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如何正视福报与建立福报呢

2015/12/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如何正视福报与建立福报呢

我们常说要福慧双修,如何正视福报与建立福报呢?经过一段时间的体悟后发现,福报需要从一点一滴的培养与积累,如此才能不断增长福报,最终依据佛陀的教导达到福报的圆满。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福报的建立亦要从方方面面加以逐渐积累,下面从知福、惜福、培福略谈福报的建立。

知福

无论是观待世俗一切事物还是学修佛法,都要先正视和感知福报的存在。有些人常说自己没有福,不如别人那样大富大贵有福报,其实这样想就错了。对于众生来说,能遇到佛法就是最大的福报,唯有佛法能予众生究竟的安乐,这是至极的福报。每念一声佛号、每诵一遍佛经都是在种植无量无边的福报种子,这是佛弟子们应该明确的。福报的存在是能被感知的,例如在参禅时所产生的身心愉悦就是一种安详自在的福报现前,在念佛时制心一处无杂念身心俱得轻安也是种福报,佛教在世间传播使社会和谐国泰民安也是种福报。不能把福报理解为一定是有形体的。

从世间法上来看,锦衣玉食也是福报的一种,但从修学佛法上来说,不应过度执着物质上的福报,更应该注重积累福报做为助道资粮。只有时常看看所拥有的,不要总是想着你所没有的,这样才能发现原来自己是多么的有福报。生活之中亦是如此,对于能满足生活所需,身体康健、家庭合乐、有合适的环境去熏修佛法,这些都是最大的福报,简朴的生活观念最利于修行佛法和长养道德。再具体点还有能自由自在的呼吸空气,闲暇之余坐在椅子上晒晒太阳,在安静的房间里诵经拜佛等等,这些都不得不认为是福报的具体体现。

生活之中亦要培养知福的心态,俗话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无论遇到顺境还是逆缘,都要把它看做是在历练心智的过程,无论什么事情都有积极与消极两方面,不能仅看到消极的一面。若能把生活之中的每件事都用乐观的心态来看待,同时又能积极妥善的进行处理,再糟糕的事情也会迎刃而解,我想这也算做是种福报吧!

有位朋友常抱怨自己命苦。我就开导他:你的家庭生活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无非只是工作辛苦了一点而已,但也还算顺遂,况且每个人的工作也都不轻松。你们全家人都身体健康无疾病、父母健在、小孩子聪明乖巧,这些难道还算命苦吗?

我觉得培养知福的心态用“白纸黑点”这个比喻比较妥当,福报就像是一张白纸,坎坷就像是白纸上的一滴黑墨,我们要见到的是白纸,而不能总是盯着那一点黑墨,这样就会发掘你的生活与修行中的福报了。

惜福

当认知了福报以后就要惜福,不然就会把福报都折损掉了。惜福无非就是珍惜现有的福报,并且进一步的积累福报,使福报增长。

惜福是一种生活态度,例如俭朴的生活习惯,对于衣服、生活用品及所拥有的一切都要懂得爱护与感恩,这样福报才能长久,若一味不加顾及的不知节俭,很快就会一无所有。福报不仅是物质上的,也包括出世间的。在学佛方面,惜福要做到善护口业不搬弄事非,对待一切众生都力所能及的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去进行不求回报的帮助。

惜福在生活与修行上时时处处都可以行持,只要朝着善的方向努力即是惜福,不损人利己即是惜福,不搬弄事非即是惜福,不自私自利即是惜福,对他人宽容大度即是惜福,懂得感恩他人即是惜福,依教奉行弘扬佛法即是惜福。惜福才能培德,厚德才能载物,一个有德行的人无论在修行上还是在事业上,都一定会有所成就的。

福报是修行的资粮,在学佛过程中需要福报的助道,这样在修行上才易于进步,若修持佛法过程中总是福报不够困难障碍重重,就一定会产生很大的负面作用,这点是非常明确的。过去师父常教导我,要珍惜福报,同时也要培养福报,不能做一个不知感恩惜福的人。师父还说惜福不仅是要珍惜自己的福报,也要传播善法给他人,让每个人都护持好自己的福报,并使之增长。

培福

培福即是在知福与惜福的基础上进一步种植福田,使之增长。培福的方式也多种多样,例如礼敬三宝、奉侍师长、行六度万行、讽诵经典、建造塔寺、印经放生等等,当然最有意义的莫过于依教奉行,认真学修佛法,只有在佛法的学修上有了进步才是培植福报的真正目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会利用闲暇时间到寺院帮助出家师父洒扫庭院,到寺院斋堂发心做一些杂务或搬运工作,并且供养出家法师衣食;平时依止佛陀的教法树立自己的人生价值观。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五观若明金易化,三心未了水难消

我今天在过堂的时候,看见各人吃饭,渐渐有些散乱。吃...

纵欲是以消耗福报为代价

当欲望的享乐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风尚时,一些在传统道...

印顺法师《财富的积聚与消散》

一、叙起 财富,包括一切动产不动产,国有的和私有的...

四正勤和四如意足

四正勤以精进为体 四念处其实是很难讲的。四念处虽然只...

天将降祸于人,必先厚其福而报之

老子曰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宇宙的法则天之道,如拉弓...

为什么有的人一生尽享福

要富贵得先修供养,不布施怎么感果呢?为什么今生有穷...

学会对自己说「够」

汉文帝登基伊始,为考察大臣,明辨贤愚,说:赐你们到...

两百岁老人的故事

人生是苦是美,要看站在什么角度去看、用什么心情去感...

【注音版】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方广佛华严经(80卷)

大周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序 天册金轮圣神皇帝製 盖闻:...

【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般涅槃经

大般涅槃经序 后秦释道朗撰 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

这就是佛教之悲哀啊

念佛珠,念佛咒计数,变装饰; 佛像是恭敬供养,却变艺...

不是境不顺,是内心矛盾

江西云居山真如寺,禅堂有明神宗皇帝御书的匾额楹联:...

若不以教印心,终落邪魔外道

佛祖一心,教禅一致,宗门教外别传,非离心外,别有一...

洗涤心垢、转凡成圣

所谓:心造诸如来,应作如是观!我们念佛就是造如来;...

【佛教词典】兔毛尘

梵语 ?a?a-rajas。谓可止住于兔毛尖之微尘。相当于羊毛...

【佛教词典】离痴乱行

【离痴乱行】 菩萨修唯识行,此为十行位的第五位。此位...

念佛切勿起疑念

念佛全凭信心,若起疑念,则念佛就念不成功了。我们是...

诵经拜忏治好了糖尿病

可怕的1型糖尿病及并发症 2010年12月底,我被查出得了...

这是大孝中的大孝

【原文】 人子于父母,服劳奉养以安之,孝也。立身行道...

念佛与十大愿王

念佛与回向 念佛愿生极乐世界,为的是常随佛学,这与...

为什么和尚也需要和时代同步

问: 和尚到底是什么身份?为什么和尚也需要和时代同...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倚天屠龙记》中有这样一段情节:张三丰向张无忌传授...

【推荐】一个人有没有前途,就看他少年时期

美国富豪洛克菲勒每次出差,到了酒店只开普通房。侍者...

圆因法师《将心比心谈放生》

一 放生甚难 放生一事,在今天法弱魔强的混沌时代提倡...

痛苦的果报,都是由错误的思想产生的

在依他起性当中,依他所执的遍计执是没有的。这个地方...

学净土宗为什么还需要学天台宗

问: 我们修学净土宗的人,只要一心念佛就可以了,为...

上当之人大多心有倒惑

据《大庄严论经》第十五卷记载,释迦牟尼佛说过这样一...

学会从奉献中获得法喜

论语里面说: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我们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