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提婆达多的造恶心行

证严法师  2013/02/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提婆达多的造恶心行

佛陀时代,提婆达多仰慕佛陀,而和七位王子一起皈依佛陀出家修行,但是当阿阇世太子拜他为师,接受太子的供养,他的初发心改变,野心就产生。

为夺权利 陷害佛陀

「我堂堂一位太子的师父,将来太子当了国王,我也当新佛的话,那将会多好啊!不过,这个理想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实现呢?」提婆达多想着。为达成自己的想法,于是提婆达多诱惑阿阇世太子说:「古代的人都比较长寿,可以在有生之年完成自己的希望,而现在人的寿命比较短,你虽贵为太子,但要登上王位却不知要等到何时?说不定你还未当上国王时,生命就已经结束,不如赶快叫你的父王退位,让你早日登基,当一国之君。」

阿阇世太子觉得提婆达多说得很对,人生无常,不知自己是否真能等到父王驾崩后才登上王位,于是他就请求父王让位,但频婆娑罗王认为阿阇世还不具备一国之君的仁慈风范,要他再多学习、充实知识。阿阇世等不及到那个时候,干脆就用强硬的手段,将他的父王囚禁在监狱里,而自立登基,有了权势后,他就更加为所欲为。

提婆达多看到阿阇世已经实现他的希望,也期待佛陀能将位子让给他,让他领导僧众。因而起了杀害佛陀的心,他唆使阿阇世派兵埋伏在佛陀必经之路,等佛陀一到,就将佛陀包围起来。佛陀只是静静地站着,并用慈祥的目光注视每个人,接触到佛陀慈祥眼神的人都不由自主地放下屠刀,佛陀并为他们说法,有人受到感化而归服于佛陀的座下。

第二次,佛陀经过灵鹫山时,提婆达多躲在山顶上,将一个大石头推落下来,打算压死佛陀。当巨石从山坡上滚下来时,佛陀的弟子们看到这种险境,都纷纷围过来保护佛陀,但巨石卡在半山腰,掉落的碎片伤到佛陀的脚趾头,而佛陀依然自在、如如不动,脸上仍旧挂着慈祥的笑容,并告诉弟子们:「这只是一点小事,不算什么、不要怕。」

提婆达多见伤害佛陀的计划仍然没有成功,于是又买通饲养大象的人,他得知佛陀托钵的路线后,就预先安排饲象者用酒将十几只大象灌醉,喝醉酒的大象就好像发狂一样,象鼻往上翘起,向佛陀托钵的方向狂奔而去。众人看见怒吼狂奔的大象,朝佛陀直冲而来,都很担心佛陀的安危,但不可思议地大象狂奔到佛陀面前时却都停下来,乖乖站着,并将身躯慢慢地跪伏下来,佛陀仍不慌不忙、自在地微笑着,轻轻抚摸着每只大象的头。

观照身心 透彻真理

提婆达多几次伤害佛陀的作法,说明心念的无常。最初,提婆达多也是很敬仰佛陀,守分守己地在僧团中修行,但阿阇世王子的皈依让他升起野心,从此想尽办法要伤害佛陀,以代替佛陀带领僧众,这种心思的运作就是「行」蕴。

提婆达多所想到的未来名声、地位、权势,都是无形中很微细的心思考虑,也是种内心的计划。而佛陀也有内心的计划,总是想着天下众生,计划如何教育人群、净化人心,才能使普天下的众生安然无恙。

同样的心思运作,却有着不同的结果,所以我们要时时用心于我们的观念、思想和行动。凡事皆需谨慎注意,若心念一不小心有偏差,那么行动就容易产生错误,学佛莫非是要学习透彻、了解真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证严法师文章列表

用妄想造业 得虚妄果报

但是我们为什么经常被妄想缠绕,挥之不去呢?就是我们...

临命终恶业起现行的情况

「若行不善业者,当于尔时,受先所作诸不善业,所得不...

人唯知道有来春所以留着来春谷

一般的人都不知道:生是从哪里来,死向何处去。因为对...

相信因果忏悔罪业

因果是自然界中最基本的规律。有一个农民在春天的时候...

一生的罪业和临终时几句佛号,谁轻谁重

问: 《安士全书》中有一个故事,说唐代的张善和一生...

抑心不违教法

过去,有一位宰相过世时,儿子年纪还很小;宰相去世后...

有两种恶行,其果报之快能令人速堕地狱

奉养父母亲,爱护妻与子, 从业要无害,是为最吉祥。 ...

世间为何会有种种的不平等

轮跋,是一位年轻的求道者,被人世间存在的历历可数但...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御製无量寿佛赞  西方极乐世界尊,  无量寿佛世希...

佛说疗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

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

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

世尊我一心  归命尽十方  无碍光如来  愿生安乐...

没空的哥哥

人生无常,把握当下最可靠。 佛典中有这么一则故事:...

贫贱夫妻

医院收进一位女病人,四十来岁的样子,农村人,蛛网膜...

棒喝透出华严五教

宋朝徽宗皇帝的时候,有一位丞相把各宗各派的长老都请...

向阎罗王献财

佛陀曾对弟子说一段故事--一位自私、暴戾无道的国王...

【佛教词典】生灭二观

指生观与灭观。生观,即依顺序观十二因缘,从观缘无明...

【佛教词典】五事远近分别

【五事远近分别】 p0277 瑜伽七十二卷十三页云:问:如...

做一个不后悔的人

一个落第的青年,穷途潦倒,后来春风得意,青云直上做...

皈依的意义

皈依是皈投依靠的意思,也含有救济、救护之义。三皈依...

贪著名闻利养,世世随业流转受生死苦

往昔无数劫时,有一人行大布施,供养外道梵志无数千人...

九华山百岁宫后面有个老虎洞,洞里住着一位宏开老和尚

一九五六年,我从江西回来办户口,办好了以后,回归九...

佛弟子如何看待儒道思想

问: 弟子熏习道德教育多年,今方闻正宗佛教一年,倍有...

贤人争罪,愚人争理

曾经以为每一件事件都需要说得清清楚楚,这样才能称得...

天竺高僧天亲菩萨

佛陀灭度九百年以后,在西元五世纪的时候,北印度有一...

疾病在身体上的先兆

俗话说,病来如山倒。但其实,很多疾病在突发前都有一...

圣严法师《人的三世因果观》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此乃说...

人寿百岁,不起善愿,不如一日,发行四弘

人寿百岁,不起善愿,不如一日,发行四弘。《大法句经...

【推荐】往生这桩事情,不要等死后再请人来助念

有一些磁带讲临终助念,当然精神很可嘉。也是有不少居...

如何平衡生存与金钱的关系呢

问: 师父,都说追求金钱就是欲望,但世间的生存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