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吃沙而亡的比丘

证严法师  2013/06/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吃沙而亡的比丘

《百缘经》中的故事──佛在世时,舍卫城中有一位婆罗门长者,他的妻子产下一个男儿,这个孩子肚子饿了要吃奶,但是母亲的乳汁一进入他的口中,都变成败奶,吃其他的东西也是这样,但是不吃又不行,于是,这个孩子就在这种半饥饿的状态下成长。长大后求佛出家,佛陀也慈悲应允。

一而再 空钵而返

出家之后,其他的比丘每天出门托钵都是满钵而回,唯独他每每空钵而返,他的心里十分慨叹。有一天,他心想:我应该为三宝做些事,以身体的劳动来消除业障。于是发心清理精舍塔寺的周围环境,不可思议的,他努力地为其他比丘服务与劳动,第二天出门托钵就得到美食而回。因此他更发心为三宝服务,每天如此,每天都能得到食物。

有一天他睡过了头,舍利弗路过精舍,看到塔寺尚未清理,于是就顺手打扫起来。等到他醒来一看,精舍都已经打扫干净了。他十分懊恼地告诉舍利弗:「我就是因为清理环境才有饭可吃,你现在打扫干净了,我今天肯定没有饭吃。」舍利弗听了说:「没有关系,我可以带你一起入城受请,不要担心,你一定可以吃饱。」

结果他们到了施主家,恰巧施主夫妻正在吵架,根本没有心情供养,于是只有空钵而回。第二天舍利弗又告诉他:「今天一定不会饿肚子了,因为有一位长者欲供佛及僧,佛陀会带着我们一起去。」到了长者家,每个人的钵中都盛满了食物,他虽然和大家坐在一起,但是唯独他的钵被遗漏掉。大家已经开始用饭,他看见主人在眼前走来走去,他告诉主人他的钵仍是空的,但是任他怎么叫,主人都没有听到。所以,仍是饥困而返。

阿难知道了这件事,心中十分怜悯,就自告奋勇说:「明天受供时,我会帮你带回食物。」阿难是佛弟子中记忆力第一,不料这次却忘得一乾二净,所以这个比丘已经三天没吃饭了。第四天,阿难终于为他托了满满一钵饭食,正准备带回来给他,半路上又遭恶狗追逐,阿难被狗一撞,钵中的食物全掉落到地上,这一天又是无饭可吃,连阿难也无可奈何。

业太重 神通也无奈

目犍连尊者也知道了这件事,就说:「好可怜,已经四天没吃饭了,明天就由我托钵回来给他吃。」第二天目犍连真的出门托钵,回程时就坐在树下休息,这时树上的小鸟全飞了下来,将那一钵饭吃得精光。目犍连尊者不禁叹息:「就算是神通第一,奈何他的业重,我也无从施展了。」这一天他仍旧不得食。

舍利弗心中十分不忍,因为事情是因他而起,如果不是他抢了打扫的工作,今天那位比丘也不会不得食。所以决定第二天非为他找到食物不可。第二天,舍利弗出门为他托到一钵食物,他端着钵回到门口,原本开着的门突然「砰!」的一声关上了,一钵饭就被门打翻在地,当然也是不能吃。

到了第七日,比丘仍是不得食。这位比丘痛哭流泪,极生惭愧,因此吃沙而亡。大众觉得不可思议,便一起来到佛前,请问佛陀这位比丘的因缘。佛陀告诉大家:「在过去帝幢佛的时代有一位长者,十分乐善好施,时常设斋供佛及僧。他有一个儿子也随喜而为,因为这时财产尚由父亲管理,所以他并不反对布施。

过了一段时间,长者往生了。儿子继承了产业,但是却悭贪不舍,认为财产拿来供僧将会逐渐消耗,因此非但自己不肯供僧,也不肯让母亲设施供养。他的母亲承袭了丈夫供僧的好施,所以省吃俭用不忘供僧。有一天母亲告诉他:「我实在已经没有东西吃了,请你给我一点粮食好吗?」

谁知他竟然顶撞母亲:「我给你的东西,你还拿去供僧,那你干脆去吃沙好了。」后来他的母亲因饥饿而往生。以此不肯供养及不孝之罪,长者子死后堕入地狱,经过无量劫的时间才回到人间,却还要受饥困之报。因为过去生长者在世时,父亲供佛他没有反对,所以今生得遇出家因缘。但是不孝之罪深重,所以他在生时每多饥乏,最后亦是吃沙而亡。

这就是恶口之报,纵然他已出家,业报仍旧难逃,可见口业的罪报是多么可怕。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证严法师文章列表

春节是吉祥的节日,应以皆大欢喜的方式来庆祝

在这新春佳节之际,大地上人们喜气洋溢。为了庆祝春节...

李炳南老居士《因果可转变》

戒杀是息刀兵之本 诸位老师,各位佳宾大德,各位同修...

什么是领受等流果

等流果是个人所领受的。有两种:第一种,领受等流;第...

真明白布施的道理了,就不会等

每个人的心是一块田,自己种什么,就得什么样的果。起...

口说爱语可助我们摄化众生

善护口业,不出恶言,可令我们内心保持清净无染。口说...

印光大师:佛菩萨也不出因果之外

佛之所以成佛,常享真常法乐,众生之所以堕地狱,永受...

因果同时,念佛当下成佛

我们一般讲因果,都是讲异熟的因果,但下一段就讲到因...

独角牛

过去,在刹尸罗国有一位养牛人,他养了一头独角牛。这...

【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十善业道经...

【注音版】十小咒

十小咒...

信心铭

至道无难  唯嫌拣择  但莫憎爱  洞然明白  毫...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人生最美的心境

一位老先生怀抱「我家门前清洁,别人家门也该干净」的...

目连尊者度化五百饿鬼

一天,佛陀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连尊者在王舍城乞食时,...

【推荐】给人生一个更准确的定位

一位外国作家的小说讲了一则故事。有个小镇上来了一个...

勿以贫贱而轻视小的施舍

释迦牟尼在印度北部游历传教,一日于林中树下静坐,头...

【佛教词典】诸法寂灭相

诸法的实相,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所以叫做寂灭相。...

【佛教词典】月黡尊

(明王)降三世明王之别名。大日经疏五曰:次复于执金...

星云大师《为社会大众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我们是一群虔诚皈依您的弟子: 有的...

忘了这些,会使你年轻

一、忘掉年龄人的生理年龄是客观的,但心理年龄则不同...

读书的四要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其实最重要...

在家居士修行的基本要求

修学佛法的完整体系是戒定慧三学。用浅显的话来说:戒...

慧律法师《从心开始》

请合掌,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请放掌。 祖国大...

西天第一代祖师迦叶尊者

(一)精通一切知识 摩诃迦叶波,汉译饮光,谓古仙人...

坚持良知,不说假话

人常常为自身的利益,不惜说假话,欺骗别人,有时候甚...

为什么拜佛称念佛名,就能够究竟成佛呢

这以下是关键了理观的智慧。前面是讲到原因,就是因缘...

定业可转还是不可转

问: 法师您好!《印光法师文钞》中印祖说:须知一句阿...

妄念纷纭只是一念

承示近来做工夫,于本地渐有入处,欲得秘密一语,以为...

起心动念也能造业

佛在印度罗阅祗竹园中传法时,有一位国王,名叫摩达王...

心中的快乐藤

也许流年不利,天灾人祸,村民们浮躁不安,闷闷不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