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如何行走出家路

星云法师  2013/04/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如何行走出家路

一、酸甜苦辣荣辱毁誉

要能苦、能乐,修道人要有苦时不以为苦,有乐时不以为。佛陀说过:“不能忍受毁谤讥讽、陷害、恶毒如饮甘露者,不名为修道人也”。要懂得享受平静的心灵生活,基督教也说:“上帝要你毁灭时,先要你疯狂。”不经一番寒澈骨,那有梅花扑鼻香?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谁缚汝?自己无明起时,则连佛陀也救不了!出家时要先修苦行,磨练身心。在唐朝出家是要经过国家考试的,现在我们出家太容易了,反而不知道珍惜,没有难遭难遇的想法和感受。

“人生难得今己得,佛法难闻今己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千鎚百链出深山,烈火焚烧莫等闲。粉身碎骨都无怨,留得清白在人间。”出家是生生世世的。出家路要走得好,就要能“酸、甜、苦、辣、荣、辱、毁、誉”,否则袈裟下失却人身,就很可惜啊!有人请佛陀去当国王,佛陀说:“吐出去的食物,再捡起来吃,能吃得下吗?己失火的房子,再叫你回去,你如何能回去呢?世间哪里儿没有这八个字的境界?为什么你还要往里跳?

二、空诸所有,实诸所无

要放下世俗的观念,要进步也要舍弃后脚一步,方能前进一步。就“家”这个字来看,老是赖在家中,就成了“豕”。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将相所能为。出家的清闲、淡薄,不为名利所束缚的自在,要懂得享受平静的生活。佛陀出家了,在弟子中、信徒中,对其而言,可说是要名位有名位,什么都有了。但能够放下名禒权贵出家修道,这也就是空中生妙有啊!自私、顽固、执着、妄想、功名等世俗的想法要放下,要舍弃,否则一句话、一点事就会计较,因为计较就不安心了。又如考试计较分数,如此出家,如何空呢?如何修道呢?出家是无我、大我,我们现在太多的执着,又放不下。所以要做众生的不请之友;

否则凡是自己所须要的,就会去计较和比较而心生种种烦恼了,而不知,有佛法就有办法呢!

三、舞台人生,多种角色

自已一个人就是一个舞台,上与君王同坐,下与乞丐同行。在人生的舞台上,自已要扮演什么角色?君王、忠臣、奸臣还是小丑呢?所以要能上能下、能大能小、能前能后、能进能退、能忙能闲。要做佛门龙象,先做众生马牛。罗马、长城不是一天造成的,天堂、极乐世界也不是一时所成就的,世尊若未经历苦难的话也不能成佛!听说我们之中,有人同住一寮都漠不关心,这是多么冷漠的人生啊!自已平时都受别人供养和恭敬,有时也要供养和尊敬别人才是,我们人生就看你如何扮演你的角色。

四、全民化身,随缘赴感

三十二应遍尘刹,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应以何身得度者,则现何身而为说法,要像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慈悲待人。生活上要有三好运动:说好话、做好事、存好心。宁可以做个对佛教没有贡献的人,也不可做一个破坏佛教的人。出家是圣贤之路,非将相所能为,《华严经》:“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已求安乐。”要常常问自己有做到吗?

五、任劳任怨、乐观进取

本山任劳者很多,但任怨者,就不多了。“不受教”是我们的危机,例如:日前有一住持住院,因我的一句话:“你怎么都没有度一些年青人呢?”竟然反应“这对我伤害太大了!”不能接受。这就是不受教,难道师父这样说一句都不能吗?难道你出家连这一句话都不能忍耐吗?

上等的出家人能经得起家师鎚链。中等的出家人能经得起家师训练。下等的出家人只能说好话赞美。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天人看水如琉璃,鱼虾看水如宫殿,鬼道众生看水则如脓血。对于听话的层次要提高,不要只想又被责骂了。

出家最初五年当学生、学徒、清众、执事等,是没有资格说话,也没有什么本领,没有人重视,最初五年是没有人问的,要能度过去。第二个五年,慢慢有人知道你,奉公守法、负责尽职,此时龙天自然推出。第三个五年,有人会推荐你,但若没有结缘或结缘不够,仍是无人问津,慢慢到了第四个五年,基础稳固了,就不怕了。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男众最大的缺点是等不及,果子也要等其成熟,才好吃!一次的调职、请假、看病都会对自已的功德损伤很大!因为人人都有一本记载自已的功德薄。

六、三刀六鎚、样样学习

要问自己会什么,不要问自已要做什么,常住不会埋没人才的。不要一心想做什么,这样人还没老,心已老了!自己虽不能做大事,但做个螺丝钉也很好啊!因为我能力不足,但心有余!所以出家三十年要学习一切,因为一切都要褔德因缘!

七、百年刹那,一念三千

要把握时光,不要度日如年,时间长短是自已心里的时间,要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要留历史在人间,留功劳给大家;就是“为人间留下历史,为大众留下功劳。”心中一念,关怀三千世界,起心动念都有四弘誓愿、四无量心。拥有无量无边的众生。

八、禅净密行,百法皆通

观念、思想、见解、技能要能融会贯通,不可偏废一法或一宗、一门而评论对方。

最后以十二字诀贡献给大家:

(一)苦、苦、苦

(二)做、做、做

(三)等、等、等

(四)忍、忍、忍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星云大师文章列表

古代出家当和尚的10个条件

很多影视剧里都有这么一个桥段,古人犯了法或杀了人,...

白衣上座,比丘下座,乃法灭之相

那么现在也有二宝,现在很多地方提倡二宝,不承认僧宝...

佛源老和尚对发心受戒的弟子一段发自肺腑的教诫

知客师父领几位新落发僧前来礼源公。 知客:师父,他们...

学佛应重视威仪的训练

佛门教育十分重视思想教育与生活教育,因为唯有健全的...

女众出家的注意事项

近来经常有女居士问我出家要注意的事情,我想,能够放...

成就九法得道果

昔日,佛陀与五百位比丘于迦毗罗国的闇婆梨果园弘法度...

出家人的钵都有哪些讲究呢

钵为比丘六物之一,又称钵多罗、钵和兰等,为如法之食...

出家人要好好办道,不要往钱多的地方跑

现在,我们讲二祖寺这个道场。《楞严经》第九卷讲:旷...

星云大师:修行的真义

现在的人常说要修行,其实只不过是将修行当作懒惰的代...

【推荐】星云大师《从衣食住行谈禅宗的生活》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 大家好!我今天想从衣食住...

星云大师新春贺词:心好比什么都重要

2012年新春伊始,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大师发表新春贺词...

星云大师《天堂地狱在一念之间》

在我弘法的岁月中,经常有人问我:「天堂地狱在那里?...

【佛教词典】瑜金

(术语)佛灭后小乘之分派,譬之折金杖也。...

【佛教词典】五众

(一)五蕴之旧译。众,含有和集之义。与五阴同。(参阅...

执着越重,轮回就越难出去

唐朝有一个百丈禅师,他有一天在百丈山讲《金刚经》。...

了解自己,看清内心的相貌

在《楞严经》里面,修假观,第一个,先了解自己,你这...

拜佛的养生原理是什么

善摄生者,不劳神,不苦形,神形既安,祸何由可致?明...

曾国藩的《败经》—析败致胜的奇书

卷一本败 忧虞之际蓄气长智 [原文] 古人患难忧虞之际,...

浪费时间在世间事,那你没有做到至心信乐

临命终时,用这个至心信乐,欲生我国来庄严这句名号,...

不可忘失自己清净之心,这就是道

从前的人没有禅堂,坐什么香呢?没有。六祖说:生来坐...

僧人用斋时的观想和祝愿

为了修行自律和传教度人,佛陀根据当时的环境和修行的...

春节,请把「五孝」带回家

一年又过去了,我们与父母的年龄都在增长。人到晚年易...

一旦遇到高级的魔,你就会迷失方向

我们现在人所谓的神通都不过是阿猫、阿狗的雕虫小技。...

阿弥陀佛与我们众生的关系

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要了解阿弥陀佛跟我们这些众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