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别把佛法当成一门学问

刚晓法师  2014/01/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别把佛法当成一门学问

若我们自称佛子,听了佛法,却不守戒,你学佛,但却把它变作了一门学问,这是如王阳明说的“知而不行,等于不知。”这些人比我们还可怜。有个比喻,若我们犯法了,该怎么判就怎么判,但是若你是法官,或者你是律师,你去犯法了,这可是“明知故犯,罪加一等”。闻法不守戒就如法官、律师犯法一样。

学佛呢,很难得的。我们要时刻防止恶缘,进而专求与法相顺的增上缘。为什么得时时注意呢?

中央电视台有个栏目,叫动物世界,赵忠祥解说的,那实在是吸引人,你可以看:某一只羊,在羊群中,打呀斗呀的,很威风,但来一只老虎,能把整群羊吓得四散而逃,这只羊也不例外。

大家再看现实生活中:长途客车上,有一个歹徒,只一个歹徒,能把整车人都治服了,把一车人的钱包都搜走。

百善不抵一恶!所以我们得时时防护,佛教中有一句话:一把嗔恨火,焚毁功德林。

听法就得尊重法,尊重法的表现就是修法,我们现在大多数的人也尊重法,但尊重法的表现是把经书放在上边儿,不能把佛像放在污秽的地方等,当然,这不能说不是尊重法的表现,但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修法却没有。还有的寺庙,千方百计要请一套大藏经,但当有了大藏经之后,把大藏经恭恭敬敬地放在藏经楼上不让看,还振振有辞:藏经就是让供奉的。实际上只有修法才可以使我们永远脱离苦海,这时候我们得有一个心理准备,学法是件苦差事,不会很舒服的。因果中间有两种情况,这就是修行的两个阶段。一个是苦因乐果,这是凡夫境界,修学是很苦的,大家看《米拉日巴尊者传》。另一个是乐因乐果,这是得禅定功夫之后,那就是乐。但我们得注意,学佛法可不是为了得快乐,因为“乐”只是一种“受”。什么是乐?乐可不是“受”上的乐,而是除一切苦,假名为乐。现在我见有位师父,搞了个“轻轻松松学佛法”,有不少人跟他学,不能说他这方法不好,但这方法确实有很大弊端。

听了这么久,我们能否给佛法总结成一句话呢?能,就是“缘起唯能识”,只要把握住这个就可以了。把握住“缘起唯能识”,这时候你就懂得常说的一句话,“菩萨畏因,凡夫畏果”到底是咋个儿一回事儿,菩萨还有什么可畏的呢?什么叫菩萨,菩萨就是觉有情,他让我们觉悟,可他又怕种下这因,怕什么呢?怕与你结下这份儿缘呀,这是善因呀,有什么怕的。菩萨不怕种因的——因为菩萨已经有能力抉择,他只在“能”上用功。

我们要知道,缘起唯能识,所以不要去追求“果”,当你去追求时,它就已经远离你了,不要果我们干什么?正如常言的,只问耕耘,莫问收获。你只管在三学上随时努力,你不要去想,不要想什么呢?我现在努力干,马上苦就尽了。其实这时候你还是牢记“缘起唯能识”,时时照看自己当下的心念、当下的境地,该做什么就做什么。

佛法是“缘起唯能识”,这可得牢牢记住,容不得丝毫含糊。佛法是在“能”上说的、在“愿”上说的,不然的话,你看佛经,会使得你一头雾水。一切圣教都是假立的,这一个也得牢记,不然你就会觉得佛经中处处是矛盾。

佛法是殊胜的,这殊胜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义殊胜,一个是语殊胜。“义”是通过话语的不同来表达的,“语”是指或“文”或“声”,文是指文身,这是百法中的名相,而声的含义更广阔,佛法是有文又有义的。

若是真的佛教徒,要想令正法久住,那就尊重法,只有我们佛教徒尊重法,别人才尊重法。假如说我们走遍各处都不知道佛法了,一提到佛法,只知一句佛号,佛法就完了。

佛经上从无说过“唯以念佛而得成就”的话。

我们要学佛,就得分清佛法与世法。佛法是佛法,世间法是世间法,因缘知因缘,人情知人情,什么都得分清,千万别混淆。学佛的人应该知道,佛法是强调能缘的心识,而世法是强调所缘的境,二者本无妨碍,度众生是随缘而度,佛法是启迪智能的,当你自己安住于法住之上,虽然所缘的境未变,但你能缘心变化了,这就好了,未学佛法之时,我们是依无明而住,现在我们学佛法了,就要依智能而住,这时候我们就该努力地作我们应该做的,尽我们应尽的本份,积聚福德资粮、智能资粮,生起了出离心,要尽量保持长久。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惟贤长老《学佛的基本精神》

作为一个人,能够学佛,走佛法正道,是很有价值的。你...

印顺法师:唯人为能学佛

一、人类的特胜: 一般来说,人虽自尊心极强,却都看...

学佛为何要读诵大乘经典

一切大乘经典都是由佛的大慈悲心、实相般若所流现出来...

自己信佛而家人不信,该怎么办

问: 自己信佛而家人不信,怎么办呢? 答: 他人信不...

学佛者应从恭敬三宝开始

学佛者当从恭敬之中求,尤其是对出家师父。为说明此事...

何谓学佛

学佛就是由解起行;就是把所学来的佛法、佛教、和研究...

不要让师父哄着学佛

很多出家人苦于众生难度,也有的人不愿意和信众打交道...

【推荐】圣严法师《学佛群疑》

□信仰佛教一定要皈依三宝吗? 是的,信仰佛教和鬼神...

文殊菩萨心咒

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

佛说百佛名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

杂譬喻经

(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一心专念阿弥陀佛

一心专念阿弥陀佛,就是信愿念佛,而信愿念佛实在是一...

灵岩山寺性寂法师生平和往生纪实

灵岩山寺性寂法师生平和往生纪实 二十多年前在苏州灵岩...

不管做什么,都要想到三宝在加持自己

曾经有个年轻人,因为家中烧火做饭的原故,所以天天要...

为什么叫觅心了不可得

蕅益大师说,一个利根人,七处破妄到第一关的时候就应...

【佛教词典】凡夫性

(术语)新云异生性。有为法中有一非色非心之法,未断...

【佛教词典】种种心行转相

【种种心行转相】 p1262 杂集论六卷四页云:种种心行转...

至诚念名号,度一切苦厄

一九二三年,袁海观有一个二媳妇,年纪已经是五十多岁...

善良,是我们为自己留下的路标

撒哈拉沙漠,又被称为死亡之海。 进入沙漠者的命运:有...

星云大师《六根互用》

我们必须引导自己的六根,超越五欲六尘的业恶,来达到...

是否需要抽出时间单念佛呢

问: 我现在的功课是早上拜佛两小时,边拜边默念,是...

家庭和谐的十个要点

一、当家庭的啦啦队长(多鼓励),不要当办案的审判官...

学佛要实修实证

《大庄严经》里有这么一段记载:从前有兄弟二人同时出...

修悟兼顾莲品上上

在通途教理当中,靠自力在这个浊恶的秽土修行,别说一...

善择住处

昔日,佛陀住在王舍城迦兰陀竹园时,告诉比丘们:在大...

【佛学漫画】禅宗五祖弘忍大师

弘忍大师虽然距今已有千年的岁月,但他的行止生平与智...

楞严法语

◎ 以我(虚云老和尚)的愚见,最好能专读一部《楞严经...

【推荐】身为佛子,日常生活中如何与父母相处

佛陀在《贤愚经》中讲道:我自忆念过去世时。慈心孝顺...

如果有人跟你争执,你就让他赢

性如体,识如用,性是我们的本体,意识就是我们产生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