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禅机的参悟需要一颗玲珑的禅心

2016/05/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禅机的参悟需要一颗玲珑的禅心

修禅修心,倘若自己心中对禅理一知半解,只凭嘴上空说,没有任何意义。对于禅机的参悟需要一颗玲珑的禅心,与佛学融为一体。

小和尚问老和尚:“僧人皈依佛门,四大皆空,讲究一种虚静。那么,我们来世上一遭,究竟为了什么?究竟还有什么属于我们呢?”

“为了自己的心啊。”老和尚开导小和尚说,“属于我们的太多太多了,自由的身心、超脱的意念,以及蓝天白云、这山那水。”老和尚看小和尚一脸困惑的样子,又补充说:“当一个人四大皆空时,这世间的一切就都是他的了。见山是山、见水是水,梦游四海、思度五岳,我们还有什么不可以企及呢?”

小和尚说:“那尘世间的人们不也拥有这些东西吗?”

老和尚说:“不!有钱的人,心中只拥有钱;有宅第的人,心中只惦记宅第;有权势的人,心中只关注权势……他们拥有某项事物的同时,也就失去了这项事物之外的所有事物。”

这时,玉兔东升、金乌西坠,山岚炊烟拂拂袅袅。小和尚观望着山水云月,终于舒心地笑了。

得失寸心知,一个人在人生抉择和人生走向中的得失是不好评判、不好量化的。无论从事什么事业,只要能在日作夜寐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欢乐和精神寄托就不虚此行,生命就是有意义的。

云岩禅师正在编织草鞋的时候,洞山禅师问道:“老师!我可以跟您要一样东西吗?”

云岩禅师答道:“你说来听听吧。”

洞山正色道:“我想要的是你的眼珠。”

云岩禅师一边编鞋,一边平静地问道:“要眼珠?你的眼珠哪里去了呢?”

洞山答道:“我没有眼珠!”

云岩禅师淡淡一笑,说道:“如果你有眼珠,怎么安置它们呢?”

洞山不知如何对答。

云岩禅师严肃地说道:“我想你真正想要的眼珠,应该不是我的眼珠,而是你自己的眼珠吧?”

洞山禅师又改变话题道:“事实上,我要的不是眼珠。”

云岩禅师对这种矛盾的说法很是恼怒,便大喝一声道:“你给我出去!”

洞山禅师并不觉得惊讶,非常诚恳地说道:“出去可以,没有眼珠,我看不清前面的道路。”

云岩禅师用手摸一摸自己的心,说道:“这不早就给你了吗?怎么还看不到呢!”

洞山禅师终于言下省悟。

禅心只能靠自己参悟,别人只能点拨。没有自己的苦心修炼,又怎能明了深奥的人生哲理呢?

一天,无德禅师问诸位学僧:“各位来此参学,长者数年,短者数月,不知各位找到禅心没有?”

学僧甲说道:“我是个主观意识特别强烈的人,除了‘我’或‘我所’之外,世界上没有什么值得我关心的。但自从参禅以后,我才发觉世上的万事万物都要靠因缘才能成就,除了我以外,还有人,还有佛,我想我握住禅心了。”

学僧乙说道:“以前我的眼光总以能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得到的具体实质为标准。但自从参掸以后,现在我不再短视而有远见;不再心胸狭小而量大如空;我想我找到禅心了。”

学僧丙说道:“如果说我以前一天能行三十里路,我绝不去走五十里。但自从参禅以后,才感受到,自己是以有限的生命去证悟永恒的法身,恨不得不眠不食,日行百里。我想我已经知道什么叫禅心了。”

学僧丁说道:“由于我天资太平庸,经验不足,在处事方面相对显得笨拙,甚至有时会很自卑。但自从参禅以后,才发觉自己可以担当弘法利生的重责大任。因此,也不自觉笨拙,也不感觉自卑,我想这就是禅心了。”

学僧戊说道:“我身材只有五尺,平常总抱着‘天塌下来总有别人会顶住’的心态。但自从参禅以后,才感受到禅宗的信念;现在总觉自己有丈二之高的身材,我想我已体悟到什么叫样心了。”

无德禅师听后,点头说道;“你们所说的只是一种参究的‘初心’,而非‘禅心’。真正的禅心在于明心见性。好好精进修持吧!参!”

学僧们听后,个个敛目内省,继续去寻找禅心。

对于佛学中的智慧,我们要灵活运用,不要只学其形,不知其意,一知半解,僵化运用。这样不但学不到一点智慧,反而适得其反。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有谁绑着你

道信禅师十四岁就出家了,他一见到三祖僧璨禅师便说:...

一坐四十年

佛窟惟则禅师,宋朝长安人,少年出家后,在浙江天台山...

圣严法师《念佛禅七开示精华录》

念佛也是禅 念佛,通常被认为是净土法门,为什么成了...

参禅人最重要是的细行

参禅人,最关重要是细行。缺细行,难入那伽。全细行,...

指与月

有位无尽藏尼,虽为女身,精研佛理,平时常诵《涅槃经...

智慧与禅定者易生净土

因智慧能断疑故。 这智慧不是说我们高考能考一个很好的...

静心的修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静心地面对世界,面对自己,心就...

拾回自己「失落」的心

我们的心,被这些前尘缘影障碍了、埋没了、迷失了,我...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龙藏本)...

为富不仁非为贵,见色不乱方为贵

宋朝韩琦任宰相时,买了一个妾姓张,容貌美丽。订立契...

非语言文字所能道断

春秋时代,有一次,齐桓公正在堂上读书。他大声地读书...

细微的破绽可能导致失败

偶尔到朋友办公室玩,发现在他的案头上,所有的办公用...

松弛有度才是修行

佛陀在世时有一位弟子,未出家前是一望族中非常有名的...

【佛教词典】八种违逆学法八种随顺学法

【八种违逆学法八种随顺学法】 p0087 瑜伽八十卷十二页...

【佛教词典】妙极

(术语)绝妙至极也。三论玄义曰:佛名大觉,老曰天尊...

像微尘那么小的功德,我们也应随喜赞叹

像世间一般人,都以为乌鸦是不吉利的,以为听到乌鸦叫...

善良的表达

每次回老家,母亲一定要摘下耳环,穿上洗得发白的休闲...

长劫轮回——《付法藏经》里的故事

在《付法藏经》里面有一则故事:有位阿罗汉叫阇夜多尊...

【推荐】与这件事相比,其他都只是「鸡毛蒜皮」

拿破仑在一场战斗中与部下失散,生命遭遇危险之际,一...

为法忘躯的玄奘大师

在中国佛教史上,有四位著名的佛经翻译家。西行求法的...

驴子还债

有个秀才从乡村要赶到城里,就骑了一只驴子赶路,到目...

念佛欲得一心,须发真实心为生死

原文: 念佛欲得一心,发真实心,为了生死,不为得世人...

宝箧

从前有一个人,家境贫穷,而且债台高筑,因无力偿还,...

珍惜把握当下所拥有的一切

在《百喻经》中,有一篇《猕猴把豆》的譬喻故事。说的...

修悟的下手处

大约末法修行人多,得真实受用者少。费力者多,得力者...

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楞严经》中念佛圆通章中说:若诸众生,忆佛念佛,现...

至诚恳切的慈悲心与六和合

一、和合 和合,就是团结。我们能将散沙般的佛教徒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