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爱惜常住物

学诚法师  2012/02/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我们常常听到一句话,“爱惜常住物,如护眼中珠”。对常住的物品、设备系统,就像爱惜、保护自己的眼珠一样,不要受到损失或损伤。眼珠、眼睛对人非常重要,我们没有眼睛就看不到东西,变成瞎子;眼珠坏了,眼睛也就坏了。

什么叫做爱护呢?我们常常自己认为说,对常住物自己不浪费、少用一点水,那就是爱惜常住物。少喝一点水、少用一点水,这只能说明自己的节约。节约和爱惜常住物的概念是不一样的。爱护常住物,有爱惜、保护的意思。常住物是包括一切的,不仅仅是指自来水。整个的殿堂、佛像、图书、用具用品,地板、墙壁,花木,整个的环境等等,所有的一切都是包括在内。比如我们在墙壁上面不能随便钉铁钉,不能随意把有颜色的东西涂上去。如果地板上有些脏东西,或者有颜色的,我们要把它抹掉。当我们在移动物品时,要抬起来,不能拉,一拉地板上就画了一道线、刻了一道痕迹去不掉。洗衣服的地方洗完了,我们要把这些肮脏的水全部清干净、扫干净。自己的房间都要整理整齐、卫生做整洁。这些处处都能够体现爱惜常住物。如果摆放不整齐,东西就容易坏。卫生做不好,东西也容易坏。所以爱惜常住物就是爱惜常住的一种表现,对物品的爱护就说明我们对常住的爱护,就说明我们对佛教的爱护,这个是很关键的。

要着力培养对常住的爱护,首先从“物”开始,因为“物”比较容易去面对。物不会说话,也不会思考,也没有情感,想怎么摆布就怎么摆布,可以把它做得很整齐、很好。第二步才是人、才是事。人会说话,人有情绪,会变化,今天这么想、明天那么想。那么事呢,比人更难,事由很多人一起来做。人,甲、乙、丙、丁,毕竟是一个人。一个人、一个人的关系,一个人、一个人的业缘,应该还是比较容易改善的。

做事就不一样了,牵扯到很多的人在一起,做一件事情也不仅仅是今天要做,明天还要做、后天还要做、连续要做。并且人有各种的变化,人的心情也不断变化。所以只有首先开始培养对物的爱护的能力、关照的能力,然后才能够培养起对整个常住的一种护持的心、护持的量,护持的心量才能培养起来。要不很简单的一件事情,举手之劳,我们可能都做不到,都不愿意去做,怎么能够有能力去关顾更宽广、更广大的事业呢?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从微小处见精神,从小小的地方能够看出一个人的精神品质。因为一个人的心,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也就是用心,是可以关顾非常广的。人的心就象一面镜子一样,无论什么境界、外在什么东西,在镜子上面都是能够如实显现的。不是说我们去关顾这么多,心就会搞乱了,这说明我们的心还是有问题的。心量还是比较模糊,所以对外面境界的反应就比较困难。

我们对常住维护的心,首先从物体开始,建立这种爱护的心。爱护,然后才能够慢慢增长广大,才能够越来越好。爱护,我们才会去建设,才会去保护,才会去发展。大家在常住这边修道、用功,才能够成就、利益许许多多的人。常住的物,是所有的出家人共有,那么爱护、珍惜的功德、意义就非常的大。所以它不在于说,这个物品是一个纸杯、一双筷子,它值多少钱的问题。从这里我们可以用功,可以用心,可以办道。丛林不仅仅是我们居住的地方,居住、生活只是一个基础。丛林也不仅仅只是培养、增长我们才干的地方,丛林也不仅仅是启发智慧的地方、让我们觉悟的能力越来越增强,丛林更重要的是培养、锻炼我们的意志、品行,修改自己的习气毛病的地方。磨练我们的意志,就是在各种各样的顺境逆境、善缘恶缘当中去历练。是陶铸圣贤的地方,古代祖师开创丛林是有非常深的意义,你只有在历练的过程中,才能够开发智慧,才能够让自己的悟性得到发挥。诵经也好、打坐也好、过堂也好,里面一切的秩序、一切的安排,用意都在这里。它能够让人不断得到磨练、锻炼、陶铸,最后你是个什么材质,就能够成一个怎么样地模样,怎么样有价值的人才。所以丛林是制作工艺品的地方,就象一个窑一样。你是金的,出来就是金品;你是银的,那就是银品;你如果是泥土的,出来的就会变成瓷器、陶器等等。这个跟一个人的素质、发心、根器有关系。通过丛林里面一年、两年、三年、五年、十年、八年、二十年的熏修,最后就能够磨练出来。人们一看这位法师这样子的一种威仪,内心的一种状态,就能够体现出来。如果不是在一种有序的学修、生活的环境当中,人就培养不出来,每个人都是很散乱的。我们这种有规则的、很安祥的、很如法的身心的行为、举止、威仪都是靠丛林来陶冶出来、锻炼出来的。

人的意志力,或者说是我们人的心愿,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有了这种心愿以后,才能有这个能力去克服一切的困难。我们深切认识到常住对我们很重要。爱护常住,首先从爱护常住物开始。我们要同人搞好关系,首先要跟物搞好关系,物都处理不好,人怎么能处理的好,肯定处理不好;人处理不好,事就更处理不好;事情处理不好,法怎么能够修得好?法是在人事物当中来体现、来落实、来关照、来超越。超越自我、超越人事物、超越一切对立、超越一切障碍、超越一切困难、超越一切矛盾,超越才能够“放下”,不超越我们的心就沉浸在种种烦恼的境界里。所以我们对常住的这些物品不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好像我们是修道的,这些跟我们没有关系。如果是这种作意,就麻烦了,就把我们自己内心的大门关闭掉。我们能够缘得到、缘得了,最后我们都没力气去缘这些境界。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要一步一步从对这些很细小的、很细微的物品开始,一个人、两个人、一个班、两个班,大家都这么做,慢慢大家对常住的一种护持的心、承担的心就会越来越好。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劫难之中当如何来修持

原文: 今之时,是何时也。南北相攻,中外相敌。三四年...

世之最可爱惜者,莫过光阴

【原文】 世之最可珍重者,莫过精神。世之最可爱惜者,...

末世悲凉幸佛来救

初大悲悯念末法为作津梁者,佛成道时,已当浊世,况今...

对在家居士的一番苦口忠言

我们大家都清楚,新的一年已经到了,在新年开始,为了...

学以致用,才是真正的佛子之行

我给大家讲个真人真事吧!曾经在报纸上看到一则名为《...

如何成就圆满我们的功德

如何成就圆满我们的功德。那么有什么样的方便,让我们...

佛教的价值观

尊重生命的价值观 佛教认为每一个生命都有神圣的使命,...

在世间,唯一有意义的事便是修行

江南的冬忽然来临,干燥而寒冷,人们纷纷口鼻上火,这...

【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准提咒持诵仪轨...

【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嘉兴藏流通本)...

佛说玉耶女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

【推荐】十种恶行会让你来世变丑

《佛说业报差别经》:一者好行忿怒。二者好怀嫌恨。三...

「钱」字的含义

中国人写这个钱(錢)字,繁体字,一个金,那边是两个...

颠倒妄想不除,容易在临终刺激生死业力

第二个就是调伏我们的颠倒妄想。我们第六意识有很多的...

诵经三千部,曹溪一句亡

在《六祖坛经》说,有一个法达法师,他去参访六祖大师...

【佛教词典】害心所

【害心所】 此为心所有法中的小随烦恼心所之一. 害者...

【佛教词典】不善识食

【不善识食】 p0327 集异门论一卷五页云:云何不善识食...

欲望使人失败,无私令人成就

无论前方是悬崖还是坎坷,水都毫无犹疑地勇往向前,形...

戒律不是束缚而是自由

自由一定建立在因果法则之上。好比农夫有自由决定现在...

【推荐】如何正视福报与建立福报呢

我们常说要福慧双修,如何正视福报与建立福报呢?经过...

网络学佛的注意事项

网络学习佛法很方便,但是有利就有弊,大家都有体会。...

何谓「八解脱」

八解脱,在没有修成就的时候,叫做八背舍;修成功了的...

十种容易患癌的人群

第一个是十类容易患癌的人群,如果有的话赶快改正过来...

淫欲心的对治方法

男子欲重,女子情重。情与欲是学佛修行中两个很大的障...

贪心之害

过去有一个少年妇女,因家庭的富有,吃喝玩乐,随她自...

业的四种对治力

如果我们造下定、不定业,是否只能被动地感受果报呢?...

摄受之力与念佛之诚

如来一代所说一切法门,虽则大,小,顿,渐不同,权,...

如何理解「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问: 如何理解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弘一大师:我在西湖出家的经过

杭州这个地方,实堪称为佛地,因为那边寺庙之多,约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