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天须菩提比丘的悟道因缘

2024/04/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天须菩提比丘的悟道因缘

佛陀的五百位释迦族弟子中,有两位比丘同名为须菩提:一位是大长者之子,另一位则是出身于皇族、在佛弟子中誉为“着好衣第一”的天须菩提比丘。由于天须菩提比丘在过去五百世中,常生于六欲天的最高层天──他化自在天,受享天福之乐;今世生于帝王之家,衣食丰足,未曾匮乏,因此,在他的名字之前加上“天”字。佛陀成道后返回家乡,父亲真净王劝令五百位释迦族子弟出家学道,随侍世尊,天须菩提便是其中之一。

当时,佛陀告诫诸比丘:“修道之人应当自我约束、行止守节,以粗劣的衣食为生、以草席为床。”天须菩提听闻佛陀恳切的教诫,心中思惟:“我生于豪贵之家,不愁衣食,住的是雕镂华丽的宫殿,睡的是金银制成的床榻,用的是镶嵌七宝的食器;身上穿金缕织就的衣裳,脚上着轻薄精美的金屣。纵使受用如此丰厚,我都还不满足,何况要我穿着由粗弊破布缝补而成的百衲衣呢?我还是回到王宫,继续享受以前的生活,比较合于我的心意。”于是,天须菩提便打算还俗回家。

当时,佛陀正在舍卫国祇园精舍接受波斯匿王的供养,天须菩提到精舍向佛陀辞行后,遇见了阿难比丘。阿难知道天须菩提的决定,便劝他:“请先住一晚,明日再走吧!”天须菩提回答:“修道人的房舍只有简陋的床榻座席,我怎么能住呢?我还是到居士家借住一宿,明日便回俗家去。”阿难说:“且稍待一下,我立刻为您准备上好的床座卧具。”于是,阿难至王宫中借用了坐具、幡盖、花、香及四灯油等种种庄饰,一切所需,事事具足。天须菩提在阿难精心布置的房间中暂住一晚,因环境顺心适意,心得安定,他在房中专注思惟四圣谛的道理,到了后半夜便证得阿罗汉果,飞腾虚空。

夜半时分,阿难心想:“如果天须菩提还是住不习惯,不告而别,我借用的王室宝物,恐怕会被别人拿走。”阿难放心不下,便到他的房间察看。没想到,在屋内看不到天须菩提,抬头一看,竟然看见他飞升在空中。阿难即刻向佛陀禀白:“天须菩提已证得罗汉果,现正飞升虚空之中。”

佛陀告诉阿难:“衣著有两种:一种可亲近、一种不可亲近。什么是可亲近呢?如果穿着好衣,能增益道心,这样的衣着便可亲近;相反地,若是着好衣时,道心减损,如此的衣着便不可亲近。因此,阿难!不论是穿着好衣、或是穿着粗弊衲衣而得道的人,同样都是从这念心上来悟道,并非因外在的衣着和形相而悟道!”因为这样的缘故,天须菩提有“着好衣第一”之美誉。

典故摘自:《分别功德论·卷第五》

省思:

一般人容易以外在的形相,作为判断人事物的标准,因而产生分别、取舍,落入两端。故事中的天须菩提比丘,因为生生世世衣食丰美,所以不习惯简陋刻苦的生活;然而,当他在适悦的环境中,身心安定,一念净心便能成就道果。

生活中,当以“同事摄”行菩萨道,设身处地关照他人,自身能做到不于境界中起分别执着,便能度化一切,得到真正解脱自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心无自体,它是缘生缘灭

佛告阿难,汝今说言,由法生故,种种心生,随所合处,...

不应以职业论贵贱

佛教提倡众生平等,这平等指:1.人与人之间的平等 ...

「好人」与「道人」的不同

好人和道人是不同的。你看外道,或者说慈善家,他们也...

如是善缘

久远前,有一屠儿欲发心供养一修行人,但见此人有许多...

【一半】的智慧

雅纯在佛光丛林学院念书,对训导老师非常不满,总是抗...

要破执著,必须先破你的分别

若知诸义唯是言,即住似彼唯心理。便能现证真法界,是...

越追求物质享受,心就越散漫

现在高科技,电脑,尤其是手机,可以上网。我看到许多...

耀一法师的出家因缘

在没有出家之前,我是从事戏曲艺术工作的。一个偶然的...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

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

正法念处经

正法念处经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

【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龙藏本)...

真如自性才是真实的

有一次,佛陀在祗园精舍为诸比丘说法的时候,有一个梵...

宁可我被骗 不能再骗他人

宋朝人陶禹锡的高祖被人称为陶四翁。他开了一个染布店...

老母亲学佛康复的故事

母亲今年已经八十三岁高龄了,虽然五年前的一场劫难彻...

地藏菩萨救护众生的故事

关于地藏菩萨的种种殊胜功德,我们从《大方广十轮经》...

【佛教词典】华积劫

(杂名)智度论四十牒经文曰:是诸人于未来世,过六十...

【佛教词典】本来

(杂语)无物之始。谓之本来。如云无始以来。...

庐山莲社西方发愿文

【原文】 惟岁在摄提格(1),七月戊辰朔,二十八日乙未...

报恩的药材

雷音寺住持突然得了重病,请了许多郎中用了好多药都不...

忍辱胜过怨恨

忍辱胜怨,善胜不善,胜者能施,真诚胜欺。 所谓忍辱胜...

找回幸福感

生活中总有些事比忙碌更重要,比如聆听内心的声音,问...

冤里有亲,亲里有冤

冤里有亲,亲里有冤 冤,是冤家,亲是亲友。债主,就是...

五种修行心态错不得

佛教是个重实践,重自力的宗教。所谓个人吃饭个人饱,...

炷香增福

唐朝裴休宰相,是一个很虔诚的佛教徒,他的儿子裴文德...

逆境是你最好的往生增上缘

清王贞生,江苏昆山人。父亲王彦敷,是亲近乡学的读书...

听自己的念佛声,还要同时返闻自性吗

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

哪里没有佛

一次,有位禅师在佛殿里随众课诵,忽然咳嗽了一声,就...

心态决定思想

心态决定思想,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

宏海法师:净土宗概述

(一) 各位同修,各位道友,大家上午吉祥。今天因缘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