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不老不死的「我」在哪里?

2010/07/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波斯匿王向佛请问:“我在未曾受佛教化之前,曾遇见迦旃延和毗罗胝子,他们都说这个身体死后,一切都断绝灭亡,没有后世,这样就叫做不生不灭的涅槃法,我现在虽然遇到佛教化,但心中还有疑问,希望佛再说明一下,怎样才能证明这个真心自性,确是不生不灭。相信在会大众,和诸有漏初学者,都想知道这个道理。”

佛对波斯匿王说:“你的身体现在还在,那么我问你,你这个肉身,是象金刚一样常住不坏,还是会腐朽变坏呢?”王答:“世尊,我这个肉身,终归会变坏毁灭的。”

佛说:“大王,你的身体还没有变灭,怎么知道将来必定会变坏灭亡呢?”王答:“世尊,我这个无常而随时变坏的身体,现在虽然还没有灭尽,但是当我观察现在的情形,时时刻刻都在变迁,新陈代谢,永不停留,如火成灰,渐渐地消灭,因此决定知道,这个身体将来会衰坏灭尽的。”

佛说:“是这样。大王,你现在年龄已经衰老,颜貌和儿时相较,又怎样呢?”王答:“世尊,当我童年的时候,皮肤细嫩润泽。后来年龄长大,充满血气,非常健壮。现在已临年老衰退,形容憔悴,精神昏昧,头发白了,面皮皱了,恐怕距离死期已不远了,怎可以和壮盛之年相比较呢?”

佛说:“你的形貌面容,应当不是一下子就衰坏的吧?”王说:“世尊,变化一点点地发生,我实在不能觉察,只是寒来暑往,渐渐地变成今天这个样子。什么缘故呢?当我二十岁的时候,虽是年少,但面貌已比十岁时老。到了三十岁,又感到比二十岁衰老。现在已是六十二岁,回想五十岁时,比起现在是强壮得多了。世尊,我看这种变化,暗中在推移,不止是十年为一期,也不是一年一月一天的迁易。若沉静观察,实在是每分每秒,刹那刹那,念念之间,都不曾停止的在变化,故此知道我这个身体,终归要衰坏灭亡的。”

佛告大王:“你看到变化,迁移不停,就领悟到身体一定会灭亡。但在变灭的过程中,你知道身中有一个不灭的自性存在吗?”波斯匿王回答:“我实在不知道。”

佛说:“我现在就指示你,这个不生灭的自性。大王,你在几岁时见到恒河水?”王答:“我在三岁的时候,慈母带我去拜耆婆天,经过恒河,那个时候就知道是恒河水。”

佛说:“如你所说,二十岁时,身体衰于十岁,乃至现在六十岁,随著年月的变迁,更加衰坏。那么你三岁看见恒河的时候,到十三岁的时候,再看见恒河,它的水又怎样呢?”王答:“同我三岁的时候一样,直到现在,我年六十二,也没有不同。”

佛说:“你现在悲叹头发白,脸皮皱,面容一定比童年时多皱纹。但是你现在观看这河水的见性,和童年时观看河水的见性,是否有变异衰老呢?”王答:“没有变异衰老,世尊。"

佛说:“大王,你的面貌虽然衰皱,但这个能见的见精自性,并未曾衰皱。会衰皱的是变化的,不会衰皱的则不会变化,会变化的就会灭尽,那个不变的见性,本无生灭,怎么会在跟着你能变的身体一同生死呢?为何要引彼诸外道,如末伽黎等,都说此身,死后完全灭亡呢?”

波斯匿王听见佛这么说,才信知此身死后,并非断灭,而是舍此生再投向下一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教你如何甄别真假出家人

导读:依据《宗教事务条例》,凡正式出家的僧尼都应持...

宣化上人:参话头去妄想

诸位坐在禅堂里,表面上在打禅七,可是在心里是打妄想...

怎样做一个正信的佛教徒

作为居士来说,五戒是最基本的戒律。此外还有八戒,是...

各宗要略——真言宗

史略 密宗又称真言宗。以大日如来所说的《大日经》为一...

坐禅就是一个不断放下的过程

坐禅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放下的过程。不断地放下...

禅的方法和求生的愿力两者并重

禅宗所说的悟,是摆下万缘、心无执著,既无可求、亦无...

一直打妄想还说什么五蕴皆空

不要打妄想,看好自己的话头,不知道又跑到哪里去了。...

【图】佛教常用法器的持用姿势

在早晚功课和日常佛事当中,有几样法器比较常用,其持...

一休晒经

一休禅师在比叡山乡下时,有一天看到一群群的信徒都朝...

人生起起落落,佛法让我重生

10年前,我曾信仰过其他宗教,同时也接触了传统文化,...

去除比较计较,回归平等自性

有一个学僧道岫,虽然精于禅道的修持,但始终不能契悟...

佛陀降伏毗沙恶鬼

世尊于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在拔祇国的国界处...

【佛教词典】五净居天

净居,梵名 ?uddhāvāsa,为净业圣人之所居。(一)指显...

【佛教词典】鲁任寺

鲁任,西藏名 Rwa-sgrev。位于拉萨东北旁多地方,基丘...

当知杀生须还命债

平时人死了埋在坟墓里,吃荤的人把大鱼大肉吃到肚子里...

了凡四训:改造命运的窍诀

前 言 《了凡四训》是明代袁了凡居士写给孩子的四篇家...

宏海法师:阿弥陀经直解

(第一讲) 好,各位,请大家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

「十缠十使」是我们修行中的大障碍

《怡山发愿文》全文字数不多,却字字珠玑,把我们的三...

佛教中的财神是谁

在佛教中,虽然没有专门称呼财神的说法的。但是佛和大...

圣严法师《心无挂碍》

菩萨因为已到无所求无所得的程度,那是依靠般若波罗蜜...

汪汪叫的禅悦日子

有一个青年刚刚结婚,小夫妻新婚燕尔,浓情蜜意,日子...

印光大师对恐惧症患者的开示

原文: 九月接汝兄书,言汝有病,心志不定。或急于求医...

宣化上人:为什么叫地藏

为什么叫地藏呢? 因为地能生长万物。藏是宝藏,一切...

净土信仰对晚年白居易的积极影响

白居易作为唐朝士大夫学佛的代表,他的佛学思想,尤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