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宣化上人: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宣化上人  2011/06/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你想要成佛,先要断无明。这无明也就是生出见、思的烦恼。想要断这个见、思的烦恼,先要断无明。无明就是事情发生,你不懂,你不明白,这叫无明。好像人的生死,就是由情爱使人生死。你想要没有情爱,就先要破无明;无明一破,你的见惑和思惑,也就都没有了。

这无明是生死的根本,你想要断无明,了生死的根本,就是《金刚经》上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所住什么啊?无所住这个情爱;你不住到情上,不住到爱上,你去欲断爱,生死就了。

修行、学习佛法,首先要把应无所住这个心再生出来。不住,就是不住于情,不住于爱。你要是住到情上,住到爱上,这就是无明,也就是生死。你不住于情,不住于爱,不住于有,不住于空,这就是中道。中道并不是没有“有”,也不是离了空,也不是另外在情爱外边,再找出来一部份;就是在这个上边,就能把它变过来。你变情和爱成为真正的般若智慧,这就是“觉”;你要是不变过来,这就是“迷”。迷和觉,就是一转身的功夫。你只要能转过身来,所谓“回头转面”,你一回头就是。

所以中国有一句话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你若能回头,这就是涅槃,也就是彼岸。你要是不回头,恣情纵欲,任着情爱去跑,愈跑愈远,就是愈迷愈深;但是虽然深远,你只要能一转身,这就是顿悟。顿悟就是觉,你能觉,就是佛,你就成佛了。

说:“那我成佛,没有工作了,怎么办呢?就坐那儿,等着人给我烧香叩头,这我觉得没有什么意思。”那你可以再来做众生啊!再来做众生,和众生做朋友,你度众生都去成佛。成佛虽然说是没有意思,但是他没有烦恼,没有忧愁。有个鬼,不愿做人,说:“我今做鬼三千秋,也无烦恼也无愁;生公叫我为人去,只恐为人不到头。”那个鬼虽然没有烦恼,没有愁,但他是属阴,佛是属阳的。佛好像太阳光,鬼虽然是没有烦恼,没有愁,他尽是在晚间出现的。所以你好好算一算,你是愿意做鬼啊?是愿意做佛?愿意做鬼,有情爱不要紧的;愿意做佛,就要“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宣化上人文章列表

发牢骚会影响身材和容貌

《贤愚因缘经》上记载:有一次,波斯匿王率领大军经过...

这种见解在佛法里是最危险的

我们修行的人,见、行两个是不能分割的。见,就是我们...

六根的功能没有错,错在你的攀缘心

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我...

苦从何来

有一次,有人问隆波田禅师,怎么解释苦。隆波田禅师拿...

慧律法师:摧毁「自我意识」的空间

如果每个人都能体会到:「世间没有任何一样东西是我们...

谈「苦」

许多人不了解佛教,认为佛教太重言苦,把人生说得苦不...

佛陀处理众生障碍三阶段

(一)对治生死业障。 那佛陀陪着我们成长,要处理的第...

「吾」和「身」完全不一样

吾一十七世为士大夫身。(文昌帝君阴骘文) 这个吾和身是...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

【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我们为什么要念阿弥陀佛呢

阿弥陀佛,虽然仅四个字,可是包括所有佛法。释迦牟尼...

宣化上人:修道要惜福求慧

我们佛教徒在没有成佛之前,应当惜福求慧。惜福能增长...

宣化上人:因地不真,果招纡曲

学楞严咒,就是佛的化身;不但是佛的化身,还是佛的顶...

修禅的十种利益

这十种的利益, 第一种叫安住仪式。 你天天参禅打坐总...

【佛教词典】下众

(杂名)沙弥,沙弥尼,学法女,出家男,出家女,优婆...

【佛教词典】粗言

即粗恶之言语,或指粗浅之教说。又作粗言、粗语、粗语...

因果报应的三种形式

因果是佛法的基本定律之一,佛教深信相信因果定律的正...

不断忆念你的清净本性

在整个修学当中,我们透过佛法的修学,开始内观,开始...

欲上天堂,先下地狱

有一对孪生兄弟,同时进入高考考场。结果,哥哥收到了...

心淡如水福自多

人世间的物质财富是非常有限的;然而,人对物质财富拥...

经常生起淫欲的烦恼,会有什么过失

乌刍瑟摩于如来前,合掌顶礼佛之双足,而白佛言:我常...

佛像的真义与不敬的果报

恭敬佛像之学处分三: 一、真实义;二、以公案说明不敬...

修净土后不读其他经律这样对吗

弘法宜持论公允,理事圆融,不可偏执,不可意气用事。...

真正地孝顺父母,一定要让他们归信三宝

为人子女要常念父母之恩。世人常说百善孝为先,侍奉父...

佛为比丘破前世情爱

佛陀住在舍卫城的祇园精舍时,一位比丘出外托钵乞食,...

拜佛、念佛就是广结善缘

一个人忆念观世音菩萨时,为什么你的贪嗔痴会淡薄?因...

神通究竟何价

有二位师兄弟结伴同行,到各个名山去参学,希望得到名...

圣严法师《人生的愿望》

每个人小时候都有许多的梦想、许多的心愿,常常想: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