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观机说法

2011/05/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有一次,目犍连尊者收了两个弟子,他们都跟目犍连尊者修行很久了,但未曾开悟过。有一天,舍利弗尊者就对目犍连说:“你的那两位弟子有没有开悟?”

“唉!别提了,修学了这许多。日子,不知什么缘故,到今天还没悟过一次!”

“那真是可怜!究竟你给他们教了些什么呢?”

目犍连闻言,遗憾似地说道:“一个教他作不净观,离开执著;一个教他作数息观,统一精神,但是、一点效果也没有!”

舍利弗又问道:“那么,这两个人从前是干什么行业的呢?”

“修不净观的那个,过去是干银匠的;学数息观的那个,以前是洗衣匠。”

舍利弗听了目犍连的话后,暗自一想:“目犍连真是不会观机,不会认识人,洗衣匠教他数息观,银匠却教他不净观,当然又怎能叫他们理解得了呢?这简直不大对劲嘛!”

于是,舍利弗说道:“你因为不曾因人说法,所以才白费苦心,终也不能见效。干银匠的他终日拉着风箱,如果教他数息观,那是最恰当没有了。洗衣匠终日替人洗濯肮脏的衣物,如果教他不净观,不就很适当吗?你的教法颠倒了,就是教他们一辈子也不会开悟呀!”

目犍连听了舍利弗的忠告,觉得很有理,便立刻照他的话,命银匠修数息观;又教洗衣匠修不净观。果然,这两位弟子,都各自精勤修习,不久便证了阿罗汉果,解脱生死烦恼。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求福报的因与缘

求福报的因与缘 其实我们怎样求福报,大家要知道。 有...

「诸法因缘生」与「诸法本​自无生」

真本无阴 【佛告阿难:精真妙明,本觉圆净,非留死生及...

佛教界在弘法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呢

如果说佛法的学修、传承依赖于健全的教育制度,其弘扬...

李炳南居士的皈依因缘

民国十九年(1930年)四月,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反...

主导六道轮回的亲因缘、增上缘

情想合离,更相变易,所有受业,逐其飞沉,以是因缘众...

何谓十二因缘

好,阿弥陀佛,各位大家吉祥。今天呢,想跟大家说说,...

佛陀为什么要施设种种方便法门

佛陀的说法有三个主题:第一个,先说明说法的内容;再...

九界同归,修行人最后的归宿

好,诸位有缘,大家吉祥。 今天呢我们来到佛顶山,给大...

信愿念佛,癌症痊愈

我是一个命运多舛之人。二十多岁的时候,因为车祸失去...

【推荐】施三宝福田,所在常安乐,后当证涅槃

往昔,在释迦牟尼佛住世时,佛陀的姨母大爱道特地以金...

都是归于你

有一天,佛陀在竹林精舍的时候,忽有一个婆罗门愤怒恶...

两个钱的启示

有对贫穷夫妻,住屋简陋破旧,家无隔夜粮,每日必须辛...

【佛教词典】毗舍遮鬼

毗舍遮,梵名 Pi?āca。又作毕舍遮鬼、臂奢柘鬼。意译...

【佛教词典】不断光

(术语)阿弥陀佛之光明。十二光之一。弥陀之光明,常...

【推荐】带业往生是带什么业

净土法门的特点就是带业往生。离开了这个本质特点,那...

不从小事来学忍辱,没法来成就大事的

忍耐是说忍辱和耐力,也可以说成安忍。我们在生活当中...

居士在寺院挂单应注意的事项

居士住在寺院修行,在佛教中称为挂单。这也是从行脚僧...

大安法师:转业改命的原理和方法

【心能造业,心能转业。业由心造,业随心转。心不能转...

观一切法都是清净无染的

这依法界观,观一切法,一切法都是清净的。你这个观念...

阿閦佛名号的功德利益

阿閦佛(即不动如来)名号在经典中提及亦含无量功德利...

证严法师:不说是非难

在日常生活中,有两种表达彼此感受的方式,那就是「声...

舍利不是试金石

当年梦参老和尚往生荼毗以后,真容寺官方还没有发布任...

如何「境随心转」

问: 佛经说一切法由心想生,这是不是与我们平日所说...

佛化道德的特质在般若

佛法能完成究竟圆满的德行,他的特质何在?佛化道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