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学佛的人先从控制情绪开始

2015/10/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学佛的人先从控制情绪开始

常言道好言一声三冬暖,恶言一句六月寒。这个说好话说坏话,对别人都是有影响的。所以我们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非常重要。以前有一位居士,就是脾气很坏,他自知如此下去对谁都不好,就去找洞观禅师。禅师给了他一袋钉子告诉他,他说你每一次发脾气,或者跟别人吵架的时候,你就在自家院子的门上,钉上一根钉子。他一共钉了三十八根钉子,

后面的几天,他学会了控制自己的脾气,说话也好,什么也好,温和得多了。每天钉的钉子也逐渐减少了,因为他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实际上比钉钉子要容易得多。

终于有一天他一根钉子都没有钉,他高兴的把这件事告诉了禅师。禅师说从今以后,如果你一整天都没有发脾气,你就可以在这天啊,拔掉门前的一根钉子。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了,最后门上的钉子终于被拔光了。他兴高采烈的跑去告诉自己的师父,终于大功告成了。师父没有任何的表示,

而是带他来到门前啊,语重心长的跟他说,你做得很好,可是你看门上的钉子洞,这个洞永远也不能恢复了。就好像你呀跟一个人吵架,或者是说了别人几句不好听的话。你啊就能在心里留下一个伤口,像这个钉子洞一样插一把刀子。在一个人的身体里,你拔出来了,伤口就难以真的愈合了。

就是表面愈合了,但是这个疤痕还在,无论你怎么样的道歉,伤口总是在那。只知道身上的伤口和心上的伤口都一样,难以真正的恢复,人会因为各种的原因生气。但生气首先应该做到自己啊,问一问自己,生气会给别人带来多大的伤害。洞观禅师的教导啊,可谓异曲同工,我们有的时候在做到不迁怒以后,首先应该说服自己,用宽容看待一切。

因为任何气恼都来自我们自己的无知或执着,跳得出来我们就更高的境界就会出现。所以我们每一个人啊都是如此,多一点爱语软语关心语,把自己的境界提高了。你的人缘也会好,那你的事业啊也容易更上一层楼。所以控制情绪非常重要,一个学佛的人先从控制情绪开始。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嗔恨心重,控制不住该怎么办

问: 末学瞋恨心很重,每次对境都不能把持自己,伤害他...

如何对治瞋心

所言瞋心,乃宿世习性。今既知有损无益,宜一切事当前...

瞋恚的六种过患

所谓一念瞋心起,八万障门开,在佛教里,把瞋恨心比喻...

印祖开示如何对治瞋恚

本文节选自《印光法师文钞示净土法门及对治瞋恚等义》...

以淡定心去面对烦恼事

怨起于心,结于心,所以当了于心。以一颗淡定的心去面...

证严法师《解开嗔恚心结》

俗话说:相骂没好话。对人说了一句难听的话,别人也会...

圣严法师《瞋心与慈心》

有人说现代人的嗔心很重,所以我们的社会才会充满了暴...

昌臻法师《学佛必须忍辱》

忍辱,从世间法来说,这是一个做人处世、待人接物的修...

【注音版】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大悲忏)

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大悲忏)...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锄草斩蛇

有一个学僧到智常禅师的道场来参学。 智常禅师正在锄...

空中楼阁

一棵树最初必由一粒种子,下土发芽生根慢慢长大而成。...

【推荐】荷花与泥土

泥问:我以全部的生命滋养荷,荷高贵美丽,享尽人间一...

遇到横祸突然去世,能不能往生

再介绍另一位潘谢映梅老太太,本来末学不认识她,是除...

【佛教词典】四未曾有法经

(经名)一卷,西晋竺法护译。说阿难具四种之未曾有法...

【佛教词典】瞿摩帝河

(地名)正法念经六十七曰:有河名瞿摩帝,广半由旬,...

宏海法师:净土决疑论

(第一讲) 各位同学,请大家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

圣严法师:消融自我

自我的消融,是要从自我肯定及自我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完...

为自己想,更要为别人想

佛光禅师为了推动佛教的发展,创办了许多佛教的事业,...

富那奇堕饿鬼道的因缘

昔时,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精舍。一日,舍利弗与大目...

持之以恒方可登峰造极

滴水能把石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一个人成功与否,关...

有没有浅一点又能快速得成就的佛法

问: 师父能不能讲浅一点又能速快得成就的开示? 常福...

嘴是别人的,心是自己的

师父总有师兄背后偷偷说我。 嘴是别人的,心是自己的。...

慧律法师《念佛人不要忽略般若智慧的重要》

有因缘碰到佛法的人,也想修行,但是,却认为自己很行...

是谁出卖你的秘密

最近,有一位多年的好友向我抱怨:她把一个隐私秘密告...

佛教如何看待「化解太岁」

化解太岁,又叫顺星、拜斗。有法师反对和批评。有僧人...

入寺方知三宝恩

作为三宝弟子,学佛的第一步就是皈依三宝,但从形式上...

《地藏经》临终篇

死生事大。人,有生就有死。死,是人生必经之途。 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