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烦恼的根源来自于颠倒

净界法师  2016/01/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烦恼的根源来自于颠倒

佛法的因缘观,主要就是苦、集、灭、道,有杂染的因果、有清净的因果。清净的果指的是涅槃,通往涅槃的道路呢,就是这个道,这个道就是通达义,能够从生死通往涅槃,这个道有三十七个法门,所以叫做三十七道品,这以下我们简要的说明一下就好了。

三十七道品当中,有修行的方法跟修行的次第二大类。修行的方法,当然正修是四念处,它的助行就是四正勤跟四如意足。

我们先看四念处,这个四念处就是四种观照的智慧,用来破除四种的颠倒。

佛法的道理是说,我们一个人会起烦恼──你为什么会起贪烦恼、嗔烦恼、嫉妒心、高慢心呢?因为你心中有颠倒,所以你会起烦恼。你要是不起颠倒,你不可能会有烦恼。

你说为什么佛菩萨没有烦恼?因为他们心中没有颠倒。所以你只对治烦恼是不够的,你要先把烦恼的根源消灭,因为烦恼的根源来自于颠倒。

我们对身心世界,产生一种习惯性的颠倒,就是常、乐、我、净四种颠倒,所以我们应该要去修正这种颠倒。

这四种颠倒,我们分成二类:

观身不净、观受是苦是从受用上而生起的颠倒,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是从知见上而产生的颠倒。受用当中有所受用跟能受用,所受用是身,能受用的是受。身为有情众生,我们所受用的第一个就是你的色身。

你说:诶,外面的环境。外面的环境只是其次的,依报;真正的正报,还是你自己这个色身眼耳鼻舌身。我们过去的业力创造这个色身的时候,可能是男人身、或者女人身,我们习惯性的想法会认为这个色身是清净美妙的。

因为这样的颠倒,就产生爱着的心理,当我们爱着自己叫身见,爱着别人的身体叫淫欲。这怎么办呢?

佛陀说:要修习观照,来看到真相。我们应该观察我们的色身,是种种不净物,充满于身内,常流出不止,如漏囊盛粪。

就是说你先观察内身的不净,再观察外身的不净。就是这个不净观是先观察内身,就是你先把你自己的这一层皮剥开来、把你的肉也剥开来,你看到你自己色身内部是心、肝、脾、肺、肾、脓血、屎尿等等,我们从身体的内部,找不到一个干净的东西,我们只是被外面这一层皮所迷惑。所以我们要看到内身的不净,这是第一点,你要相信你的内身是没有干净的东西存在的。

第二个常流出不止,如漏囊盛粪,这个不净不是经常留在里面,它会透过九孔,白天晚上流出不净物,所以你外表的外相也是不净。

所以我们经常思惟内相不净、外相不净,慢慢慢慢我们就会看到我们色身的真相──它是一个不清净的臭皮囊。这个时候你心中的身见跟淫欲的烦恼就自然淡薄,因为你的烦恼是从颠倒引生的,你消灭了颠倒,就消灭了它的作用。

第一个,就是你要对你所受用的色身,这个不净的颠倒加以对治。

第二个,你这个能受用的受,观受是苦。

我们的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会产生一种感受,比如说一个喜欢睡觉的人,他为什么喜欢睡觉呢?其实他不是喜欢睡觉,因为你的心跟睡觉接触的时候,会产生快乐的感受,你是喜欢那个睡觉的感受。说:诶,你为什么喜欢吃东西呢?因为你喜欢吃东西所产生的那个乐受。

但事实上我们要思惟:其实这个受完全是痛苦的,痛苦的果报是苦、安乐的感受是无常败坏之苦、不苦不乐是迁流之苦,所以感受是谈不上快乐的。所以这个观身不净、观受是苦是对治我们受用上的贪爱烦恼,这个是比较粗的。

其次,我们要对治我们知见上的烦恼,就是我们这一念心有一个我执,我们所受用的法有法执,所以我们透过无常、无我的智慧,观察生灭变异,虚伪无主。能念的心没有一个真实的自我,所念的法是唯心所现的,也是如梦如幻的,这个无常、无我的智慧,就破除我见的颠倒。

所以一个是对治贪爱的烦恼,一个是对治我见的颠倒,这个就是一个出离三界的法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谁主宰吉凶

一位修行僧来到施主家,见对方正用杨枝漱口,并把牛黄...

杀子成担的故事

有一个愚痴的农夫养了七个活泼健康的儿子。他每天带着...

星云大师:烦恼的原因

佛经讲烦恼即菩提,又说不怕念头起,只怕觉照迟;有了...

智者归命得正道

从前,有位婆迦利人来到古印度中部,当时中印度国王任...

什么才算是真正的「大」

举世之人大概都喜欢大,大文豪经典传世;大丈夫气概冲...

就石磨刀

从前有个贫穷困苦之人,在国王那里做苦役,日久天长身...

人类普遍的一种的悲哀

我们一般人的生活情态,从早上睁开眼睛离开床铺,到晚...

极乐世界有没有小酒和花生米

从前有一位读书人,去拜访老和尚,老和尚随缘转述西方...

生命不止,布施不断

因果法则是宇宙人生的客观规律。无论是否学佛,每个人...

为什么供养佛菩萨,不能有悭吝之心

问: 供佛时为什么要选择最好的供具和供品呢?为什么供...

我不施舍钱财,钱财就会舍我

【原文】 明湖州徐汝辉,富而好施。时杭州重建戒坛,所...

任凭风浪骤起,闲看花开花落

世事繁杂,良莠不齐,许多事情惹人不得清净。或许生气...

【佛教词典】晚粥

即晚间用粥。或谓晡时(午后二至四时)之粥食。律法中...

【佛教词典】支郎

僧之雅名。高僧传载,魏僧支谦细长黑瘦,眼多白而睛黄...

以恭敬心供养佛像的功德

前面是把佛像给造出来。有些人他来到寺庙的时候,这个...

学禅的人,一定要走得干净利落

其实佛教就是把我们整个生命,都落实到最小的时间单位...

睡莲花开的声音

有时候,最后结局的定夺往往来源于内心的信心。 我们...

正信去邪知,亦保永世安康

过去,佛陀曾生为马王,名叫驱耶,常在海边渡引漂流之...

不要小看这五分钟、十分钟,三年下去就不得了

在 《菩提道次第广论》讲出一个观念,它说初学者修学...

梵网经菩萨戒为何如此殊胜

从教理上来看 天台祖师把佛一代时教分为四种教,叫藏、...

把我执我慢修理干净

破我执是非常重要的,大家都知道。空性、心性也是非常...

不孝有三的含义是什么

问: 民间有这样的说法。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那么另...

天宁维那十六岁,功夫相应付饭债

清朝末年,江苏常州天宁寺有位冶开老和尚童真出家。这...

李炳南居士《随师闻法记》

戒杀是息刀兵之本 诸位老师,各位佳宾大德,各位同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