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上当之人大多心有倒惑

衍慈法師  2016/09/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上当之人大多心有倒惑

据《大庄严论经》第十五卷记载,释迦牟尼佛说过这样一个充满哲理的故事,有一个富家媳妇,因为经常被婆婆责骂,便赌气走进林中,想自杀了结性命。自杀没有成功,她便爬到树上,想暂时安歇一个晚上。树下有一个泥塘,她的身影倒映在水中。

这时走来一个婢女,挑着水桶准备取水,看见水中的倒影,以为就是自己,便自言自语地说道:“我长得这样美丽端庄,为什么替别人挑水呢?”立即打破水桶,回到主人家中。

她对大家说:“我长得这样端庄美丽,为什么还让我干挑水这种粗活?” 

大家议论道:“这个婢女大概是被鬼魅迷住了,所以才会说此蠢话、干此蠢事。”也不理睬她,又交给她一只水桶,再叫她去取水。婢女重新来到池塘边,又看到了富家媳妇的倒影,便再一次打破了水桶。

富家媳妇在树上目睹这发生的一切,忍不住笑了。婢女见水中之倒影笑了,便有所觉悟,抬头一看,见一个妇女坐在树上微笑,她容貌端庄,服饰华丽,非忆可比,觉得很羞惭。

释迦牟尼佛说:“我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呢,是因为世上有倒见愚惑之众。”于是释迦牟尼佛说了一首偈语:“末香以涂身,并熏衣璎珞。倒惑心亦尔,谓从己身出。如彼丑陋婢,见影谓己有。”

释迦牟尼佛所说之偈,是从婢女误认富家媳妇之合影为自己的角度来阐述的,他把这种现象,称作“倒惑”。

倒惑所看到的假象,实质上是一种心理活动,或者说是一种潜意识。婢女为什么会“见影谓己有”呢?因为在她潜意识中,就是希望自己长得漂亮摆脱粗重的劳动。她上当了,她是上了自己眼睛的当吗?不是,她是上了自己求美之心,怕苦之心的当。

世上有不少的人容易受骗上当。骗子固然可恶,但上当之人,大多心有“倒惑”,因而被假象所迷住,看不清事物的本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不开口的真相

过去有一个年轻人,陪着新婚的妻子回乡下娘家探亲。时...

钝根众生先培福

【原文】 《十轮经》云:若有钝根众生,为欲发起善根因...

【推荐】昼执火炬的人

佛经中有一则典故。佛世时有一位修行者,他觉得修行是...

听经只能听一位法师的吗

问: 您三年连续到秦皇岛讲法,我都亲临来听,可是心中...

不要去追求那些怪里怪气的事情

问: 我是一位初学佛者,有很多事情都还不懂。现在有很...

烦恼的根源来自于颠倒

佛法的因缘观,主要就是苦、集、灭、道,有杂染的因果...

神医耆婆未请槃特比丘的因缘

昔日,佛陀在罗阅城的迦兰陀竹园说法度众。一天,神医...

蛇头与蛇尾

从前有一条蛇,有一天,蛇头与蛇尾巴吵了起来,抢着要...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慈悲的复仇

禅海从前是一位武士的儿子,一次到江户游玩,做了一位...

放生牛的奇报

明朝江山人朱恺,字寿仁,性情淳厚好学。他们家里不吃...

真正的供养如来

佛陀八十岁那年,抱病来到末罗国的拘尸那城。 那时,...

若能成就此七法,魔王便无法乘虚侵扰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之时,一日,对比丘众开...

【佛教词典】掘地戒制意

戒本疏·九十单提法:“(波逸提)掘地戒十。多论,制...

【佛教词典】大生主

(人名)佛之姨母摩诃波阇婆提Mahāprajāpati,旧译曰...

学佛弟子应依四依法为标准

当今学佛群众大量增加,但因宿根不同学习深浅不同,以...

慎选人生方向

世间有许多微妙的事,譬如心境,有时一点点起心动念,...

四十八大愿——(第46愿)自然得闻妙法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随其志愿所欲闻法,自然得闻。若...

金明法师:学佛的好处

人类的需要,除了物质食粮以外,还要精神食粮;在许多...

出家者要远离爱欲

佛陀的弟子群中,有着种种不同的人物。假若把佛陀的弟...

善调身心,知所进退

第一个,从破恶的角度叫作擐甲精进。就是一般我们对于...

名号就是无尽藏,要如何去开采呢

阿弥陀佛名号在前面这个依正二报里面,谈正报就介绍阿...

慧律法师《佛教的解脱思想》

各位尊敬的大和尚、大法师、比丘、比丘尼各位慈悲的护...

把家庭作为修行的道场

我和先生结婚三年了,基本上都是挨着先生的妈妈住,妈...

寒门佛子成就六祖慧能祖师路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星云大师:从奉献中获得快乐

早晨,我遇到柜台小姐曾淑芳,她是从天主教办的文藻外...

出家人托钵意义何在

出家,乃出离俗家牵缠杂务之束缚,以期证悟无上菩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