们的内心要离开什么相呢?就是我们过去的人生的经验、各式各样的人事的因缘所留下的影像。这个影像不包括你在佛法所学的道理,这个道理可以不用离开。就是说,“离相”,离什么相呢?人世间这种生死业缘的相状,这些都要离。“清净”,就是安住一念的清净心。这个的关键在哪里呢?在离,离开。“本来无一物”,但是我们是到处惹尘埃。我们现在人生的各式各样的经验,留下很多影像: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些影像对我们会产生牵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生起观照力,减少遍计执

有人说你去读《大般若经》六百卷,你把它读过几次,你...

律航法师的往生经过

他在往生前的一个礼拜,就叫我到他身边说:拿纸笔来,...

我们临终的那一念,必须有三种忆念

佛教讲到我们生命的现象界,主要是靠因缘的力量来创造...

感情重的人应该看哪部经

问: 师父好,刚才师父说,四谛、十二因缘是对重感情的...

大安法师:念佛人临终时冤亲债主会不会来障碍

问: 一些讲法者在讲法的时候,特别强调怨亲债主的问...

大安法师慈母往生记

关于助念问题,我可以把我一次助念的经验跟大家分享一...

【推荐】临命终时一句佛号提起来,可以说是内忧外患

净土宗的念佛法门,它是一个本尊相应的法门,而整个本...

【推荐】临命终的失败,就是一生修行的失败

我自己读《遗教经》,读到于娑罗双树间,将入涅槃。是...

浴佛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

【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八大人觉经...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

【注音版】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

为何五蕴的身心世界,本质却是真如本性呢

菩萨遇到因缘的假相,第一件事情,不是马上处理,先观...

以无我之精神,努力切实作种种事业

佛法以大菩提心为主。菩提心者,即是利益众生之心。故...

如何判断自己能不能往生

到晚年的时候,有两个指标可以看得出你会不会往生: 第...

每天坚持诵五遍大悲咒,是对应着五佛部

接下来,这个出世间功德的第三条:就是能够灭罪和消业...

【佛教词典】匮见

【匮见】 p1296 集异门论二卷十二页云:匮见云何?答:...

【佛教词典】于共相无倒

【于共相无倒】 p0748   辩中边论下卷九页云:于共相...

慧律禅师禅语精选

1、 触目所及,与万物为敌,是谓之凡夫。   2、 当...

忏悔的真实义是什么

梵云忏摩,此翻悔往,有言忏悔,梵华双举。准《业疏》...

念佛如何得定、开慧

问: 请问师父,念佛如何达到得定、开慧? 大安法师答...

人生的四尽与四不可尽

一、人生需谨记的四尽 一尽:尽孝 对父母要尽孝;人无...

本焕老和尚:2002年深圳信德图书馆开示

各位居士:你们大家好! 我看你们各位在念佛各方面都...

如何对佛法生起胜解心而不退转呢

问: 请问法师,如何对佛法生起胜解心而不退转呢? 大...

沙弥的等位与类别

沙弥,在佛陀初期的僧团中是没有的,沙弥在佛教中的出...

【推荐】《法华经》的殊胜功德利益

01、《法华经如来神力品》云∶诸佛神力,如是无量无边...

寿命长远,这个很重要

寿命长远。这个很重要!时间,是一个修道的基础。你问...

时刻自我「观心」

人的心念,快如瀑流,念念不停。念,非常重要,有善念...

吃素后身体消瘦,是否能吃点荤的

问: 弟子吃全素已经好几年了,但还是喜欢肉的味道,...

人身到底「难得」到什么程度呢

佛教里有一句大家都听惯了的话:人身难得。到底难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