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圣严法师《佛门?无门!》

圣严法师  2010/10/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教徒可分为三等:第一等人,精进修行而心无所求;第二等人修行求加持加被;第三等的佛教徒没有修行的依准,只知偶尔求神拜佛,保佑他们平安健康、事业顺利、消灾免难、婚姻美满等。在今日的佛教徒中持第三种态度的人占很大的比例,一九七五年统计全台湾人口有百分之六十八点五都是佛教徒。其中正式皈依三宝的正信的佛教徒是很有限的;而真正支持佛法慧命的是第一等人,使得寺庙能够热闹兴隆的却是第三等人的功劳。有道是:佛门、佛门。佛有没有门?没有。佛法广大无边!那来的门户之限?

第三等人虽非正信,既然他们自己承认是佛教徒,当然就是佛教徒。何况他们敬信神佛,畏惧因果,纵不能积极行善,也不致公然作恶,对他们个人、对全体社会都是有益的。

第二等佛教徒比较了不起,知道念佛、拜佛,努力修行,然却企求佛菩萨加被及上师的加持。我在日本有位弟子,人还没有死就一直要我为他写墓碑。我的毛笔字写得不好,所以我请别人代写了给他,他不要!我劝他:‘我的字很难看,不要让我出丑!也免得使你的墓园因我的字而见不得人。’他说:‘师父的字就是宝。’为什么?他说:‘我怕死后恶鬼来捉,墓碑上有师父的字,鬼就不敢来了!当师父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时候,我只要抓紧师父的衣角,就可以跟着去了。’真有意思!像这样的人很多,也不坏。但为了满众生的愿,还是帮他写了墓碑。现在那位老弟子尚在等我先他而死,否则他就要在墓中等待我去西方时,经过他那里把他带走。他是一位每天诵《金刚经》、打坐、吃素的修行者,还寄望师父给他力量!这种人对三宝有信心,对自己的信心不够强,所以算是第二等佛教徒。

第一等的佛教徒不求佛力加被,信心坚固,以自己修行的力量断烦恼、发菩提心誓愿度众生。诸位,没有大愿力永远不能成佛,阿弥陀佛在因地时发有四十八愿,你已发了几愿?发的是自利的愿,还是度众生的愿?学佛不发菩提心永远不会出三界、永远就是凡夫,凡夫只有贪心、依赖心、憎恨心、嫉妒心,障碍重重;不发菩提心而发的愿心,便是自私的企求心,不是无我的大悲心,只希望佛菩萨来帮自己的忙,很难舍去私利而去帮众生的忙。第二及第三等佛教徒大概是发人天的善心,也不错!如能做第一等佛教徒,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那么就更好了!但是若光说狂话,实是二、三等人,而自己说是第一等人,就是邪话!

佛法的基础,既是最下也是最上,故与四圣谛、十二因缘、无常、无我、苦、空的道理相吻合者是正,背道而驰者是邪。方便法可以有所执着,有些人需要师父帮忙,一离开师父就没有办法!这是正法或是邪法?是正法。老是抓着师父的衣角不放,便是邪。当你紧抓住我的时候,我若踢你两脚,可能会发生两种结果:一是发无上菩提心,一是退心。对已发菩提心的人来说,我用的是正法;对没有信心的人来说,我用的方法便成了邪法。

当你们亲近大善知识时,有没有想过,到底要求他做什么?如果只图取香灰吃了治你的头痛、肚痛或牙痛,求签诗为你解难,那么仙公庙、妈祖庙,还有什么千岁爷等的地方都可以使你安心。可是那些地方,永远使你扶墙摸壁 的长不大,永远做一个第三等的佛教徒。因为不敬神佛、不信因果的人固然是邪见者,从第一等佛教徒看,第二等尚是邪见,何况是第三等?向上是正中之正,向下是邪中之邪,我们宜劝人舍邪归正。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学佛是为了什么目的

学佛是为了什么目的?以什么动机来学佛?这点非常重要...

佛教的真理

何谓真理?在古希腊,「真理」是指公开展现在人的理智...

昌臻法师《学佛先学做人》

今天讲的题目是《学佛先学做人》,分两部分来谈: 第...

每天都要上香吗,还是心到就可以了?

问: 师父,像我们初学佛法的人,是每天都去上香拜佛...

圣严法师《什么是净土》

(一)净土的定义: 净土的意思就是佛、菩萨等圣人所...

居士应如何正确学佛与用功

首先,应听闻僧宝所说之正法(而不是网络上论坛、博客...

受了菩萨戒,造罪时罪加一等吗

有人说,受了菩萨戒,造罪时罪加一等。这个观念是错误...

散心称名,能否除罪?能否往生?

问:散心称名,亦除罪否。 说这散心能不能除罪呢?你说...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

晚课(暮时课诵)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

圣严法师:同事

「同事」一般是指在同一个公司或团体里共事的人,他们...

圣严法师《认识自己才能有所成长》

从自我肯定、自我提升,到自我消融,是从自我到无我的...

圣严法师《佛在心中、口中、行为中》

佛在心中、佛在口中、佛在我们的行为中,也就是佛在我...

圣严法师《别让鬼住在心里》

人为什么怕鬼? 原因是对不可知的事物产生恐惧,害怕...

【佛教词典】能立不遣

(术语)喻法十过之一,是异喻之过也。能立者指因,凡...

【佛教词典】教令

(术语)大日利益众生之教敕也。金刚顶经一曰:一切如...

自利与利他的关系

1、然欲利他,先须自利 须知此四宏誓愿,乃三世一切诸...

红豆的营养

吃了半辈子红豆,你知道红豆都有啥营养吗?有人用红豆...

猴猴衣的故事

八十年代初,我和妙师父一起去陕西乾县落发,当时我穿...

真正的修行是红尘炼心

真正的修行不只在山上,也不只在庙里,更需要在社会中...

付出善举就是为自己所修的路

弟子跟着师父进城化缘。 进城后车水马龙好不繁荣,弟...

互相嫉妒猜忌,导致无谓的纷争忧扰

人花在批评、毁谤、伤害他人的时间,胜过于冷静思考了...

梦参老和尚:狂心顿歇即菩提

五祖把六祖下放到厨房去,整天在磨面,只是不停的劳动...

一碗白饭的恩情

曾看过一则感人的故事――数十年前,台北市的旧市区有...

佛教新年祝福语

1、集曼陀之雅华,旃檀之凝香;祈万佛之祥光,龙天之赞...

不定地方不定地点,随机有智慧去放生

问: 当今放生我认为是一大难事,因为有些时候放生款比...

关于僧人还俗问题三则

告青年苾刍(比丘)之还俗者 近年以事变纷乘,居各种地...

信愿行三资粮和念佛的方法

诸位善知识,今天奉家师慈老的面谕,与诸位结缘,并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