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戒律衰败之原因

界诠法师  2020/05/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戒律衰败之原因

近处来,比丘尼学律、弘律不乏其人,但比丘弘律者却寥寥无几。比丘本为七众之首,统领下六众,时至今日,白衣上座,比丘尼指示比丘,已是屡见不鲜了。对于戒律的重视渐渐淡化,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点:

一、客观条件:去圣时遥,人根陋劣。戒律是在印度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而制定,佛法传入中国,风俗差异,行有不便,如汉僧搭衣入市、托钵行乞等。而且,律海深广,讲说无人。中国的丛林制度,已代替了戒律,僧团的管理大都是依丛林规约,少依律制。在实际的行事中,仅凭少数人决定,不依羯磨法来完成。

二、知见不正:轻戒为小乘,未肯真学。中国佛教以大乘著称,比丘戒法,视为小乘声闻。孰不知,比丘身份的延续,依然按声闻律法来完成;住持佛法依然以比丘居上,怎可忽略!只是因为学持不易,畏难而舍。或千百年来,受禅风影响,自认为大乘顿性,以空理为高,事理相害,行不圆融。

三、教团风气:学戒的风气无法展开,参加受戒的人流如潮,受戒后却无人学戒,将戒本束之高阁。一出戒堂,忙于接法、当执事,升座当方丈,或赶经忏。随着市场经济的突起,利养日益丰厚,引人堕落。非法充斥,相沿成习,又无知为师,以盲引盲;滥收徒众,扩大眷属;滥建寺院,到处任职;滥传戒法,不依律制;僧教不彰,学无次第、

四、动机不纯:初发心出家,无出离心,无求知欲,亦无卫法护教之心;甚至将名利带入佛门,淡化因果观念,愚痴不畏罪报。所以,邪念、邪行、邪命自活,过分奢侈,享乐受用,不但戒律松弛,更影响佛教形象。

《南山律学教程》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界诠法师文章列表

破了戒的僧宝你没有资格去说,除非破见

你知道这个菩萨犯了重罪,你跟他交情不错,就私下去找...

五戒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五戒是一切种类戒的基础。一个人能够受三皈五戒,就可...

惟贤长老《五戒、忏悔、发愿》

一、五戒十善是基本 菩萨戒,以五戒为基础,什么是戒...

因儒童的故事:结婚当天却出家

佛世时,有一位富家子弟,名叫因儒童。他结婚那天,请...

戒律衰落之原因

近处来,比丘尼学律、弘律不乏其人,但比丘弘律者却寥...

持戒念佛才是真念佛

中国大陆净土宗的传承是专一持名,不必再带观想。我们...

修行人为什么一定要受戒

问: 为什么修行者一定要受戒? 如本法师答: 凡夫修...

慧远大师示现的三个修行特点

慧远大师身上有几个明显的特点:第一就是持戒精严,尊...

解深密经

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

【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早课(朝时课诵)

●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

【注音版】地藏菩萨本愿经

根据弘化社《地藏菩萨本愿经》流通本印本校对注音。...

人生的四尽与四不可尽

一、人生需谨记的四尽 一尽:尽孝 对父母要尽孝;人无...

修行中出现的不思议境界,为何不能随便向外人说

我们看这里有一段很重要,看蕅益大师的补充说明。蕅益...

大悲水的加持与服用方法

(一) 大悲水的加持方法 加持大悲水,当发至诚恳切心,...

修行不是为了得到,而是为了放下

快乐不是我们的归宿,痛苦不是我们的归宿,内心的平静...

【佛教词典】界外教

(术语)对于断见思惑离三界,于界外净土受变易生死之...

【佛教词典】毗尼五义

子题:五种住处、天住、梵住、圣住、无余涅槃 资持记释...

这些在家居士团体,易养成我慢之心

优婆塞与优婆夷是佛门四众弟子,译为近事男与近事女,...

十恶莫作、十善奉行

身、口、意可以成就「十善」,也可以造作「十恶」。 身...

雾霾的源头就是「无明」

眼下北京一直处于云山雾罩之中。前所未有的严重雾霾笼...

远离外道损减智慧的邪业

合和汤药,占相吉凶,仰观星宿,推步盈虚,历数算计,...

系缘净土之境,往生安养之国

我们念这句佛号念得非常亲切,因为这是我自性本具的佛...

人生的十度修炼

1、忍得住孤独 人生想要获得成功,必须忍得住孤独,尤...

认真做事不去评论是非

经常会有人问我对某人或某件事情有什么看法,并要给出...

求子须知的事项

令友求子,拟舍百金。当令请百部《感应篇汇编》,以送...

什么样的修行人才能住山

天气冷了,古代的那些老修行,住在深山里边,可能比这...

佛教素食观对于改善生态的巨大价值

佛教素食观的核心内涵 佛教从慈悲观念及业报轮回思想出...

佛经中揭秘九种常见病的病因

中国人好吃,会吃,数千年来,也凝练了很多关于吃的智...

星云大师《佛教的慈悲主义》

谈到佛教,大家总是说:「佛教以慈悲为怀」,慈悲是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