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一念熏修虽然短暂,但却是真实的力量

净界法师  2020/01/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一念熏修虽然短暂,但却是真实的力量

一念熏修无漏善故,或得出缠,或蒙授记,如何自欺,尚留观听?

佛陀就劝勉阿难尊者说,如果你能够依止现前一念心的微密止观来修学无漏善,就是我们前面说的正念真如,一种回光返照,不随分别,那么你将来的功德就能够出离烦恼,甚至于蒙佛授记,成就初地以上的功德。

那么为什么还自我欺蒙,尚且停留在观听当中呢?观、听,指的是六根门头当中见、闻、嗅、尝、觉、知向外的攀缘。

本经很强调“一念熏修”,蕅益大师也强调“一念熏修”的可贵,因为它真能破妄。我们举一个实际例子,来说明什么叫真能破妄,什么叫做回光返照、一念熏修。

比方说鸯掘摩罗尊者证得阿罗汉果以后,他老人家去外面托钵。托钵的时候,他到一个长者的家庭。这个长者很恭敬地把饭菜供养给鸯掘摩罗尊者,然后跟尊者说:“我们家的媳妇今天生小孩,但是后来难产,这个小孩生不出来,现在非常危急。你可不可以告诉我一个安胎的法门,怎么样把这个胎儿顺利生出来呢?”

鸯掘摩罗尊者说:“我跟从佛陀学佛以来,没有学到这个法门。”情况很紧急,他赶快用神通跑回精舍请问佛陀:“佛陀!有一个长者他家的媳妇生小孩难产,应该怎么办?”

佛陀说:“你赶快回去告诉她,要她忆念说‘我从受戒以来,我都是护持不杀生戒的。’叫她忆念这件事情。”

这个时候尊者鸯掘摩罗就秉持佛陀的教法,回去告诉她。这个女众正在危险的时候,她就忆念了,她自从受戒以来都是很认真地来护持不杀生戒。结果,生起一念的慈悲心,小孩就顺利生出来。

我们心中本来是有很多黑暗,没有错的,烦恼会障碍我们的光明,罪业也会障碍我们的光明,但是黑暗最怕的是光明,灯光一亮的时候障碍就破掉。当然,这个地方就是你要忆念,就是你那个心要产生一种观照,随着那个东西去观照。你只要生起一种观照,它就会产生功德。

西藏的上师曾经讲过一句话:即便我们放纵了烦恼一千次,但是也抵不过一次的观照。诶,我过去一直放纵它,又去放纵它,放纵一千次,但是只要有一次的回光返照,你就可以消灭它。我跟烦恼打仗,我输你一千次都没关系。我只要一次成功,我就永远战胜它。

为什么?因为“达妄本空,知真本有”,因为烦恼是不真实的,它只就是一念迷情所显现的一个假相。所以一个人觉悟以后,就永远不会颠倒了。

所以佛陀一再强调一念熏修。虽然时间短暂,但是它是一种真实的力量;妄想在心中虽然缠缚了多生多劫,毕竟它是虚妄的。千年暗室,一灯即明。这个房间有一千年的黑暗,但是你只要一刹那的时间,就可以让它光明。这个地方佛陀强调,因为你的熏修是真实的,烦恼是虚妄的,所以就能够有出缠、授记种种的功德。

这个地方是劝勉我们实际去修学的功德。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修行千万不能懒

又是一天了,今天是十二月初一,第三个七现在开始了。...

人生弹指有何欢

前段时间,和几个好友相约旅行。在途中,大家喝茶聊天...

何谓烦恼

「无常迅速,生死事大」,生死是人生的大患,生死流转...

生死自由的六大宗旨

我们人生在这个世界上,多数不知道在做什么,糊里胡涂...

如何理解烦恼即菩提

菩提是指开悟的智慧。梵语bodhi,系从有知或觉之义的...

居士应如何正确学佛与用功

首先,应听闻僧宝所说之正法(而不是网络上论坛、博客...

当妄想逼出来时,会产生一个反弹的作用力

分别真妄、返妄归真、修学位次,讲到这个地方,其实首...

修行这条路没人能够代替我们走

印度北方有一个叫做舍卫城的都市,佛陀有一个供大众内...

如何处理好工作与学佛的关系

末法时期,学佛有诸多逆缘。特别对于在家居士而言,要...

佛经中为我们开示了吃素的三个理由

作为一名佛教徒,吃素最正确的动机应该是大乘菩提心。...

念佛要具足三种心

念佛首先要有信心、有愿心、还要有三种心。这三种心就...

少一个念头,则少一个业,多一个解脱

对任何事都能放得下,放下即功夫。平常就对任何事不挂...

【佛教词典】速证无上正等菩提

(杂语)药师如来十二愿中第九愿之愿意也。曰:若堕种...

【佛教词典】裸形像

裸形之佛像。又称裸佛。即不披袈裟之裸体像。佛诞生像...

才劝往生言著相 尽思贪恋却迷蒙

才劝往生言著相 尽思贪恋却迷蒙 在中国自古以来的佛教...

从龙树菩萨的故事中得到的启示

在佛教的历史上,从印度到中国,对弘扬大乘佛教贡献最...

证严法师:四念处

前言 释迦牟尼佛为了救济众生而示现人间。世间的宗教...

父母悦,即为孝

有人算过这样一笔账:从我们懂事起,就开始读书,幼儿...

皮肤粗糙不干净,是什么罪业导致的呢

一鬼问言。我有一夫。而畜多妇。我应直宿。而不见纳。...

从内心发起真正救度众生的心

修行需要压力,想一想,现在多少的父母亲眷,对我们有...

摩邓女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阿难持钵行乞...

人生应把握的十个度

生活就象游戏如走钢丝绳,关键在把握好平衡的度,否则...

蕅益大师为何劝人夜礼观音

【原文】 灵峰之劝人夜礼观音,不可死执,便谓定须夜礼...

心律法师:佛珠的意义

现在有很多人带佛珠,说起来并不是真的信佛,而是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