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烦恼的根源来自于颠倒

净界法师  2016/01/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烦恼的根源来自于颠倒

佛法的因缘观,主要就是苦、集、灭、道,有杂染的因果、有清净的因果。清净的果指的是涅槃,通往涅槃的道路呢,就是这个道,这个道就是通达义,能够从生死通往涅槃,这个道有三十七个法门,所以叫做三十七道品,这以下我们简要的说明一下就好了。

三十七道品当中,有修行的方法跟修行的次第二大类。修行的方法,当然正修是四念处,它的助行就是四正勤跟四如意足。

我们先看四念处,这个四念处就是四种观照的智慧,用来破除四种的颠倒。

佛法的道理是说,我们一个人会起烦恼──你为什么会起贪烦恼、嗔烦恼、嫉妒心、高慢心呢?因为你心中有颠倒,所以你会起烦恼。你要是不起颠倒,你不可能会有烦恼。

你说为什么佛菩萨没有烦恼?因为他们心中没有颠倒。所以你只对治烦恼是不够的,你要先把烦恼的根源消灭,因为烦恼的根源来自于颠倒。

我们对身心世界,产生一种习惯性的颠倒,就是常、乐、我、净四种颠倒,所以我们应该要去修正这种颠倒。

这四种颠倒,我们分成二类:

观身不净、观受是苦是从受用上而生起的颠倒,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是从知见上而产生的颠倒。受用当中有所受用跟能受用,所受用是身,能受用的是受。身为有情众生,我们所受用的第一个就是你的色身。

你说:诶,外面的环境。外面的环境只是其次的,依报;真正的正报,还是你自己这个色身眼耳鼻舌身。我们过去的业力创造这个色身的时候,可能是男人身、或者女人身,我们习惯性的想法会认为这个色身是清净美妙的。

因为这样的颠倒,就产生爱着的心理,当我们爱着自己叫身见,爱着别人的身体叫淫欲。这怎么办呢?

佛陀说:要修习观照,来看到真相。我们应该观察我们的色身,是种种不净物,充满于身内,常流出不止,如漏囊盛粪。

就是说你先观察内身的不净,再观察外身的不净。就是这个不净观是先观察内身,就是你先把你自己的这一层皮剥开来、把你的肉也剥开来,你看到你自己色身内部是心、肝、脾、肺、肾、脓血、屎尿等等,我们从身体的内部,找不到一个干净的东西,我们只是被外面这一层皮所迷惑。所以我们要看到内身的不净,这是第一点,你要相信你的内身是没有干净的东西存在的。

第二个常流出不止,如漏囊盛粪,这个不净不是经常留在里面,它会透过九孔,白天晚上流出不净物,所以你外表的外相也是不净。

所以我们经常思惟内相不净、外相不净,慢慢慢慢我们就会看到我们色身的真相──它是一个不清净的臭皮囊。这个时候你心中的身见跟淫欲的烦恼就自然淡薄,因为你的烦恼是从颠倒引生的,你消灭了颠倒,就消灭了它的作用。

第一个,就是你要对你所受用的色身,这个不净的颠倒加以对治。

第二个,你这个能受用的受,观受是苦。

我们的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会产生一种感受,比如说一个喜欢睡觉的人,他为什么喜欢睡觉呢?其实他不是喜欢睡觉,因为你的心跟睡觉接触的时候,会产生快乐的感受,你是喜欢那个睡觉的感受。说:诶,你为什么喜欢吃东西呢?因为你喜欢吃东西所产生的那个乐受。

但事实上我们要思惟:其实这个受完全是痛苦的,痛苦的果报是苦、安乐的感受是无常败坏之苦、不苦不乐是迁流之苦,所以感受是谈不上快乐的。所以这个观身不净、观受是苦是对治我们受用上的贪爱烦恼,这个是比较粗的。

其次,我们要对治我们知见上的烦恼,就是我们这一念心有一个我执,我们所受用的法有法执,所以我们透过无常、无我的智慧,观察生灭变异,虚伪无主。能念的心没有一个真实的自我,所念的法是唯心所现的,也是如梦如幻的,这个无常、无我的智慧,就破除我见的颠倒。

所以一个是对治贪爱的烦恼,一个是对治我见的颠倒,这个就是一个出离三界的法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你心里的苦恼和困惑是谁放进去的

看到这样一则小故事,说有个人总是非常苦恼,他听说佛...

六种病态思想障碍佛性的显现

究竟人类的心识形态及思维方法有什么缺点或特性,障碍...

对照一下,这五种烦恼有没有

再看烦恼浊。烦恼浊,前面讲是见惑,烦恼浊就是思惑。...

三季人的故事

曾经以为每一件事件都需要说得清清楚楚,这样才能称得...

销我亿劫颠倒想

《首楞严王三昧》它所破的当然是烦恼。我们刚刚讲过烦...

修行最怕的两件事

最惧因地不真,道眼昏暗,或为世味所牵,或为邪师伪法...

念念着相执情,故念念起烦恼

俗夫之人,看事看物,系含意识意色情感。而菩萨之伟大...

为何要在是非烦恼面前去争辩

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些是非麻烦,在处理这些事情时,我们...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

【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佛说当来变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

如何称呼出家法师的父母

问: 出家法师的父母、亲人,弟子应该怎么称呼比较好...

平静乐观的处理困难与挫折

当我们拿花送给别人时,首先闻到花香的是我们自己。当...

【推荐】怎样把福报留住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一切都是福报的化现。福报可以化...

如何面对两性关系

(了凡弘法学会译整 摘录自感应篇汇编白话节本) 俗话...

【佛教词典】万法一心

(术语)一切之法,尽为此心所生之唯心论的见地也。唐...

【佛教词典】迷执

迷惑执着之谓。即迷于诸法之真理而颠倒事理。大毗婆沙...

心地善良必须以实际利益他人来展现

众生的数目如虚空般无边无际。然而我们总是认为,我们...

只有这样护法,你才会有无量功德

护持三宝,要从信仰的建立开始。首先,你要认定佛法僧...

妙莲法师:想当法师先念佛

印光祖师常劝导人,出了家若是想当法师,那就要先好好...

我曾亲近过几位长老,发现了他们好人缘的秘密

度化众生最主要的是要有大悲心,佛陀的大悲心是怎么样...

爱是一种支撑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在逃难的人...

人不成功有五个原因

成功一定有方法,失败一定有原因。那就请看看以下五点...

修行人不要有诤讼胜负之心

有一天,目犍连的弟子和阿难的学僧在一起谈话,二人相...

用佛像来代替qq头像

近来看到很多佛友的QQ头像,各种各样的都有。有男人的...

我们要在临终之前做好两件事情

净土宗的修学,在大乘当中它最重要的特色就是佛力加持...

布袋和尚

五代後梁开平年间(907~911年),四明奉化(浙江省)...

【佛学漫画】净饭王

人生并不是带着追求荣耀的目的就可以实现完美无缺的一...

三宝功德不思议

某夕有一女鬼,现苦相跪关前求救,自谓系某省某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