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黄念祖老居士:爱情并不神圣

黄念祖老居士  2011/07/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人生三大问题里,有个婚姻问题。外国人往往颂扬爱情,把爱情看得很神圣。其实说穿了之后,爱情属于欲,并不神圣。

爱是爱欲,情是情欲,总之和欲紧密相连。欲是人与动物都有的,主要两种:食欲、色欲。吃东西,什么叫好吃?是在食欲的支配之下。所以,“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心不在这个上头的时候,吃东西也不知道什么味儿。这个味儿哪去了?因为没有食欲呀!自然不觉得有味儿了。“子在齐闻韶”,孔子在齐国听到了演奏韶乐,“三月不知肉味”。在三个月里头,吃肉不知道肉什么味儿。

亡室萧秾华在重庆的时候,我的朋友齐居士告诉她,吃肉时用观想的法子,观想肉变成一朵莲花,然后咽下去,她按这法子,试了一阵之后说:“我吃的肉一点味也没有了。”可见味儿是由于你的食欲所产生的。所以,你的心不在这上头,就没有味儿了。

外国人很明白这个道理,请客宴会,总要自夸,今天,菜如何珍贵讲究,厨师多么高明难得,夸耀一番,引起大家的食欲。主人要自己介绍、宣扬,引起大家食欲,让宾客觉得好吃。爱情不离色欲,色欲也是如此,都是从欲上出发,并不神圣。

《楞严经》就说:“汝爱我心”,你爱我思慕之心,“我怜汝色”,我就喜欢你漂亮的容色,“以是因缘”,就是因为这个因缘,经百千劫,彼此就互相缠缚。你喜欢我的心,我喜欢你的容色,互相爱恋,常在缠缚。这种情,是以欲为本,互相捆绑起来。当然在家就有夫妇之道,这也是人生的一个因缘,大家也应该随缘。有在家人提出要绝欲的问题,我反问说:“您夫人同意吗?”所以应该注意家庭的和谐。因此,在选择对象的时候,一定要有很正确的标准,以人品为第一,其余的条件都在其次。第一,希望对方是个明白人,俗语说:“愿意跟明白人打架,不愿意跟糊涂人说话。”第二,要良善,有很良善的心,不愿意害人,不愿意损人利己,有很良善的心。第三,是诚实,不是油滑,不是有很多很多的招术。第四,是正派,作风正派,男女关系上也很正派。

这样的人就很好,是上选。其他的条件都可以降低。一个十全十美的人是没有的,十全十美是圣人了,现在找个贤人都不容易。我们婚姻、家庭问题解决得好,对于修持有极大便利。建设一个佛化的家庭,对于自己入世、出世、佛法、世法都是很有利的。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儿女能信佛,人生最大的不幸,莫过于儿女都不信佛。现在你们还想不到,真正到了老了,尤其到了临终,你儿女信佛和你儿女不信佛,这个差别就太大了。他帮你一把,你就能往生,他拖你后腿,你就往生不了。

现在一般说起来,这个时候还是需要有人帮助一下,完全能够生死自由,不需要帮助,这种人不是很多,就是你有这个力量,有人帮一下还是好嘛!可以增上呀!这件事情靠子女最好,靠别人往往靠不上。所以在交朋友、结婚,建立家庭方面,也是人生重要的事。我们应当慎重,也应祈祷,靠佛力。所以,一个人最重要的是眼睛。要不断地擦亮自己的眼睛。对于一个人,自己先要有分析,然后判断,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关键是宁缺毋滥,有的人很善于讨人喜欢、献殷勤,很伶俐,很聪明。而实际上,往往跟我们所要求的主要问题:明白、良善、诚实、正派是不相容的。

我们在家,但可以心出家。许多和尚身出家而心不出家,咱们身在家,心可以出家。打个譬喻,好比莲花在污泥里一样,莲花就长在泥里头,所以在家人不能离开社会与家庭,就是这堆泥,藕就在泥里生长,要离开这些泥,就把花掐下来了,也就不会结莲蓬了。所以就离不开家庭,离不开社会,也就是世间。可是,若总在泥里,还能开花结果吗?有什么出头之日?所以花与叶都要发出来,发出来不但离开了泥,而且离开了水。所以我们应该这样体会,这个家庭是一堆泥,你离不开这堆泥。你到和尚庙里,和尚庙里还是一堆泥。但我们的目的不但要出泥,而且要出水。长到虚空中,才能开花结果,这就是我们最好的比喻。这就是心出家。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黄念祖老居士文章列表

修行者为什么必须节制淫欲

从此大文第二,便显余义。一、明六天行淫,二、明诸天...

真正修道人,不被物欲所牵

真正修道人不一定要在这个田地、资身用具上去预作策划...

聪明的女人不做婚外情人

男人有了情人后,其身体状态和精神状况由内而外会突飞...

孔雀王

过去无数劫前有一孔雀王,它拥有五百位孔雀妃子,经常...

是否适合做夫妻的10个标准

现如今,婚姻的可靠度似乎越来越低,离婚率高居不下。...

保胎之要重在节欲

作父母的谁都希望子女健康、聪明。要作到这一点,除后...

分手后仍放不下他,该怎么办

问: 我和对象分手才二十天,这几天我一直很痛苦,放不...

波斯匿王迷恋他人妻子

波斯匿王有一天在城里巡视的时候,在路上看见一位年轻...

【注音版】大轮金刚陀罗尼

大轮金刚陀罗尼...

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

【注音版】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

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

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

如何才是真念佛

【原文】 真能念佛,放下身心世界,即大布施;真能念佛...

有修行了,自然会有人护持你

以前去太平岩寺听课,有个比丘尼法师开示,他说他常常...

车里的佛像要如何摆法

问: 我在龙华寺请了一尊阿弥陀佛,当时我问寺院里的...

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

永嘉玄觉禅师在《奢摩他颂》开头就说:恰恰用心时,恰...

【佛教词典】依出离喜

【依出离喜】 p0768   显扬五卷十页云:依出离喜云何...

【佛教词典】业识

(一)谓依根本无明之惑而始动本心者,即指有情流转之根...

【推荐】淫欲毁人不倦

在《禅秘要经》里面讲,男人周身的脉络都是从眼根布散...

增长业与不增长业

我们看到业果的相续跟不相续的两种因缘,接下来我们来...

圣严法师《知苦、体验苦、不以为苦》

佛法对苦有相当多的阐述,它将人生分为生、老、病、死...

沉默的美好

已是许久没有读书了,只因心总被琐碎的烦恼充溢,没有...

圣严法师:不以自我为中心

《心经》中所说的「照见五蕴皆空」,是化解、对治「五...

真心廓彻灵通,与诸佛了无有异

原文: 夫心者,即寂即照,不生不灭,廓彻灵通,圆融活...

忍一时之气,也许可避免一场灾祸

有首古诗是这么写的酒色财气四堵墙,人人都在里边藏;...

求戒容易持戒难

唯佛才能制戒。为什么唯佛才能制定戒呢? 因为人性当中...

一句念佛是谁,戒定慧三学兼备

十一月初十开示(四七第四日) 三学兼修,一参具备。三...

信能致富

过去好几劫前,有一位全国首富的大长者,一生乐善好施...

印光大师全集问答撷录

序 印光大师乘愿再来,单提正令,嘉惠后学。而机薪既...

不能为了懈怠放逸而取底限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