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有一得必有一失

2012/01/0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事情,总是有一得必有一失。爱情能够给你欢乐,但它同时也给你痛苦;财富可以给你享受,但它也会带来苦恼;成功使你快乐,但是当失败之后痛苦将变得强烈而无法忍受。

如果你期待某件东西,而你得到了,那是一种快乐。然而相对地,当你失去的时候也会感受到等量的悲伤。得到时是八分快乐,失去也会有八分的痛苦,那个总数几乎是一样的。

有人得到了财富,却可能失去了健康、家庭或感情;而有人在事业和成就少了三分,则在生活质量、身体健康或时间自由方面多得到三分。有些东西看似不公,如果你细想下去,其实是公平的。

有人认为有钱人比较快乐,这是错的。一个穷人用几百块就能得到的快乐,等他有钱后,可能要花几万块,甚至几十万才能得到同等的快乐。当你口味越重,那些东西的口感就越差;当你钱越多,那些钱的价值就越小;当你肚子很饿的时候,给你一颗馒头那是美味,但当你吃了五颗馒头,你就会食不知味。

钱太多的人怕被偷被抢;房子太大的怕打扫;吃太多的怕胖,吃太好又怕死。你看,现在有钱人都吃些什么,都在吃生菜水果、蕃薯,根茎五谷类,在喝牧草、小麦汁,这些其时都是以前穷苦人家或给动物吃的。

这让我想起一则故事。有一只狐狸,看见围墙里有一株葡萄,枝上结满了诱人的果实,狐狸垂涎欲滴,它四处寻找入口,终于发现一个小洞,可是洞太小了,它的身体无法进入。

于是,它在围墙外绝食六天,饿瘦了自己,终于穿过了小洞,幸福地吃上了葡萄。可是后来它发现吃得饱饱的身体,让它无法钻到围墙外,担心园主抓到自己。于是,又绝食六天,再次饿瘦了身体,才从原来的小洞里钻出来。所以我说,那个总数是一样的,不是吗?终点又回到起点,起点原来已是终点。

鼹鼠是一种寄居在下水道的老鼠。一只在大河附近,天天饮滔滔江水的鼹鼠,和一只在下水道饮水的鼹鼠,并没有两样。事实上,一只小鼹鼠的腹中又容纳得了多少水?饮水过量,除了撑死之外,又有何益?

即使我们拥有了全世界,我们也只能日食三餐,夜寐一床。就算你拥有一百张床,你也只能睡一张床;就算你拥有一千双鞋,你也只能穿一双。就算你可以点上一百道菜,但你能吃多少?最多就只能撑饱一个胃,不是吗?人来到人世本来就是来体验的,每个人的财富地位或许有高低之分,但对快乐和幸福的体会并没高低之别。只是有钱人的快乐比较复杂,穷人快乐比较单纯,就只是这点差别。同时拥有几个男人或女人,并不会比较单纯一个的人还幸福。

当你是快乐时,悲伤便在一旁窥视;而当你是痛苦时,那随之而来的就是欢乐。到了最后,你会发觉,每一样都配得好好的,每一种痛苦与快乐,每一样你所得到的和失去的,好的与坏的,到了最后,你仔细去算算看,加加减减之后,那个数字将会是一样的。

或许有人早一点得到,有些人晚一点得到;有人先失去,有人晚失去,但那个总数将会一样。你曾经有多少快乐,当你失去就会有多少悲伤。到了死亡每件事都会变成一样。

死亡会让一切都变得公平,在死亡当中,没有富人或穷人之分,不会说有钱人死的比较舒服,穷人死的比较痛苦。死亡会显露全部,它一直都是十。有人得到十分,到他离开时候,他就必须失去十分,那将是「十分的痛苦」,这是绝对公平的。

有人得到三,有人得到七;得到三的,只要三分幸福,就可以得到七分快乐;得到七的,拥有七分幸福,却只能得到三分快乐;有人先得到,有人后得到,有人什么都没得到。

先得到的可能先失去,后得到的后失去,没得到的就不会失去。那个总数是一样。所以,人生真的不必太计较,不必刻意去算计,只要去体验就好。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没空的哥哥

人生无常,把握当下最可靠。 佛典中有这么一则故事:...

人生可以随时开始

一个部落首领的儿子在父亲去世后承担起了领导部落的任...

怎样知道自己的功课和使命

问: 人此生都有自己在这世间的功课和使命,怎样知道...

圣严法师《如何利用人生的低潮》

有很多人因为不知道生活的意义与生命的价值,所以总把...

厚道之人,必有厚福

做人要厚道!厚德才能载物,而且,看到厚我们就想到大...

圣严法师:人生的意义是与人分享

活著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人的生活,是为了提升自己的...

弘一大师的出家因缘

人生几十年只在瞬息之间,纠缠于蝇营小事中却忘了生命...

如何理解「人成即佛成」

问: 请教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

【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印光大师校印本)...

六度集经

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大般涅槃经

大般涅槃经序 后秦释道朗撰 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

梵网经

梵网经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穷于玄原之境...

佛教如何解释各种梦境

我们做了各种梦以后,心里就会牵肠挂肚,想要找人来解...

道镜、善道《念佛十劝》

劝君一 长时念佛须真实 归依佛语莫生疑 制护心猿无放逸...

了凡四训:改造命运的窍诀

前 言 《了凡四训》是明代袁了凡居士写给孩子的四篇家...

暂执圣号已胜百年之福,一发大心已越历劫善根

佛在《阿弥陀经》中讲到: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

【佛教词典】黄智海

民国佛教学者。又名涵之。皈依印光大师,修持净业,常...

【佛教词典】如来正勤菩萨

为密教阿阇梨所传曼荼罗中列于遍知院之菩萨。据载,遍...

五缸黄金的秘密

在佛陀的时代,有一位富翁,他虽然很有钱,但却生性悭...

传印长老:号召全国佛教界关注社会现实问题热心公益

编者按: 中国佛教协会首届书画慈善义展于2011年7月在...

念佛是要大声念,还是要小声默念

【原文】 念佛宜小声念念,默念念,不可一味大声著力念...

《地藏经》的改运方法

末学根据地藏经,如果要有效改变人生境况,有这么几个...

不失信于人

唐朝陆元方,曾为武则天时的大臣,为官清廉诚信。他在...

没有受菩萨戒就不可以看《梵网经》吗

问: 有同修说戒律不是随便学的,犯盗法戒、犯盗法罪...

慧律法师:给每个佛弟子的「三千万」遗产

古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半部《楞严》救正法。诸...

在不晓得不明白上求个究竟,就是疑情

道,本来没有东、西、南、北,亦没有你、我之分别,直...

佛为迦叶尊者让半座

凡夫无不好胜好进,不知以退为进也。迦叶愿居人后,不...

持名念佛是念四字,还是六字

持名念佛是念四字,还是六字?持名念佛,念四字阿弥陀...

四十八大愿——(第30愿)智辩无有限量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智慧辩才,若可限量者,不取正觉...

误伤踩死虫子怎么办?早晨起来先念这个偈

我们无缘无故地伤害众生,杀众生,你不知道。 举个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