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五母同悲一子

2020/11/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五母同悲一子

昔日,有一个小孩,名叫沙弥罗,年七岁,喜好修学解脱道,于是跟随一位沙门出家修行,作其弟子。师徒住在山中,沙弥罗听从师父的指导,并认真读诵经典,心不懈怠。

八岁时,沙弥罗证得阿罗汉,道眼能透彻所见,没有极限;耳朵能够彻听一切,天上、天下之人所做的善恶事都能听闻;身体能够神通飞行,想到那里就可以到那里;能分一身变作万身;能自在变现化身,无所不能;能自知宿命,乃至所有人物、爬虫类的宿命因缘都能知道。

一日,禅坐时,沙弥罗见到自己的过去生,曾经辗转历经五位母亲,为她们的孩子,这样观察之后,不禁哑然失笑,师父看到后,问道:“你在笑什么?这山中也没有歌舞,没有什么可以让你笑的因缘,难道你是在笑我吗?”

沙弥罗回答:“弟子不敢笑师父,我是在嘲笑我自己──一个神识受身,辗转历经五位母亲,五位母亲为了我日夜啼哭,一直说想念孩子,未曾片刻忘记,感伤忧愁,不能自止。想到自己一身,而让五家的母亲愁苦,因此嘲笑自己。”

沙弥罗继续说道:“我作为第一位母亲的孩子时,隔壁邻居也生了一个孩子,和我同日生,我死后,母亲看见与我同一天生的孩子进出走路时,便说:‘悲伤思念我子,我的孩子如果还在世,也应当像这个小孩一样进出走路。’因此感伤悲哀,泪流如雨。

我作为第二位母亲的孩子时,夭寿早死。我母亲看见别人在哺乳孩子,便想念起哺乳我的情形,因而悲戚感伤。

我作为第三位母亲的孩子时,才十岁就死了。我母亲吃饭时,便悲伤流泪:‘我的孩子如果还在世,我会和他一起吃饭;如今舍弃我死去,让我一个人孤独吃饭。’哽咽对天呼喊,言思念孩子。

我作为第四位母亲的孩子时,短命早死。我母亲见到跟我同辈的人,媒说娶妻时,悲伤思念,说道:‘我的儿子如果还活着,现在也应当娶妻。我犯了什么错,竟然夺走我孩子的命?’

我作为第五位母亲的孩子时,才七岁,因喜好修道而辞别母亲,跟随师父入山求道,专心禅修,证得阿罗汉果。我母亲思念我,每天啼哭,说道:‘我生了一个儿子,跟随师父学道,现在不知道在什么地方?不知道有没有遭受饥渴冷热?不知道现在是死?是生?’

这五位母亲都说思念自己的孩子,啼哭不止。想到我一个神识,展转投生在五位母亲腹中,依父母的因缘,受胎成人,却又让五位母亲因思念我身而啼哭,见此生死轮回,所以才失笑。

我思惟了知世间欲爱缠缚因缘、生死罪福,以及身口意造作之业行──作恶入地狱,行善生天,怖畏世间诸苦,因此辞家入山精进修习禅定,得证道果;见饿鬼、地狱、畜生道众生之苦痛,为这些众生感到恐怖;同时也怜悯五位母亲,自己尚不能解脱生死,又要为我担忧。我所追求的,是永离生死轮回,断绝身根,譬如人不下种子,终不会结果。我今应当取证涅槃。”

典故摘自:《沙弥罗经》

省思:

沙弥罗出家修行证得阿罗汉果,自知宿命,见到五位过去生的母亲为生离死别而痛不欲生,体悟到欲爱缠缚之苦。憨山大师云:“痴爱便是生死根,不拔其根难解脱。”《佛说四十二章经》中云:“人从爱欲生忧,从忧生怖。若离于爱,何忧何怖?”有智慧者,要解脱烦恼苦果,必须勤修戒定慧,断除欲爱,以达身心之清净。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阿弥陀佛的慈爱超过世间父母

我们都要去理解阿弥陀佛的心,弥陀的心就是大慈悲心。...

流转三界中,到底是谁在流转

蕅益大师在《灵峰宗论》有一段开示,他说:宇宙无非旅...

天下大恩莫过父母,父母而在,堂前活佛也

天下大恩,莫过父母。父母而在,堂前活佛也。父母而没...

一别成永诀

一直不愿意承认这样的事实,身边的人是会走的,就在所...

兄弟二人俱出家缘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对兄弟非常欣乐佛法,于是两人都出...

人为何受轮回?就因七情五欲太重了

人为何受轮回?就因七情五欲太重了。被七情五欲所迷,...

十跪父母恩

父母一路养育我们长大,给予了我们许多,我们逐渐有了...

凡夫众生都有这五大难处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

【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华严经·净行品

(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

【注音版】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

憨山大师与母亲的故事

憨山大师(一五四六~一六二三)名德清,字澄印,明金陵...

耆域的感叹

西晋末年曾有一位名叫耆域的天竺(印度)高僧来到中国...

【推荐】梦里不知身是客

把手放在胸口,感受心脏的跳动,那其实就是你的生命之...

修行,从心开始

有一天,佛印禅师和苏东坡在禅堂打坐。苏东坡忽然问禅...

【佛教词典】名色

(术语)五蕴之总名也。受想行识之四蕴为名,色蕴之一...

【佛教词典】戒体圆教宗三聚净戒

亦名:圆教宗戒体三聚净戒 子题:法身佛、报身佛、化身...

看破五浊恶世,生发厌离心

进一步谈五浊恶世这种是为甚难。而且,特别谈到五种决...

八宗共祖 千部论主

龙树菩萨生于印度,是汉传佛教禅宗、净土宗、天台宗、...

净慧法师:佛力加持与机缘

各位大德: 第二个七又开始了,时间如流水一般逝而不...

教妇初来,教子婴孩

古人说,教妇初来,教子婴孩。就是说教育要从早、从小...

有这五心,何来心累的羁绊

养生的方法,可谓多如牛毛。其实,真正的养生是养心。...

千句偈不如一句有益的偈语

唱诵毫无义理的千句偈语,不如唱诵一句有法益的偈语,...

圣严法师《互信的建立》

人与人之间的互信,建立在诚恳的基础上,有诚意才能得...

随心造业,随心转业

【原文】: 古今人不知随心造业随心转业之义。多少大聪...

鸽子的未来世

西边天际的夕阳,放射出最后的余辉,将与大地吻别。就...

短期出家须慎重

有人问我说短期出家,你有什么看法?佛教本来没有一个...

直指见性是「心」非「眼」

我们看第一段, 直指见性是心非眼。 这个地方,佛陀从...

虔诚一念包含无限

《阿含经》里有一则故事,是记载小小一粒米饭的力量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