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刻薄的人,容易有障碍有压力

净界法师  2025/03/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刻薄的人,容易有障碍有压力

一般自力的佛土有四种: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无障碍土、常寂光土,每一个土就着它相对的安立来说,有所谓净跟秽的差别,先看第一个:

凡圣同居土,五浊重者秽,五浊轻者净。

凡圣同居土的净秽,是就着它五浊的重轻。这五浊就是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我们简单的来说,在我们这个凡夫的世界,它的差别跟两个因缘有关系:

第一个,跟你的业力有关系,这个善业强的人,他容易生长在尊贵的地方;恶业强的人,他就容易生长在卑贱的地方,像污秽的贫民窟等等。所以这种净秽的成就,跟你内心当中所积集的善业、恶业有关系,这是第一个。

其次,跟你烦恼的厚薄有关。烦恼重的人,他容易招感污秽的国土;烦恼轻的人,他容易招感清净的国土。

比如说,我们山上经常有这个鸟,我们就把这个蒙山施食的米拿去喂食。在喂鸟的时候,有时候燕子会先来吃这个米,麻雀后来吃,燕子它不在乎,它胸量广大、厚道。但是如果是麻雀先来吃,你会发觉燕子再过来的时候,麻雀就要把它赶走。看得出来麻雀的性格尖酸刻薄。

所以我们从这个缘起上,看这个不同的心的相貌,我们看麻雀它的果报体跟燕子就不一样。麻雀它一飞到地上,它那个心就特别的扰动,它叼个东西吃,它东看西看,它很害怕别人会伤害它,因为它本身是一种刻薄相,它从这个刻薄的心性所变现的世界,它感觉到这个世界充满了危机。你看麻雀在地上叼东西,它就是东看西看。但是你看燕子,它特别的安详,它到哪一个地方看起来就是特别的尊贵安详,因为它心性厚道。

所以从厚道的因缘当中所显现的世界,它认为人跟人之间、动物跟动物之间是安详的,是和合的。所以说,我们的世界跟你的业力有关系。

第二个跟你烦恼的厚薄:有些人刻薄,他的世界就容易有障碍、容易有压力;我们心性厚道的人,这个时候所现的世界就比较安和一点。所以说这个凡圣同居土的净秽,它由五浊的轻重来安立,这是一种。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相好凡夫皆具足 六通无碍异常伦

相好凡夫皆具足 六通无碍异常伦 佛的三十二相、八十随...

原谅别人才能解除内心压抑

有的人即使不学佛法,也同样坚持做人的基本原则,这就...

是非只因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

常人往往视逆境为外来因缘,总不知究竟的缘由为何?往...

不论做事或修行,四心不可缺少

俗话说: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一个人学习任何事情...

心念的不可思议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天,佛陀带了诸位比丘到处游化,走...

不管生命中发生什么,你观察你的心就可以了

前面我们讲到庚六识大圆通,识大圆通它的重点就是,不...

木师与画师

从前,北方有一位技艺巧妙的木师,用木头雕塑了一个相...

不是遗传,这是共业,就是自作自受

这个无明呢,就是微细的愚痴,微细的愚痴就是对于一切...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注音版】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单持佛号力量小,需要兼持咒语吗

问: 有一种说法认为,单持佛号力量小,兼持咒语力量大...

如何断食

断食,就是我们平常一天吃两餐或三餐,你身体经常为了...

六种败夫的女人

女人要学做聪明的女人,懂得男人的进退,也懂得给自己...

禁止杀生可获十种功德

《大方等大集经》:休息杀生获十种功德,何等为十?一...

【佛教词典】观解

(术语)观念真理而解了也。大乘义章十二曰:始习观解...

【佛教词典】于一切法得自在转

【于一切法得自在转】 p0750   世亲释十卷九页云:于...

十大愿王导归极乐的启示

礼敬诸佛 一者礼敬诸佛。礼敬诸佛是指身业礼敬。通过礼...

正法毁于修行者自身的腐化与堕落

一次,佛在鹿野苑讲堂讲经,迦叶尊者,一身灰衣,破烂...

【推荐】透过佛法的熏习,加强我们的能量

今天是我们中国除夕的前一天,也就是说我们即将面临一...

只有精神财富才可以真正依赖

在此之前,我一直以为学佛或信仰佛教,就意味着要放下...

这句佛号就具足一切,不需要再加什么东西

我们的主见来自什么地方?来自净土五经圣言量,来自中...

圣严法师《改变世界,从心安做起》

柔软与坚强,两者看起来虽然像是对立的,但却可以同时...

佛心本有

有一学僧请示盘珪禅师道:我有一个天生的毛病-气短心...

道人与正常人之间如何做个平衡

问: 道人感觉象是有一个出离的部分;我们还是要成为一...

什么叫如来

问: 什么叫如来? 慧律法师答: 如来就是佛,佛就是...

虚云老和尚论《西游记》

世上流传的《西游记》、《目莲传》,都是清浊不分,是...

千信则千生,万信则万生

不论是世间法还是出世间法,要想成就,都要从信字开始...

受持楞严神咒,感得金刚藏王菩萨护持

尔时八万四千那由他恒河沙俱胝金刚藏王菩萨,在大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