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为何要在是非烦恼面前去争辩

宗性法师  2020/07/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为何要在是非烦恼面前去争辩

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些“是非麻烦”,在处理这些事情时,我们往往采用“火上浇油”的方式,结果事与愿违,徒生烦恼。

寺院中常说:丛林以无事为兴盛,是非以不辩为解脱。其实,对于生活中的烦恼,这又何尝不是一句金玉良言呢?

唐代有位百丈禅师,他有个管理的二十条法则,叫《百丈大智禅师丛林要则二十条》,我把它叫做过去寺院管理的二十条总纲。我觉得,这个丛林要则的头两条,对我们的现实人生很有指导意义。如果刚才讲的师父和徒弟能够把这两句话很好地落实下去,就一定不会出现争执的一幕,也不会拍桌子举拐杖。

这两条是:“丛林以无事为兴盛,是非以不辩为解脱”。“丛林”,简单讲就是寺院。“以无事为兴盛”,就是没有事,这个寺院最兴旺。

对于“丛林以无事为兴盛”,很多人不能理解。难道真的是没有事干?我开始也百思不得其解,祖师怎么给我们定这一条?没事干,那大家吃完饭干嘛?把脑袋上的虱子捉出来晒太阳?可我们的脑袋是光的,不长虱子,于是无事可干。难道这样就兴盛了?

我后来琢磨,这里讲的“事”,不是没有任何事情可干,而是没有人我、没有是非、没有意见、没有不团结。能这样的话,这个寺院最兴盛!因为大家会把所有精力用在弘法和修行的正道上。如果一天到晚都是人我是非,都闹不团结,把精力都放在解决纷争上去了,哪儿还有时间修行呢?

我恍然明白,原来祖师讲的“丛林以无事为兴盛”的“无事”,是指没有纷争之事。所以,下面紧跟着还有一句:“是非以不辩为解脱。”就是说,当碰到你对我错的情况时,不去争辩,是为解脱。什么叫解脱呢?用简单的话讲,就是人生的最高修养,人生的最高境界。

但又有人问:“这不对呀!都不辨是非了,这个人不就成了糊涂蛋嘛?”这里的“不辨是非”,不是不分好坏,而是说当你碰到这种事情以后,不要以一颗争强好胜的心,总是想要战胜对方,总是想要自己取得胜利。

为什么在很多的是非烦恼面前,我们总要去争辩?就是希望自己是赢家。老实讲,天下根本没有真正的赢家,没有几个人能笑到最后。你们看过死人吗?可能大部分人没这经验。但至少有一点我们应该知道,全世界六十亿人,有几个是笑着死的?少之又少。绝大部分都是在痛苦和无知中死去的。

你看有些人,他今天是赢家,可明天呢?不见得还能继续当赢家。为什么百丈禅师告诉我们“是非以不辩为解脱”?这是接着前一句“丛林以无事为兴盛”讲的。

刚才的故事,给我们透露出一个信息:人的内心所表现出的种种情绪,是很难掌控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宗性法师文章列表

【推荐】恋爱时自己纯粹就是猪脑子

寺院生活虽然封闭,但常会有一些消息传来,有的消息很...

遇到的处境常让我对念佛感到灰心

问: 我皈依佛法已经十多年了,事事不如意,倒霉透了,...

未必钱多乐便多,财多累己自招魔

隆莲法师虽身居庙宇,但对如今社会上物欲横流的种种现...

实法为安住,权法为调伏

这感受是怎么回事? 业感原无意,苦乐随因异。 快乐跟...

没有人能让我们痛苦

哲学家说:有智慧的人随时从周围取得快乐,没有智慧的...

念佛可以忏除我们的三障

宿障就是烦恼障、业障、报障这三障,障碍着我们让我们...

「快乐」其实无处不在的

最近在佑顺寺举行「八关斋戒共修法会」期间,进行了三...

放下便是

我那天听朋友说起他近来的一件事:他的邻居不久前搬到...

【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印光大师校印版本)...

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

【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

佛说盂兰盆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

煮菜时放一点料酒吃了犯酒戒吗

问: 请问第五条戒,酤酒戒当中提到药酒不犯,但生活中...

疾病在身体上的先兆

俗话说,病来如山倒。但其实,很多疾病在突发前都有一...

罪障深重的人还能不能蒙佛救拔

那我们到了临命终时迷惑,往往有什么呢?一个觉得自己...

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事物总是相对存在的,所以任何事物都会有它们好的一面...

【佛教词典】五取蕴

【五取蕴】 取者烦恼之意,即由取而生或能生取之有漏五...

【佛教词典】清净十因

【清净十因】 p0959 瑜伽三十八巻十二页云:又于一切清...

为什么法是无我的呢

我们再往下看,观法无我。前面在自我概念当中指的是能...

一切不离自性,自己的心就是真佛

禅堂里是讲心地法门,没有什么好讲的,扯来扯去是消磨...

往生既得不退转

净土法门之所以异于通途法门而被称为特别法门或易行道...

这个苦谛很重要,你一定要从痛苦中觉悟

佛陀在诠释逼迫的时候,他是分成三个次第来诠释。就是...

谦卑低头的人生态度

夜诵《妙法莲华经》。读到《常不轻菩萨品》,常不轻菩...

摄诸根得离苦

过去,佛陀曾在波罗奈国的鹿野苑弘法。一日,佛陀于入...

能低头,必定会有扬眉吐气的一日

有人间:从地到天有多高?哲学家回答:三尺高!为什么...

世间之道,会让你今生趋吉避凶,但不能了生死

我们讲道,它有世间之道与出世间之道之分: 一、世间之...

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

那么,愿生西方极乐世界又有什么样的依据呢?他能得到...

阿育王善巧度弟

虔信佛法的阿育王,有一个弟弟名叫宿大哆。宿大哆不只...

定业可免还是不可免

问: 师父,我见佛经上有说定业不可免,为何又要说灭...

忏悔达到这个境界才是真忏悔

忏罪。我们每位道友,包括我也是这样的认识,因为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