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极」之后平衡人生的方法

2011/09/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极”是极端、极点,人尤其常常陷在极端的情绪里,好比愤怒至极、烦恼至极、悲伤至极…等等。《易经》里说:“剥极必复”,意指恶劣的情况到达极点后,必定转好;而所谓“物极必反”,极盛之后,也会是衰的开始。因此,无论苦乐盛衰,极之后是什么呢?我们对于“极”应该有什么样的看法呢?以下四点:

第一、苦极必须忍耐:人世间,我们会遇到物质上的不足,事业、学业上的辛劳,人事上的协调,金钱上的短绌,爱情上的辛酸,甚至生活上遭遇的各种境界,都令人感到好苦。苦到极点怎么办?有的人苦到想不通,选择逃课、逃跑、逃亡、甚至自杀了断。苦到极点时,逃避是都没有用的,这时候必须要忍耐。忍是力量,忍是知苦,忍能处理,忍能化解,苦极之后,你能安忍,就会有另外的转机。

第二、忧极必须释怀:有时候,我们会忧伤到极点,会挂念到极点,因为太过忧伤,一直惦记在心中,无法放下,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这不仅于事无补,也是很划不来的。你忧伤,有用吗?你忧伤,就能解决吗?倘若忧伤能解决问题,倒也还好,若不能解决,就必须释怀,另外用智慧、用方法来面对,找出解决之道。

第三、喜极不可失态:遇到喜事,好比“股票涨价了”、“中奖了”、“得第一名了”,甚至运动场上,获金、获银,这固然是很令人欢喜,但是不能太过狂欢。有人过于兴奋、情绪无力负荷而晕倒,也有人喜极而言行失控。所谓:“德不足,力有馀,过盛必衰。”太喜而沉不住气,让人觉得轻浮,太喜而言行失态,也会给人看不起。因此,喜极不可失态。

第四、乐极不可生悲:人生祸福无常,凡事都要适可而止,以免欢乐过度,招致悲惨的后果。有人主张人生要“纵欲”,这种快乐是不实在的,纵欲的结果,跟随而来的就是身心交瘁、人格堕落,所以说“乐极”必“生悲”,这是不究竟的。

人生有苦有乐,太苦了,要提起内心的快乐;太乐了,也要明白苦的真相。过于热烘烘的快乐,乐极生悲;太过冷冰冰的痛苦,苦得无味,最好是过不苦不乐的中道生活。这四点“极之后”,是平衡人生的四个方法。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做清醒之人,自省己过

心光明,照己之过 曾国藩说:人之所以欺人者,必心中别...

心中留一个信念,并为之去追求

从前,一个老盲人带着一个同样双目失明的小徒弟,以拉...

人寿百岁,不起善愿,不如一日,发行四弘

人寿百岁,不起善愿,不如一日,发行四弘。《大法句经...

这四种念佛功夫,都是同步跟进的

说到持名念佛,由于每个人的根性或者与这个法的缘分有...

你要检查一下,哪些带得走哪些带不走

死殁无常就是告诉你,要知道什么是有意义的,什么是没...

人生旅途要随缘

生命是一个缘生的历程。有过去的因,还得有现在的缘才...

如何面对人生的「两难之间」

人生常会遭遇到不知如何抉择而处于两难之间的时候,比...

念佛的方法: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念佛的方法,简单的说,就是上面所说的:都摄六根,净...

大智度论

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

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

浴佛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学佛者应具足这五种心

不舍心: 时时处处不舍一切众生,不舍菩萨行,菩萨的一...

应该用什么态度来布施

我们再看正修。应该用什么态度布施才能够构成波罗蜜。...

念佛是二力法门

龙树菩萨乃是现生证得欢喜地(初地)之菩萨,其出世本怀...

杀生的因很猛烈,这几种情况,特别要戒杀护生

在莲池大师的《戒杀文》里边讲到,大家过生日的时候,...

【佛教词典】功德田五种

【功德田五种】 p0529 俱舍论十五卷十八页云:功德田者...

【佛教词典】三十三身

又作三十三应化身。即观世音菩萨为摄化普益而示现三昧...

淫杀二业,乃一切众生生死根本

淫杀二业,乃一切众生生死根本。最难断者唯淫,最易犯...

居士无病,您的妙药还您

有一年寒冬将至,药山惟俨禅师依照常住往例,请寺里的...

《观无量寿佛经》第九观:真身观

【经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此想成已,次当更观无量...

圣严法师《柔顺的扁担才能负重》

我曾经看过乡下人家做竹扁担,愈是上等的竹子,所做出...

珍惜暇满人身

一、暇满的体性 暇是闲暇。脱离了八种无暇,就是所谓的...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

无常的意思就是说,我们的生命是前后变化的,而这变化...

古人的10句家风名言

治家以和平两字为主。 这是清代学者钱泳在《履园丛话治...

鸡蛋算不算素菜呢

听闻对方吃素,人们通常都会忍不住问一句:鸡蛋算不算...

你跟哪部经有缘,对你机就是好的

我们好多过去的父母等我们救度。一子得道,九族升天。...

人畜之间相轮回

从前有户人家,除了耕种维生,还养了一群羊。这家人认...

诵经能否断烦恼了生死

问: 诵经能否断烦恼了生死? 慧律法师答: 诵经一定...

妄想不管烦恼不停,你修行什么呢

学佛的主要任务是戒定慧三无漏学,你仔细观察一下,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