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唐代高僧慧日慈愍三藏法师

宏海法师  2019/05/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唐代高僧慧日慈愍三藏法师

我们中国佛教弘扬中,最能够落实到行处的,就是禅宗和净土。但是禅宗和净土的误会也是非常之多,特别是在佛教史上修禅的行者,你比如说,从《坛经》这样的一种“万法皆空”的角度,说执着一个净土是着相修行,天天念佛还是争的生死轮回,什么“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啊,都如同龟毛兔角一样了不可得。貌似好像是非常的痛快,非常的潇洒,实际上是一种断灭之见。

所以在净土宗的弘扬大德中,有一位祖师批判这个思想是最为到位的,就是慈愍三藏法师。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慧日大德。他当时就批破这种思想,认为说“虽然万法皆空,但是还是要依事上老实笃行”。他认为,所谓的说没有净土,不要着相修行,都是一种外道知见,并不是真正的禅。真正的禅也不离修善法,也不离念佛求生西方。

所以慈愍三藏被后来称之为禅净双修的代表人,是格外一位从印度那边取过来法的祖师爷。其他的我们祖师都是东土接的法,他是去印度取得的。因为他从小,听到有义净法师去印度求学求法,他非常的羡慕。也发了这么一个志向,要去印度西行求法。

后来果不其然,通过三年的艰辛跋涉到达了印度。他求法的过程中是非常的艰辛,既受皮肉之苦,又生四大不调之病,饱尝辛酸以后,他都对阎浮提,我们说的娑婆世界的苦受不了了,受不了以后,在印度待了差不多有十三年,回国途中就想舍报了。

到了一个途中,西域的一个国里边,不想活了,就到城东的一个山上面,祈请观音菩萨说,他要不想吃饭了,绝食求死,结果观音菩萨就给他示现了,指点他说,你不必这样,最好修什么呢?净土法门。

所以慈愍三藏的净土法,是从印度取回来,观音菩萨亲授的。后来观音菩萨一加持他以后,又觉得身体强壮起来了,就沿着沿途回到了长安。

当时的皇帝赐给他叫慈愍三藏,所以这个也是净土史上,一个重要的代表人物。为什么?因为他和当时的慧远大师一系,善导大师一系,并称作净土宗三系。以至于我们此前讲到的永明延寿禅师,也是以禅净双修为代表的弘法面貌。是从慧日三藏这里继承过来的。如果有兴趣的话,要去看一下他所著的一部论典叫《往生集》。里面对于禅净的是非,点评得非常到位。南无阿弥陀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宏海法师文章列表

请问这个是什么

在一座藏经楼上(图书馆),有一禅者在里面从不看经,...

让心保持在没有名言的境界

古时有一禅师修行有了心得,因为禅宗修学佛法是不立文...

【推荐】带业往生对我们多么的重要

那么下面就是能除罪否疑。那有人问:临终的时候以猛利...

修不净观,累积往生的力量

我们举一个实际的例子,来说明一下,为什么要修不净观...

切忌用「临终十念」赌往生

有人说,《观经》讲临终十声就都能往生,那我现在就可...

念佛往生一法,对初发心菩萨来说非常重要

尘劫声闻者,有于大通佛世发心,皆因退大,尘点劫来,...

念佛

△ 念佛心不动是得一心,得一心即可见佛。得理一心生...

修习净土的人常犯两个毛病

整个净土成败的关键,就是在发愿。我们心中都有很多的...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诵戒仪式

梵网经菩萨戒诵戒仪式...

【注音版】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

【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

还款之德,还子之义

51岁的吴应德,湖南祁东县人。1988年,吴应德带着妻子...

最后的生还者——地震废墟下念佛得救

2016年2月6号半夜凌晨三点,正当大家欢欣期待即将来临...

历代高僧大德的惜福节俭

惜福节俭是历代高僧大德都具有的优良品格,也是我们增...

贫儿欲与富等财物喻

从前,有一个穷人,只有少量的财物。看见非常富有的人...

【佛教词典】四供养

略称四供。于密教金刚界曼荼罗中,大日如来自心中流现...

【佛教词典】文殊

(菩萨)Maju?rī,文殊师利之略,旧称文殊师利,满殊...

佛敕目连度度化梵志

(上)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诸菩萨、四众弟...

圣一法师《什么是随喜功德》

万法一体,人我同源,经云:自作十善,教他作十善,随...

佛陀的六种礼拜

黎明,佛陀入城。途中,看见一个男子,向着东方、南方...

明月夫人度夫出家

槃提国王名叫优达,在迦叶佛的时候,他便出家修道,现...

这个手在生死深渊里面垂了十劫

古人画《接引图》,我们注意到,特别是唐代和宋代一些...

念地藏菩萨能不能往生西方

问: 念地藏菩萨能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答: 能。...

对于一切圣人贤人、我们不要随便批评

佛所说的法,你信这法,却去谤那法,这都是灭法。如果...

得病的因缘与疾病出现的相状

【原文】 复次,有三种得病因缘不同:一者、四大五藏增...

世界上最殊胜的东西

有人在祗树给孤独园问佛陀:请问什么是最犀利的剑?什...

病人断气后的注意事项

病人断气后,神识(俗称灵魂)尚未离去,弥留之际,仍...

憨山大师:八识规矩通说

唐三藏法师 玄奘 集 明憨山沙门 德清 述 八识规矩者,...

蕅益大师《八大人觉经略解》

大文为三:初总标,二别明,三结叹。 今初: 为佛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