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宣化上人:修行人的孝道

宣化上人  2011/01/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今天我们大家来研究这个问题:「就是人为什么要孝顺父母?应该孝顺父母,还是不应该孝顺父母?」这个问题,有两种解释。站在「出世间法」的立场来讲,不应该孝顺父母。我相信任何人听过这句话,一定大吃一惊,因为从来没有听过这种话。你所知道的是人人应该孝顺父母,没有听过人说不应该尽孝道这句话,所以你觉得惊奇。若按照真理来讲,是这样的说法。若是站在「世间法」的立场来讲,当然应该孝顺父母。世间法是木本水源,应该慎终追远、孝顺父母、恭敬师长,这是天经地义之事。

若按出世法来讲,我们努力修行,用功学习,发大菩提心,就是尽大孝,而不是小孝。此话怎么解释?因为修行有所成就,可以超度七世父母生天,所谓「一子成道,九祖生天。」这就是大孝。

孝有四种:一为大孝,二为小孝,三为远孝,四为近孝。什么是大孝?就是报生生世世的父母恩、师长恩。什么是小孝?就是孝顺现世的父母,膝下承欢,令父母高兴。养父母的身、慰父母的心,也就是要恭敬父母、供养父母。什么是远孝?就是孝敬古圣先贤,效法他们的一言一行,作为借镜;一举一动,作为圭臬。什么是近孝?就是除了孝顺自己父母之外,还要孝顺他人的父母,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要有这种的思想和行为。

真正出世法,超过孝道,所以我方才说:「不应该执着孝。」若是执着孝顺父母,那就沾上情情爱爱的思想,就有妄念,终日念父思母,焉能修道?所以按真理来讲,不应该尽孝道。我讲这个道理,有人会懂,有人会不懂,所以大家要深一层研究这个问题。

现在的人心,一天比一天坏,品行一天比一天恶劣,所谓「人心不古」。为什么?因为世间人,本应该孝顺父母,可是他不孝顺父母。认为孝顺父母是落伍的思想,又认为父母养育儿女,是他应尽的责任而已。那么,他不尽孝道,是不是修行呢?也不是的。他真能修行,不需要养父母,也算是孝顺父母,这是尽大孝,将来超度父母生天。

他既不孝顺父母,也不修行,专造种种的恶业,将来一定堕落三恶道,毫无疑问。你们看!现在的青年男女,学下流的行为,不是杀人放火,就是奸淫邪道,无恶不为。觉得应该这样放荡不羁,以为自由。他认为人不应该孝顺父母,就应该学坏,这种思想,大错特错。虽然不能一概而论,但是大致差不多是犯了这种通病。

修行人,虽然不孝顺父母,可是能拯救父母离苦海,生于天界。但有些人,既不孝顺父母,又不修行,终日做些不道德的事,有害于家庭,扰乱社会、国家,不得安宁。这是赔本的生意,越赔越没有底,前途不堪设想。这样胡作非为,乃是不可宽恕的罪人。

在前边所说的修行人,能把父母放下,专心一致修行,这是对的。既然不修行,也不尽孝道,这是不对的。这一点要弄清楚,所谓「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宣化上人文章列表

圣严法师《出家人的孝道与责任》

许多父母认为子女出家,比往生还令人难以接受。他们宁...

《佛说盂兰盆经》教您怎样报母恩

今天我们这个法会是什么法会?报恩法会。报谁的恩?报...

悲田供养获极大功德福报

父母,祖父母乃至亲人长辈老病时,我们能以饮食,医药...

《佛教以孝为本论》白话译

(圆涛法师白话译) 【原文】 孝之为道,其大无外。经天...

【推荐】孝子除障,助母往生

高朱氏,法名妙音,一九二九年出生,安徽省临泉县黄岭...

孝名为戒,亦名制止

七月十五是佛欢喜日,是我们出家人的自恣日。佛陀规定...

改命永远从孝顺供养父母开始

改命,永远是从孝顺供养父母开始的。佛说:什么是戒,...

活观音已经到你家去了

有一只小青蛙,老是和妈妈唱反调,妈妈教他往东,他偏...

【注音版】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

【注音版】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宣化上人:发愿要有诚心

出家修道人要发愿,发愿是精进修道,发愿是警惕自己改...

宣化上人:水清月现

禅就是静虑,当维那敲木鱼三下,我们开始静坐,就应该...

宣化上人:至诚念大悲咒灭淫欲火除邪心

末法时代,诸恶充满,这五浊恶世就乱糟糟的,佛法也灭...

宣化上人:地藏菩萨讲因果报应

地藏菩萨见着什么人,就说什么法。你若记得下列这些因...

【佛教词典】四种死

人死亡的四种因由,即:寿尽财不尽死(寿命尽而死),...

【佛教词典】解脱衣

解脱幢相衣的简称,即袈裟的别名。...

念佛要用真心来念

一九四零年,我们也是打佛七,慈舟老法师打佛七开示:...

临终的正念绝对不是自然出现的

净土宗临终的正念绝对不是自然出现的,也不是佛菩萨赐...

何谓「五毒心」

佛门把贪、嗔、痴、慢、疑叫做五毒心。因为有了它们的...

星云大师《天堂地狱在一念之间》

在我弘法的岁月中,经常有人问我:「天堂地狱在那里?...

蕅益大师的心路历程

蕅益大师是一个发了大菩提心的人,出家之后径山参禅就...

化羞辱为前进的动力

在美国,有一位叫库帕的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就在...

身心的污秽,才感招环境的污秽

这个身就是革囊,革囊就是包着一层皮的这种厕所:我们...

这种境界并非功夫,而是一种可怕的幻妄相

这个用功人啊,说起来也明白,功夫到了什么地方了。这...

天台八教丨顿教

天台教法,主要有化法、化仪两大类的教化方式。藏、通...

净宗五祖少康大师一生的灵感奇事

少康大师(688 - 763)唐代高僧,中国佛教净土宗第五代...

七天报恩的故事

南无阿弥陀佛。各位吉祥。 欢迎大家来道场白华庵听法,...

华严字母的殊胜之处

华严字母经过一千多年的传承,已成为佛教梵呗的一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