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贫而不贪,就有很大的福报现前

2016/11/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贫而不贪,就有很大的福报现前

贪会招祸,大家看“贪”字跟哪个字特别近?贫穷的贫。贫而不贪,就有很大的福报现前。

历史当中记载“杨震四知”。杨震是汉朝人,当时他曾经提拔的一个人,王密,杨震刚好经过王密当官的地方,为了表示答谢,王密就拿了十斤黄金要送给他,而且是晚上去送给他。结果杨震说,“我提拔你是了解你,你怎么这么不了解我,怎么还拿金子要来送我?”王密说,“现在是晚上,没人看到。我刚刚走进来一直频频检查,你放心没人看到。”结果杨震说,“天知、神知、子知、我知,怎么会没有人知呢?”所以杨家后世的堂号叫“四知堂”,这就是不贪财,不接受贿赂,结果反而后世子孙福报很大,四代人都做到皇帝的老师,您看那个福报大到什么程度。儿子杨秉、孙子赐、曾孙彪全部做到三公,皇帝的老师。所以不贪的福报很大,廉洁的福报很大。

诸葛亮非常廉洁,他的后代也很好。另外有一个太师杨公博,也是做到皇帝的老师。他的父亲是做生意的,在淮阳,跟他父亲在一起的商人、朋友都非常佩服他的父亲。而刚好关中这个地方有一个做盐生意的商人急于回家乡,就把自己行李当中的千金寄放在他的父亲那里。结果两年都没有回来,他的父亲就把钱埋在花盆里,上面还种着花草,然后派人去了解到底这个商人的情况是怎样。结果这个商人已经去世了,调查到他有一个儿子,他这个儿子根本不知道他父亲还有这千金的财产,他都不知道。然后老人家就把他请来,从花盆里把千金拿出来,商人的儿子非常惊讶,也不敢拿。这位长者就说,“这就是你家的东西,何必推辞呢?”这个儿子叩谢他的恩德就走了。他是商人,但是不贪财。后来就生了杨公博,当了太师,他的孙子杨俊民做到户部尚书,就是部长的位置。这都是不贪财,得到非常好的果报。

所以说,想赚钱,义跟利绝对不能分开。大家冷静想一想,这几十年来人类创造了不少物质财富,可是对大自然、大地母亲没有尊重,这是不义。所以人有没有真正赚到钱?有没有真正有财富?有没有真正过上幸福的人生?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平等、无求、无贪

在佛教讲平等,看一切众生平等,一切众生也都是佛,一...

从财富投资到生命投资

由于学过经济管理,所以我也成了多年的股民小散。作为...

劝人布施也要注意善巧方便

问: 师父,以下综合几位同修的问题,请慈悲开示:对于...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是一条发家的规律

杨荣,福建建宁人(现在福建建瓯),官职为少师。少师...

圣严法师:不知不觉布施了一千万

我有一位弟子,在二十年前家中尚不富有时,便偷偷在心...

佛弟子是否应该求财?

来寺院烧香的人很多,由于发心不一样、目的不一样,学...

这两种若离了,你的生死就了了

在意业当中,贪欲是最重的。贪欲,欲就是爱好。爱好,...

佛前供一朵花,弥勒菩萨都说不尽他的福德

我们先讲个故事,在藏经中,有一个印度人,捡了一朵花...

【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晚课蒙山施食仪...

【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地藏菩萨本愿经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

【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

沈家桢居士的学佛经过

我现在的心态,是衷心感激这一生中,所有遇到过的法师...

12条小故事

1、父子二人经过五星级饭店门口,看到一辆十分豪华的...

「如狼守斋」的故事

佛陀一开始用中道的实相,对我们一个烦恼粗重的人来说...

天地广阔,不要画地自限

天地广阔,人不能只想着自己占有一席之地而自寻烦恼。...

【佛教词典】掉慢无明

【掉慢无明】 p1016 瑜伽八十三卷二十页云:随顺欲贪,...

【佛教词典】因行果德

(术语)因位之修行与果上之功德也。六度四摄等,为因...

证严法师:不说是非难

在日常生活中,有两种表达彼此感受的方式,那就是「声...

台湾明乘长老圆寂 世寿八十岁

2011年7月13日下午6点40分,台湾能仁高级家商职业学校...

苏东坡泣泪谏言:我哀篮中蛤

《我哀蓝中蛤》 宋苏东坡 我哀篮中蛤,闭口护残汁; 又...

把骄慢转成谦恭卑下

有些人当他得势或是升官、发财的时候,他六亲不认了,...

【推荐】追求临终正念,在唯识学有三个重点

那么临终的正念,在整个净土宗的修学者,是所有人努力...

【推荐】以杀生为业的因果报应实例

想说两个最近发生在我身边的故事,这两个故事都是因为...

虽面对菩萨,也同隔山一样

南北朝(北齐)时,释明勖,定州人。少年时自负不凡。...

守戒的僧人

释尊在舍卫国祗园精舍传法的时候。一天,许多化缘归来...

见影谓己有

《大庄严论经》中马鸣菩萨提到过去曾听闻过的一段故事...

憨山大师费闲歌

讲道容易体道难,杂念不除总是闲;世事尘劳常挂碍,深...

观世音菩萨的形象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翻译于东晋,公元四世纪初,是鸠...

为什么人越到晚年越要收心安住

我们平常当然理观不碍事修,理事圆融,你该拜忏还拜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