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宣化上人开示:什么是三障

宣化上人  2011/08/2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三障是什么呢?第一报障。第二业障。第三烦恼障。

报障有依报、正报两种。什么叫正报?什么叫依报?正报就是正当来受报的,就是我们这个身体。依报是依靠生活而受报,也就是衣、食、住、行等。人的正报,这个身体有好的有坏的,有的相貌生出来就非常英俊,非常圆满。人人见着,人人欢喜,人人爱敬,有可说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的样子。 或者这个人真有智慧,那个人真有善根。这又分出两种。有的有智慧而无善根,这是什么呢?这种人多数是妖魔鬼怪来到世上。好像山精在山里头成了妖怪。还有魑、魅、魍、魉,这些鬼神,做鬼神的年头多了,而且那些会吃人的老妖精老妖怪也死了来做人,他就有点聪明,比一般人聪明点。但是他做事一点也不聪明,尽做糊涂事,专门不守规矩,那一种事情对人最有害处,他就要做那种事。所谓扰乱社会的秩序,唯恐天下不乱,这类是有智慧而无善根。有的有善根而无智慧,有善根是因为前世尽做好事,但是不研究经典,所以没有智慧,很愚痴的。

谈到正报,有的相貌既圆满而寿命又长,也富贵。有的相貌非常丑陋,寿命又不长,很小的岁数就死了。这都有前因后果。

依报就是衣食住行。这种依报也是前生的因果来的。前生种善因,今生的果报就好;前生种恶因,今生的果报就坏。所以我们做事情,一定要小心谨慎,不要种恶因,将来就不会受恶的果报,这是报障。

业障。业是事业的业,功业的业。无论出家人或在家人,一定要做一种事业,做这种事业就会有很多的问题困难发生,发生困难的问题,就会生出烦恼,就会生出种种不愉快的事情,这叫业障。

烦恼障。我们所有的人都有一种烦恼。这个烦恼是由什么地方生出来的呢?是由贪心生出来的,由嗔心生出来的,由痴心生出来的。你怎么会生烦恼?因为有贪心,贪不到就生烦恼。你怎么会生烦恼?就因为你有脾气,这个事情不合你的心意,你就生烦恼。你怎么会生烦恼?就因为你愚痴、不明白,所以就生烦恼。

为什么你生烦恼?因为你有一种慢心,有一种骄傲心,你看不起人,于是就生出一种烦恼。为什么你有烦恼?又因为有一种疑心,对一切的事情都生出怀疑,因为怀疑所以生出烦恼来。

还有为什么会生出烦恼?因为你有邪见。你的这个见解不正当,所以你就有烦恼生出来。如果你有正知正见,有真正的智慧,一切事情你都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由始至终都非常地明瞭,就不会有烦恼。所以烦恼就是由贪、嗔、痴、慢、疑、邪见生出来的。

般若般罗密多心经,就能把这三障破除了,破除报障,破除业障,破除烦恼障。它怎么破除呢?因为他有真正的智慧,有妙智慧,有这种真正如如不动的心,有真心,所以把三障破除了。我们明白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才会有真正的智慧,就能把三障破除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宣化上人文章列表

有些妄想平常看不出来,临终才会出现

有些人的处理方式很简单。我打妄想,我就转念念佛,有...

你有「微瘾」吗?佛子们该如何看待微信

微信,作为朋友圈共享的信息交流平台,因其发布者和接...

做方丈当执事,看着是好事,实际是障缘

你在修道当中遇着一些个障碍,这个障碍也有顺缘、也有...

以「五心」面对缘起的危机

我们用佛教的缘起法来分析危机的必然,绝不是在幸灾乐...

迷乱由主,悟则必胜

佛陀说,我们修止观的人就像热汤一样,魔王冤亲债主活...

抛弃阻碍人生道路的包袱

包袱是一种累赘,总是会在不适当的时刻让你感到无奈和...

【推荐】临命终时是我们最困难的时候

我们临命终时是我们最困难的时候,无量劫以来乃至今生...

【推荐】化太岁、谢太岁的法事有什么渊源和道理

如今,化太岁、谢太岁的法事在中国民间十分盛行。 在寺...

楞严咒注音版

楞严咒注音版...

百喻经

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

大般涅槃经

大般涅槃经序 后秦释道朗撰 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

宣化上人:天灾人祸的根由

杀业太重的后果,形成天灾人祸的因素。或者地震,或海...

宣化上人:折摄二门

在佛教里,对人对事都要本着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处理事...

里边有这五鬼,外边的鬼也就来了

这叫五鬼闹宅,你里边有这五鬼,外边的鬼也就来了,所...

宣化上人:修福修慧

修福不修慧,象身挂璎珞; 修慧不修福,罗汉应供薄。...

【佛教词典】道行

(术语)学道修行也。又道德之行也。维摩经嘱累品曰:...

【佛教词典】五百猕猴

(传说)五百猕猴,欲捉水中之月,尽没死。...

昙鸾大师与净土法门

昙鸾大师(公元476~542年)是北魏时期著名的佛教高僧...

当众生得益的助手

他人有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伸出援手给予帮助,使...

修学佛法的人,解要圆,行要方

何谓圆呢?就是圆融无碍。因为佛法竖穷三界,横遍十方...

看问题不能停留在表面上

不少人,对没有亲眼看见的事物,常常给予否认。你说:...

破除心外无净土的邪知见

【原文】 破系心外无法者。就中有二:一、破计情。二、...

帝释的行善敬长

有一天,佛在毗舍离猕猴岸边的大讲堂中说法。当时有一...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上品中生

【经文】 上品中生者,不必受持读诵方等经典。善解义趣...

求观音菩萨来解决我们的烦恼和疾病

南无观音菩萨,今天观音佛七正式起七了。这次观音七因...

命不好的人,一定没有好口德

一般人最容易犯的是口业。一个人的命运好不好,从他有...

四大安静 众患消除

佛陀住世时,舍卫国中有一位已证得须陀洹果的须达长者...

明海大和尚:遇到任何是非永远是自己错

修行人应该具备的一个正见:凡遇到任何是非,永远是自...

学会用这五种心让生活充满禅意

生活中要有一点禅意,才会幽默,才会开朗。禅,不是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