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清净光明真富贵

2017/06/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清净光明真富贵

在波罗奈城有一位长者之子耶舍,非常聪明且富贵胜人,头戴天冠、身披璎珞,脚上穿着无价珠宝镶饰的鞋子。一晚,耶舍与诸多表演歌舞伎乐的女子狂欢后,各自倒头便睡。半夜耶舍突然醒来,看见这些女子睡得东倒西歪,个个蓬头垢面、流着口水,乐器、戏服也散落一地……眼前的一切,令耶舍生起了厌离心,心想:世上灾难、祸患无奇不有,我居然在这种种不净当中,妄以为清净而心生贪着,这真是颠倒。

这些疑惑念头萦绕不去,此时一道天光乍现,耶舍便循着天光走向了鹿野苑。来到恒河边的耶舍,不由得感叹:“真是苦啊!苦啊!”对岸的佛陀听到了,知道耶舍得度的因缘已经成熟,便召唤他:“快来吧!我这里有离苦得乐的无上妙法。”耶舍一听,立刻把价值连城的鞋子脱在河边,涉水渡河来到佛所。

佛陀相好庄严、威德具足,耶舍见佛心生欢喜,雀跃不已,五体投地,恭敬顶礼佛足,祈求佛陀慈悲拔苦与乐。佛陀应允,为他开示“色、受、想、行、识”皆是“无常、苦、空、无我”的道理。耶舍一心谛听,当下远离尘垢,得法眼净。佛陀继而宣说“苦、集、灭、道”四圣谛法门,令耶舍顿时断除一切疑惑、心开意解,得大自在,证阿罗汉果。耶舍禀白:“如世尊所说,色、受、想、行、识五蕴,真正是无常、苦、空、无我呀!”

此时佛陀见耶舍仍然穿着世间庄严服饰,便以偈劝说:“虽复处居家,服宝严身具,善摄诸情根,厌离于五欲,若能如此者,是为真出家。身虽在旷野,服食于粗涩,意犹贪五欲,是为非出家。一切造善恶,皆从心想生,是故真出家,皆以心为本。”耶舍听到后,心想:“世尊所以说此偈,是因为我还穿着世间七宝之服,我现在应脱去世俗之服。”于是顶礼佛足,求佛应允出家。佛陀慈愍地说道:“善来比丘,须发自落,袈裟着身。”耶舍即现清净比丘身相。

天明之时,耶舍的父亲发现儿子不见了,非常焦急,悲伤哭泣地四处找寻,总算在恒河边看到耶舍的鞋子,便寻着足迹来到佛所。佛陀知道长者寻子心切,如果看到耶舍已经出家,必定生大悲恼,便暂以神通力将耶舍隐匿起来。

耶舍的父亲恭敬顶礼佛足后,佛陀便依着他的根机,为他开示五蕴“无常、苦、空、无我”的道理,长者听佛开示,当下远离尘垢,得法眼净,告诉世尊:“世尊!色、受、想、行、识五蕴,真正是无常、苦、空、无我。”佛陀知道他已见道迹,情执淡薄,于是询问他来此的因缘。长者说明寻子之事,一转眼,耶舍便出现在面前。见到耶舍已现清净的出家相,长者满心欢喜地赞叹:“真是太好了!出家修行是真实的一条路,既能自度又能度他。就像你追随佛陀出家,我才有因缘听闻正法,得见道迹。”长者即于佛前求受皈依,成为优婆塞,是佛陀的第一位在家弟子。

耶舍有五十位好友皆是长者之子,听闻佛陀出世,又得知耶舍已经随佛出家修行,亦心生向往:“无上尊贵的佛陀出世了,而聪慧善辩、才艺兼备的耶舍,立刻舍弃万贯家财、五欲享乐,落发出家修行,守志奉道。我们还有什么好眷恋的,何不效法耶舍一起出家修行?”于是五十人相约同往佛所,快到之时,远远看见相貌庄严的佛陀,周身散发着光明,身心顿觉法喜清凉。他们虔敬地来到佛前,合掌围绕,五体投地顶礼佛足。长者子皆宿植德本、聪明慧达,如来应机说法,为他们开示五蕴“无常、苦、空、无我”的道理,五十人当下远离尘垢,得法眼净。于是禀告佛陀:“世尊!色、受、想、行、识五蕴,真正是无常、苦、空、无我,希望世尊听许我们出家修行。”佛陀慈允:“善来比丘,须发自落,袈裟着身。”五十位长者子即现清净的出家相。佛陀继续为他们广说“苦、集、灭、道”四圣谛之理,五十人随之烦恼漏尽,证阿罗汉果。

佛陀于鹿野苑中度化了五比丘后,耶舍及五十位长者子也相继得度。佛陀告诉诸比丘:“你们皆已断除烦恼、成就圣道,为世间殊胜福田,堪受大众供养植福修慧。应当到各处弘扬佛法,慈悲心教化一切有缘众生。而我将独自前往摩揭陀国王舍城,度化有情。”诸比丘依教奉行,向世尊顶礼告假,各持衣钵,弘化一方。

典故摘自:《释迦谱·卷第一·释迦降生释种成佛缘谱第四之四》

 
省思:

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世人一生汲汲追求,不外权势、名利、地位,然而纵使拥有了这一切,仍无法避免无常的催逼。从贵为一国太子的佛陀,乃至耶舍等聪慧富有的长者子,因如实体悟世间一切“苦、空、无常、无我”的真理,故而能舍小我的贪爱,为究竟离苦得乐而出家修行,弘法利生。佛法是人生的真理,能令人开启智慧,解脱烦恼,走向光明的人生。透过以身行道、实践佛法、广弘佛法,更能接引无量有情同入佛智,迈向清净光明的未来;在利他当中成就自己的道业,也点亮每个人心中的自性光明。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能持戒不犯,就没有苦果

出家人头上烧了几个香疤,为什么?还有知道的吗?三坛...

我们生命的真相

我们要思惟到,我们得人身是很不容易的。这种得人身之...

保持正念去面对一切

佛在世的时候,印度的西面有一个偏僻的民族叫卢舍那,...

婚姻的美满之法

有一个女众结婚十年,她觉得生活一向挺安逸,挺好的,...

生活原本没有痛苦

法国记录片《微观世界》中有这样一个场景: 一只屎壳...

为何要在是非烦恼面前去争辩

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些是非麻烦,在处理这些事情时,我们...

修行的痛苦是有意义的

我们修行也很痛苦,要减少休闲的时间来听课,减少休闲...

修行不是为了得到,而是为了放下

快乐不是我们的归宿,痛苦不是我们的归宿,内心的平静...

佛说当来变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

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

【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

【推荐】逆缘让我成为莲邦彼岸人

已经步入中年的我,之前是不愿接触任何信仰方面的信息...

慧命向导

有个家族中的一些成员,打算合组贸易商队越过沙漠到另...

世尊降兜率入胎因缘

兜率天宫中,一生补处菩萨──护明菩萨,即将降生娑婆...

率先迈出化敌为友的一步

从前,苏伯比亚小镇有两个叫乔治和吉姆的邻居,但他们...

【佛教词典】神识

【神识】 阿赖耶识异名之一。佛法中本无‘神我’之说,...

【佛教词典】意成身

【意成身】 p1207 成唯识论八卷十四页云:不思议变易生...

恶口的过患

一天,佛陀为大众开示摩耶夫人的宿世因缘。佛陀说:无...

爱幻想,能修观想念佛吗

问: 本人念佛时经常忍不住爱幻想,幻想净土的情景。...

何为见地?修净土宗没有见地能否往生

问: 何为见地?修净土宗没有见地能否往生?在修行整个...

大安法师:寺院办超度,是否捐钱多功德就大

问: 有些寺院办超度大法会,分内堂外堂,里面收费千...

世间的一切成就都是无常的

我一生看过许许多多纷纷扰扰的事情。这么多年轻人死了...

往生西方是诞生,不是死亡

有人说西方极乐世界的西方是肃杀的意思。这种观点是不...

修庙不是和尚的事儿

北宋年间,大慧宗杲禅师提倡参念佛是谁,为什么呢?念...

善择住处

昔日,佛陀住在王舍城迦兰陀竹园时,告诉比丘们:在大...

四季中的饮食养生

如果我们懂得正确地吃,能够保持身体健康,人与大自然...

只有这样护法,你才会有无量功德

护持三宝,要从信仰的建立开始。首先,你要认定佛法僧...

星云大师《人事与工作上的忏悔》

人与人相处,日久难免有不愉快的摩擦,有时在有意无意...

慧律法师:放下一切,专心念佛

想修持的人,就要先学习「放下」。 有信徒问我:「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