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万里无寸草处去

妙境法师  2023/01/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万里无寸草处去

禅宗的洞山禅师,在禅宗里面是有名的一位大禅师,像雪峰禅师,都是了不起的禅师。结夏安居圆满了,洞山禅师对大众说:“结夏圆满了,各位大德东去、西去(离开这里,要到别的地方去了,或者到东边去、到西边去,南边去、北边去参学),不如万里无寸草处去!”

万里无寸草处去,你不要到那个有草的地方去,到那个无草的地方去。说完了这句话,洞山禅师又说:“万里无寸草处怎么去法呢?”又提出来这么一个问,然后就不吱声了,那么就是散会了。

其中一位禅师就离开了洞山禅师,到别的地方去,到了一个地方就是遇见了一位石霜禅师。石霜禅师就问:“你从什么地方来?”

“洞山禅师来。”

“洞山禅师有何言句?”他怎么开示的?说什么?他说了:“结夏安居圆满了,东去、西去,不如万里无寸草处去!就说这么一句话。”

那么石霜禅师说:“会下有谁下一转语?”谁回答这句话呢?说:“没有人!”没有人说话,没有人回答这句话。石霜禅师说:“何不言‘出门便是草!’”出了这个门,外面就是草。你就这么回答就好了嘛。这个禅师听了石霜禅师说了这个话以后,就又回到洞山禅师这里来,就是把石霜禅师这个话就向洞山禅师报告了。

洞山禅师说:“大唐国里能有几个石霜禅师呢!”这等于是赞叹石霜禅师说得对,这个话回答得是对的。回答对是对,我们听见这个话,我们去看《禅师语录》,看洞山禅师语录看到这里,你明白这句话什么意思吗?我想,你们都是禅师──离言说相,应该是这样子。我不是禅师,所以我是有言说相,我来解释这个话。当然禅宗的人认为不要解释,我认为禅师说不要解释是不对的,应该解释。我又说出这个话,又是不对了,禅师又不高兴了。怎么解释这句话呢?

我们现在学习的《维摩诘所说经》里边有一句话,“毕竟空寂舍”,说是:“你维摩诘居士在什么地方住?”维摩诘居士说:“我在毕竟空寂那里住,毕竟空寂就是我住的房子。”就是这么一句话,“毕竟空寂舍”。我这么想(就是我自己这么分别),洞山禅师他是读了《维摩经》了,“毕竟空寂舍”;“万里无寸草处去”就是从这句话来的,“毕竟空寂舍”。毕竟空寂这个房子叫做“万里无寸草”,是这么意思。

毕竟空寂是广大无边的,但是这里边没有草,房子里面当然是没有草。但是“没有草”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什么叫做“草”?“草”就是虚妄分别,虚妄分别就是草。你在毕竟空寂这里学习,常常地学习,就灭除去了我们内心的虚妄分别。这个虚妄分别灭除去了,就没有草了。没有草了,就是你能够证悟了诸法如,证悟了毕竟空寂了,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你东去、西去,不管你到什么地方参学,总而言之你还是应该学习第一义谛!就是这么一句话。你不要弄得老是虚妄分别,那个是空过光阴了!就是这么一句话。当然这个话,或者说:“你妙境也是虚妄分别!”那么我也同意,我也同意这也是虚妄分别,但这个虚妄分别还是需要的。

“万里无寸草处去”,万里无寸草处怎么去呢?你怎么能去到那里呢?“万里无寸草”那个地方是第一义谛,那个地方就是诸法如,怎么能到诸法如那里去呢?他就不说了,洞山禅师就不讲了。这个“不讲了”这句话,禅师的意思──释迦牟尼佛没有出世,你自己去看一看吧,你自己去想一想吧,看怎么样到万里无寸草处去。洞山禅师可能是这个意思。但是这个意思我不同意,我不同意。若是洞山禅师有这样的思想,我是不同意的。那么这句话传到石霜禅师这里来,石霜禅师回答这句话:“出门便是草。”“出门便是草”,若是说个白话是什么意思?你离开了第一义谛就是虚妄分别,你心里就有烦恼。与第一义谛不相应了,就是烦恼。什么是烦恼?不要说“我火了,我无明大火焚烧起来”,不是,那是太粗显了;你心里面一有动念,才动眉毛就是违犯了祖师规矩!

就是这样子。只要虚妄分别,那就不与第一义谛相应,那就是烦恼境界,就是生死流转的境界。“出门便是草”就是这个意思。这个话,我认为石霜禅师他也是学习经论的、他也是修止观的,所以他能回答上这句话。你学习佛法的时候,你常常地“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就是观一切法都是如,那么就是向第一义那里去了。

洞山禅师他没讲,我现在讲。就是:你举心动念便与道合,就是行住坐卧、语默,一切时、一切处,你向道上会。谁来骂你一句,你就向道上会,观这一句话——即空、即假、即中,就是到了第一义谛去了。谁赞叹你一句话,“哎呀,你很有道德,你怎么怎么好!”你也观这一句话——即空、即假、即中。“出门便是草”,你就没有出门,你就是向第一义谛去了,向这个毕竟空寂舍去了,在那里住,那么你就不生烦恼,就是这样意思。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万缘放下,深参念佛是谁

念佛是谁?高旻寺这个禅堂,作为禅宗道场,从上以来都...

【推荐】吃饭也是一件需要认真对待的事

有一位日本禅师,日日修行,也没什么别的嗜好,唯独喜...

参不到主旨

一个心猿意马、六神不定的沙弥,问释修禅师:你天天打...

圣严法师:禅的心灵环保

环保一词,已是非常流行的现代语,它的意思是:保护我...

禅的心要

大诗人白居易有一次请问惟宽禅师道:身口意如何各自修...

【推荐】自有一双无事手,为作世间慈悲人

广植净莲养身心。自有一双无事手,为作世间慈悲人。 唐...

在净土中还有身体的显示吗

问: 在净土中还有身体的显示吗? 宏海法师答: 这是个...

六祖禅法之三句口诀

简略地介绍六祖禅法,有三句口诀,这三句口诀,就是在...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凡圣两忘

南塔的光涌禅师初参仰山禅师时,仰山问他:你来做什么...

佛脚被刺的宿世因缘

释迦牟尼佛住止在王舍城的竹园精舍时,有一天早晨,世...

专注听法的阿难尊者

佛陀告诉比丘们:佛起大慈悲心,想要让弟子们了解念佛...

护他即是自护

释迦牟尼佛昔日于拘萨罗国游化时,一日在私伽陀村落北...

【佛教词典】不顺同类

谓有一类。于亲教亲教类。轨范轨范类。及余随一尊重可...

【佛教词典】茶堂

(堂塔)禅林中,在法堂后,寝堂前,住持行礼之处,即...

透过无分别智远离五种过失

哪五种过失是透过无分别智可以次第远离的? 一、远离外...

净慧法师: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

唐朝蕲州双峰山道信禅师,承璨禅师后。其信禅师,再敞...

【推荐】虚云老和尚在云居山的事迹点滴

各位长老,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各位善信朋友们: 本人...

宝贵的时间不是用来生气的

小宝气呼呼地放学回来了,和爸爸妈妈讲述学校里发生的...

卖斋立毙的故事

有种情况,也是我们这现前一念心,由于我们开始修行转...

星云大师:健康最重要

人间什么最重要?健康最重要!一个人如果失去了健康,...

欲望适度则为利,过度则为害

如果生活是海,那么欲望如潮。 人生在世,不能没有欲...

破除大乘无相的邪知见

【原文】 问曰:或有人言,大乘无相,勿念彼此,若愿生...

行善后为何家里常有不好的事情

问: 为何行善,家里却常有不好的事情,请问杀生真的...

无视生命的苦痛 源于心灵的麻木不仁

《论语》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宰我问孔子:爹妈死了,非...

凡夫如何能做到至心

问: 凡夫如何能做到至心? 大安法师答: 至心就是至...

大臣铸铜钟

战国时代,楚王命令大臣北宫奢铸造一座大铜钟。好的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