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三障的由来

宣化上人  2013/08/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三障的由来

我给大家讲一讲这个三障。三障:第一就是报障,第二就是业障,第三就是烦恼障。

一、报障

报障又分正报和依报。怎么叫正报?怎么叫依报?正报就是正当来受报的,也就是我们这个身体。依报就是依靠这个来生活而受报,也就是衣、食、住等。

我们人这个正报的身体,有好的,有坏的。有的相貌生来就非常英俊、非常的圆满,人人见著人人就欢喜,人人爱敬。见著这个人哪,人人都欢喜他,看著他有这种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的样子。什么叫出乎其类、拔乎其萃?英文就叫outstanding。这样的人,人人见了都赞叹:“喔!这个人真是有智慧!真是有善根!”这又分出两种。

有的人,你看他有智慧,但没有善根,这是什么呢?这种人多数是妖魔鬼怪来到世界上。什么叫妖魔鬼怪呀?好像山精,在山里头藏的妖怪,就是那个精灵、魑魅、 魍魎等,这些妖怪年头多了,成了老妖精,可以吃人的。后来他也死了,死了来做人,他就比一般人多少聪明一点。但是他做事一点也不聪明,尽做糊涂事。什么坏 他做什么,啊!专门不守规矩。哪一种事情是对人最有害处,他大约就做这一种事情,所谓“唯恐天下不乱”,专门扰乱社会的秩序。

这一类就是有智慧而无善根的。又有些人在前生尽作好事,但是不研究经典,所以智慧就没有那么多,很愚痴的,这是有善根而无智慧。又有的人,相貌既美满,寿命又长,也富贵,也富有; 有的人相貌既丑陋,寿命也不长,很小的岁数就死了,这都是前因后果所现出来的正报。

依报,就是我们依以为生的衣、食、住、行。依报也是由前生所种的因来的。你前生种善因,今生果报就好;前生种恶因,今生果报就坏。所以,我们做事情一定要小心谨慎,不要种恶因,将来就不会受恶的果报了,这叫报障。

二、业障

业就是事业的业,不论出家人、在家人,一定都有一种事业来做。一做事业,就会有很多的问题,很多困难的事情发生。遇到困难的问题,就会生出烦恼,生出种种不愉快的事情,这就叫业障。

三、烦恼障

我们人都有烦恼,这烦恼多数由什么地方生出来的?多数由贪心生出的,由瞋心生出的,由痴心生出的。你怎么会有烦恼?你有贪心,贪不来,就生出烦恼了。你有脾气,事情不合你的意了,就生出烦恼。你愚痴,不明白了,就生出烦恼。

为什么你有烦恼?又因为你有一种疑心,对一切的事情都生出怀疑,一怀疑也就生出烦恼。

为什么你有烦恼?又因为你有一种慢心,你有一种骄傲心,你看不起人,於是乎就生出一种烦恼。

还为什么生出烦恼?因为你有邪见,见解不正当,所以就有烦恼生出来。如果你有正知正见,有真正的智慧,对一切事情都会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既然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由始至终都非常明瞭,就不会有烦恼。所以烦恼障是由贪、瞋、痴、慢、疑、邪见生出来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宣化上人文章列表

究竟是谁在烦恼

我常说:你家有事,他家有事,我家没有事。这是说,如...

做了一点点好事,就想把一切灾难都免了

【如修多罗中,或说有退堕恶趣者。非其实退,但为初学...

造作十恶业的来世果报

众所周知:吾人须坚守『五戒』,方能来世保持人身;须...

今人闻佛不肯执持者,约有四障

【疏】今人闻佛不肯执持者,约有四障。四障破除,方能...

山高那碍白云飞

唐天复年间(901-904),善静禅师南游参学,礼谒元安寺洛...

握得越紧,伤害越大

有一个年轻人,事业和家庭都遇到了麻烦,嫉妒、浮躁、...

犯戒造业的四种原因

佛讲了四种造业或犯戒的原因: 一个是不明理,然后犯戒...

一日无常到,唯有业随身

我们众生现在梦中,在这里造业,在这里寿命短暂,在这...

生死自由的六大宗旨

我们人生在这个世界上,多数不知道在做什么,糊里胡涂...

男女相爱的前世今生

这个女人追男朋友,想不到那个男朋友是自己的爷爷,或...

宣化上人:魔境来时不要执着

魔境为什么来的?就因为你修行、你用功,它才有的。如...

辨别知见正邪的6条标准

正知正见就是佛知佛见。邪知邪见的人,怎能辨别出来?...

【佛教词典】却魔

二种却魔法  二种却魔者   一、修止 息心寂静,魔...

【佛教词典】托事观

又作托事观、历事观。为天台宗止观义例所说三种观心法...

开悟后才知道念佛法门是最妙的

这个持名念佛,就是执持六字洪名佛的名号,来念佛。执...

一碗馄饨

那天,她跟妈妈又吵架了,一气之下,她转身向外跑去。...

三界导师,四生慈父,人天教主,三类化身

问: 三界导师、四生慈父、人天教主、三类化身如何理解...

人生虽是借宿,但也要好好把握

稍早前,经济不发达,旅店不多。许多人出行,夜幕降临...

印光大师:杀生吃肉的开示--杀业最碍往生

杀业最碍往生。即不往生,更须不食肉。庶免未来偿身命...

怎样看待去寺院花钱消灾

问: 师父,某寺院的护法居士给我打电话说:你得来我们...

往生的最低标准--第18愿

经文往生正因当中,这个「十念必生」是为中下根机而发...

不贪非义之财,终感得一家骨肉团圆

明代时江苏常州府无锡县东门外有一户人家,兄弟三人,...

坐禅与静坐是不是一样

问: 坐禅与静坐是不是一样? 绍云老和尚答: 在广义来...

用忍辱换来了和平

印光大师小时候,每年秋收过后,村里都要演戏酬谢神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