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迷恋五欲失福报

方海权  2016/05/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迷恋五欲失福报

有一青年叫林铁双,仗着叔父为官之势,挣了不少钱。一发大财顿忘结发妻子之艰辛,另结新欢舍弃前妻,终日酒色淫赌无度,贪着五欲之乐越来越剧。

日常忙于五欲贪乐,事业一落千丈,加之赌博输了不少钱。林铁双依然再酒再淫,迷恋于欲海之中,不能出离。虽然生意不如前,也没所谓,底子厚得很。

再过一段时间,林铁双由于酒色无度,病得不成人形,精神不振夜夜失眠,周身发痛,痛苦难忍,四处求医,四处求神而无效,竟成了一个废人。生意做不了而倒闭,为了医病而家产掏空。后来的新欢女子本想贪着享受而不得,噪闹不停。家道破落、日食难度。林铁双追悔莫及,但以成定局。可见,迷恋贪图五欲是多么可怕的事。

迷恋五欲与福报不同。福报是在常行布施、持戒,自然而得好果之福中产生幸福与快乐。而迷恋五欲为心贪求过份享受之欲,不顾别人生死存亡。为财而贪官污吏、强抢暗盗、行骗欺诈、掠夺国土,制造了无数人间悲剧。为色而强奸调戏,离弃妻儿、舍夫攀高、失恋自杀毁容。为名而亲友成仇、嫉妒嗔恨、争地位而灭对方、显荣耀而灭知己。为食而杀害众生、贪求美味、为食而斗争夺取、不容相让。为睡而昏沉懈怠、事业荒废、意志消沉、道业不修。因为迷恋五欲而遗留极多不幸惨剧,再多享受,再大荣誉,再多财富,有何幸福可言。

人们有时所苦心追求确是多余的东西,而忘记生活安定可过已经不错,内心的满足喜悦和家庭顺利安康才是最切要的。幸福的人生并不是拥有极多的东西,而是充实健康祥和富有满足感的人生。

在有能力之时,我们不必将能力所得之财投于物欲享受来填补内心的空虚。人世间苦难之人我们可以施与,来建立我们福报的乐园,以及尽未来际幸福的人生。可知道广大的心施一不止万报,而是无量福报,那才是我们应该做的事。这样,现前就是幸福的人生。

五欲者即是财、色、名、食、睡。众生常为五欲所烦恼,而且苦苦追求。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说:众生常为五欲所恼,而犹求之不已。此五欲者得之转剧,如火炙疥,五欲无益如狗骨,五欲增诤如鸟竞肉,五欲烧人如逆风执炬,五欲害人如践恶蛇,五欲无实如梦所得,五欲不久如假借须臾,世人愚惑贪着五欲,至死不舍,为之后世受无量苦。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方海权文章列表

因为吃亏,才带来无穷无尽的福报

君子之德,益及子孙。今日之贵,昨天之功。 大千世界,...

积聚福德资粮

我们知道积聚福德资粮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如果不积...

天天看美女跳舞和演奏如何?

浅薄的乐,往往是苦因。 一位乡下财主,一天,在一高...

米拉日巴尊者最后的嘱托:不要做表面的功德

米拉日巴在圆寂前跟弟子说:又有某些只有少量福德的学...

邪淫邪欲,会障你家室的平安

【 复次。善男子。若菩萨摩诃萨。能尽形寿离欲邪行。即...

过多的欲望使我们离快乐越来越远

世间的人或者为物所累,追求物质,追求事业的广大;或...

古人的祸福观:过分求福反得祸

光绪皇帝的亲生父亲醇亲王曾写过一副对联,祸福观念非...

比丘尼谈出家后如何对待两性欲望

很多朋友问我,出家后我如何对待两性欲望。 这确实是...

佛说疗痔病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

【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教观纲宗

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

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

【推荐】「天知道」的成功

清朝末期,上海闸北有一家梨膏店,生意做得很大,店门...

在乎自己的人,别人往往不在乎他

小和尚有三个师兄,师兄们每天都是默默地做事,从来不...

比金子还贵重的东西

在非洲一片茂密的丛林里走着四个皮包骨头的男子,他们...

东渡弘法的鉴真大师

唐代律学高僧鉴真大师,又称过海大师、唐大和尚,律宗...

【佛教词典】青颈大悲心陀罗尼

(经名)具名大慈大悲救苦观世音自在王菩萨广大圆满无...

【佛教词典】本净

(667~761)唐代禅僧。绛州(山西)人,俗姓张。幼受...

世俗的爱情都是虚情假意

世俗所谓爱情爱自己吧?(虚情假意) 常常会看到很多年...

慧律法师《减少烦恼的两个原则》

第一:你一定要宽恕众生 。人的一生耗费在干扰别人、...

在家佛前自受五戒仪轨

(一)唱香赞:炉香乍热,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

净宗五祖-少康大师

1.生平 少康大师(?---805年),俗姓周,浙江省缙云县...

别把佛法当成一门学问

若我们自称佛子,听了佛法,却不守戒,你学佛,但却把...

因缘果报如影随形

《大庄严论经》中马鸣菩萨提到,若是造作善业,自然就...

结果因意念而改变

很多时候,本来会有不同的结果,但往往因为我们自身的...

所有的身心世界都是无常变化的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诸行无常。这是无常概念的建立。 一...

【推荐】我从前生的妄想而来

清朝有一个居士叫王鼎实居士,这个居士从小就很聪明,...

在本来无一物处当中,提起佛号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

心中要有阳光

心中有佛,见的都是光明,说的都是善良。心中有魔,见...

培养临终的第二念

净土宗要培养临终的正念是什么意思?临终第二念的正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