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你是哪一种菩萨

净界法师  2024/04/0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你是哪一种菩萨

这四弘誓愿当中,其实菩萨是有两种:

(一)悲增上菩萨:他在缘境的时候,他缘的大部分是众生的相。众生的苦恼相而发心,这种人是悲增上菩萨。就是启动他修行的动力,来自于众生的苦,这种人是悲增上菩萨。

(二)智增上菩萨:有些人他的发心是缘佛的功德,他为什么愿意放弃他生命的享受,还要减少睡眠、减少饮食,他要减少他福报的受用而修学呢?因为他看到佛的功德。那么缘佛的功德而发心的,是偏重在智增上。

这两种菩萨有么不同呢?悲增上菩萨的修学:你看他大部分的时间,都不是在佛堂。他是在人群,那个尘劳的世界,去跟人家助念啦、参加义工啦,这种人是悲增上的。他大部分的时间是跟众生打成一片的。当然这个也没什么好、坏,人生就是你的抉择。那么这种菩萨在成佛之道当中,先成就福报再成就圣道,他成就圣道的时间会比较晚。

那么智增上菩萨,他的生命当中的时间,大部分是在佛堂,或是去打佛七,或是去听经。因为他偏重在上求佛道。悲增上菩萨偏重在下化众生。

所以我们讲上求下化,其实这个过程是有所偏重的,没有一个人,两方面都具足的,不太可能。总而言之,菩萨是有两种,一个缘众生相而发心;一个缘佛道相而发心。就产生悲、智。智增上的菩萨,他会先成就圣道,再成就福报。

总之,只要你缘众生相也好,缘佛道也好,只要你发起了菩提心,你就是一个菩萨,你就有菩萨的戒体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修行应发三种心

从上诸祖教人参禅,虽有超佛越祖之谈,其实要人成佛作...

显正比破邪重要

从利他的角度,你为人说法,两件事情:破邪、显正。当...

【推荐】同样是布施,但所得果报却不同

佛教的基本思想,是建立在诸法因缘生,因缘生就是说,...

观机说法

有一次,目犍连尊者收了两个弟子,他们都跟目犍连尊者...

不肯忏悔的人,千佛出世都救不了他

一句弥陀,就路还家。 可惜痴人,弃金担麻。-- 彻悟大...

成佛作祖,堕坑落堑,只一念间

成佛作祖,堕坑落堑,所争只一念间。故儒云:人心惟危...

菩萨的五十二个阶位

十信位 所谓十信,又叫做十信心,就是:(一)信心,(...

「做事不一定要发心,发心一定要做事」对吗

问: 有老师父开示说:做事不一定要发心,发心一定要...

佛说施灯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舍...

佛说佛名经

佛说佛名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婆提城祇树给...

佛说月光菩萨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

佛说法灭尽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

如何正确修习大乘的空观

大乘止观的智慧,我们在这个地方作一个总结。大乘止观...

看看有几位鬼神在保护你

长阿含经(卷第二十)原文: 佛告比丘。一切人民所居...

苦的根源来自于各种欲望

有一群猴子喜欢偷吃农民的大米,而它们又是一种很难捕...

娑婆世界的快乐没有安稳性

前面是破坏,空观的智慧是把所有的妄想好的妄想、坏的...

【佛教词典】无常讲

(行事)以无常(即人死)为缘而修之佛事也。...

【佛教词典】如来入于聚落乞食

【如来入于聚落乞食】 p0581   瑜伽八十六卷二十页云...

生老病死时如何放下心身

问: 生老病死有很多痛苦,我们应如何放下心身。 答:...

地下入定七八年,但生死还未了

明朝有一位皇帝要到紫京山的寺院上香,当时是一个下大...

怎样才算不盲修瞎练

问: 怎样才算不盲修瞎练?感恩法师 宏海法师答: 第...

西兰花和胡萝卜比猪肝更护眼

很多人为了明目而经常摄入猪肝,还有不少幼儿园规定每...

生命操之在我,心境决定处境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

各个月最该吃的12种水果

一月:柿子、猕猴桃 柿子的营养价值很高。成熟的柿子...

皈依后在行为上要注意哪些

问: 皈依之后在行为上要注意哪些?《地藏经》上说:...

慧律法师《顿悟本心》

不识本心,学法无益 诸位大德、在家居士,大家阿弥陀佛...

吃对食物就能减少得癌症的风险

推行健康食物的学者们,在好几年以前,就提出了一句格...

弘一大师的惜福

弘一大师是近代著名的律藏大师,俗名李叔同。他的惜福...

如何在布施中达到三轮体空

修布施,最重要的是了解三轮体空的道理。三轮乃指:布...

好好地念佛,世间的福报也在里面

问: 弟子一心想念佛求生净土,但世间缘分未尽,且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