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低头也是一种智慧

2012/05/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古人云:至刚易折,上善若水。做人不可无傲骨,但也绝不能总是昂着头。君子之为人处世,犹如流水一样,善于便利万物,又水性至柔,不与人纷争不休。因为他们明白,能低者,方能高;能曲者,方能伸;能柔者,方能刚;能退者,方能进。低头为谦虚,为谨慎,正所谓以退为进,因因果果均为取得大道,成就自我。

记得小时候,有一次,我看见庭院前的向日葵低垂着头,便突发奇想,找来绳子和竹杆,将其中一棵向日葵固定起来,让它昂首挺立,直视太阳。我幼稚地认为那样就可以让向日葵省去转来转去的麻烦,能够更好地吸收阳光,将来的颗粒也一定会更加饱满。

到了秋天,向日葵成熟了,我迫不急待地来到那棵高昂着头的向日葵跟前,满以为它是最好的,可令我感到沮丧的是,那棵向日葵空空如也,里面没有一粒饱满的籽,还散发出一股刺鼻的霉烂味。我不解地问父亲:“为什么昂着头的向日葵会颗粒无收呢?”父亲呵呵地笑着说:“傻孩子,向日葵头朝上,里面多余的雨露排不出去,很容易滋生细菌,所以它会霉烂掉,你是好心帮了倒忙。其实,向日葵略微低头,一则是为了表达对太阳的虔诚与敬意,二则也是为了保护自己,虽然向日葵是一种不会说话、没有智慧的植物,但它们与生俱来就知道,要想在世上生存,就要懂得适度低头。”

听了父亲的话,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后来,我通过观察发现,不光是向日葵,许多其它植物也都明白这个道理。比如,当谷子青涩的时候,它们总是昂首挺胸,一副无所畏惧的样子;可当它们成熟的时候,却总是谦逊地低垂着头,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因为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避免被折断的危险,而且还让鸟儿找不到着力点,从而保存了自己历经千辛万苦得来的果实。

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低头也是一种大胸怀、大境界、大智慧。我有一个朋友,他一直奉行“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的处事原则,因此为人十分强硬,结果得罪了不少人,在单位里他长期得不到领导器重,也不受同事欢迎。每次,升职与他无缘,提干与他擦肩而过,混了十多年,还是小职员一个。朋友十分纳闷,他说:“我只是捍卫自己的权利而已,这有什么不对的呢?”

的确,这没有什么不对的,只是做人的问题。左宗棠有一句至理名言:“穷困潦倒之时,不被人欺;飞黄腾达之日,不被人嫉。”一个人应该懂得什么时候应该争取,什么时候应该放下,一味地委曲求全,那是一种懦弱;而一味地趾高气扬,那是一种愚昧。一个处处逞强好胜、傲慢无礼、不可一世的人,很难得到别人的认可与肯定,也很难在事业上有所成就,不是在现实面前被碰得头破血流,遍体鳞伤,就是遭人排挤,孤立无援,郁郁而不得志。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推荐】慧律法雨—找回内心的平静

《代序》找回内心的宁静 以前我看到别人做错事,就苦...

住寂静处深思出离得无漏智慧

修习止观,在住处条件讲,须住在较寂静的地方。最初修...

十条处世必读励志格言

一:为人们多多少少做了一点好事,自己失去了很多,也...

圣严法师《智慧是诸佛之母》

慈悲和智慧是一体的两面,是分不开的,但是它功能和表...

人生箴言—圣严法师语录

四安 :提升人品的主张 安心在于少欲知足 安身在于勤...

慧律法师《念佛人不要忽略般若智慧的重要》

有因缘碰到佛法的人,也想修行,但是,却认为自己很行...

罗状元醒世诗

一 富贵从来未许求 几人骑鹤上扬州 与其十事九如梦 不...

【推荐】佛教智慧与幸福人生

为什么生活中很多人总是有怨气,有委屈,满腹牢骚? 快...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

在家菩萨戒本

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

电视如梦 念佛醒梦

两年前,一位师兄在学佛小组分享的时候说,她已经不看...

如何平衡生存与金钱的关系呢

问: 师父,都说追求金钱就是欲望,但世间的生存我们...

鬼附身真有这么一回事吗

是的,鬼道众生也是六道中的一道,鬼的种类很多,譬如...

没有任何敌人

有个心理学家以宽恕你的敌人为题作了一次精彩的演讲。...

【佛教词典】引摄无记

何等引摄无记?谓如有一于工巧处串习故,于当来世复引...

【佛教词典】萨婆若

华译为一切种智,就是诸佛究竟圆满果位的大智慧。...

失意时要懂得心宽

人生偶有失意,在所难免,一向得意容易让人忘形;为失...

凡夫菩萨怎样修六度呢

这个菩萨是已经发了菩提心、具足空正见的菩萨,他准备...

修道者应跟什么样的人常待在一起

《莫到老来方修道》,我们讲《西方合论》修持门中的第...

居士讲演,只可专主净土一法

居士讲演,只可专主净土一法,不宜泛讲。泛讲,乃讲经...

莲池大师《普劝念佛文》释义

前言 明代高僧莲池大师,是佛教净土宗第八代祖师,曾...

体会生死,契合生死,利用生死

凡夫之心总是不断生灭,只是自己不曾察觉,也不会去注...

供养地藏菩萨、诵地藏经就能获得二十八种利益

地藏菩萨的威神力量实在不可思议,如果有按照上面所说...

四十八大愿——(第14愿)声闻广多无量愿

设我得佛,国中声闻,有能计量,乃至三千大千世界众生...

听闻正法的功德利益

龙树菩萨在其《听闻集》中写道:多闻能知法,多闻能远...

佛经中关于「人身难得」的譬喻

在短暂的人生中,有的执著于事业、有的执著于爱情、有...

什么样的人才拥有好的命运

《易经》是群经之首大道之源,诸子百家都从其中汲取营...

家人都不信佛,并反对自己学佛该怎么办

问: 请问师父,我家里人都不信佛,也很反对我学佛,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