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阴持入经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阴持入经卷上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佛经所[卫-韦+正],亦教诫,皆在三部,为合[卫-韦+正]。何等为三?一为五阴,二为六本,三为所入。

五阴为何等?一为色,二为痛,三为想,四为[卫-韦+正],五为识;是为五阴。

色阴名为十现色入,十现色入为何等?一、眼,二、色,三、耳,四、声,五、鼻,六、香,七、舌,八、味,九、身,十、乐;是为十现色入。是名为色种。

痛种为何等?痛种为身六痛:一、眼知痛,二、耳知痛,三、鼻知痛,四、舌知痛,五、身知痛,六、心知痛;是为身六痛,名为痛种。

思想种为何等?思想种为身六思想:一、色想,二、声想,三、香想,四、味想,五、更想,六、法想;是为身六思想,名为思想种。

行种为何等?[卫-韦+正]种名为身六更:一、色所更,二、声所更,三、香所更,四、味所更,五、触所更,六、法所更;是为身六更,是名为行种。

识种为何等?识种名为身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心识;是为身六识,是名为识种。

名为五阴种,当知是。是从何知?为非常、苦、空、非身。从是知亦有二知:一为慧知,二为断知。从慧知为何等?为非常、苦、空、非身,是为从慧知。从断知为何等?爱欲已断是为从断知。

阴貌为何等?积为阴貌,足为阴貌;譬如物种名为物种,木种名为木种,火种名为火种,水种名为水种,一切五阴亦如是。

有十八本持,十八本持为何等?一、眼,二、色,三、识,四、耳,五、声,六、识,七、鼻,八、香,九、识,十、舌,十一、味,十二、识,十三、身,十四、更,十五、识,十六、心,十七、法,十八、识,是名为十八本持。

已知是,从何知?为非常、苦、空、非身,是为知。从是知亦有二知:一为、从慧知,二为、从已断知。从慧知为何等?为非常、苦、空、非身,是为从慧知。从断知为何等?爱欲已断是为从断知。彼为具足,具足为何等?或言无有余具足,已无有余,令眼明见明。

一[卫-韦+正]者,说是已为断眼本、耳本,遍说如是,为本持;譬是人为多热,如是名遍,譬喻是为具足。

亦有十二入,何等为十二?自身六,外有六。自身六,为何等?一为眼、耳、鼻、舌、身、心,是为自身六入。外有六,为何等?色、声、香、味、更、法,是为十二入。

一切从何知?为非常、苦、空、非身,是从是知,亦有二知:一从慧知,二从断知。从慧解知为何等?为非常、苦、空、非身,是为从慧知。从断知为何等?爱欲已断是为从断知。

何等为入?解从是致名为入,从入解;譬从金入名为金地,从银入名为银地,如是各各应是譬喻所从所入,是从是有,如是从所意念,有行罪苦法如是。从所致,是名为从是入。亦有从是入,譬如王有入所有名,是亦如是。

为有四谛:苦、习、尽、道。苦名为要,语身亦念;习名为要,痴亦所世间爱;尽名为要,慧亦解脱;道名为要,止亦观。

亦有三十七品经法:四意止、四意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意、贤者八种道[卫-韦+正],是为三十七品经法。过去佛亦有是,现在佛亦有是,未来佛亦有是。辟支佛亦从是得度世道,佛弟子亦从是,是为度世无为道。

四意止为何等?或见比丘,自身身身相观行止,外身身身相观[卫-韦+正]止,内外身身身相观行止,尽意念以却世间痴心不便;自痛痛痛相观[卫-韦+正]止,外痛痛痛相观[卫-韦+正]止,内外痛痛痛相观[卫-韦+正]止。尽意念以却世间痴心不便;自意意意相观[卫-韦+正]止,外意意意相观[卫-韦+正]止,内外意意意相观[卫-韦+正]止,尽意念以却世间痴心不便;自法法法相观[卫-韦+正]止,外法法法观[卫-韦+正]止,内外法法法相观[卫-韦+正]止,尽意念以却世间痴不便。

何等为从四意正断?或比丘有未生弊恶意法发,方便令不生,劝意不舍方便,[卫-韦+正]精进摄制意,舍散恶意,是为一断意;已生弊恶意发,清净法欲断,劝意求方便,[卫-韦+正]精进摄制意,舍散恶意,是为二断意;未生清净法劝意发,方便令生,[卫-韦+正]精进摄制意,舍散恶意,是为三断意;已生清净法,令止不忘、令不减、令[卫-韦+正],不啻令[卫-韦+正]足发方便,[卫-韦+正]精进摄制意,舍散恶意,是为四意正断。

何等为四神足?或有比丘,为欲定断生死,随[卫-韦+正]增神足,恶生死猗,却欲猗尽猗,是为一神足精进定;断生死,随[卫-韦+正]增神足,恶生死猗,却欲猗尽猗,从不便意生遣离去,是为二神足;意定断生死,随[卫-韦+正]增神足,恶生死猗,却欲猗尽猗,从不便意生遣离去,是为三神足;戒定断生死,随[卫-韦+正]增神足,恶生死猗,却欲猗尽猗,从不便意生遣离去,是为四神足。

四意止、四意断、四神足,为已说具。

何等为五根?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是名为五根。彼根应何义根为根义?属为根义,可喜为根义,不为同事为根义,是名为根义。

何等为五力?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是名为五力。彼力应何义?无有能得坏为力义,有所益为力义,有胆为力义,能得依为力义,是名为力义。

有七觉意,何等为七觉意?一、念觉意,二、法分别观觉意,三、精进觉意,四、爱可觉意,五、猗觉意,六、定觉意,七、护觉意;是名为七觉意。

有得道者八种道[卫-韦+正],何等为八?一、直见,二、直[卫-韦+正],三、直语,四、直治,五、直利,六、直方便,七、直意,八、直定;是名为八道[卫-韦+正]。

八种道[卫-韦+正]为堕合三种:一、戒种,二、定种,三、慧种。彼所直语、直业、直治,是名为戒种;彼所直方便、直念、直定,是名为定种;彼所直见、直[卫-韦+正],是名为慧种。皆从是教诫,令不啻教诫、令不啻教意、令不啻慧教诫。

彼戒种比丘,为拔瞋恚亦[卄/恶]本、为散瞋恚结、为合恚疮、为识苦痛、为度欲界。

彼定种比丘,为拔悭[卄/恶]本、为散欲结、为合欲疮、为知乐痛、为度色界。

彼慧种比丘,为拔痴[卄/恶]本、为散痴结、为合憍慢疮、为知不乐不苦痛、为得度无有色界。是为三种比丘。止为拔三[卄/恶]本、散三[卄/恶]使、合四疮、知三痛、度三界。

何等为十二种?从求如求等生,从痴因缘令有[卫-韦+正],从[卫-韦+正]令有识,从识令有名字,从名字令有六入,从六入令有致,从致令有痛痒,从痛痒令有爱,从爱令有受,从受令后有,从有令有生,从生令有老死忧悲苦,不可心致[病-丙+(止/(止*止))],如是具足苦种,为致习。痴已尽便[卫-韦+正]尽,已[卫-韦+正]尽便识尽,已识尽便名字尽,已名字尽便六入尽,已六入尽便致尽,已致尽便痛痒尽,已痛痒尽便爱尽,已爱尽便受尽,已受尽便有尽,已有尽便生尽,已生尽便老死尽,已老死尽,忧悲苦不可心[病-丙+(止/(止*止))]便尽,如是具足苦种便得尽。

彼痴名为不知四谛如有,不解不见、不相应不受、不解不解根,是名为痴。

彼痴因缘[卫-韦+正]为何等?为六望受。何等为六?色声、香、味、触、法。是为身六望受,是名为[卫-韦+正]。

彼[卫-韦+正]因缘识为六身识,眼、耳、鼻、舌、身、心,是名为六身识。

彼识因缘名字,字为色,名为四不色阴,痛想[卫-韦+正]识是为名。色为四大本,谓地、水、火、风是。上为名,是四为色,是二相连共为名字。

彼名字因缘身六入受:眼、耳、鼻、舌、身、心,是名身六入受。

彼六入因缘身六思望:眼、耳、鼻、舌、身、心,是名为身六思望。

彼思望因缘身六痛:眼、耳、鼻、舌、身、心,是名为身六痛。

彼痛因缘六身爱:色爱、声爱、香爱、味爱、触爱、法爱,是名为六身爱。

彼爱因缘受为四受:一、欲受,二、见结受,三、戒愿受,四、身结[卫-韦+正]受,是名为四受。

彼受因缘有为三有:一、欲界,二、色界,三、无色界,是名为三有。彼有因缘生,为上五阴、六持、六入。己有如有,生聚,已往堕致分别根,已入得有,是名为生死。

为何等名?为人人所在,在所往。已往坏已过,死时是命,亦根已闭塞,是为死。上本为老,后要为死,是故名为老死。

痴相为何等?为冥中见冥。如有不解,令从是致堕行相处。

[卫-韦+正]相为何等?为令后复有,是为[卫-韦+正]相。上从是发起,令从是致堕识处。

识相为何等?为识物、识事,是为识相,令从是致堕名字处。

名字相为何等?为俱猗,是为名字相,令从是致堕六入处。

六入相为何等?为分别根,是为六入相,令从是致堕思望处。

思望相为何等?为相会更生,是为思望相,令从是致堕痛处。

痛相为何等?为更觉,是为痛相,令从是致堕爱处。

爱相为何等?为发往,是为爱相,令从是致堕受处。

受相为何等?为受持,是为受相,令从是致堕有处。

有相为何等?令堕若干处,是为有相,令从是致堕生处。

生相为何等?为已有五阴,是为生相,令从是致堕老处。

老相为何等?为转熟是为老相,令从是致堕死处。

死相为何等?为命根尽,是为死相,令从是致堕苦处。

苦相为何等?为身急,是为苦相,令从是致堕不可处。

不可相为何等?为心意急,是为不可相,令干从是致堕悒悒忧。

悒悒相为何等?为忧五阴,令从是致堕愁[病-丙+(止/(止*止))]处。

悲愁相为何等?口出声言,令致悲[病-丙+(止/(止*止))]懑,懑为[病-丙+(止/(止*止))],[病-丙+(止/(止*止))]亦为懑。

九绝处,为一切[卄/恶][卫-韦+正]令部伴,从流行。

为有二本从有结罪,为三[卄/恶]本,亦有四倒。

彼二本罪[病-丙+(止/(止*止))]为何等?一为痴,二为堕有爱,名为二本。

三[卄/恶]本为何等?一为贪欲,二为瞋恚,三为痴惑,是名为三[卄/恶]本。

有四倒,四倒为何等?非常念常,是为思想倒、为意倒、为见倒,是为一倒;计苦为乐、非身为身、不净为净、思想意见倒,如上说,是名为四倒。

彼痴名为不解四谛:不慧、不见、不相应、不解受为[卄/恶],是为痴。

彼有爱为何等?为所世间欲发往不舍,是为有爱,是名为二本。彼欲贪本为何等?为所在所种贪,为奇珍宝,为奇财产,为奇严事,为有嫉在奇。贪可贪欲,可往爱相,爱哀相,往不舍,是为贪[卄/恶]本。

是本为谁?为所有贪,为身非法[卫-韦+正],口非法[卫-韦+正],心非法行,亦余俱相连。[卄/恶]种所作,意念是法本,是故名为贪[卄/恶]本。

彼瞋恚非法本为何等?为在人为在[卫-韦+正],恚相恚,不忍不识,因缘瞋瞋恚发评谆,念不可,说不可,所念说不好令意却,是为恚非法本。是本为谁?为非法本,所身罪、所言罪、所心罪,亦余所相连意念,为是法本,是故为瞋,名为非法本。

彼痴惑非法本为何等?不知四贤者谛如有,不解不见、不相应不解,受非法,或随或受、或在或不识、或痴冥在冥。蔽覆令冥、令无眼、令慧坏,知尽不能致无为度世,是痴惑非法[卫-韦+正]本。是本为谁?为惑非法,身[卫-韦+正]作、口[卫-韦+正]作、心[卫-韦+正]作,亦所共相助非法,意所念非法本,是名为惑非法本。

彼当知,倒亦当知,所倒当知,从所倒当知是。

彼有一倒,从一倒为四倒,从所有为三倒。何等为一倒?为对或受,非常为常,苦为乐,非身为身,不净为净,是为一倒。

何等为四倒?所有身、痛、意、法,是为四倒。

何等为三倒?一为想,二为意,三为见,是为三倒。

使彼所可意根相连着,若色若像为受想,是为欲想。

以为有欲想,相随久不断,在意念是为欲念种。

若彼所想分别受,是名为想倒。

彼惑意不如有受,所从不应受解,是名为意倒。

所以受不舍在意,念在色,不净意计净,听可意念已快所见受往,是名为见倒。

彼所见已为相分别,应当为十二倒。何等为十二?在身有三,在痛有三,在意有三,在法有三。有四想倒,意倒亦有四,见倒亦有四;亦为在入因缘相会色,令为十二倒。身三、痛三、意三、法三合为十二倒。为如是六,为七十二倒。

从本得因缘,起随因缘,多少无有量,不可数,在人无有数,无有数倒。

彼五阴为四身有,从所有色阴是属身;从有痛阴是属痛身;从有识阴是属意身;从有想阴亦[卫-韦+正]阴,是属法身。从有是五阴,令受四身因缘有。

彼身不净计净,是为身倒;彼痛苦计为乐,是为痛倒;彼意非常计为常,是为意倒;彼法不为身计为身,是为法倒。为欲正四倒故,佛为现四意止为说分别。

彼为身身相观[卫-韦+正]止,为不净意念净倒得解;彼为痛痛相观为苦计为乐倒得解;彼为意意相观非常计为常倒得解;彼为法法相观非身计为身倒得解。

彼冥中冥如有不解是为痴相;令堕所倒处,欲得往是为爱相;令从是受色为身,故令欺奇,是为贪相;令堕不与取,所可不如意是为恚相;令堕杀处,为不解事,是为痴惑相;令受邪堕邪处,为作彼所[卫-韦+正]法不却受相是为;令堕有常想,不知身、躯、物为更相会相,令计乐想为堕身处,为不解所法相为有身想;令堕是为是我所处为堕,受色像相,令计是为净想;令从是堕,不摄守根处,是为九品。为已分别,为一切不可[卫-韦+正]非法伴已说。竟是,多闻者能解,不多闻者卒不解;是为慧人能解,不慧卒不解;是[卫-韦+正]者能解,不随行不解。

有◎九绝处,令一切净法部堕聚合。何等为九?一、止,二、观,三、不贪,四、不恚,五、不痴,六、非常,七、为苦,八、非身,九、不净,是为九。

彼止名为意止,在处能止、已止、正止、摄止、不失止、不志、心寂然,一一向念是名为止。

何等为观?观名为了阴、为了持、为了入、了名字、了从本生、了从本法已生、了苦、了习、了尽、了道[卫-韦+正]、了从善[卄/恶]从是法生,了增复增、了白黑,了是可随、不可随。如有分别,为拕、不拕、为下、复下、为念、复念、为思观、为识、为慧、为眼、为谋、为满、为解、为慧、为明、为欲、为光、为敢不离、为观法、为觉意、为直见、为道种,是名为观。

亦有若干二辈观:一为净观,二为不净观,三为清净观,四为不清净观,五为黑观,六为白观,七为可[卫-韦+正]观,八为不可[卫-韦+正]观,九为罪[卫-韦+正]观,十为殃福观,十一为缚观,十二为解脱观,十三为有所益观,十四为失无所益观,十五为往观,十六为还观,十七为受罪观,十八为除罪观,是故名为观。

亦为二因缘令有是说止,为一切天下人有二病。何等为二?一为痴,二为爱。是二病故,佛现二药。何等为二?一为止,二为观。若用二药为愈二病,令自证。贪爱欲,不复贪念,意得解脱,痴已解,令从慧得解脱。

阴持入经卷上

阴持入经卷下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彼爱欲药为何等?为止。爱已解,意亦解,意已解,病便愈。

彼痴药为何等?为观。痴已却解,从慧解脱为病愈。

如是佛说,如是二法,当知一为字,二为色。二法当舍:一为痴,二为爱。

二法当自知:一为慧,二为解脱。二法可[卫-韦+正]:一为止,二为观。

彼止已行令识色,已识令爱得舍,爱已解意便得解脱,自证知。止已行满足便得舍痴,已得舍痴便从慧得解脱,自证知。

若比丘已二法自知字亦色,已二法舍痴亦爱,如是齐是便无所着,应行毕。欲度世,是为尚有余无为未度,已无为竟,命已竟毕,便为苦尽,令后无苦。

彼以有是阴,亦持亦入,已尽止寂然,从后无阴亦持亦入,无相连不复起,是为无余。已得度世无为,毕是为二无为种。

彼不贪清净本为何等?为三界中不得、不望、不求,是名为不贪清净本。

是本为谁?为不贪身清净、言清净;亦余相连清净法意所念为本,是为不贪清净本;亦有清净本,佛说为八种行,是清净本。彼为三清净道种,是为不贪本。何等为三?一为、直方便治。二为、直念。三为、直定。是为三清净道种本,是故名为不贪清净本。

彼无恚不犯法本为何等?若忍所[卫-韦+正],未来为不出恚忍因缘,为不恚不恚不受殃,无恚无瞋亦不瞋,无怨亦不想怨,是为无恚不犯法本。是故名为无恚不犯法本。

亦有三清净道种:一、无恚不犯法本为正语,二为正业,三为正致利。是为三清净道种,是故名为无恚不犯法本。

彼不惑清净本为何等?为从慧见四谛如有,如有应受清净,不愚不惑,不随惑亦不堕惑。慧明明相见,从清净法,是为不惑清净本。

是本为谁?为不惑清净,所身[卫-韦+正]、所言[卫-韦+正]、所心[卫-韦+正],亦所相连清净法,为意思惟相念所法本。

亦为从二清净道种,为不惑本:一为直见,二为直[卫-韦+正]。是为从二清净道种本。是故名为不惑清净本,是为三清净、为八种道,已份在所随应非常,为如是。

彼非常想为何等?一切所[卫-韦+正]是非常想,所想计知是为受,是为非常想。

亦从有世间八法。何等为八?有利无利、名闻不名闻、有论议无论议、若苦若乐。为意不堕不受,从若干思不受,止护观,思恶得止,是名为非常想。

彼苦想为何等?为一切世间行,是为苦所想觉知受,是名为苦想。

从是要为何等?望苦想为已习、已增,所念已多,为贪已足,为不堕贪,为意不受不堕,相牵不堕、不念。若干意护观为已,恶为得止,从是思望致是要。

彼非身想为何等?为一切法不计身不堕身,为想知想受,是名为非身想。

从是为何等?望致非身想已,为念思,为已增,令是是自计我,为是为意不受舍若干态,不受跓为观,[病-丙+岁]恶得止,是为从是要致。

彼恶不净想为何等?为一切世间[卫-韦+正]为不净,所想自知受,是名为不净想。

从是想为何等?望致不净想已,为念为思为已增,令世间五乐意却舍意,不牵不受不复堕,若干念以得护,为[病-丙+岁]恶得跓,是为从是要致。彼为四思想念行,何以故?令知五阴,故佛说是分别,见彼不净想[卫-韦+正],为令色阴从是解,彼苦想[卫-韦+正],令痛阴从是解,彼非身想[卫-韦+正],令思想阴亦[卫-韦+正]阴从是解。

彼非常想[卫-韦+正],令识阴从是解。

彼从止[卫-韦+正],令爱从是解。

彼从观[卫-韦+正],令痴从是解。

彼从不贪,为舍贪。

彼从不恚为舍恚。

彼从不惑为舍痴。

彼从非常想,令解有常。

彼从苦想,为解乐想。

彼从非身想,为解身想。

彼从不净想,为解净想。

彼从止摄意能得还,是为止想,令从是止禅。

彼从一切法寂然,能得解受,是为观想,令止跓一切知。

从欲能得还想,是为不贪相,令还不与取止。

已后不复生痴,是为无有恚想,令从杀还得止。识事亦物是为不惑相,为令得止,止所世间、所[卫-韦+正]为、所法能受相,是为非常想。

令知从生,亦知从灭,识为是处。

为世间[卫-韦+正],作世间更,所所识想是为苦,为所思想,是为痛种处。

一切所法不住想,是为非身想,是为思想。

是已见身尸已坏,青膖为受是相,是为不净思想。

从是为悔却,令寂然止。是为九品处,已分别说。

见为一切无为部,说具足是为谁?知多闻、少闻不为慧者。不慧不为常意在经,为意相连生。为从不分别观;令不得非常想,不受非常想;令从是堕五乐;令五乐覆盖,从所应[卫-韦+正]失;令不解苦想;令堕五阴受入;令为意计是身。若干本非一本,不舍不观,令不堕非身想,为意在颜色。

乐计是身为净,不计是皮肌覆,令不堕不净想,不住受、止。是想不信令无有想,不受喜。为从是四种已除,堕得无为种处。

佛说信根,比丘欲见知,当求在四沟港种为清净法,不舍方便相,令致清净,从清净发起令堕四意止。

佛说精进根,比丘欲见知,当在四意断。过去所更,相念不忘,为从不忘发生堕四意止。

佛说念根,比丘欲见知,当观在四意止。为一意想,是为定从不惑起,令堕四禅处。

佛说是比丘欲知定根,当知在四禅,从本校计为慧,如有能得持,从是发起令堕四谛。

佛说慧根,比丘欲见,当在四谛。为有四轮:好郡县居轮、依慧人轮、自本正愿轮、宿命有福轮。彼为道德共居相,是为好郡县居,令得贤者依止处,以得道德依猗相,是为依慧人。从是为堕有正愿处,以得正愿相,是为身正愿,令堕福处。从清净行有所入相,是名为福,令致堕五乐处。

彼为戒法十一本:一为色持戒无悔,二为已不悔令得喜意,三为已有喜令爱生,四为已意得爱为身得猗,五为已身得猗便得乐,六为已意得乐便得正止,七为已意得正止便知如有,八为已知如有便寂然,九为已寂然便得离,十为已得离便得解脱,十一为已得解脱便见慧。有慧便知生死已尽,道[卫-韦+正]已毕,所作[卫-韦+正]已竟,不复还受苦。

戒相为何等?至命尽持戒,令从是致无悔。身不增罪相为无悔,从是致喜令得喜处。可意相为喜,令致爱处。喜足相为处,令致有猗处。从[卫-韦+正]为是为得猗相,令致乐处。已无[病-丙+(止/(止*止))]为乐相,令从是致定处。意随使不忘为定相,令致如有慧处不惑;如有相随相,是为寂然处。若知非身是为寂然相,令从是致相别离处。不近会为相别离,为从是致解脱。已为非行法不受殃,是为解脱相,令致解脱慧见。

为有四道德地,何等为四?为四行者福。彼若如有知智,是为见地;为得道迹,是为得道福;彼如有如有知是为恶却离,是名为薄地,为有往来福;彼以恶却为不用,是名为相离地;彼已相离,是为不复还福,是名为欲竟地,无所着。

亦[卫-韦+正]者福是何义?为道弟子有八种道[卫-韦+正],是名为[卫-韦+正]者。为是是福,是故名为[卫-韦+正]者福。何以故?为[卫-韦+正]清净为名,是为清净福,是为道德。有八种清净道[卫-韦+正],为是是福,是故名为清净福。

彼为应得道迹,云何已谛相应道,弟子便断三缚结?彼为三缚结为何等?一为知身非身,二为无疑,三为不贸易[卫-韦+正]戒。已断是三缚结,道弟子便堕道迹,不复堕恶道、毕竟道七更天上,亦人间已更,所在往来便断苦,从苦得解,是名为见地,为得道迹福。

彼何等为令意堕是身,亦知是身?痴为以不闻,为世间人不见觉者,亦不从闻者、受教戒闻者,亦为未分别。现正法为意念,是色为身。遍覩色为身,是色亦为身,色亦是我身,痛想[卫-韦+正]识,亦如上说。已如是得观,便受五乐,令为受是身,为堕身,令意念我为是,我为以是着,相连不得自在,牵相随如是有所忍,所可为意为可受,已受见随[卫-韦+正],是为邪见,堕受是身。

彼为见是五邪,令堕疑无有。何等为五?若为所色为见,是身比前,更、想、行、识亦尔,是为五邪见,令堕无有。后有余十五,令堕常。如是见是身已断,便六十二邪见已舍;令不堕常、非常。已非常、常为舍,便道弟子无倒邪见,但为度世。

直见为何等,令不堕邪见身?若道弟子为闻,为直见,见通经家,为已受度世无为;为已解度世法,不复见是色为身,遍睹色为身。是色亦为身色,色亦是我身,痛想行识已不见,如是便解三结使。何等为三?一为不见是身,二为不恚,三为不疑。

已如是,道弟子为无疑,在佛亦无疑,为信为喜为佛,如是如来、无所着、正觉,慧行已足为乐,为世间已解,无有过,是法驭法随为师,为教天上天下,为佛最上。是得信不疑,为随是法[卫-韦+正],为在法无结无疑、为信为喜。

佛说是法,现可学可致,现自更见,已解为慧。为是所贪饥渴相近已断,随已断,空无所应得。爱已坏、已离已尽,为无为。以是第二。

无结、无疑,得法随法[卫-韦+正],为同学聚、为无结无疑,已有受有喜。如是受得道弟子,为学聚,正受[卫-韦+正]为如应受。戒已立,定已定,慧已得解脱,已成解脱慧,已现已致,是为佛弟子[卫-韦+正]者。

聚为四人,从[卫-韦+正]四双,名为八人道[卫-韦+正]。为世间所重所尊,为无所比,可祠可事可恭,为福地无过,是天亦人所事,是为第三。

已为无疑法,随法[卫-韦+正]一切[卫-韦+正]为苦。已无疑结,已受已喜,从爱为习,苦亦从爱习。已无疑结、已受已解,已喜已爱尽,是为苦尽;便无疑无结,已得是受,便得喜已爱尽,是为苦尽。无疑结,已解受便得喜,为八种道[卫-韦+正]。

从是受[卫-韦+正]令苦尽,便不疑,不疑不复结,堕解得喜。

若本有疑不解,在佛不解,在法不解,在[卫-韦+正]者聚;若本有疑,在苦在习、在尽在道,[卫-韦+正]所惑所不解,随志所疑惑。是如是云何是疮?为是已解本已断,树不复住,已散不复现,从来本法不复生。

彼持[卫-韦+正]戒转摸贸为二辈:一为渴爱堕,二为不解避。持[卫-韦+正]戒转模贸,为意向从是[卫-韦+正]戒摄守,从是当为得天亦天比,当为天上,彼字为甲,玉女当为是俱相乐共居。如是望,如是可,如是思,结相见意向,是为渴爱。

虽持[卫-韦+正]戒,为堕摸贸,彼为不解持[卫-韦+正]戒。转摸贸为何等?戒[卫-韦+正]者为转贸。戒转贸为何等?为意生从戒得净,从戒得解脱,从戒得要,为从苦乐得度,或意生从愿得度,是为不解持[卫-韦+正]戒转摸贸。

何因缘为不解转摸贸?意生从被服,亦从愿得度世,从苦乐得却离,为从是二业被服,亦愿为摸。何等为摸?为是二戒被服愿,意计从是得解脱,从是得要,从是得过苦乐,从是苦乐为得无为。从是不正计法,不从是解脱,意计从是解脱,不正计为是正,随是[卫-韦+正]如是有,忍可意望结见,是从是为解,是为不解持戒转摸贸,是为二结。

得道弟子已舍,为无有本已断。树已拔不复现,从后不复生,是法便为已净。戒如得道戒,随[卫-韦+正]不为破、不为穿、不为失、不为悔。但有增如,慧者可,无有能夺,为得从是致定,是为三缚结。

道弟子为已断,已堕道迹,不复堕恶法,必度世,在七往来天上亦人中;往来期毕,便得出苦要。

有四相应,何谓四相应?一为已解相应,二为已断舍相应,三为自证相应,四为增满相应。彼道德弟子,从苦为已解相应;从习为已断舍相应;从尽为自证相应;从道为增满相应。彼为止观俱随行,一处一时一意。

本来有是有意,令为作四事。何等为四?一为苦,从苦已解为苦相应。二为习,从习已断舍为习相应。三为尽,从尽自证为尽相应。四为道,从道增满令道相应。何以故从苦已解相应?何以故从习已断舍相应?何以故从尽已自证相应?何以故从道已增满相应?为有譬喻。如水中沫行上至竟,为有四[卫-韦+正]。从是岸边,致度岸边,度就,断脉。是亦如是,止观双俱行,一处一时一意,上要至竟,为成四事。譬如日出,上至竟,为现作四事:致明、坏冥、现色、现竟。譬如船渡,舍是岸边、致渡岸边、致物、断脉。止观亦如是,双发行,为一处一时一意,上要至竟,为作四事:为解苦如应相烛,为断习如应相应,为尽自证如应解相应,为[卫-韦+正]道要如应相应。何以故?为苦从更解相应;习从断解相应;尽从苦证解相应;道[卫-韦+正]要解相应。止观亦如是,双相连行,一处一时一意,止要至竟,为[卫-韦+正]竟四事:为苦更,为习断,为尽自证,为[卫-韦+正]道满。

譬如然灯烛,上至竟为作四事:为作明、为去冥、为现色、为却疑。止观亦如是,为作四事:为识苦、为断集、为尽自证、为[卫-韦+正]道满。譬如然灯上至竟,为有四义:为现明、为去冥、为现色、为尽膏炷。止观亦如是,双随行,一处一时一意止至竟,为作四事:为识苦苦相应,为断习习相应,为尽自证尽相应,为[卫-韦+正]道满道相应。

何以故为识苦苦相应?何以故为断习习相应?何以故为尽自证尽相应?何以故为[卫-韦+正]道满道相应?为从谁应?为从止观。

何等为应?应云何持?意系观。已意系观,便见五阴苦,彼所意系是为止,已见五阴为苦是为观。

彼所为五阴相近,可发往欲着,愿得相往不舍习所,是已断已尽。止观道亦如是,令是道德四谛,一处一时一意上至竟,为令四谛相应。

如是道,道德弟子为是法相法,已应是名为见地;已得道脉,至道迹跓,为复止观,令是欲恚使缚为复除。得道弟子为往来受,以是[卫-韦+正]足,已从往来便坏苦本,是为薄地;便已竟往来福已来得在德止;复增止观,令余爱欲恚所使为毕舍,欲恚未毕舍,使结令毕已毕,为得道弟子,便解下五结已毕。

何等为五?一为见身是非,二为解疑,三为不惑不贸戒,四为不望,五为不恚,是为五结。已毕,便得道弟子,不复还世间,彼度世不复还是世间,是名为却地,是为不还福。已致得止不还福,复增翅止观,令为解舍上五结。

何等为五?一为色欲,二为不色欲,三为痴,四为憍慢,五为不解。已上五[卫-韦+正]足,为已舍五结,便无所着,已度世无有漏,已竟从正得解脱,是为毕地。无所着尚有妙无为,为舍毕已,世间命根尽,亦世间苦尽,不复生苦。彼以为是阴持入已尽寂然,不有阴持入,不相连不复发,是名为已毕无为。为已说谛相应、亦说份相应、亦说地、亦说福说断,说罪说离、说二无为,为一切如是说。佛已更度世毕,若人欲度世,当[卫-韦+正]是彼。

何等为九次第思惟正定?为四禅,亦无色正四定,亦已尽毕定,为九次第正定。

彼第一禅已舍五种,随正五种。已舍五种为何等?为五盖:一、爱欲,二、瞋恚,三、睡眠,四、不了悔,五、为疑。是为五种。上禅已舍。

彼爱欲盖为何等?爱欲名为所为,五乐爱着,发往可求,随愿发不舍使发起,是名为爱欲盖。

彼瞋恚盖为何等?为若人为发行拕,[病-丙+(止/(止*止))]恚相恚非法本所使所从起,是名为瞋恚盖。

彼睡瞑盖为何等?睡为身跓、为意跓,为身止、为意止,为身痴、为意痴,为身重、为意重,为身不便、为意不便,为身不使、为意不使,是为睡。瞑为何等?为意相,从令瞑动相动,令不作事,是为瞑。上头为睡,后为瞑,是共名为睡瞑盖。

彼不了悔盖为何等?为身不止。悔为何等?为所念可不可不得悔。是上头为不了,后为悔,是共名为不了悔盖。

彼疑盖为何等?若不信佛、不信法、不信[卫-韦+正]者聚,不解苦、习、尽、道比,结使亦从发,是名为疑盖。

亦有五疑:有县聚疑、有发教疑、有道分别疑、有欲[卫-韦+正]定疑、有得道福疑。如是是为说定疑,是为五盖。

盖说为何等?盖为却对,为却一切清净法。却云何?爱欲为却清净,瞋恚为却等意,睡为却止,瞑为却精进,五乐为却[卫-韦+正]亦止,结为却不悔,疑为却慧,不知本从起,为却解明。

阴持入经卷下

佛说慧印百六十三定解

当知舍利弗!如来之身为无身、无作、无起、无灭、无从有、未曾造、无合、无游、无至、无知、无习、都清净、无畜、无憎、无行、无止、无生、无报、无见、无间、无臭、无甞、无更、无识、无晓、无喻、无知忍、无志、无思。非意、离意、意平无平、去意。无所与、无五道五道断要具、无闺、无恼、无有、无畏、无可无不可、无业、无成、无言、无耎不现。非明非冥、非灭不灭、离灭已灭、为净极净。彼净不用、非悦非爱、非负离负已住应于无处、非逝非亡非没、非法非无法、非土非无土、非尽无有尽舍尽、无怒、离于天、离于嚮、离于说、离于思。非合非不合、非极非不极、非去非不去、非二非不乐。无彼受、无所视、无相、离相、不求相,明、安徐、无着、离着造信。亦无二称,如为审如审,如义不负人,度无度,除无除,救无救,说无说,二无有等,无比等、与空等、无处等、无生等、无得等。无休息离息、已寂而寂、满寂、散解、心善行转至要,一切报断,成具甚真身,明质净。无自惟、无所行,行解无解无应,不齐、不长、不圆、不方、不赞阴、不称种、不誉入、不是数、不致数、不复生、不可见、不有知、亦不死。不世因无不因,身然不趺无有居处,非终、非始、非念、非忧、非事、非诤、非恶相、非灭度、非灭讫、非所造、非不游。


上篇:佛说大安般守意经

下篇:佛说禅行三十七品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经集部目录

佛说出家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毗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毗...

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

文殊菩萨心咒

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

佛说分别缘生经

佛说分别缘生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鸿胪卿传教大...

佛说弥勒来时经

佛说弥勒来时经 失译人名附东晋录 舍利弗者,是佛第一...

佛说四品法门经

佛说四品法门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

持心梵天经

持心梵天所问经卷第一(一名庄严佛法诸义,又名佛说等...

佛说方等般泥洹经

佛说方等般泥洹经卷上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哀泣品第...

佛本行集经

佛本行集经卷第一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发心供养品第...

佛说帝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佛说帝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佛说造塔功德经

造塔功德经序 夫塔者,梵之称,译者谓之坟。或方或圆...

【注音版】拔济苦难陀罗尼经

拔济苦难陀罗尼经...

大乘宝月童子问法经

大乘宝月童子问法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

佛说身毛喜竖经

佛说身毛喜竖经卷上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光梵大...

乐璎珞庄严方便品经

乐璎珞庄严方便品经(亦名转女身菩萨问答经) 姚秦罽宾...

以此三心而念,感应必至也

你现在要专心在一个上面,专心之后,力量就非常大。多...

修行应发三种心

从上诸祖教人参禅,虽有超佛越祖之谈,其实要人成佛作...

人怎样才能够清除自己的欲望

曼谷的西郊有一座寺院,因为地处偏僻,香火一直不旺。...

耀智大和尚自述与观音菩萨的殊胜缘分

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尊观音菩萨,关键的时候都会祈祷...

傅大士《十劝颂》

傅大士(497569)是齐梁之际著名大居士,又称善慧大士,...

努力活出自己的生命

在法国一个偏僻的小镇,据传有一个特别灵验的水泉,常...

学佛人可以用丝织的棉被吗

【若诸比丘,不服东方丝绵绢帛。】 这以下有三个要断...

歪打正着

人的一生,谁都难免会犯错,不同的是面对错误的态度。...

净土法门不谈风险很大的转世

通途佛法谈到菩萨道慈悲心的问题,可能有人会发愿要生...

禅修可以帮助大家提高学习效率

当我们学习一样东西时,如果心力不能专一,注意力不能...

肆意口业,堕畜难言

不诚实的人你就被人瞧不起,你就是再富贵,由于你不诚...

杨梓茗居士《肉食之害》

很久以来,我们都以为要吃肉才能得到营养,动物都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