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自利与利他的关系

印光大师  2016/05/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自利与利他的关系

1、然欲利他,先须自利

须知此四宏誓愿,乃三世一切诸佛誓愿之本。汝于日用举心动念,须令与此相合。若与合者,扩充令其圆满;若不合 者,断除令其净尽。然欲利他,先须自利。若非自己先出生死,何能度彼生死众生?譬如溺于海者,不能救海中沉溺之人。如来所说了生死法无量无边,唯净土一 法,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若欲即生了办,舍此未由。所谓净土者,即生信发愿,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也。

果能信愿真切,一心念佛,至临命终时,决定蒙佛接引,往生彼国。既得往生,则俯谢凡质,高预圣流。见佛闻法,证无生忍,神通智慧,不可思议。然后乘本愿轮,回入娑婆,种种方便,度脱众生。如观世音菩萨,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普令一切众生,同出生死,同成佛道。方可圆证自己本具之妙真如心。方可究竟契合乎菩萨四宏誓愿,与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及普贤菩萨十大愿王也已。《与心愿居士书》

2、不能自利,断不能大利于他

观来书,可谓发大菩提心,以期自他俱利者。然曰自利心淡,利他心切,亦有语病。不能自利,断不能大利于他,二者当以不分亲疏为是。然利他正一愿而已,自利则必须竭尽心力。则自利一边,何可以谈,而妄学大菩萨身份也。《复胡宅梵居士书》

3、自未度脱,利人仍属自利

学佛必须专以自了为事,然亦须随分随力以作功德。若大力量人,方能彻底放下,彻底提起,中下之人,以无一切作为,遂成懒惰懈怠,则自利也不认真,利人全 置度外,流入杨子拔毛不肖利人之弊。故必须二法相辅而行,但专主于自利一边。二林之语,亦不可误会。误会则得罪二林不小。二林之意,乃专主自利,非并随分 随力教人修习净土法门全废也。利人一事,唯大菩萨方能担荷。降此,谁敢说此大话?中下之人,随分随力以行利人之事,乃方可合于修行自利之道,以修行法门, 有六度万行故。自末度脱,利人仍属自利。但不可专在外边事迹上做。其于对治自心之烦恼习气置之不讲,则由有外行,内功全荒。反因之生我慢, 自以功利为德,则所损多矣。

人当自谅其力,不可偏执一法,亦不可漫无统绪。以持戒念佛,求生西方为主。遇一切人,上而父母,中而兄弟, 朋友,下而妻子、奴仆,皆以此为导,将谓非自利乎?一灯只一灯, 一灯传百千万亿灯,于此一灯,了无所损。孰得孰失,何去何从。岂待问人方了知乎。《复周群铮居士书三》

是则唯欲利人者,正成就其自利。而唯欲自利者,乃适所以自害也。《药师如来本愿经重刻跋》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印光大师文章列表

以利他之心来经营事业

在这个宇宙间,常吹着一股他力之风,它推动森罗万象、...

现阶段你还无法度仙界冥界的众生

问: 我是一个虔诚信佛已皈依没受戒的俗家弟子。我的家...

自利利他是圆满成功的人生

安住正念修自我,明续初心利群生 安住正念修自我,说的...

分粥的启示

自从佛陀创教后,僧团逐渐形成独特的组织和制度,传入...

修出世法,唯自利利他二种妙行

佛教弟子修出世法,唯自利利他二种妙行。利他谓之修福...

菩萨八法

世尊在《优婆塞戒经》中重点指出八所以,即我们之所以...

度众生苦,一切要从利他的角度出发

我们的一切遭遇都是自己过去业报所感,要追求幸福,不...

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事物总是相对存在的,所以任何事物都会有它们好的一面...

【注音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

【注音版】佛说弥勒下生经

佛说弥勒下生经...

汝年已衰老,当断爱欲了生脱死

近来身体想已大好矣。汝年已衰老,儿孙甚多,当以家事...

印光法师对六个诘难疑问的解答

众生在迷,如生而盲者,迷本有家。若欲归还,须待人领...

念佛是要大声念,还是要小声默念

【原文】 念佛宜小声念念,默念念,不可一味大声著力念...

念佛受病,实是无量劫业力所现

原文: 书中言念佛急进、中气虚极,此汝不善用心所致。...

【佛教词典】倒退三千

禅林用语。又作退倒三千。以战争败北遁走三千里,转喻...

【佛教词典】五种顺胜分法

【五种顺胜分法】 p0275 瑜伽四十六卷十页云:又诸菩萨...

勿在虚假的物质生活中打转

佛法说人身难得,既然得了人身,却不了解因果、心性的...

临终的时候,拼的就是决心了

佛陀对我们面对五阴魔镜的一个很重要的开示。他说 然彼...

为什么净土法门那么重视信愿

信、愿是理观,持名是一种事修,但在实际念佛时,这三...

为父母供养令脱恶趣

佛陀时代,罗阅祇国有位那舍长者,心地非常仁慈,经常...

无常不是说着玩的,要正确去面对

好景不常在,好花不常开,七天的时间,转瞬之间就过去...

什么是有漏与无漏福报

问: 阿弥陀佛!师父,现在好多师兄是初学佛,他们在...

念佛和八十八佛哪种忏悔力量大

问: 念佛需要拜八十八佛忏悔业障吗?不是至心念佛能...

命运并非不可改变,关键是用对方法

我们天天在此禅修、静坐,目的就是为了要改变自己。修...

为什么要到寺院呢?有这三个原因

事钞云:凡入寺之行,与俗人作入道之缘。建立寺者,开...

避免横死、灾难的方法

1、念药师咒 药师经说:复次,曼殊室利,彼药师琉璃光...

忘恩的人很损自己的福报

福报来自一颗欢喜付出的心,也来自报恩的心。一个人懂...

星云大师《什么是禅》

今天和大家讲的题目是《什么是禅?》。凡是对佛教有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