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教法器简介

2013/07/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教法器简介

法器是龙天耳目,大众共遵的讯号,丛林中一切行事皆依法器为准,例如晨钟暮鼓以及各种报钟、板声等。寺院中用于庄严佛坛及祈祷、修法、供养、法会等各类佛事,或佛子所携行的念珠、锡杖等修道资具,都是法器法物。兹将寺院道场常用的法器法物列举如下:

一、钟:寺院为报时、集众所敲打的法器。依其用途分为梵钟与唤钟两种。

二、鼓:有羯鼓、鱼鼓、云鼓、摇鼓、金鼓、石鼓、悬鼓等。依其用途可分为:斋鼓(食时所用)、浴鼓(浴时所用)及诵经、梵呗等所用之鼓。今之寺院,常见于大殿前的左右两方建钟鼓楼,分别安置钟、鼓,称为“左钟右鼓”。又寺院每于晨昏击钟敲鼓,以警行者当勤精进,慎勿放逸,称为“晨钟暮鼓”。

三、铃:在佛前诵经时所鸣打的法器。具有惊觉、欢喜、说法等三义。鸣铃以供养诸尊,称为振铃。密教修法时,为惊觉诸尊,或使其欢喜,即振铃发声。

四、板:报知时刻或集会时敲打的器具。依其形状称为云板、鱼板等。

五、梆:为禅林用来通知大众入浴、斋食的鸣器。在古代禅林中,常悬挂于浴室,现今一般寺院则悬挂于斋堂外,以用来通知大众用斋。

六、木鱼:诵经时所敲打,大众诵经时,音声随其节拍而整齐划一。此外,诵经敲打木鱼,取意于鱼的特殊习性,即不论在水中悠游或静止不动,眼睛都睁著不休息,佛门取其精进的特性,策勉修道者要用功,不可懈怠。

七、引磬:俗称小手磬。底部中央贯以纽,附木柄,以小铁枹击之,于诵经礼佛起止时击之,以引起大众注意之法器。

八、大磬:大磬为直径三十至六十余公分之磬,由维那主之,凡住持或尊宿、仕宦等礼佛,皆鸣三下。

九、铛子:法会唱赞时,与铪子配合板眼敲打,用以庄严节奏,为板乐供养之一。

十、铪子:法会唱赞时,与铛子配合板眼敲打。铪子不敲时两片合拢,敲打时六指托之,放于胸前,所以又称“平胸铪子”。

十一、铙钹:铙、钹原为娱乐用的乐器,后被用于佛门中的伎乐供养,而成为塔供养及佛供养的法器。

十二、如意:说法及法会之际,讲师所持的法物,表示吉祥如意。原为印度古时的爪杖,形状如云,或如手形,乃搔背痒所用,以其能补手不能到之处,而搔抓如意,故称如意。

十三、拂尘:乃将兽毛、麻等紮成一束,再加一长柄,用以拂除蚊虫之物,原系印度人拂除蚊虫的工具,在佛门表示清除烦恼、尘垢的意思。

十四、香板:禅林中用以警策修行者的木板(形如宝剑),依使用目的不同而有诸多名称:用以警策用功办道者,称“警策”香板;用以惩诫违规者,称“清规”香板;用以警醒坐禅昏沈者,称“巡香”香板;于禅七中使用者,称“监香”香板。一般系由方丈、首座、西堂、后堂、堂主、维那、知客、纠察等职事持用。

十五、念珠:念珠乃念佛时计数之用,是功德、佛性、慈悲、善良、吉祥、圆满、佛心的表征,除了可以提醒自己不做坏事外,也是美好的装饰。

除了上述所列之外,幢幡、蒲团、手炉、传炉、香炉、金刚杵、戒尺、毗卢帽等,都属法器法物之列。法器具有报时集众、警策精进、伎乐供养、庄严道场等功能,如果敲打不如法,则会扰乱大众,因此,司法器者应以“宁动千江水,不动道人心”来自我警惕。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知识文章列表

一句弥陀就能成佛,为何还要讲法四十九年

问: 法师,既然一句阿弥陀佛能往生成佛,世尊为何讲法...

泰国「四面佛」其实不是「佛」

四面佛并非佛教的佛 泰国是个佛教国家,从古至今泰国人...

人的十二种病

阿难问佛,何者是病?佛言: 1、随恶人言是病。2、邪...

佛教徒进寺庙要注意的九个问题

佛教寺院是清净的圣地,所以,非佛教徒进入寺庙一定要...

睡觉时能戴着楞严咒吗

佛教的咒语确实是有加持力的,楞严咒也是寺院每天早课...

学佛是为了什么目的

学佛是为了什么目的?以什么动机来学佛?这点非常重要...

圣严法师《佛在心中、口中、行为中》

佛在心中、佛在口中、佛在我们的行为中,也就是佛在我...

受菩萨戒后给家人做荤菜可否

问: 受菩萨戒后给家人做荤菜可否? 大安法师答: 受菩...

【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注音版】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出家人吃饭为什么用钵

钵,又称钵多罗、钵和兰等,是出家人常持道具之一,一...

中国禅宗四大丛林

金山的腿子,高旻的香,天宁的唱念盖三江!这首响亮的...

什么是菩萨

菩萨,这也是梵文的音译,并且是简译,全译是菩提萨埵...

盂兰盆供仪轨

注意事项: 凡设供作此会者,或七日或五日、三日、一日...

【佛教词典】无碍光

十二光之一。指阿弥陀佛的光明,无论什么东西都不能障...

【佛教词典】真善妙有

指真空妙有之法。即天台宗所立三谛中,假谛之法。(参...

高僧们的他心通

他心通有种种不同,如果是已经证道的圣人,比如澍庵,...

往世恶业,今生病因

我们如果生病了,我们要思惟,它不是无缘无故的。生病...

菩提心的发起需要因缘

此菩提心,诸善中王,必有因缘,方得发起。省庵大师《...

还我们本来面目

我们常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这句话说起来...

当下是我们唯一拥有的一刻

如果我们花许多的时间担忧昨日发生过的事,以及明天将...

疗病的五个层次

语云: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人吃五谷杂粮维生...

截流大师:念佛必须具备真实信心

一、要信得心、佛和众生都没有差别,我是没有修成的佛...

佛疗六法

一、念佛对治业障: 平时多用念佛的名号、智慧、功德...

高僧大德的养生之道

这里,我只谈身体的基本调和之道,并且,是总结三位高...

虚云和尚法汇开示

宣统三年在上海静安寺成立佛教总会 今承众位居士邀请...

【推荐】如何修阴德

其大要不出老氏之三宝,曰慈,曰俭,曰不敢为天下先,...

即心是佛,云何识自心

洪州黄檗希运禅师。上堂云:即心是佛,上至诸佛,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