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凡事都能让一步

证严法师  2012/04/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经中有这么一则故事──有两个商队准备出门经商,但因人数众多,为了避免秩序混乱,两队的领队就商议分梯出发。其中一位很有智慧的领队说:“既然要分梯出发,我让你先选择。”另一位领队心想:如果先出发,运送货物的牛只便可以先吃到一路上的青草。而且到达目的地后,就可以先做生意,便决定选择先走。

第二队的人感到很不满,觉得好处都被第一队的人占尽了。那位有智慧的领队却对同伴们说:“没错!先出发的队伍,可以让牛只先吃到青草。不过,草被吃过之后,还会长出鲜嫩的新草;我们慢一点再出发,牛只正好可以吃到鲜嫩的新草。其次,市场有了他们的投石问路,我们再去会比较安全。”

传说在沙漠地区,有很多专门吃人肉、喝人血的夜叉恶鬼。当第一批商队来到时,夜叉的首领立即叫夜叉众各拿一朵青翠的莲花,然后将身体淋湿,化身人形前去引诱商队走入缺水缺粮的地方。

当那些夜叉出现时,第一批商队的领队看他们手上拿著莲花,身上又湿湿的,就问他们从何处来?夜叉回说是由南边而来。领队再问:“请问南边是不是有水?”夜叉回答:“那儿不只有清澈的泉水,还时常下雨呢!”

那位领队听了很高兴,就告诉队员们说:“距离此地不远处,时常下雨又有流泉,我们何必如此辛苦地载水同行呢?各位可以把水倒掉,这样行走比较轻松。”大家听了他的话后,纷纷将水倒掉,然后轻松地往南走去。

可是当他们到了那里之后,发现仍是一片寸草不生的空旷沙漠。由于当时天色已暗、大家又疲惫不堪,只好决定在此过夜。几天之后,他们因为缺水缺粮而体力不支,无法再继续前行。那些夜叉便趁机吃他们的肉、喝他们的血,留下一片白骨。

过了几天,第二批商队也来到这个地方。在尚未来到夜叉的地盘之前,这位有智慧的领队就告诉队员:不论遇到什么样的境界,心念都不可以动摇。即使前面有流泉或雨水,所带的水都要守好、不可以浪费。到了晚上,为了让队员能够好好地休息,他还亲自在周围巡逻。

后来,他们同样遇到一群手上拿著莲花、身上湿淋淋的人前来引诱。但是他们毫不理会,继续向前走去。当他们来到第一批商队遇难的地方时,发现人畜都已经成为枯骨,不过牛车上的货物都安然无恙。于是,他们将车上的货取下,继续朝目的地前进。

这个故事寓意很深,教我们修行或处事,切不可半途起心动念,也不要投机取巧,那是很危险的行径。而且,“待人要退一步,爱人要宽一寸。”若能够时时宽心待人,凡事都能让一步,在人生道上就可以过得很快乐、自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证严法师文章列表

如何看待所谓的「完美」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些人,做人做事没有要求...

为人处事要讲究方法

佛陀说法,讲究应机,提倡随机施教。 比如,对小孩,...

冲突的可怕

世界上,只要有两个东西,就会有冲突! 两个国家会打仗...

戴着假面具

刚刚毕业参加工作的朋友对妙智说:人活着,特累。 不能...

做这四种善事会招致恶果

善男子!有四善事,获得恶果。何等为四?做四种善事,...

做人难,人难做,难做人

做人难,人难做,难做人,这是经常听到一般人慨叹的话...

集体创作

在过去,有一群画家,每个人在绘画创作方面各有所长,...

这样的人心特别狡诈和阴险,而且城府很深

随烦恼二十:谄者。 谓罔他故,矫设异仪,谄曲为性。能...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

【注音版】往生论注

往生论注...

善心的仙叹

从前有个富人,名叫仙叹,他的家产多得难以计数,谁也...

因梦出家--梦参长老的传奇故事

观梦自在,你相信梦吗?你会按照梦中的意境真实去做吗...

安世高大师的简介生平

安世高大师简介 安世高大师(约西元二世纪),安息国人,...

外婆的舍利花

真的有西方极乐世界吗?真的有阿弥陀佛吗?很多人都会...

【佛教词典】苦

云何苦?谓苦谛。云何苦法?谓苦谛增上所起教法。云何...

【佛教词典】流毗尼

(地名)又作留毗尼。园名。...

三种因果业障的报应规律

《涅槃经》讲:业有三报,一现报,现作善恶之报,现受...

一言不慎即招无量剧苦

释迦世尊,在过去因地修菩萨行的时候,曾经当过印度波...

圣严法师《本来无一物》

问:六祖惠能大师有一个偈子,本来无一物是其中的一句...

婚外恋的十大典型心态

一、 补偿心理 有的人因为夫妻分居,寂寞难耐,或者因...

改变命运的3个要点

如果说命运是一定的,不能改变,《易经》教人趋吉避凶...

怎么改变我们既有的思想

我们怎么改变我们既有的思想? 第一个,我们 先修空观...

人唯知道有来春所以留着来春谷

一般的人都不知道:生是从哪里来,死向何处去。因为对...

忏悔的真实义是什么

梵云忏摩,此翻悔往,有言忏悔,梵华双举。准《业疏》...

莲宗八祖莲池大师画传

一、出生望族,孝深识广 莲池大师(公元15351615年),...

人之幼时,教养为急

子舆氏有言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

这样你修一年,就超过人家修十年的功德

学佛人要自利利他,要发心度人。你度一个人学佛,承此...

持戒破除四种「障」

破烦恼障: 戒如金刚,持戒可以破坏烦恼,而不被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