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勿在虚假的物质生活中打转

惟觉法师  2015/01/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勿在虚假的物质生活中打转

佛法说“人身难得”,既然得了人身,却不了解因果、心性的道理,起惑、造业,就枉费了这一生。儒家说:“罔念作狂,克念作圣。”强调这一念心的重要性,与佛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为善去恶 慧日朗然

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作学问是累积而来的,是一个加号,如儒家说:“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但学海无涯,所以要博学多闻,活到老、学到老。修行则是一个减号,经常检讨反省心当中的无明烦恼,有了过失马上改过,烦恼化得干干净净,清净心、无为心现前了,就是净土。虽然是两条路,但不相冲突。

一个是知识,一个是智慧。知识是学来的,如小学、中学、高中到大学,每个阶段都有它的知识,不管学多少,这些都是后天一层一层加上去的;时间一久,不复习,就忘掉了,无论科学、哲学、医学,都是一样的,这是属于知识的层面。

一个人能判断、能觉悟,知道是非善恶,了解人生的价值究竟在哪里,这就要靠智慧。打坐时,就是要反省检讨,把心当中的烦恼化掉,这就是智慧。有了过失,知道检讨、反省、改进的这一念觉悟的心、觉照的心,就称之为智慧。所以,知识是后天学来的,智慧的这一念心则是本具的。

昔王阳明贬至龙场驿,悟到格物之道,他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我们的心有体、有用。以用来说,起善念就是功德,起恶念就是罪过。“知善知恶是良知”,知道现在起的是善念还是恶念,这个心就是觉性,就是良知良能。“为善去恶是格物”,把心中的杂念、妄念统统沉淀下来,这是用功的一种方法;心作用了以后,不作用想,归于菩提、涅槃,这就是体,所以说“无善无恶心之体”,这念心一念不生,心明如镜,这就是道。

背尘合觉 格物致知

一般人都是到外面找刺激,身心才感到快乐。佛法提到,众生眼以色为食、耳以声为食、鼻以香为食、舌以味为食、意根以法尘为食,始终在物质的追求当中。眼睛要看好东西,不看好像没有依靠;耳朵要听好听的声音,唱歌、跳舞,歌星来了,造成轰动,万人空巷,为什么?不看、不听就很难过。鼻子喜欢闻香的东西,就在身上洒洒香水。舌根要求最好的味道,讲究酸甜苦辣。身体也要享受,坐要坐好的;睡要睡好的,睡弹簧床、盖蚕丝被;穿要穿好的,冬天要穿貂皮大衣,为什么?一是追求美感,一是触尘,要求穿得很舒服。意根想过去、想现在、想未来,不想就感觉无聊,无所事事。这些都属于众生境界。物质的追求当下好像很快乐,等到刺激过了以后,身心劳顿,所以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

儒家所说的“格物”,就是把心当中的贪心、瞋心、痴心、慢心……种种垃圾去掉。打坐时澄清当下这一念心,就是在“格物”。菩萨向五明处学习,第一个是内明。内明,就是要格物,要检讨反省,要转识成智、转染成净,要漏尽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漏尽,就是用对治的方法,化掉心当中的烦恼,这就是“格物”。

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不管做什么,如果不知道这个道理,人生就很枯燥,只在烦恼中过日子,认贼作父,在虚假的物质生活中打转。修行是以寂静为乐,菩萨以“禅悦为食,法喜充满”,我们听闻佛法,打坐时一念不生,这就是我们的粮食,一念万年,万年一念,做到了,就入于贤位、圣位。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惟觉法师文章列表

何可心静,何可忘情

问: 何可心静,何可忘情?心燥由万事起,情却为一人...

佛陀如何破斥心不在身外

我们看第二段的破斥。佛陀的破斥,是先安立一个例子,...

大安法师:一念净心即得往生,那还要念佛吗

问: 有人说:《无量寿经》谈一念净心即得往生,所以...

莫被邪见和狂慧所误

有一种人,虽然他有一点智慧,但不是真正的智慧。或者...

以真空妙有来调伏内心,这才是真正的阿练若

在唯识的教法当中,把胜义的道理分成四种: 第一个,世...

愚钝之人如何开智慧

我们想背四十八大愿都很困难。有的人出家多年,背个《...

圣严法师《改变世界,从心安做起》

柔软与坚强,两者看起来虽然像是对立的,但却可以同时...

空掉内心的观念

当一只玻璃杯中装满牛奶的时候,我们会说这是牛奶;当...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

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早课(朝时课诵)

●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

凡夫的一念心被两种障碍所缠绕

世尊,我等今者二障所缠,良由不知寂常心性。惟愿如来...

往事不堪回首,这句话你要永远记住

我们看这个内观的思想。诸位!如果大家佛号都念得差不...

在整个五根当中,耳根是其他诸根所不能及的

纵令在梦想,就是说即使你在睡觉,处在一个梦想的做梦...

佛说做梦的五种原因

佛法论梦之起缘,约分为五:一想,二忆,三病,四曾更...

【佛教词典】羯磨竟处

子题:第三说已云僧已忍与某事竟此时羯磨竟、僧已忍与...

【佛教词典】除盖障院

(术语)胎藏界曼茶罗十三大院第八院之名。安悲愍菩萨...

受戒后在心中会产生什么效果

我们受了戒以后,内心当中一个最大的差别,就是我们内...

星云大师《为往生者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今天亡者XX居士世间尘缘已尽,放弃因...

把工作当成磨练

青年朋友乍入职场,年纪轻没有经过磨炼,比较缺乏耐心...

参禅如何起疑情看话头

参禅用功这一法,首先要明白道理,这个道理呢,就是路...

心安才是福

几年前,我和一群朋友参加了名为突破性领导力培训课。...

星云大师《佛陀的样子》

佛在世时我沉沦,佛灭度后我出生;忏悔此身多业障,不...

净慧长老:做命运的主人

过去的已经过去,无法追回,而未来却掌握在我们手中。...

念佛也具足止观

【当念佛时,不可有别想,无有别想,即是止。当念佛时...

在家众可否在寺院用斋

【原文】: 俗人本非应斋食者。然须借问,能斋与食;不...

太子出城游历,照见世间老病死

释迦牟尼佛出家前为印度迦毗罗卫国的太子,名为悉达多...

用心诚恳

也许是离家的日了久了,回到冢中,发觉与相距七岁的弟...

禅观了解过去,净土规划未来

当我们谈现在,其实是离不开过去,也离不开未来;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