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圣严法师《好念头,坏念头》

圣严法师  2010/06/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一般人多半认为心中的想法并不等于行为,要确实做出不当的行为才会造成坏的结果,因此会有人说:“我不做什么,想一想总没有关系吧?”这样的想法,对吗?

当然不对!虽然没有真的付诸行动,但是不好的念头、坏的想法一样会对我们产生影响。

通常人的行为包括三个部分:

(一)心理的行为 (二)语言的行为 (三)身体的行为

佛教称为“身”、“口”、“意”三业。

这三种行为产生了结果,进而形成一种力量,就叫作“业力”。

三者之中,最重要的是“心”的作用。如果心里没有动念,只是嘴上说说,从佛法的角度来看,并不算是犯罪,因为他是无心、无意,不是故意的,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事。就好像精神异常的人犯了罪,法院经过专业的鉴定,证实他在犯罪当时心神异常,就不会按照一般罪犯来量刑。

但是如果他是在精神正常、心理清楚的状态下犯罪,即使没有实际的结果产生,却有可能构成预谋,还是会视同有罪的;而如果精神状态很清楚,虽然没有预谋,只因无心误触了法网,则必须为自己的粗心大意负起法律责任。

人的一切行为是“心”在做主,如果没有心的指挥,行为是不会发生的。所以“心念”是非常重要的。就算不从佛法角度来讲,从犯罪心理学或法律观点来看,也是如此。

如果心里时常兴起犯罪的念头,久而久之就会犯罪。就像一个人老是有说谎的念头,慢慢地就会觉得说谎没有什么。又例如:如果心里有个想杀人的念头,只要这念头持续下去,即使没有杀人的机会,结果因为时常想,逐渐就会把杀人视为平常的事,不再觉得它是一种可怕的、犯罪的行为;想到最后,可能就真的杀人了。

心是人的主宰,能够改变我们的命运,也能够改变我们这个世界。明白自己的心念有这么大的力量,就该随时随地注意自己的起心动念,否则便是不负责任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星云大师《说梦的神奇》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 今天的佛学讲座,我要和各...

受持五戒,修养道德都能得到升华

皈依若干年以后,因缘成熟了,要受持五戒。皈依三宝,...

【推荐】四个老婆

释迦牟尼在一次法会上说:某地有个富商共讨了四个老婆...

女众入寺应注意的事项

梵语优婆夷,中文意译为清信女,即在家学佛的女众。不...

佛学之宇宙论——欲界

欲者贪欲,淫食二欲强盛之有情所居住之世界为欲界。此...

神通为何不能保人平安

有一信众问我:听说佛陀的弟子大目犍连是被外道杀害的...

家里供奉的佛像一定要开光吗

很多人问我,家中供奉的佛像是否一定要举行开光仪式,...

星云大师《佛教的真谛》

各位同学: 很高兴今天能有机会来向各位讲说佛法。黑...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

【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圣严法师《互信的建立》

人与人之间的互信,建立在诚恳的基础上,有诚意才能得...

圣严法师《最好修学哪一宗?》

在前面已经说过,佛教的各宗各派,都是由于学佛者的根...

圣严法师:心里不安的原因

很多人的紧张不安,多半是庸人自扰、自寻烦恼。凡是心...

圣严法师《用惭愧和谦虚来消融自我》

自我成长的最终目的,在于自我消融,如此才能达到智能...

【佛教词典】龙王

梵语 nāgarājah。音译那伽罗惹。为龙中威德特胜者,...

【佛教词典】台衡

台,指天台山之智顗;衡,指南岳衡山之慧思。慧思为师...

没有「愿」来作导引,念佛也是往生不了

众生在三界六道的因果法则当中轮回,是业力所感,是不...

「专修」与「杂修」如何区分

严格地说,中国人是杂修的佛教。例如:为了求现生的健...

如果太快乐了,你会不会放逸

当然生活快乐一点也好,我也不反对。但是你要小心一点...

有没有浅一点又能快速得成就的佛法

问: 师父能不能讲浅一点又能速快得成就的开示? 常福...

容言、容事、容人

容言: 好话、坏话、刺耳话,啥话都能听得进。虚心听取...

靠佛号加持,真发厌离心

一、厌离心来自智慧的关照 信、愿、行,愿这个科目就是...

培植善念-童子改命

袁尚宝的朋友养了一位童子,非常清秀,而且十分机警。...

【佛学漫画】假和尚与真名号

老实的方大爷因为假和尚而念上了这句真名号,最终如此...

要得在世不造过者,只有参禅一法

参禅人没有过:日用中一切时参,一切处参,一切事参,...

【推荐】幸运不是偶然的,而是改变自己得来的

如果你感觉你的世界不对,那只是因为你自己不对;你感...

临终助念家属须知

一、病者静听佛号,实为至善之事,大命未尽,可以却病...

父母恩,重如山

有一次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精舍,与大比丘二千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