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普曜经卷第八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普曜经卷第八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十八变品第二十五

佛告比丘:「如来于是转法轮已,化彼五人拘邻之等,念:『此间有优为迦叶等,大有名称,国王黎庶咸来奉之,与五百弟子俱。欲往先开化令解道法,然却彼后当次伏焉。』即往从之。迦叶见佛来,起迎赞言:『大道人!善来相见,自安隐乎?』佛报曰:『无病最利,知足最富,有信最友,无为最安。』迦叶曰:『有何勅使?』佛言:『欲报一宜愿不瞋恚,烦借火室一宿之间。』曰:『不爱也,中有毒龙恐相害耳!』佛言:『无苦,龙不害我。』重借至三。迦叶曰:『往。』佛即澡洗前入火室,持蓐布地。适坐须臾,龙即瞋恚身中出烟;佛亦出烟。龙大瞋怒身皆火出;佛亦现神身出火光。龙火佛火于是俱盛,石室尽然,其炎烟出如失火状。

「迦叶夜起相视星宿,见火室尽然。『咄!是大沙门端正可惜,不用我言,为火所害。』佛知其意,于内以道力降龙,龙气力尽则自归伏。佛告龙曰:『汝意伏者当入鉢中。』龙即入鉢中,佛时置于鉢中。迦叶惶懅,令五百弟子,人一瓶水就持灭火,如一瓶着更盛一火,师徒益恐,皆言:『咄!咄!杀是大沙门了矣。』

「明旦佛持鉢盛龙而出之。迦叶大喜:『大道人乃得活耶?器中何等?』佛言:『然,自安隐耳!龙是器中所言毒龙为害者也,今者降之,已受降伏,令受戒矣!』迦叶自以得道,顾谓弟子:『是大沙门虽神,不如我以得罗汉道也。』

「佛复移近迦叶所,止坐一树下。夜四天王来下听经,四王光影明如盛火。迦叶夜起占候见火,明旦诣佛所曰:『亦事火乎?』佛言:『不也!昨夜四王自下听经,是其光耳。』佛止树下,时天帝释复下听经,帝释光影甚明踰前。迦叶占候见光益大,心念沙门续事火也。明日问曰:『得无事火乎?』佛言:『不也!昨天帝释来下听经,是其光耳。』后夜梵天复下听经,梵之光明倍于帝释。迦叶占候见光晃晃。明日问曰:『想亦事火也。』佛言:『不也!昨夜梵天来下听经,是其光也。』

「迦叶五百弟子人事三火,合事千五百三火。明旦然之,火了不然,怪而白师。师言:『是大沙门所为也。』即行问佛:『我所事火,今然不然。』佛言:『欲使然乎?』曰:『愿欲使然。』佛言:『当然!』火即然矣!火然之后,迦叶欲灭之不可得灭。五百弟子共助灭之而不能灭。念言:『是复沙门所为。』即往问曰:『火既然矣,今不可灭。』佛言:『欲使灭不?』答言:『愿欲得灭。』佛言:『当灭!』应时即灭。迦叶白佛:『愿仁留意不须远行,我自给饮食。』还勅家内供设餚馔,曰:『以时至请佛。』佛言:『便去,今随后往。』

「迦叶适去,佛以神足上忉利天,取昼度果;神足至东弗于逮界上数千万里,取阎逼果;南至阎浮提界上,取呵蠡勒果;西至拘耶尼界上,取阿摩勒果;北至郁单越地,取自然粳米。各满鉢还,每先迦叶归坐其床上。迦叶白曰:『从何道来?』佛言:『卿每去后,吾至四域及上忉利天,取此果米香美可食,卿可食之也。』

「佛明日自到迦叶家受饭而还;于屏处食已,念欲澡漱。帝释知佛意,即下以手指地,水出成池,令佛用之。迦叶向暮彷佯村中,见水怪之:『何缘有此?』佛言:『吾朝食已意欲澡漱,帝释指地令出此水,汝当名此为指地池。』佛还树下,道见弃弊衣欲取浣之。帝释知意,即到颇那山上,取成治四方好石,上佛浣衣。佛欲晒衣,帝释复行取六方石,来给晒衣。迦叶见于池侧有两好石,问佛:『云何而得此石?』佛言:『吾欲浣衣晒之,帝释奉上使吾用之,是以然矣。』佛后入指地池澡浴竟,欲上无所攀;池上迦和之树,自然屈枝就佛,佛牵得出。迦叶见树屈下垂条,怪而问佛。佛言:『吾入池浴,出无所持,是以树神为我屈之。』

「时摩竭国王及诸臣庶,以节会持礼贶诣迦叶相乐七日。迦叶念:『佛圣达踰我,众人见之,必当捨我普往事之,使其不现快耶。』佛知其念,即隐不现。众人还已,迦叶念曰:『我有节会余食甚多,得大沙门饭之快耶。』佛即知之,至迦叶所。迦叶惊喜:『来何一快?何以不现?』佛言:『用念卿故。』曰:『何以念我?』佛言:『前卿意念:「是大沙门道德巍巍相好紫金,万民见者必当捨我共奉事之。」是以不现。今卿相念,故复来耳。』

「时迦叶五百弟子适俱破薪,各一举斧皆不得下,懅而白师。师言:『复大沙门所为。』即往问佛:『我诸弟子向共破薪,斧皆举而不下。』佛言:『当下!』应声得下。既下之后,斧皆着薪而不可举,复行问佛。佛言:『可去!自当举耳。』即举得用。

「时尼连禅水长流激疾,佛以神通断水令住,使水壤起高出人头,令底扬尘佛行其中。迦叶见之,畏佛为水所漂,即与弟子俱乘船索佛。见水隔断,中央扬尘佛行其中,迦叶呼言:『大道人乃尚在耶?』佛言:『然!在耳。』又问佛:『欲上船不?』佛言:『大善!』佛念:『今当现道令子心伏。』即从水中贯船底入,无有穿迹。如是变化凡十八焉。迦叶复念:『是大沙门神即神矣,然不如我已得罗汉也。』佛语迦叶:『汝非罗汉,不知道证,胡为强颜不知为耻,虚妄自称我有道德。』于是迦叶心惊毛竪,惭愧无颜自知无道,即稽首言:『今大道人,实妙神圣乃知我意,愿得从大道人禀受经戒作沙门耶?』佛言:『且还报汝弟子共和益善,卿是耆旧国内所敬,今敬学道可独知乎?』

「迦叶受教,告诸弟子:『汝曹知不?我自所见意方信解,当除须发被服法衣,受佛禁戒而作沙门。汝等意欲何趣?』诸弟子曰:『我等所知皆大师恩,师所尊信必不虚妄,愿皆随从得作沙门。』于是师徒脱衣裘褐及水瓶革屣,诸事火具悉弃水中,俱共诣佛稽首白言:『今我五百人皆有信意,愿欲离家剃除须发作沙门。』佛言:『善哉!诸沙门来。』迦叶五百人须发自堕皆成沙门。

「优为迦叶有二弟,次名那提,幼曰竭夷,二人各有二百五十弟子,旧舍水边。见诸梵志衣被什物、事火之具随水下流,二弟惊愕,恐兄五百人为恶人所害大水所漂,即合五百弟子逆流而上。见兄师徒皆作沙门,怪问大兄:『年百二十智慧高远,国王吏民皆共宗事,我意以兄为是罗汉,今反捨梵志业学沙门法,佛岂独大其道胜乎?』迦叶答言:『佛道最尊,其法无量,我虽世尊未有得道,神智如佛其法清净,我见慈心度人无极,以三事教化:一者、道定神足变化自然,二者、智慧知人本意,三者、应病授药。』二弟各顾语弟子:『汝欲何趣?』五百人俱同声言:『愿如大师。』即皆稽首求作沙门。佛言:『比丘来!』二弟及五百弟子,须发自堕袈裟着身,即随佛后成为沙门。佛便有千沙门,俱到波罗奈夷县丛树下坐,诸弟子皆故梵志。佛为弟子现神变化:一者、飞行,二者、说经,三者、教诫。诸弟子见佛威神变化,莫不欢喜,悉皆罗汉。◎

◎佛至摩竭国品第二十六

「尔时世尊,在波罗奈说经已竟,与千罗汉优为迦叶兄弟三人等,悉旧辫发,神通已达,生死已断,行出三界,欲至摩竭流布道训开化愚冥。时摩竭国瓶沙王,闻释种王子身有奇相三十有二、八十种好,巨身丈六体紫金色,弃国捐王行作沙门,得自然佛,号名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为佛、众祐。讲宣道义上中下善,义达微妙所演具足,净修梵行戒禁具足,定成、慧成、解成、度知见成;成就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六通三达,诸天释梵皆奉事焉,莫不蒙济。

「时瓶沙王闻之,欣然大悦:『吾本共要得佛相度。』勅诸大臣长者梵志国中吏民,严治道路散华烧香,持诸幢盖,王乘羽宝之车,大臣百官前后导从,千乘万骑,长者梵志万二千人欲出城迎。忽大风起闭其城门,王怪所以:『今行迎佛,当有吉喜快善瑞应。』时城门神。即谓王言:『快无不利,王往前世与八万四千王,治寺起塔,誓于来世一时见佛谘受道教。今有一人闭在刑狱,违其本誓故城门闭;当放大赦,狱中人出,同时见佛谘受训诲,城门乃开。』王闻乃达,速勅诸方,大赦境土狱囚得出,一时往迎。

「时佛入国,有大社树名曰遮越,佛与比丘共坐树下。王遥见佛与比丘众,如星中月,犹如日出天下大明靡不照曜;亦如帝释梵王圣帝处于本宫,如树华茂晃若金山,威神特显光明巍巍超绝无侣。王心踊跃下车步进,去五威仪,除盖履扇冠帻刀仗,前稽首佛足,自称其号:『我是国王瓶沙身也,久服圣尊饥虚积时。』如是至三。佛告王曰:『实如来言,是王瓶沙也,诸佛天神皆护王身。』王曰:『蒙祐。』退坐一面,群臣百官稽首迁坐一面,前者作礼,中者低头,后者叉手。皆却坐讫,王及臣民覩优为迦叶,在山学仙耆旧来久,怪之佛边,心自念言:『佛是优为师耶?优为是佛师乎?』佛覩心念,即告优为,为说偈言:

「『云何卿优为?  本可所事神;
  祠祀归水火,  日月众梵天。
  事来为几何?  夙夜精进学;
  心中不懈废,  宁尽致神仙。』

「于时迦叶以偈报佛:

「『自念祠祀来,  已历八十年;
  奉风水火神,  日月诸山川。
  夙夜不懈废,  心中无他念;
  至竟无所获,  值佛乃安宁。』

「王及群臣国中万民,尔乃别知优为迦叶是佛弟子。佛告优为迦叶:『汝起。』迦叶即起,长跪叉手佛前。佛言:『现汝罗汉神通。』輙受佛教踊在虚空,身上出火,身下出水;身上出水,还雨其身而身不湿;身下出火,火无所伤;飞行虚空犹如飞鸟,七现七没行于水上,犹如履地。不碍牆壁须弥山地,若如入水。从东方来,没佛前地忽现西方;西来没佛前,忽然现南;南没北现,北没南现。变化已讫,还在佛前长跪叉手,而白佛言:『我是佛弟子,佛是我师。』王及臣民尔乃重明优为迦叶是佛弟子。

「佛告王曰:『天下有眼未必色故也,观色无常;痛痒想行识亦复无常。无常苦空非身之义,非我非彼,未有好道如乐色者。明士达之,色如聚沫,痛痒如泡,思想如芭蕉,行亦如梦,识喻如幻,三界如化,一切无常不可久保。』佛告王曰:『造宫殿来为几何年?』王白佛言:『七百余年。』『为更几王?』王曰:『更二十余王。』佛问王曰:『悉识诸王不?』王曰:『不识!唯知吾父耳。』佛言:『现地有常,人物一切皆归无常,天地虽现常不可久,三界无怙唯道可恃,绝祸于未萠,殖福于未然。灭尽五阴众患之难,如消炬火,积德日进如月之初。』

「佛言王:『犹如母人怀子在胎,相禄各异,或豪贵贫贱、智明愚冥、盲聋瘖痖,父母岂知?子生长后,乃别祸福,非二亲过。是其宿殃所作善恶,非父母咎也。身行恶业,口宣麁言,心念毒恶,诽谤贤圣,寿终身散魂神堕恶地狱之中;身口心善,不犯十恶,修行十德,寿终生天。十方佛前,若在人间,豪贵富乐其命永长。』

「佛言:『虽有是祸福言辞,未必纯一。所以者何?皆从缘起,缘合则生,缘散则灭。从无明缘则有行,从其行缘则有识,从其识缘则有名色,从名色缘则有六入,从六入缘则有所更,从所更缘则有痛痒,从痛痒缘则有恩爱,从恩爱缘则有所受,从所受缘则有所有,从所有缘则有生矣,从所生缘则有老病死忧悲苦恼大毒患合。以除无明、行、识、名色、六入、更、痛、爱、受、有、生、老病死忧愁苦恼大毒患,灭众罪,毒患自然消灭,乃至无为无穷之业,无三界神。十二缘起之根株,坦然无迹犹如虚空,无心意识无所存立,与大道同分别本无,逮得法忍独步无双,度脱十方众生蒙恩。』

「佛说此经时,八万四千诸天世人,万二千远尘离垢诸法眼生,无央数人皆发无上正真道意。时瓶沙王得法眼净,心中欣然前受五戒,大臣百官国民皆前归命亦受五戒。受五戒时,人马车乘咸悉寂然不畅音声。王前白佛:『吾国多事欲退比更亲奉。』佛言:『善哉!劳屈大王群臣民庶。』王稽首礼,绕佛三匝,重礼而去;群臣百官人民次礼而还。大臣贺王:『前时诸王悉不见佛,今独王见,宿福禄厚故乃尔耳。』王益欣踊,亦贺诸臣:『卿等本德值是世尊。』王还宫中,勅夫人婇女大小及国吏民,岁三月六斋守禁法施戒博闻。王适归宫,时天帝释将八万天,散华佛上归命作礼而去,言:『南无佛!』寻皆悉度得法眼净。

「时摩竭国有一长者,名迦陵,见佛入国,天人所奉而无精舍:『我有好竹园欲用上佛。』往诣佛所稽首足下,前白佛言:『佛愍一切如视爱子,弃转轮王不慕世荣,今无精舍,有一竹园去城不远,愿以奉佛可作精舍。』佛受呪愿,佛及圣众游处其中,是故名曰迦陵竹园。

化舍利弗目连品第二十七

「佛未入摩竭国时,国民丰富饶美饮食,作乐倡伎常欢不废,夙夜游戏。佛适入国,罗阅祇城昼夜寂寞,诵声济济,齐戒读经,捨世俗乐如弃粪除,唯佛是尊,听经行法不捨三宝。佛有沙门名曰安陛,遣行宣法开化未闻,五浊之世人心荒迷不达至真,入城分卫,衣服整齐威仪礼节,不失常法行步安详,因是使人见之心悦。时舍利弗,本字优波替,而遥见之心中欣然。自心念言:『我学来久,未曾覩此沙门,衣服礼节安详齐整,不失仪节。试往问之,所奉何道?吾常意疑当有异闻,殊妙之道未必齐此。』往问比丘:『所事何道?谁为师主?愿闻其志?』比丘知意,即说偈言:

「『吾师三界尊,  有三十二相;
  等不存有无,  度众十二门。
  我年既幼稚,  学根近薄尠;
  岂能宣至真,  如来无极业。
  一切诸法本,  从缘悉本无;
  若能及本源,  乃名曰沙门。
  志根一道业,  虚寂无所为;
  游神安静寞,  修善与冥期。』

「安陛沙门答曰:『吾所事师,从无数劫奉行六度无极之法,四等四恩行无盖哀,奉无极慈欲度一切,积功累德不可称载。一生补处在兜术天,降神现存,寄迦维罗卫国夫人之胎。如日现水,生行七步,天地大动,瑞三十二,称己圣者,三界皆苦,吾当度之。释梵四天王咸来启受,九龙浴身,其德无量,粗举其要,非吾萤烛所叹能得究悉,亦非心口之所言思,是吾大师天人之尊。』于是颂曰:

「『吾师天中天,  三界无极尊;
  相好身丈六,  神通犹虚空。
  化训去五阴,  拔断十二根;
  不贪天世位,  心开净法门。』

「时舍利弗欣然大悦,如冥覩明,口言:『善哉!昔来抱疑,又吾好学,八岁从师,至年十六靡不周综,行遍天下十六大国,自谓已达,今乃闻异无上正真,得吾本愿。今佛所在?』答曰:『在迦陵竹园。』将诸弟子往诣佛所。稽首足下问讯至尊:『身堕愚冥迷惑历载,不得谘受,今乃奉圣无极大道,愿听出家得为比丘受成就戒。』佛言:『善哉!』呼:『比丘来!』头发自堕袈裟着身,佛为说经分别诸法,十二根本坦然意达,漏尽意解得无着果。前白佛言:『吾有同学,俗字拘律,今名目连,少小相顺,要有至真以相开示。今已蒙济,彼没尘垢未得拔出,承尊圣旨往开示之。』佛言:『善哉!宜知是时,勿得稽留。』

「时舍利弗稽首佛足,辞出入城求目揵连。遥见目连与诸弟子游行城里街曲里巷,舍利弗趣之。目连覩见体改服变不与常同,问之所以:『被服变改,有何异见?』答曰:『学人无常唯从大明,吾学积年不值大圣,今乃遇之无上大道,欣庆无量故来相求,同其道味累劫无穷。』目连答曰:『是非小事,善共思惟。』舍利弗曰:『无须重言,吾厌从事不复欲闻,假喻言之,人有珍妙施,有得大宝如意明珠及获宝英,复欲反求帛祠为珠,非身所欲。』目连答曰:『仁智胜我,常兄事卿,必不相误,便当同志将吾受训,稽首至尊。』

「时舍利弗与目揵连俱,往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叉手白佛:『违旷侍省沉没尘垢,今乃奉觐,愿为沙门启受法律。』佛言:『善哉!』即除澡瓶鹿衣杖具。佛呼:『比丘来!』头发自堕袈裟着身,为说正谛漏尽意解,所作已办成无着果。佛言:『此二人等往古世时,誓供养我,待吾道成侍卫左右,今乃相值。』本有千弟子,得舍利弗、目连二百五十人,合一千二百五十比丘,一时所度。

「时王遥闻子得佛道已来六年,王念佛已心中悲喜,饥虚欲覩。有一梵志名优陀耶,聪明智慧,本侍菩萨常得其意。王告忧陀:『往请迎佛。问讯:「别阔以来十有二年,夙夜愁慼不捨其心,思一相见如复更生。」』优陀耶受教,往诣佛所稽首佛足,具以王意白佛。忧陀耶见佛,诸天释梵归礼一切受命,前白佛言:『愿得出家以为沙门。』佛言:『呼比丘来!』头发自堕便成沙门,得罗汉道。佛时所度,其余前后得道不可称计。佛自念曰:『本与父王要得佛道尔乃还国,当度父母,今正应还。设若还国无所感动,于事不宜所化甚尠,先遣神足弟子比丘优陀耶往,显示神足知佛欲往,乃解道尊咸共渴仰,发起道心所度乃多。』

优陀耶品第二十八

「尔时世尊告优陀耶:『佛本出家与父母誓,若得佛道还度父母。今已得佛道德已成,必当还国不违本誓。汝以神足经行虚空现其神变,乃知吾身已成大道,弟子尚尔,况佛威德巍巍无量,尔乃信受。』优陀受教,神足飞行经游虚空,往到本国迦维罗卫。城上虚空现无数变,身上出水,身下出火,水不湿身,火无所伤,七现七没,从东没地出于西方,西没东出,南没北出,北没南出,行空如鸟,没地如水,履水如地。王及臣民莫不欣喜,乃知道尊。于是颂曰:

「『佛从本所行,  生死无数变;
  常愍蜎蜚类,  懃苦无量劫。
  时坐佛树下,  还致本宿愿;
  欢喜当听说,  难得数见闻。
  适成佛道时,  輙降魔官属;
  即坏生死本,  消爱欲无余。
  佛念本生地,  意欲见亲族;
  今听王头檀,  所说甚可悲。
  比丘名优陀,  姿性能悦人;
  佛遣使令行,  孚致消息来。
  还入父王国,  以入宣佛意;
  今王太子顾,  意欲还至宫。
  优陀闻佛教,  即听受奉行;
  因时于佛前,  变化随地形。
  其身忽不见,  神足来入城;
  乃至大王殿,  父王所坐前。
  比丘优陀耶,  进现悦头檀;
  变化若干品,  踊出父王殿。
  净譬如莲华,  泥土尘不生;
  父王见恐怖,  即问斯何灵。
 「将无是神祇,  地出何怪尔;
  此形姓为谁?  本从何得来?
  愿以开吾意,  令心疑结解;
  从生至于今,  未曾覩是变。」
 「太子本弃国,  求道度众生;
  恭懃无数劫,  于今乃得成。
  今王莫恐畏,  且宽意悦豫;
  我以坏众恶,  为王太子使。」
  王闻太子问,  泪下如雨星;
 「十二年已来,  乃承悉达声。
  今从吉祥至,  思寤如更生;
  太子捨国位,  成道号何名?」
 「出国坐六年,  精进现成佛;
  号曰天中天,  三界尊第一。」
 「本时在我国,  为作众宝殿;
  刻镂诸妙饰,  于今室何如?」
  优陀耶答曰:  「佛之真正微;
  常坐于树下,  诸天来归趣。」
 「吾子在宫时,  茵蓐布綩綖;
  皆以锦绣成,  柔软有光泽。」
 「龙妻奉宝床,  天帝贡袈裟;
  不以好衣喜,  其心无增损。」
 「在国好美食,  甘膳滋其味;
  今所服食者,  安身何等类?」
 「执鉢行分卫,  福众无麤细;
  呪愿布施家,  世世令安隐。」
 「悉达寐卧时,  不敢妄呼觉;
  鼓琴发歌音,  尔乃令寤起。」
 「如来三昧定,  夙夜无眠觉;
  释梵来劝助,  皆现稽首受。」
 「在家杂香浴,  若干种众馨;
  香香遍室中,  今用何所香?」
 「八解三脱门,  洗浴除心垢;
  其心净如空,  普安无恼忧。」
 「悉达在家时,  擣若干杂香;
  香熏其衣服,  清净无垢障。」
 「戒定慧解度,  以为道德香;
  熏于八难处,  世世度十方。」
 「四品好床座,  以若干宝成;
  重叠布众具,  以卧起其上。」
 「四禅为床座,  意定无愦乱;
  清净如莲花,  不着淤泥水。」
 「在宫无数兵,  诸臣而宿卫;
  左右常拥护,  目不见恶秽。」
 「诸弟子众俱,  千二百五十;
  菩萨无央数,  皆来稽首习。」
 「本在家未出,  有四品好车;
  象马牛羊步,  游行观四方。」
 「五通为骖驾,  彻视洞听飞;
  覩本见众心,  游观度生死。」
 「子出行往返,  幢旄羽鵰饰;
  前后诸导从,  各执诸兵仗。」
 「四等慈悲护,  恩慧仁爱庆;
  普覆众厄难,  以严饰众生。」
 「出时杂伎乐,  椎锺及鸣鼓;
  观者悉填路,  前后不相容。」
 「树下波罗奈,  椎鸣不死鼓;
  拘邻等得道,  八万四千天。
  九十六道伏,  其音闻三千;
  众生莫不悦,  启受心皆明。」
 「所领何国土?  人民为多少?
  所化有几人?  悉为归伏不?」
 「领三千大界,  训化诸群生;
  十方不可称,  莫不蒙济度。」
 「在国思正法,  助吾治万民;
  动顺礼节训,  莫不承教闻。」
 「佛解空本无,  捨于四颠倒;
  靡不归伏者,  神静无为业。
  佛与世无讐,  博无不备达;
  汝言何不返,  一切皆自归。
  正天下满人,  一人头若干;
  一头若干舌,  舌解无数义。
  合集恒沙人,  嗟叹佛功德;
  恒沙劫不畅,  况我萤烛明。」』

「王闻益悲喜叹曰:『善哉!善哉!阿夷言不妄说。佛当来不?何日当至乎?』优陀报曰:『却七日到。』王大踊跃,即勅群臣国中万民:『吾往迎佛。』导从威仪法转轮王,平治道路扫除令净,香汁洒地悬缯幡綵,竪其幢盖周遍国内,其所修治光饰尽宜,千乘万骑出四十里,往奉迎佛稽首归命。优陀耶前报王曰:『本受佛教奉命见王,宣其意故,今还宣命,说王意旨,饥虚无量,欲见至尊稽首受法,并化万民咸蒙福庆。』王曰:『宜知是时,勿复稽留。』

「尔时优陀耶还来诣佛所,稽首足下以申王意。世尊及诸弟子,自期七日当还本国。王及臣民莫不欣悦,别来积年夙夜相念,饮食不甘,寝不能寐,饥虚日久计日度时;须世尊到已竟七日。于时大圣告诸弟子:『明日当发至迦维罗卫见于父王,皆严整衣服携持应鉢。』梵释四王闻佛还国,皆来侍送,天雨香汁散华烧香,竪诸幢盖,四王诸天皆在前导,梵天侍右,帝释侍左,诸比丘众皆随佛后;诸天龙神华香伎乐,追于上侍。佛适进路先现瑞应,三千国土六反震动,百岁枯树皆生华实,诸枯竭溪涧自然泉出。王见此瑞知佛已来,即勅诸释种大臣百官,皆行诣佛散华烧香,竪诸幢幡鼓众伎乐,悉出迎佛。王遥见佛在于大众,如星中月,如日初出照于暘朝,如树华茂芬葩炽盛,巨身丈六相好严身,晃如金山。王覩悲喜,前稽首足下:『离别弥时今乃相见。』大臣百官皆稽首礼。

「即还入城,足蹈门阃地为大动,天雨众华乐器皆鸣,盲者得视,聋者得听,拘躄得行,病者得愈,痖者得言,狂者得正,偻者得申,若被毒者为毒不行,百鸟禽兽相和悲鸣,妇女珠环相掁作声。当尔之时,见此变化莫不欢喜,室宝藏者自然发出,中满珍琦,怀异心者皆共和同,等心叉手自归命佛。诸畜生类蒙其光润,皆得生天;怀妊母人蒙斯光明,苦痛微薄皆得在产,端正姝好,消淫怒痴无复尘劳,展转相视如父如母如兄如弟如子如身;地狱休息,饿鬼饱满,寻光来至归命世尊,皆发道意。王见佛巨身丈六相好光明体紫金色,诸根寂定如星中月,晃如金山,天帝梵王四王所奉;覩诸梵志,久在山中曝露身形,日炙风飘身体黑瘦,在佛边侍,犹如黑象在紫金山不能发起。显佛大德令一切悦,便勅国中诸豪族释,端正姝好颜貌殊异,选五百人出为沙门,侍佛左右,犹如凤凰在须弥山,亦如摩尼着水精器。

「时佛弟难陀亦作沙门,来下须发。时难陀有典监,作剃头师,前白佛言:『人身难得,佛世难值,明时叵遇,今我丈夫及诸尊者识道至高不可限量,不慕世荣捨弃尊位,行作沙门。今我小节下劣靡逮,何所贪乐不出为道乎?唯佛愍哀济救三涂,没溺尘埃拔为沙门。』佛言:『善哉!』佛时便呼:『比丘来!』头发则堕袈裟在身,即成沙门。礼诸沙门因随次坐,难陀在后作次第礼,到此沙门则住不礼,心自念:『是我家僕,不能为礼。』佛知告难陀:『佛法大通举学前后,不在尊卑,犹如大海悉受万川四流不避污泥,执心如地,四大俱等。地水火风内外无异,其神空净,所着为名,宜弃自大,以法自将,乃应先圣无极道训。』时难陀见佛教诲切至,事不得止,解了本无弃捐自大,下意作礼。天地大动,众会咸叹:『善哉!为道等心,除自贡高而下卑心,感于天地为之大动。』从是制法先学为长后学为小,法之常宜各无所限,无所诤讼。

「时佛入宫坐于殿上,王及臣民日日供养百种甘馔,佛说经法所度无量。俱夷携罗云来,稽首佛足瞻对问讯:『久违侍觐旷废供养。』时王眷属皆怀沉疑,太子捐国十有二年,何从怀妊生子罗云?佛语父王:『告诸群寮:「俱夷守节贞洁清净,无瑕疵也。」设王不信,今当现证。』于时世尊化诸众僧皆使如佛,相好光明等无差异。于时罗云厥年七岁,俱夷即以指印信环与罗云言:『是汝父者以此与焉。』罗云应时直前诣佛,以印信环而授世尊。王及群臣咸皆欣踊,称言:『善哉!所见无量,真佛子也。』佛语父王及诸臣曰:『从今已后无复怀疑,此吾之正子,缘吾化生,勿咎俱夷也。』王得道证,俱夷受戒净修梵行,宫人大小咸受戒法,月六斋岁三斋,奉持不懈。国内清宁风雨以节,时不越叙五穀登贱,民安其所,万邦黎庶咸来庆贺,道德滋茂如月之初。」

叹佛品第二十九

于是世尊告神妙天、大神妙天、欢豫天、加欢天、旃檀天、大悦天、寂然天、寂律天,如是等类净居天子伴党八人:「佛以大会转于法轮,为一切故救济十方,勿令废断,开众生意经布天下,乃报佛恩。」于时世尊复告大神妙天子:「今此经典名《普曜大方等典》,诸菩萨力所可娱乐,遍诸佛世界悉令咸闻,经所入处靡不晃昱,佛自口宣,当速受之持讽诵读,是佛法目普令流布。若菩萨学闻是经法,其心坚强,精进奉行无上正真之道为最正学。若有众生乐微妙者,住大乘法心念无疑,降魔罗网,悉讽诵已必获大圣,诸外异学不得其便,劝助学微成大德本至于大乘。

「若有贤人设闻说是《普曜经典》,叉手自归,即捨八事懈怠之本,成八功勳。何谓为八:一、得端正好色。二、得力势强盛。三、得眷属滋茂。四、逮得辩才无量。五、学疾得出家。六、所行清净。七、得三昧定。八、得智慧明无所不照。是为八功德。

「若有人为法师布座讽诵是经,当得八座福。何谓为八:一、得长者座。二、得转轮王座。三、得天帝座。四、得自在天座。五、得大梵天座。六、得菩萨座。七、得如来座。八、得转法轮度脱一切座。是为八座。

「若有法师班宣是法,设有赞叹善哉者,当得八清净行。何谓为八:一曰、言行相应无所违失。二曰、口言至诚而无虚妄。三曰、在于众会真谛无欺。四曰、所言人信不捨远之。五曰、所言柔软初无麤犷。六曰、其声悲和犹如哀鸾。七曰、身心随时音声如梵,会中人闻莫不咨受。八曰、音响如佛可众生心。是为八。

「若有书是《普曜经典》,着于竹帛,不恡惜经心不怀妬,众人嗟叹三十四行,名德流布;若得学是经典,得八大藏。何谓为八:一、得意藏,未曾忘捨。二曰、所得心藏,无所不解分别经法。三、得往来藏,普解一切诸佛经法。四、得总持藏,一切所闻皆能识念。五曰、得辩才藏,为诸众生班宣经典皆欢喜受。六曰、得法藏,将护正法。七曰、得随意法藏,未曾断绝三宝法教。八曰、得奉行法藏,则輙逮得无所从生之忍。是为八大法藏。

「若有受持是《普曜经典》讽诵受持,得具八业。何谓为八:一曰、施业,无悭妬心。二曰、戒业,具足诸愿。三曰、闻业,合集智慧至阿惟颜。四曰、寂业,懃于一切定意正受。五曰、见业,悉能具覩三达之智。六曰、福业,具于相好训诲佛国。七曰、慧业,为众说法应病授药。八曰、大哀业,为于十方殖众德本而无懈惓。

「受持是《普曜法》,心自念言:『使一切众生皆逮是法。』以是德本复得八大福。何谓为八:一曰、转轮圣王成大福德,覩见无极建立笃信。二曰、得作四天王。三曰、得作帝释。四曰、得作炎天王。五曰、得作兜术天子。六曰、得作无憍乐天。七曰、得作化自在天。八曰、得作如来,断诸不善法具足诸善本。是为八。

「若有受此《普曜经》者,若至心听耳贯係意,得八清净心。何谓为八:一曰、常行慈心消除瞋恚。二曰、常行愍哀除众患害。三曰、常行喜悦除诸不乐。四曰、常行于护除诸结着。五曰、修四禅行在于欲界而得自在。六曰、行四无色定而得由己。七曰、得五神通游诸佛土,除诸罣碍众盖之患。八曰、逮得勇伏定意独步三界。是为八。」

嘱累品第三十

尔时世尊告贤者大迦叶、贤者阿难、弥勒菩萨:「我从无数劫遵习是法,乃成无上正真之道。嘱累汝等,以手相付,受持讽诵广为人说。」于时世尊欲使此法普悉周布十方,说是偈言:

「佛目所覩众生类,  皆得罗汉如身子;
 若有供养亿千劫,  乃复前进如恒沙。
 加复供养辟支佛,  若有一日奉斯经;
 计此功德超过彼,  其阿罗汉不足立。
 一切众生成缘觉,  若有供养亿千劫;
 饮食衣服床卧具,  [打-丁+鸟]香杂香及名华。
 若有一心叉十指,  等心自归一如来;
 口自发言南无佛,  是功德福为最上。
 一切众生皆成佛,  若有百劫供养者;
 衣被饮食床卧具,  [打-丁+鸟]香杂香及名华。
 若有正法欲倾危,  弃捐其身自投命;
 若有一日常昼夜,  护是法者必超彼。
 若有奉事十方佛,  及于缘觉诸声闻;
 若有坚固此道心,  受斯要典诸法王。
 一切经卷是道谛,  若诸如来如恒沙;
 供养奉事诸如来,  若有手得是经卷。
 其大辩才无等伦,  分别一句至亿劫;
 智慧正义无有损,  若以是经为人说。
 诸导师慧无边底,  计无有人与等者;
 犹如江海不可尽,  闻是法者等若兹。」

佛告贤者迦叶、阿难、弥勒,重相嘱累:「受之持之,讽诵学之,令普流布,示其同学及十方人,皆令蒙济。使不断绝,展转相教,展转相成,使不稽留。三宝不断,乃报佛恩。」

佛说如是,大神妙天子及净居天子,弥勒菩萨、贤劫菩萨,及大迦叶,诸大弟子,天、龙、鬼神、揵沓和、阿须伦,闻佛所说,莫不欢喜奉行。

普曜经卷第八

 

上篇:普曜经

下篇:方广大庄严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本缘部目录

瑜伽师地论(100卷)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

佛说众许摩诃帝经

佛说众许摩诃帝经卷第一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

大鱼事经

佛说大鱼事经 东晋天竺三藏竺昙无兰译 闻如是: 一时...

佛说睒子经

佛说睒子经 西秦沙门圣坚奉 诏译 闻如是: 一时,佛...

佛说义足经

佛说义足经卷上(八双十六辈)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桀贪...

佛说菩萨修行经

佛说菩萨修行经(亦名威施长者问观身行经) 西晋河内沙...

明觉禅师语录

明觉禅师语录卷第一 参学小师惟盖竺编 住苏州洞庭翠峯...

佛为胜光天子说王法经

佛为胜光天子说王法经 大唐沙门释义净奉 诏译 如是我...

【注音版】佛说罗云忍辱经

佛说罗云忍辱经...

佛说菩萨十住经

佛说菩萨十住经一卷 东晋三藏祇多蜜译 佛说菩萨戒十二...

大乘悲分陀利经

大乘悲分陀利经卷第一 失三藏名今附秦录 转法轮品第一...

力庄严三昧经

力庄严三昧经卷上 隋天竺三藏那连提耶舍译 如是我闻:...

【注音版】达磨大师血脉论

达磨大师血脉论...

大方广总持宝光明经

大方广总持宝光明经卷第一 西天中印度摩伽陀国那烂陀...

【推荐】你的一次参与是动物一生的痛苦

你的一次参与是动物一生的痛苦,世界动物保护协会呼吁...

圣严法师:见人低一级

所谓的「大丈夫」要能屈能伸、舒卷自如,一般人往往是...

用求救的心去念佛

大家一定要坚信一点,这个六字洪名阿伽陀药,万病总治...

生漏梵志皈依佛本缘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有一位名...

猎人与小鸟

有一群小鸟每天很快乐的飞翔,有个猎人很想捕捉它们,...

在教在禅,皆修净土,同归一源

然于百丈立祈祷病僧,化送亡僧之规,皆归净土。又曰,...

明白诸相皆空,面对毁谤无需太在意

【原文】 经言:人之谤我也,出初一字时,后字未生;出...

舍利弗的坚心

一日,佛陀打坐后起而经行,罗睺罗即跟随在佛陀身旁。...

不修空性智慧,就很难断除对三界的攀缘

【不具通达实际慧,虽修出离善菩提。不能断除有根故,...

大孝中的大孝

佛世,大目犍连事母至孝。母死出家,精进行道,得六神...

如何对待仇恨

小沙弥去担水,回来的路上被蛇咬伤。 回寺院处理好伤...

不杀生的意义何在

断命曰杀,有情曰生,断有情生命叫杀生。为何释迦牟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