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宣化上人:多退初心

宣化上人  2011/07/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人有时最初发心要学佛法,或者最初发心想要出家,但出家一年、两年、三年之后,唉!出家也没什么,修道修了三年还没开悟,也没有证果,大概是没有希望了,于是就退心还俗,不出家了,这是出家人的情形。而在家学佛法的人呢?学了一年,佛在眼前,离我很近;学到两年,佛就远了,离我有十万八千里;学到三年呢,佛到西天,到天边去了,这就是多退初心。

所谓“学道不负初心,成佛有余”,你修行,要是最初想要学佛法的这个念头,或者要出家的那个念头,能不把它失掉了,那早就成佛了。

我们出家人,要自己想一想,我们为什么要出家?出家人要和在家人不同;什么地方不同呢?例如,在家人一天到晚好讲话,出家人就应该少讲话。用得着的话,可以讲;没有用的话,不要讲那么多。所谓“口开神气散,舌动是非生”,你这口一开呀,神气就散了;话讲多了,就有是非,不是“是”,就是“非”。一有是非,就与道不相应;神气散了,与道也不相应。

我们修道的人要常常自己管自己,不要管旁人,要把自己管得好好的,这叫不退初心。即使当初发很坚固的誓愿,但若时间一久了,就忘了,这就是多退初心。要是遇到恶的因缘,你说怎么样呢?他可不会退了,就念念增长,一念一念往上增加,增加这个恶缘。我遇到很多人修道修得很诚心,以后遇到魔境,就随着魔转了,这就是恶缘。总而言之,使得你不能修道,与修道不相应,这都叫恶缘。

所以我们修道要聚集菩提心,一天比一天多一点,这就叫增益;你一天比一天少,这就叫失去了,丧失了。但是往往我们的菩提心,不是一天比一天增加;而遇到恶缘,就一天比一天增长。这里有个比喻,譬如走路,走到泥涂中了,走到泥涂中还不要紧,又负于重石,这个石也可以讲是石,在中国十斗为一石。重石也就是身上背负着很重的东西,或者一百斤,或者两百磅,这已经很重了,而他又一脚踩到泥泞里,这只脚拔出来,那只脚又陷进去了;那只脚拔出,这只脚又陷进去,走也走不动,在里边非常的困难,这就叫泥涂。你要是没有拿重的东西,还勉强可以在这个地方走路,现在你又背负着重的东西,什么是重的东西?就是你的恶业。什么叫泥涂呢?就是三恶道,三恶道就是泥涂。

在这个泥涂里头,一步比一步困难,一步比一步重量增加,一步比一步陷得深。啊!你看这怎么办?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宣化上人文章列表

【推荐】五种对治烦恼的观照方法

人,往往只看到别人,看不到自己。由于自我的观照不够...

为什么要修般若波罗蜜

在修波罗蜜之前,我们要知道为什么要修般若波罗蜜。 《...

有四种供养因缘,使僧众心生贪爱

有一天,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向比丘们开示...

妙莲老和尚《凡情与佛心》

凡夫的情识 (讲座第一天) 林部长、陈国策顾问,以及...

必须下很大功夫来面对每一个起伏的心念

我们在学院里面,乃至于在修道路程上,往往会迷失方向...

上班族修行受用的方法

佛法修行有动有静,动静皆可以修行,上班、下班也能用...

浅讲《信心铭》

第一句话:【至道无难,唯嫌拣择。】 就是你要悟入佛...

妙湛老和尚法语开示集

1、勿忘世上苦人多。 2、于平常处见禅境。 3、为人要真...

佛说月光菩萨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

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

【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佛说疗痔病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

宣化上人:学佛法要守本分

你们上台说法时,不要抬出「上人」如何如何,我最不喜...

宣化上人:一切都在演说妙法

世界上,一切一切都在演说妙法。山就演山的妙法;河就...

祸福无门,唯人自招

在楞严经里,有一段讨论二种颠倒妄见。什么是二种颠倒...

宣化上人:不要执著这个身体是我

那么这身体是什么呢?这身体只可以说是「我的」,我的...

【佛教词典】佛面上刮金

刮取佛像上所镀之黄金。按佛像一般多漆(或镀)以黄金...

【佛教词典】重复衣

比丘三衣之一。为僧伽梨之异名。此衣必待割截而制,故...

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第二觉知: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

贪欲之心永远也装不满

佛教认为,一个人之所以会遇到各种烦恼和痛苦,是因为...

【推荐】什么是「造作等流果」

造作等流果纵生人中,爱乐杀生等事。 前面的领受是约外...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什么

净土法门,其大无外。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

没有跟三宝结缘,你就失去了被救拔的机会

礼敬诸佛,广修供养修学皈依。 在菩萨戒,佛陀提醒所有...

观此粉饰身,疮伤一堆骨,疾病多思惟,绝非常存者

学习四念处,观身不净这很容易懂,观受是苦、观心无常...

一家七口全部出家,夫妻二人同生净土

了相,四川西蜀吴姓的子弟。高、曾、祖父皆任官于安徽...

鬼分为哪些类

问: 请问,鬼分为哪些类?他们生活状况如何?哪些鬼...

改善命运的秘诀

不少人在遇到运程阻滞、生意失败、事业不利,或婚姻受...

南怀瑾:禅宗的棒喝

讲到禅宗,往往使人联想到棒喝,好像禅宗与棒喝,是不...

净宗十三祖-印光大师

1.生平 印光大师(公元18611940年),讳圣量,别号常惭愧...

出离四流便得四乐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的时候,对比丘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