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法华经」的十不思议事

2012/07/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本经有十事奇特,为众经所无:

1、化主不可思议:一般经典或佛陀自说,或四佛共说,而《法华》则是十方三世诸佛并会鹫山,不受时空拘碍,这是其他经典所没有的。 

2、徒众不可思议:十方世界,一一方四百万亿那由他诸佛侍者遍满其中,又下方千世界微尘数菩萨从地踊出,遍满十方虚空,乃至沙竭龙宫不可思议大士云集灵鹫山,即使是鹿园禀道之众,鹄树闻经之宾,也没有如此的盛况。

3、国土不可思议:佛陀欲容受分身诸佛,各变八方六万亿那由他国土,同为净土。乃至《如来神力品》云:“十方世界通达无碍,如一佛土。”说余经时,或有变土,或不变土,未有如斯庄严事。

4、教门不可思议:如《华严》、《大般若》等,各十万偈,尚以为多;大通智胜佛说恒河沙偈,威音王佛说二十千万亿那由他偈,欲显其义广,此是教门不可思议。

5、时节不可思议:日月灯明佛说此经六十小劫,妙光菩萨八十小劫,大通智胜佛八千劫,十六沙弥八万四千劫,佛陀说此经时,踊出大士,问讯之间,五十小劫,说经之时当不可思量。 

6、神力不可思议:佛陀及十方分身共现七种神力,满百千岁,然后摄之,其余经典虽现神力,或但一佛,或但一时,未有如斯之事。

7、利益不可思议:如《分别功德品》叙述闻经得十二种利益,始自无量恒河沙菩萨悟无生忍,终则八方世界微尘数众生发菩提心,诸余经教悟道者未有如斯之例。 

8、功德不可思议:如《随喜功德品》说,第五十人闻一偈,随喜转教,胜布施四百万亿阿僧只世界六趣众生一切乐具,及令得阿罗汉道。

9、明乘权乘实不可思议:如三藏等教唯辨小乘,般若诸经但明大乘,未若《法华》说实归本,泯寂异途,开会一三,融释大小,使羊鹿无息驾之累,白牛有直进之功。

10、身权身实不可思议:多宝踊现,示真常应灭;分身向集。并开近显远,囊括古今,使知长短无二,令菩提心力坚固猛利,念佛三昧倍复增益。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怎么才称得上「真佛子」

舍利弗尊者本来是认为三乘法门各走其道,彼此不能相通...

读诵《法华经》的24个理由

1. 看看《妙法莲华经》到底妙在哪里?智者大师光讲这个...

圆通法师入竹林寺

在《高僧传》上说到一位高僧的事情,这件事是在南北朝...

梦参老和尚:妙法莲华经

第1讲 第2讲 第3讲 第4讲 第5讲 第6讲 第1讲 跟法华经...

如何把极乐世界的莲花念出来

在宋朝有一个越国夫人,这个《净土圣贤录》有讲到。这...

【佛学漫画】《法华经》故事之髻中明珠的譬喻

髻中明珠的譬喻...

要想修行,必须先清净你的心

大家天天念《金刚经》,你体会到佛怎么样来善护念、善...

造佛像有什么功德

造佛像是一个因缘,就是本经这个地方说的更以异方便,...

佛说八大人觉经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

【注音版】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耐烦有什么好处

学学问,要耐烦一点。 耐烦有什么好处?将来修定有办法...

什么是缘修与真修

(三)十界差别: 图片 释义 这个观念我们再把它强调一...

南怀瑾:禅宗的棒喝

讲到禅宗,往往使人联想到棒喝,好像禅宗与棒喝,是不...

努力工作,但不能混杂贪念

佛陀教导我们要努力工作,但是我们的行为不能混杂贪念...

【佛教词典】三衣一钵

乃比丘随身之物。在比丘六物中特别重要者有安陀会、郁...

【佛教词典】声杖

(物名)锡杖之异名。十诵律五十六曰:杖法者,佛在寒...

印祖关于惭愧的开示

印祖关于惭愧的开示《涅槃经》云:佛言:有二白法,能...

诳者,为护利誉,矫现有德,诡诈为性

随烦恼二十:言诳者,为护利誉,矫现有德,诡诈为性。...

末法时代8个很重要的法门

消业第一 金刚萨埵法门 金刚萨埵佛尊因地时曾发如是大...

破了戒的僧宝你没有资格去说,除非破见

你知道这个菩萨犯了重罪,你跟他交情不错,就私下去找...

圣严法师《哀哀父母》

我的父母双亲,现在何处呢?究竟怎样了呢?父亲的健康...

相信六道轮回会给我们什么样的观念呢

六道轮回确实是我们业力凡夫的真实的生命现象,但我们...

念佛的方法: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念佛的方法,简单的说,就是上面所说的:都摄六根,净...

因小失大的商人

从前有一个生意人,借给人家半个铜钱,那个人好久都没...

【推荐】慧律法师《净土圣贤录易解》

《净土圣贤录易解》序 净土法门 三根普被 佛不诳语 祖...

这个罪业还没有成熟,你就有希望消灭它

丙二、具足五缘 一、请圣明证。二、说己罪名。三、立定...

略记一代高僧明学长老的慈悲与智慧

明学长老德高望重,慈悲为怀,平易近人,心胸宽大,大...

真正修行的人应该做什么

真正的修行不在山上,不在庙里。不能脱离社会,不能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