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黎军支证果偿宿业

2011/01/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舍卫城中,有位婆罗门的妻子产下一名男婴,不但容貌丑陋,身体还散发出浓浓的恶臭。虽然如此,婆罗门夫妇还是对他疼爱有加。不过令人头痛的是男婴只要一靠近母亲,母乳就会发酸发臭,根本无法饮用,所以他们只好向外寻求哺乳者。婆罗门寻觅良久,几乎找遍全城可哺乳的妇女,结果没有一个例外!眼看着孩子一天饿过一天,婆罗门夫妇决定以酥蜜涂在指上,一点一滴的将他喂养长大,并且为他取名作‘梨军支’。

然而,梨军支长大后,父母相继去世,家道逐渐中落,他也沦落以乞食为生,始终无法饱足。一日,梨军支看到比丘威仪庠序地进城托钵,而且皆满钵而返,不禁好生羡慕,心想:‘我应该跟随佛陀出家修行,这样子或许就能得到温饱。’梨军支到了精舍后,向佛陀表明出家的意愿,佛陀也很慈悲的对他说:‘善来比丘!须发自落,法服着身。’梨军支立刻现出清净的比丘相。从此以后,他日夜精进,思惟法理无有懈怠,很快便证得阿罗汉果。

梨军支比丘每次出外托钵,总是空钵而返,比丘自知福报浅薄,必有前因,甘心甘受。一天,梨军支比丘经过佛塔,看见地上有少许污秽,便发心洒扫令其洁净,结果当日乞食竟满钵而返。梨军支比丘欢喜地告诉大众今日的境遇,并且表示:‘从今以后,众僧塔寺皆由我来发心打扫。’因为修福的果报,所以梨军支比丘日后皆能饱食,不再受饥饿之苦。

这天,梨军支比丘稍晚起床,舍利弗尊者正好带领他的五百位弟子前来拜见佛陀。尊者见到佛塔无人打扫,便顺手整理干净。梨军支比丘醒来后,见福田已失,怅然地告诉舍利弗尊者说:‘我今天又得饥困一日了!’舍利弗尊者知道原因后,心生不忍,想到今日将会外出应供,于是对他说:‘不要担心,今日你随我应供,一定可以吃饱。’但是天不从人愿,当日斋主夫妇发生口角,闹得不可开交,把营办斋供的事忘得一干二净,所以他们只好饿着肚子回来。隔日,舍利弗尊者又再带着梨军支比丘前往城中长者家应供。这次,参加应供的比丘皆获得丰盛的斋食,唯独遗漏了梨军支比丘一人。他大声地说:‘我还未得供养!’主人竟然一点儿也没有听见,于是梨军支比丘只好又饥饿地走回精舍。

阿难尊者知道了以后,安慰他说:‘明日我将随佛陀去应供,一定帮你带食物回来。’第三日,多闻第一的阿难尊者到了斋主家,竟然也忘了取食之事,空钵而返。阿难尊者深感歉疚,对梨军支比丘说:‘请您再忍耐一日,我明天一定不会忘记!’第四日,阿难尊者念兹在兹,果真带回一钵饭食,但在回程途中,突然从路旁窜出一只狂吠不止的恶犬,穷追阿难尊者不放。不得已,阿难尊者只好将食物丢下才得以脱身。佛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听完这一连串的经过,隔日便自告奋勇外出为梨军支比丘乞食。回程时,为避免在路上遇到障碍,他更展现神足通于空中飞行。本想这次一定可以通行无碍,说时迟,那时快,空中竟飞来一只大鹏金翅鸟,瞬间抢走目犍连尊者手中的钵饭,并且将它扔进海里。

舍利弗尊者听完目犍连的叙述后,心想:‘事情既因我而起,干脆明日再由我出门试试吧!’第六日,舍利弗尊者战战兢兢地捧回一钵饭,高兴地前往梨军支比丘的住所。他才刚到门口,房门就自动关上,怎么开也开不了。于是舍利弗尊者运用神通力进入房内,就在梨军支比丘伸手接钵的那一刹那,一不小心竟失手滑落,结果钵直堕地底。舍利弗见状,再以神力取回钵食,交与梨军支比丘。好不容易拿到食物的梨军支比丘,正准备好好坐下来食用,却又发现自己竟然张不了口,一番折腾下来,直到过了用斋时间,才又恢复正常。

结果到了第七日,梨军支比丘还是没有食物可用,他深知自己过去罪业深重,于是生大惭愧心、大忏悔心。为免世人讥谤,故于四众面前餐沙饮水,了此业报,即入涅槃。众比丘见梨军支比丘的因缘甚为奇特,于是请佛开示,佛陀即为大众解说梨军支比丘的前世因缘。

过去无量世前,波罗奈国有佛出世,号‘帝幢佛’。当时城中有位瞿弥长者见帝幢佛带领弟子游行教化,威仪庄严,心生欢喜敬信,于是每天请佛及众僧到家中应供。即使后来瞿弥长者往生,妻子还是一本初衷,供养不歇。但是长者的儿子是个悭吝之人,看着母亲不断供养三宝,深怕家财会被母亲散尽,于是开始限制母亲的饮食。长者妇见儿子不孝,只好暗自积聚财物、饮食来供养佛陀及僧众。后来,儿子发现母亲的行径,怒不可遏,不但将她囚禁起来,还不提供饮食。直到第七天,奄奄一息的母亲向儿子哀求道:‘给我一点食物吧!’忤逆不孝的儿子冷酷地回答:‘你不是吃沙喝水就可以生存吗?为何今日又要跟我索求食物呢?’于是头也不回地扬长离去。孱弱的母亲也因此被儿子活活饿死。

长者子因为犯下五逆重罪,死后堕阿鼻地狱受无量苦,苦难受尽转生人间,仍感丑陋贫贱饥困的果报。但他也因过去生曾供养佛,故能以此福力得遇如来,出家修行,得道证果。

众比丘听完开示后,各各发起道心,誓对佛法依教奉行。

典故摘自:《百缘经·卷十》

省思

经云:‘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因果法则不是天龙鬼神、诸佛菩萨所加诸于人,乃自作自受。然而因缘曲折,往往非凡夫肉眼所能明了。世人受苦时怨天怨地,享乐时又志得意满,骄纵自恣,都是因为不明因果道理,执着‘我’与‘我所’而起无明惑业,最后便在‘作’与‘受’之间轮回不已。

梨军支比丘虽证罗汉,却托空钵;虽受饥贫之报,却得生死自在。这当中的善恶对比看似矛盾,其实正是‘因果不昧’的最佳例证。善因和恶因不会互相抵销,随着因缘的聚合,便各自呈现善报与恶报之相。故‘菩萨畏因,众生畏果。’在起心动念的那一刻,菩萨能够觉照不失,众生则随顺习气,轻忽其因,所以时常为苦果逼迫。

修行当慎举念,欲出离生死,当从念念分明作主开始,待三业清净,定能圆成佛道。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十不善业所招感的恶业果报

第一、以杀生业会感得寿量短促,多诸疾病。譬如人间有...

活驴现杀,受现世报

从我记事起我们家就和动物打交道,记得我上小学时我们...

杨岐灯盏,宝寿生姜

我常讲做人做事的八字方针,首先要有信仰。一个人要有...

负心人终被人负

三十多年前,这个男人是一家省级三甲医院的业务副院长...

有一念的大悲心,就可感得无边的果报

种种的方法,个人的用心不同,经常用这个心,你就是菩...

这就是了脱生死最重要的方法

大家要明白,因果律是通于三世的,所以要深信因果。有...

受用果报的同时,也在创造新的业力

若从因缘观来观察,我们在个体生命的流转上,每一个剎...

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端正报

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端正报。 1、不嗔。如果想要长得...

【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

观无量寿佛经疏

观无量寿佛经善导疏重刻序 印光法师 人生世间,祸福吉...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唐朝百丈怀海禅师,承继开创丛林的马祖道一禅师以后,...

虚云老和尚的节俭惜福

当时,已是一百一十七岁高龄的老和尚,每天都要到建筑...

原谅别人也是善待自己

在上海的一家餐馆里,负责为我们上菜的那位女侍,年轻...

穷书生的传家宝

佛经里有一段故事:有位书生以教书维生,但是家乡环境...

【佛教词典】优波提舍

(一)梵语 upade?a 之音译。十二部经(佛经之十二种体裁...

【佛教词典】懈怠心所

【懈怠心所】 此为心所有法中的大随烦恼心所之一。懈怠...

五戒十善是学佛的第一班车

凡夫众生在整个十法界的缘起定位是什么呢?我们的定位...

作恶一日有余,行善千日不足

你要下辈子保持人身,你得修中品的十善业道,你得要持...

素食之妙

当今素食话题越来越热门。或为健康,或为环保,或为保...

弘一法师供奉地藏菩萨之灵感

地藏菩萨广大灵感,为诸大菩萨中第一,其灵感之益见于...

每部经因缘不同,没缘的就听不到

说到个缘字,这个缘因,就是因缘的缘,缘得有缘。佛对...

崔母何以五六年工夫就能往生

圣人诚明之道,如来真常之法,匹夫匹妇,皆堪与知与能...

试思还时之苦,当不能下咽矣

汝年已六十五,戒受过两次,尚未吃素。是只知肉之味美...

恶莫大于纵己之欲

恶莫大于纵己之欲,一切恶行,没有比放纵自己欲望更大...

鬼分为哪些类

问: 请问,鬼分为哪些类?他们生活状况如何?哪些鬼...

面对今生的果报,我们只能忏悔认命

所以我们今天承受果报的时候,我们只有一件事情,忏悔...

宽容的故事

当时佛陀在世时,有位阿阇世王,为了夺取王位,害死了...

不得不从事杀生行业,该如何化解罪业

问: 请师父开示,如果为了生活和生存,不得不从事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