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说弘道广显三昧经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佛说弘道广显三昧经卷第三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信值法品第六

尔时阿耨达龙王心甚悦豫,又及龙王五百太子宿发无上正真道意,闻佛说是,寻即皆得柔顺法忍,忻心无量各乐供养,辄为如来施饰宝盖,进上世尊!同时白佛言:「圣师如来、至真、正觉!为吾等故出现生世。何则然者?令吾等闻普信道品。得闻是已,意而无惓不有懈退,亦无惊恐,闻以加重专心习行,乐听无厌如是像法也。又惟,如来!解说菩萨云何得值诸佛世尊?」

如来告曰:「诸贤者等勤念受听,吾当广说。」

诸太子言:「唯思乐闻,彼诸上士受世尊教。」

如来告曰:「树信贤者兴值有佛。何谓为信?信谓:正士修诸明法,奉之为先。何谓明法?曰:依行应不离德本,习求乐贤慕随圣众,勤心树信志无劳疲,思侥闻法拔弃阴、盖,顺习于道,得法利养以施周慧,戒与不戒济接等与,在诸恚怒而常有悦,勤乐普智心无懈退,信佛不休、未曾乱法、悦心圣众,志道难动喜乐正真,而离贡高于众自卑,常有等心诸处无着,终舍身命不造恶行,修立质信言行相应,等过于着心无垢秽,身口意行顺随圣化,明了诸事得为清净,知足无贪所行应净,晓入智幻习求慧根,依顺七财修念诚信,根、力以备而行正见,所受师友谦恪礼敬,安足易养数诣法会,心无退厌有患生死,示无为德勤心精进,求昇普智以弘道化,于如来法志乐出家,修诸无数梵清净行,造立慈悲救彼众生。志存反复,其有报恩及不报者,等接护之心无适莫。不自念利常悦彼恭,忍调之行以悉备足,目见无恶不背说人,内性以寂、志于闲居、心常乐静,专念习法而无诤讼,等己彼过。求备戒具,集合定行,勤谨于道,斯谓贤者行应俗信。树信如是,此谓兴值佛世者也。

「又贤者等!其于世俗造信无忘,是谓兴信值佛世也。又贤者等!何谓俗信?其有信者:信诸法空以离妄见、信知诸法以为无想而离念应、信知诸法悉皆无愿不有去来;信知诸法无识无念,静身口意寂无有识;信知诸法以为离欲,无我、人、寿命;信知诸法信知本无去来自然;信知诸法真际无迹如本无迹;信知诸法已皆自然等若空迹;信知诸法而依法性;信知诸法等过三世;信知诸法欲处邪见而皆悉尽,信法无着以离本痴本无清净;信知诸法心常清净,亦不兴起客欲之垢;信知诸法无所观见;信诸法护等断众行,信法无我以过喜怒;信诸法无心无形像而不可获;信诸法伪如握空拳诱调小儿;信法无欺不有上下无所舍置;信诸法虚若芭蕉树;信法自由如常寂静;信法无审不住三处;信法永无不有所生;信法若空以等无数;信知诸法若如泥洹常自寂静。如是,贤者!其于世俗兴起是信,斯谓造信而值佛法。

「又复贤者!其有信值佛法名者,此则名曰诸法都无起之谓也。所以者何?不色生故、不色无生,化转之习,不痛、想、行、识,已无识起,不以眼、耳、鼻、舌、身、意,无起转习。不身起转、不痴有无、不生老死,有无起故。如值佛世,不起有生亦不起灭;又复无起习于无灭,不以正意无志意习而值佛世。总要言之,亦不以三十七道品法起无起习;亦不以道无生之习,不以起慧,亦不灭慧,不慧无慧,无二之习,如值佛世。」

当说值信佛品世时,无热龙王五百太子皆悉逮得柔顺法忍。

于是世尊复说颂曰:

「兴信值佛世,  而习于不生;
 其无向信者,  斯不值佛世。
 修信谓最上,  从致清净法;
 行质有报应,  不违厥所修。
 信习诸贤圣,  勤随常礼敬;
 心不有懈退,  此信之所行。
 勤行听法说,  阴、盖不能动;
 从信得致道,  行逮于柔顺。
 以法所得财,  转惠普周济;
 护戒与毁戒,  行信而等施。
 能悦诸恚怒,  道心不懈惓;
 勤求大乘法,  有信悦向众。
 永离大贡高,  志常自卑下;
 所在无所着,  立信相如是!
 志信不惜身,  终不造恶行;
 守善无妄语,  言行常相应。
 悦信以过界,  乐行于无心;
 身口意清净,  习随圣所护。
 有信行内净,  常为慧所将;
 知身之要本,  求问宣所闻。
 等念于七财,  得力、根以足;
 长离众邪见,  志常习等行。
 礼恪有悦心,  敬事如其师;
 心宿善虔恭,  知足无所遗。
 其心常无念,  所志唯道法;
 有厌生死者,  引示无为德。
 脱之所当行,  唯常求悦心;
 速离于是世,  修梵行无惓。
 怀受诸众生,  救彼无利望;
 当报所受恩,  悦信当勤求。
 己利不以悦,  亦不嫉彼供;
 仁忍而悉备,  无谄调质直。
 行信目所见,  不背说人短;
 根寂性安敏,  志悦乐闲居。
 其心无愦閙,  自励备恩行;
 先顺不有诤,  内省剋己过。
 勤求具戒行,  专习于定道;
 悦信慕乐行,  信者相如是!
 其过欲信者,  彼行而解此;
 兴法不有诤,  深妙佛所说。
 诚信信于空,  彼都无众见;
 诸法无有想,  不意离众念。
 当除断诸念,  觉了去来事;
 法求无着作,  不有于身心。
 信为无欲法,  离我、人、寿命;
 信者解无本,  得至不二处。
 其本无有积,  体无若虚空;
 诸法信亦然,  便与法性同。
 等过于三世,  诸法无有漏;
 欲处及与贪,  乐信无受见。
 诸法不有着,  其本明清净;
 客欲无能蔽,  不处心有住。
 诸法不可见,  因缘而无起;
 常观于高行,  不受所住短。
 无合不有离,  脱者无合同;
 信悦于空法,  愚之所可惑。
 湛泊意无起,  欺伪如芭蕉;
 口言而自然,  无去亦不有。
 诸法无所有,  所见皆不要;
 其法若虚空,  等缘无有数。
 诸法如泥洹,  本无不可见;
 信悦而行此,  解了身虚空。
 其有如是信,  菩萨及凡人;
 彼则值奉佛,  所处无有恶。
 不以造色行,  得应值佛世;
 无色不有处,  不来亦不去。
 于色无有生,  不灭亦无住;
 当来无所至,  值佛广演说。
 五阴亦如是,  化习转无生;
 值佛当敢说,  慧达诸菩萨!
 其身及诸情,  亦习以无生;
 佛兴以无生,  常救诸堕生。
 痴本无有生,  生死亦如斯!
 是缘如本无,  从法而有佛!
 无起不有生,  不灭无有住;
 是以知无处,  处亦不可见。
 斯亦不自生,  与佛而博演;
 无志不有住,  是亦佛所转。
 诸种亦如是,  佛种顺如法;
 斯类亦起无,  如佛而等与。
 其行如是者,  佛兴为若此;
 悦信斯大处,  其限不可量。」

转法轮品第七

尔时世尊告太子等:「又诸贤者!何谓菩萨得转法轮?其有布露如是像法乐说句义,受持不忘修而行之,诸有不发大悲意者,为兴普智随顺众愿,而为说之广宣布示,志不有惓忽弃利养,劝念顺时受持护行,斯谓菩萨应转法轮。

「又若如来所转法轮,而其法轮,行像入德当粗剖说。不以起法亦不灭法,不以凡夫下劣行法,亦复不以贤圣法故而转法轮。又其法轮,不中断绝等断善恶,彼以是故为无断轮。又其法轮因缘之起,不起无起而有其转,以斯之故为无起轮。又其法轮,不以眼色、耳声、鼻香、舌味、身更、心法诸情转随有转,以此之故彼无二轮,若有二者则非法轮。又其法轮,亦不过去、当来、现在所着而转,是无着轮。又其法轮,不我见转,非人、命寿所住而转,是为空轮。又其法轮,不识行想灭念之转,是无想轮。又其法轮,不于欲界形无形界所望而转,是无愿轮。又其法轮,不计众生有异而转,不处二法,是凡人法、是圣戒法,是声闻法、是缘觉法、是菩萨法、是为佛法,彼以是故为无异轮。又其法轮,不以有住法轮而转,以斯之故为无住轮也。

「法轮名乎,诸贤者等!真谛正轮,常无毁故;要义之轮,等三世故;无处之轮,诸习见处以等过故;寂寞静轮,身心无着不可见转意识离故;无樔之轮,五道不处;审谛之轮,无谛现故;行信之轮,等化众生用无欺故;不可尽轮,字无字故;法性之轮,以其诸法依法性故;本积谛轮,本无积故;本无之轮,如本无故;无所造轮,无念漏故;无数之轮,导至圣故;如空之轮,明见内故;无想之轮,无外念故;无愿之轮,无内外故;不可得轮,修过度故。

「又诸贤者!其如来者,以此法轮转之众生诸意行也,其转不转,彼不可得,法无所舍。」

于时世尊!说是转法轮品之时,天、龙、鬼、人及诸种神欣心踊跃,显光赞扬如来斯法,皆同声曰:「善哉世尊!甚为难值,如来示说转此法轮,闻者奉行则应法轮,是法名转空虚之轮。诸已过佛及与当来并诸现在,悉由是法。其有信者斯则已度,诸行此法,吾等,世尊!代其劝助彼诸众生,其兴是心常欲闻斯法轮品者,闻当发求是道要行,彼亦不久得转法轮。」

于是众中闻是说者,有万天人皆发无上正真道意,五千菩萨逮得法忍。

于是世尊告诸贤曰:「又正士等!其护正法、受持正法、营护正法,是谓护法。所以者何?于永无灭。应是行者,天及世人终不能当。」

于时无忧前白佛言:「又唯,世尊!若斯正士以如是法而得最觉,于其本无不有惑者;又如是像诸正士等当共拥护,所以护者,令诸正士使其速应于此大乘,彼皆行已得转法轮,又能与识法之大明。是故,世尊!以斯等教要法正护使发大乘,以护法师安救敬礼顺听禁戒。」

是时世尊赞叹无忧龙王子曰:「善哉善哉!无忧正士!诸发大乘为法师故安救拥护,是谓护法,为诸法师营护正法护持正法。

「又复无忧!护正法者得十功德。何谓为十?无其自本降下贡高,又行恭敬,亦无谄行,勤思乐法,志慕习法,专意随法,行观于法,乐宣说法,乐修行法,随所志乘顺如说之。是为十行以护正法。

「又复无忧!有十事行护得正法。何谓为十?若族姓子及于族姓女!所闻法师遥礼其处,思乐得奉,来辄敬爱,供给所欲衣被、饮食,护以诸事,往诣谦敬,顺听所说以宣同学,障其说非,常乐称叹,使誉流布。是为十事得护正法。

「又复无忧!有四施行得护正法。何谓为四?笔墨素施给与法师;衣被、饮食、床卧、医药供养众所;若从法师闻所说法,以无谄心而赞善之;所闻受持广为人说。是为四施得持正法。

「又复无忧!有四精进得持正法。何谓为四?求法精进,勤广说法,敬礼法师,若毁法人正法降之亦以精进。是四精进得持正法。」

时阿耨达五百太子,闻佛说是,悦怿欣喜欢乐无量,同声言:「如来所说甚善无比,解诸狐疑。」各以宫室及其官属,尽以上佛奉给所应,以敬顺心而重言曰:「从今,世尊!当勤受化永常无惓,至于如来无为之后,佛之所说是像宝法,当共敬受是经要品,求索通达劝进修行。斯则,世尊!吾等至愿,又若如来无为之后,吾等圣尊在所国邑,当共同心供养舍利,护奉礼敬至于现灭也。」于是贤者耆年迦叶谓诸太子:「又贤目等!如仁辈言,独欲全完供养如来神身舍利。汝等是言,多断众生诸德之本,障蔽明净翳道至化,使兴是言。何则然者?又若如来本始造愿,使留舍利布如芥子,为诸众生降大悲故,何得全完而独供养耶?」

彼正士等即答贤者大迦叶曰:「唯然,迦叶!勿以声闻所有智限而限如来深邃无极明达之慧。所以者何?若如来者,有普智心一切之见,处以神足感动变化。若其兴念,能使三千大千世界天、龙、鬼神,各于宫殿普令完全安置舍利,使各念言:『吾独供养如来舍利,其余者不。』又复迦叶!若如世尊无为之后,随众生心应置舍利。又复迦叶!若如来德,至阿迦腻吒天上立置舍利,其如芥子,能普明照一天地内。是佛世尊神威变化感动力也。」

决诸疑难品第八

尔时贤者须菩提曰:「诸族姓子!又如来者为灭度耶?」

曰:「须菩提!于起生处当有其灭。」

须菩提曰:「诸族姓子!如来有生乎?」

曰:「如来者,如其本无,无生而生。」

须菩提曰:「如如本无,无生不生,彼都无生也?」

答曰:「是者。须菩提!则佛所生如其本无而不有生。」

须菩提曰:「佛生如是,灭复云何?」

答曰:「亦复如如本无,生于无生,无为灭度亦尔本无。唯,须菩提!不起而生,灭度亦尔!如是其灭亦尔,本无也。」

说是语时,无热渊池现大莲花,若如车轮,薮有无量种种之色,以名众宝而用光饰,于诸花间有大莲华色最晖明,现奇异好特独踊高。

贤者阿难在于无热大池之中,覩其变化,所见若斯,寻启世尊:「今此变化为何瑞应兴其感动乃如此耶?」

如来告曰:「且忍,阿难!自当见之。」说适未久,忽从下方乃于宝英如来佛土宝饰世界,六万菩萨与濡首俱,忽然踊出迁能仁界,昇于无热大池之中,各现妙大莲花座上,濡首童子即就莲花高广显座。

是时众会皆悉见之,愕然而惊。时阿耨达及诸菩萨、释、梵、持世来会,诸众悉各叉手稽首敬礼。濡首童子退住虚空,共持珠宝交露之盖。

时濡首与诸菩萨俱并莲花座,亦踊虚空去地乃远,于上而雨未曾所见最妙莲花,供养如来!从诸花中有声出曰:「宝英如来问讯世尊:『起居无量、体祚康强、神力安和乎?』声复言曰:『濡首童子与诸菩萨六万人俱往诣忍土!至于无热龙王渊池观彼感变,又志乐听龙王所问庄饰道品入法要说,为世尊广劝法言,便有懽悦。』」于是濡首及诸菩萨从虚空下,悉诣正觉,稽首如来!欣心肃敬住世尊前。

尔时天师告濡首曰:「童子来乎!为何志故与诸菩萨俱至此耶?」

濡首白佛:「吾等世尊在彼宝英如来佛土宝饰世界,承闻至真能仁如来!垂慈十方演说斯要。闻是法故,寻从彼土昇游诣此奉礼天师!缘闻如来所讲法也。」

迦叶白佛:「近如?世尊!宝英佛土宝饰世界,而诸大志忽至此耶?」

濡首答曰:「唯如迦叶坐一定时,极其神足飞行之力,尽其寿命于中灭度,而由不能达到彼土,其国境界弘远乃尔!」

佛告迦叶:「其土去此,过于六十恒沙佛刹乃至宝英如来佛土。」

曰:「其来久如而到此乎?」

答曰:「久如,耆年漏尽意得解也。」

大迦叶曰:「甚未曾有。唯然,濡首!是诸正上神足若斯。」

濡首又曰:「耆年漏尽意解久如耶?」

答曰:「如其转意之顷。」

又曰:「耆年意以解乎?」

答曰:「以解。」

濡首复曰:「其谁缚心而有解乎?」

答曰:「濡首!以心结解,非脱有解致慧见也。」

曰:「唯,迦叶!其无缚心以何解乎?」

迦叶答曰:「知心无缚,斯则为解。」

曰:「唯,迦叶!以何等心?云何知心?过去知耶?当来、现在乎?去者灭尽,当来未至、现在无住,以何等心而知其心?」

曰:「心已灭者,是濡首即无身心之计数也。」

曰:「贤者心知其灭耶?」

曰:「心灭者不可得知。」

曰:「其得致都灭心者,彼永无有身识之得?」

曰:「大辩哉!濡首童子!吾等微劣,岂能应答上辩之辞?」

濡首又曰:「云何迦叶!响宁有辞耶?」

曰:「无。童子!因缘起耳!」

曰:「不云乎,唯、大迦叶!一切音声若响耶?」

曰:「尔!」

濡首又曰:「响辩可致不乎?」

曰:「不可致。」

又曰:「如是。唯,大迦叶!菩萨协怀权辩之才不可思议,亦无其断,若耆年问,从劫至劫,菩萨机辩难可究尽。」

尔时迦叶而白佛言:「唯愿世尊加劝濡首!为此大众弘讲法说,令诸会众长夜致安,普使一切得明法要。」

于是众中有大菩萨,其名智积,问濡首曰:「何故,童子!长老迦叶年耆极旧,所言怯弱微劣乃尔?为以何故名之耆年?」

濡首答曰:「是声闻耳!故不果辩。」

智积复曰:「斯不知发大乘志耶?」

曰:「永不矣!唯以声闻乘之脱也。」

曰:「又濡首!何故名为声闻之乘?」

濡首答曰:「是族姓子!世尊能仁随诸众生,兴三乘教敷以说法,有声闻乘、缘一觉乘及大乘行。所以然者?由此众生意多怀贪、志劣弱故,说三行耳!」

智积又曰:「云何?濡首!如空、想、愿都无其限,何故限之有三乘乎?」

曰:「族姓子!是诸如来执权之行,空无想愿不有其限,为诸着限而诸有限,终不限于无限行也。」

曰:「又濡首!吾等可退,使永莫与劣志众生得有会也。」

濡首答曰:「诸族姓子!且忍。当从无热龙王闻其智辩及无量法。」

耆年迦叶谓智积曰:「云何正土!如彼宝英如来佛土,云何说法?」

智积答曰:「唯一法味,从其一法演出无量法义之音,但论菩萨不退转法,诸佛奥藏要行之论,从已取脱不由众杂,依于普智永无余脱,恒讲菩萨清纯之谈,其土都无怯弱之行也。」

时阿耨达问濡首曰:「仁尊濡首来奉如来!为何等像观于如来?以色观耶?痛、想、行、识观如来乎?」

答曰:「不也。」

「以约言之,色苦观耶?痛、想、行、识苦观之乎?灭色、痛、想、行、识观耶?为以空无想愿行观如来乎?」

答曰:「不也。」

又问:「云何去、来、现在相好,肉眼、天眼、慧眼观如来乎?」

答曰:「不也。」

「云何?濡首!以何等相观如来耶?」

答曰:「龙王!观于如来当如如来。」

又曰:「软首!如来云何乎?」

曰:「如来者无等之等,等不可见,用无双故,故妙矣。龙王!如来极尊,无偶无双、无比无喻、无俦无等、无匹无伦、亦无色相。为其无像、无形无影、无名无字、无说无受也。如是,龙王!如来若此,当作是观观于如来!亦不肉眼、天眼、慧眼而观如来。所以者何?其肉眼者以见明故,如如来者无冥无明,故不可以肉眼而观;又天眼者有作之相,若如来者等过无住故,不可以天眼而观;又其慧眼知本无相,又如来者众都永无,故不可以慧眼而观。」

「云何?软首!观其如来得为清净?」

曰:「若,龙王!其知眼识心不有起,又知色识心无起灭,其作是观观于如来,为应清净。」

尔时其从宝英如来宝饰佛土菩萨来者,得未曾有,而皆叹曰:「甚快妙哉!斯诸众生善值如来!逮闻如是龙王所问决狐疑品,闻已悦信,不恐不怖又无惊怪,加复受持讽诵宣布,如是正士应在慧署。吾等,世尊,不空至此,值闻是要无极像法。又若,世尊!斯法所至聚落国邑,当知其处如来常在,终不灭度,正法无毁道化兴隆。何则然者?以此法品能降魔场伏诸外道也。」

时阿耨达谓软首曰:「善修行者软首童子!斯之菩萨逮闻是法得佛不难,进己劝人勤道无惓也。」

「何谓菩萨应修善行?」

软首答曰:「若是,龙王!如贪行空,施行亦空,等解于此是谓善行。以约言之,不戒与戒、怀恚及忍、懈退精进、乱意一心、如其愚空智慧亦空,于是等行,斯谓善行。

「又复龙王!如其淫欲、恚怒、愚痴为之空者,无其淫欲、恚、痴亦空;如参行空,无杂亦空。于其等行,是谓善行。

「又复龙王!如其八万四千行空,贤圣正脱亦悉为空,于斯等行,是谓善行。

「又复龙王!若有明贤修菩萨行,无行无不行,亦不见行;不有惑行,亦无念行,又不知行,于是等行,是谓善行。」

无热龙王谓软首曰:「云何?童子!菩萨行于无所行乎?」

答曰:「龙王!若初发意行菩萨道至得佛坐,所行功德,悉由初行、不生之行、无受处行、无获舍行、无樔之行;又无着行、亦无谛行、无有限行、亦无惑行;又无淫行、无所作行、亦无特行、无审之行、亦无底行,是谓菩萨无行之行。若菩萨以不生之行,无行不行,得三十七品无所造作,以慧而脱永脱于脱,不过二际明了本际而不取证,菩萨作是,此谓菩萨得不起忍。如斯之行。此谓善行。」

说是语时,三万四千天、龙、鬼神、菩萨行者,逮无从生法乐之忍。

佛说弘道广显三昧经卷第三

佛说弘道广显三昧经卷第四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不起法忍品第九

时阿耨达谓软首曰:「不起法忍当云何得乎?」

软首答曰:「忍不生色、痛、想、行、识,是谓菩萨得不起忍。

「又复龙王!菩萨所得不起法忍,等见众生以致是忍;等彼众生如其所生;等见众生亦无有生;等见众生以如自然;等见一切若如其相,亦不与等而见其等,是谓菩萨等见忍空。

「云何为空?眼以色识、耳之声识、鼻而香识、口之味识、身所更识、心受法识。如诸情空,其忍亦空、过忍亦空、现忍亦空,如其忍空,众生亦空。何用为空?以欲为空,恚、怒、痴空,如众生空,颠倒亦空,欲垢起灭亦悉为空,作是智行,斯谓菩萨。行应不起法忍之者,其等众生已应向脱。何则如是?又彼菩萨而作是念:『如其以空,至于我垢及诸众生,空无所有。御欲如此,是欲已脱,于本自无。一切众生,如此之忍于欲自在,以脱是欲根寂无处,其永不灭无脱不脱,亦无有得至脱者也,若斯永脱则彼是故住处自然。』

「又此,龙王!若有菩萨行应忍者,拔度一切不有其劳。所以者何?见诸众生本都无缚,于本自脱。彼作此念:『是诸众生悉着一欲,行者不着而脱本法,一切众生着其不谛妄想之念,菩萨了此,终始无着已脱法本』。

「又复龙王!得不起法忍菩萨者,虽未得达佛要行处,然是菩萨不住凡夫、学无学处,普入诸处习度无惓,不于欲处有其淫行、恚处不怒、痴处不愚;不于处所以无欲住离众欲际,御持诸姓导化众生,自无欲垢贪着秽行。彼于魔界及与佛界,并自然相而无疑惑,亦不念其法性之处。普现于彼众生之界,了知识处、法非法处,晓入行处以慧而观。于行之处及生死处,亦不生死入随生死,所在诸处为造德本守静不疲,解知生死如无生死,不以贤圣修应而脱。」

时阿耨达谓软首曰:「如仁软首而作是言,菩萨不以修应向脱,其晓是学斯则菩萨修应向脱。何谓菩萨修应向脱?」

软首答曰:「得不退转,是谓菩萨修应向脱。

「又复龙王!菩萨晓知有念未脱,为诸随念众生等故,建立精进化转无念,言有吾我亦为未脱。

「又复龙王!其菩萨者已无吾我,向诸缚着众生类故,为起大悲而以度之。彼见生死都无生死,生诸所生以其无生,众生无生而皆等见,为诸倚着众生之故现生受身,永无其生亦不有终,是慧菩萨应修向脱,执权而还还住生死,现在所生受身之处,济化愚冥导以智慧,得免罪苦;菩萨以空故应寂向脱,以权而还反于生死,为诸众生兴发大悲,菩萨无相修应向脱;弘权而还还游生死,向诸随念众生之故为起大悲;菩萨无愿修应向脱,执权而还还住生死,为诸随愿众生之类,向发大悲化行无愿脱乎。

「龙王!菩萨解入无所有法,不舍众生入于无我及人命寿,不忘道场,晓入无量果致大人三十二相,终寂静寞无寂不寂亦无其乱,等过诸行,无心意识不违本愿,昇普智心等离众念,权晓众生种种意行,得贤圣者及非贤圣,勤以精进立正圣法无淫泆行,建志不舍,寂与不寂等皆济度,无念不念,其不整者佛土庄饰严整立之,过俗向脱脱不离俗。如是龙王!以执智权有贤圣定,是为菩萨修应向脱。

「譬如,龙王!声闻之行修应向脱,名曰往还。以成其道,不能前进发于无上、建立大悲而化众生。如其菩萨亦应修脱无复动摇,成不退转往还乎。龙王!修应向脱,无疑会当得至道果。又如菩萨修应向脱,都不忘于声闻之果受菩萨道,以是声闻修应向脱为有其限,如菩萨者永无其限。譬如龙王!有二匹夫在峻山顶而欲自投,其一人者力贔勇悍,权策通捷宿习机宜,晓了诸变无事不贯,从其峻山而已自投,忽尔复还住彼山顶,由其勇势爽健勐达,身昇最力轻驫翻疾,强惈所致而使无堕亦不所住。如其一人志怯意弱亦无权谋,于其山上不能自投。如是龙王!其菩萨者于空无相愿,观覩诸法无所作念,如是观讫,又复能以权慧之力,为众生故住普智心。其峻山者谓是无数;其慧博达显大力者,譬执权慧行菩萨也。其修权慧菩萨行者,不处生死不住无为,是谓菩萨披普智铠。如入死生抽拔众生,令发菩萨大乘之行;其劣弱者住彼山上不能返还,譬之声闻不入生死无益众生。

「若是,龙王!其有菩萨闻是脱慧要行品者,斯辈,世尊!皆得坚固于无上正真道意,疾近佛坐济度三界。」

说是法时,会中菩萨七千人得不退转。

众要法品第十

时阿耨达龙王太子,其名感动,前白佛言:「今吾,世尊!以无贪心自归三尊,愿使是经久住于世,护正法故。唯,世尊!志发无上正真道意,愿造斯行乐兴达之,得了心本,明晓道本及诸法本,自致成佛最正之觉,当广宣道化润众生。又唯,世尊!其诸菩萨闻此清净大道法品而不信乐不奉行者,当知斯辈菩萨之类,为魔所魇,亦不得疾近普智心行。所以者何?从斯世尊法品要义出生菩萨,自致成佛、伏魔外道,去、来、现在诸佛正觉皆由是法。」

尔时贤者须菩提谓太子:「感动!如仁贤者了解心本、明尽道本及诸法本,若得成其觉诸法者,此何心本而得了耶?」

曰:「其本者,唯,须菩提!是之本者以心本也。」

须菩提曰:「心为何本?」

曰:「本乎淫、怒、痴也。」

曰:「淫、怒、痴为何本耶?」

曰:「以念、无念为本也。」

须菩提曰:「云何,贤者!淫、怒、痴本,为从其无念兴起生耶?」

曰:「须菩提!淫、怒、痴本,不念无念亦不生也。又其本者,不起为本。又须菩提!所可言者此何心本?为心本者其本清净,斯谓心本。如本清净,彼无淫欲、恚怒、痴垢。」

曰:「族姓子!欲生起生,彼从何生?而常生生如无断耶?」

曰:「须菩提!其欲当生而已生生,于心本者不有着生。唯,须菩提!若彼心本有其着者,则终无致至清净者;是故心本都无着也。由是知欲亦为清净。」

须菩提曰:「云何族姓子!了知欲耶?」

曰:「以因缘之起生也,其无因缘为不有生。唯,须菩提!修净念者了欲无也。」

须菩提曰:「又云何乎?族姓子!菩萨为应修净念耶?」

曰:「须菩提!菩萨于行而修诸行,是谓菩萨修净行者也。唯,须菩提!其有菩萨都为众生,被大德铠化至泥洹,等见众生本如泥洹,是则菩萨修净念行。唯,须菩提!其菩萨者,为诸声闻及缘一觉随应说法,不随是化,斯谓菩萨修净念行。唯,须菩提!又彼菩萨自寂其欲、静众生欲,是谓菩萨为修净行。又须菩提!其菩萨者,在于净念而见不修,又于不净而见修净,是谓菩萨修净行者。」

尔时须菩提谓王太子感动曰:「又云何乎?族姓之子!菩萨于净而见不修,于其不修见净修念?」

曰:「须菩提!修净念者,谓修眼色、耳声、鼻香、舌味、身更、心所受法,见悉不修、法性无二,谓修。三界不着是菩萨住,住以善权,斯曰修念。菩萨作此行,须菩提!则谓修净念行者也。」

于是世尊叹太子曰:「善哉善哉!如若正士感动所言,修净如斯!是为菩萨应修净行。今若所说皆佛威神,其有菩萨修行如此,是乃应兴大乘之行,当知斯辈坚固普智。」

于是太子感动白佛:「云何,世尊!菩萨得以无欲之心应自归佛?」

曰:「族姓子!若有菩萨了知诸法无我、人、寿,无色无想亦无法相,不于法性而见如来!如是菩萨为应无欲自归命佛。如如来法彼则法性,如其法性为普所至,有得致是法性之法则知诸法,斯谓菩萨以无欲心应自归法。其法性者,彼为无数。习无数者即是声闻。又如菩萨等见无数,于其无数而不有数亦不二者,斯谓菩萨以无欲心应自归依。」

说是语时,太子感动得柔顺忍,来会色、欲诸天、龙、人,闻此法品等二万众,皆发无上正真道意。

受封拜品第十一

尔时龙王阿耨达与宫夫人、太子、眷属俱而围绕,自归三尊,都以宫室并池所有,供奉世尊及比丘僧以为精舍,又复言曰:「吾今,世尊!兴发是愿,从斯大池出流四河充于四海,从其!世尊!四河之流,若龙、鬼、人、飞鸟、走兽,二足、四足有含命类,饮此流者,愿其一切皆发无上正真道意。宿不发者,饮此水已使成其行,速在佛座,降却魔众、伏诸外道。」

时世尊笑。诸佛笑法口出五色,奋耀奕奕光焰无数,震照十方无量佛世,明踰日月、须弥珠宝,诸天、魔宫及释、梵殿,一切天光尽翳无明。

是时无数亿千天众,莫不怀悦发愿圣觉。光彻阿鼻诸大地狱,有被明者寻免众苦,皆志无上正真道意。还绕世尊乃无数匝,忽从顶入。

尔时贤者名曰披耆(晋言:辩辞也),见其光明辄从坐起,整着衣服偏袒右臂,向佛跪膝恭捡又言,叹颂世尊,而以偈曰:

「其色无量见者悦,  人雄至最独世尊!
 灭除众冥与大明,  执持威神说笑意。
 百福所咏德七满,  得智光明演慧行;
 为法上讲惟法王,  世尊今笑何瑞应?
 具见诚谛常乐信,  根定寂静众权敬;
 化度一切以寂然,  德过无极说笑故。
 梵声清彻甚软和,  鸾音商雅踰诸乐;
 众音备足无缺减,  解散笑故宣布示。
 智脱之明应慧度,  行常清净乐澹然;
 权晓众行普智具,  贤圣导王说笑义。
 智辩通达慧无极,  现力无量神足备;
 十力已具普感动,  天师现笑用何故?
 身光无数照杳冥,  大千众明不能蔽;
 踰越日月及珠火,  威圣之光无等伦。
 功德满足若如海,  顺化菩萨以智明;
 怀慧无限散众疑,  兴发何故而有笑?
 尊度三界无有极,  权道众生除诸秽;
 能净欲垢化无余,  天颜含笑为谁兴?
 如来所由普感动,  震动天龙诸鬼神;
 稽首受礼于法王,  蒙说笑意决众疑。」

是时佛告耆年辩辞贤者:「汝见阿耨达不?供如来故造此严饰。」

曰:「然。世尊!已而见之。」

曰:「是龙王以于九十六亿诸佛,施种德本,今受封拜,如吾前世为定光佛世尊所决:『汝当来世得致为佛,号名能仁如来、无着、平等正觉、通行备足、为最众祐、无上法御、天人之师,号佛、世尊!』是时龙王为长者子,其号名曰比守陀来(来丹本未,晋言:净意),闻吾受决寻转兴愿:『使吾来世得其拜署,若斯梵志,为是定光佛所决也。』尔时净意长者子者,阿耨达是!又斯龙王当于贤劫中,在此池中庄饰种种,鲜交众宝若天宫室,当悉进奉贤劫千佛。斯诸如来尽知王意,率皆说此清净法品,悉坐是处等亦如今;又及如前拘楼秦佛、文尼、迦叶,同共坐此师子之座,及其最后楼至如来,亦当转此法品要义。无热龙王当供养贤劫千佛从闻是法,诸佛众会悉同如今。是阿耨达后无数世,奉诸如来事众正觉,修梵净行常护正法劝进菩萨!然后七百无数劫已,当得作佛,号阿耨达如来、无着、平等正觉、通行备足、无上法御、天人之师,为佛、世尊!

「如是贤者!无热如来得为佛时,其土人民都无贪淫、恚怒、愚痴,永无相侵不相论短。何则然者?以彼众生志行备故。如是贤者!阿耨达佛、至真、如来,乃当应寿八十亿载,弟子之众亦八十亿,如其始会之为清净,从始至终无异缺减,如此之比数百千会,当有通辩受决菩萨四千亿人都悉集会,又诸发意菩萨行者不可计数。

「无热如来当为佛时,其土清净绀琉璃为地,天金分错饰用诸宝,以众明珠造作楼阁及经行地。彼土众生若兴食想应辄百味,悉得五通。其国处所人民居止,但以珍琦、被服、饮食、娱乐自由,悉如第四兜术天上。彼不二念,又无贪欲淫行之心,而诸众生法乐自娱,其土人民都无欲垢。若彼如来敷雨法说不有劳想,神变无数以演洪化,宣示经法永无其难,方适说法众生辄度。何则然者?以彼一切志纯熟故。

「又其如来自于三千大千世界,唯一法化无外异道;又若如来欲会众时,辄放身光尽明其界,彼土人民寻皆有念:『世尊觉来将演法化故扬光耳!』各承佛圣神足飞来诣佛听法。

「又彼如来终无不定,乘大圣神忽昇空中去地七丈,就其自然师子之座,广为众会进讲法说,普土见之,譬如覩其日月宫殿明盛满时。众生种德故生彼土,其国人民观于世尊师子之座,悬在虚空而无所着,寻解诸法亦空无着。当尔之时悉得法忍。其如来者但说金刚定入之门,不有声闻、缘觉杂言。所以唯演金刚定者,譬如金刚所可着处靡不降彻。而彼如来所可说法,亦如金刚,鑽碎吟疑住着诸见。

「如是贤者!阿耨达佛若现灭度,而其世界有尊菩萨,名曰持愿,当授其决然后现灭。其佛方灭,持愿菩萨即得无上最正之觉,寻补佛处,号曰等世如来、无着、平等正觉!其土所有神通菩萨及上弟子众会多少,如阿耨达!」

时阿耨达王之太子名曰当(丹常)信,敬心悦欣,以宝明珠、交露饰盖进奉如来,叉手白佛:「谁当于时得为持愿菩萨者耶?」

是时世尊知王太子当信意向,告阿难曰:「其时持愿菩萨大士当补佛处者,今龙王子当(丹常)信是也!时阿耨达如来方灭,持愿菩萨寻昇佛座;又其等世如来、无着、平等正觉方适得佛,亦便转此法品正要。」

当佛说是封拜品时,四万菩萨得无从生忍,十方世界来会菩萨、释、梵、持世、天、龙、鬼神,闻佛说此封拜法已,悉皆喜悦懽心踊跃信乐遂生,五体稽首各还宫殿。

阿耨达王与诸太子眷属围绕,勅伊罗蛮龙象王曰:「为如来故造作交露琦珍宝车,使其广博殊妙无极,当以奉送至真正觉!寻应受教。」辄为如来化作七宝珠交露车,令极高大广博严饰。世尊菩萨及诸弟子悉就车坐,无热龙王太子眷属,心怀恭恪手共挽车,从其宫中出于大池,如来神旨忽昇鹫山。

嘱累法藏品第十二

于是世尊到鹫山已,即告慈氏、软首童子并众菩萨曰:「诸族姓子!以阿耨达所问道品宜重宣广,使诸未闻而得闻之。」

慈氏、软首而俱白佛:「唯愿如来垂慈当说。」

于时世尊寻辄扬光,光色无数,天地震动至于六反,光明铄铄乃曜十方,十方佛土诸尊菩萨神通备者,寻明飞来,到皆稽首各便就坐。王阿阇世、夫人、婇女、太子、眷属、举国臣民、长者、居士、梵志、学者,见是光明,又闻如来从无热还,各舍其事悉诣鹫山,到世尊前肃然加敬叉手为礼,问讯如来:「景福无量乎!」即退还坐观佛无厌。

如来身光明,悉普至无极世界,诸大地狱众窈冥处靡不降彻,诸在地狱无不被明。又其光明而出声曰:「能仁如来于无热池弘说清净道品要法,今还鹫山而重演化。」又其音声彻诸地狱,十方地狱众生之类,所受苦痛应时得免,悉遥见佛及诸众会,皆自悲嗟:「呜呼世尊!吾等受此苦痛无数地狱之酸,六火围绕烧炙苦毒,锋疮万端镬汤之难,诸变种种更斯众痛日月弥远。善哉世人,值奉如来,禀佛道化得离三苦,吾等宿世虽遇诸佛,不受法化使被众痛,蒙赖如来所说法品,令诸殃罪而辄微轻。」

当尔之时,十方地狱一切众生,得万有亿千,悉发无上正真道意,遥承佛圣,皆同声曰:「一切苦痛本为清净,其了本者则无颠倒,吾等但坐不了之故,更诸地狱众苦无数,愿使一切速解正真。」

尔时佛告慈氏菩萨、软首童子及阿难曰:「诸族姓等!当勤受此是经要说,持讽诵读以宣流布,广为学者演说斯法,使诸四辈加心专习,是慧要行积辩句义。若族姓子及族姓女,发心怡悦向乐是经,当为斯辈解此奥藏深邃诸义,道之无府众经所归,诸佛积要微妙无量,若所授者,当令字句了了分明使无增减。又诸族姓若贤男女,在于过去恒沙诸佛所作功德施行种种,受持诸佛所可说法,一一专习勤心奉行。若复施、戒、忍、进、定、智,行是六度亿百千劫,奉是诸佛并众弟子,衣被、饭食、床卧、医药、香华、伎乐,进诸所欲;又造精舍经行之地,奉敬如是不可称计;至诸世尊般泥洹已,为诸如来起七宝塔,一一供养诸如来塔,香华、伎乐、缯綵、幡盖、进然香灯,又悬夜光明月诸宝,供养如是极多无数,斯所行德集会计之,都不如是族姓男女逮得一闻此阿耨达龙王所问决诸狐疑法品义也。所以者何?以斯法藏出生诸佛菩萨要行慧之最故,何况奉持、执卷诵读,以无疑心体解深妙,复以所闻宣示流布,斯诸功德不可测量也。」

是时慈氏、软首童子、贤者阿难俱白佛言:「甚未曾有。唯然,世尊!又若如来慈降一切兴有大悲,乃为十方去来现在菩萨行者、天、龙、鬼神、诸众生故,弘说是法无极清净道品之义。又复世尊!若族姓子及族姓女,闻阿耨达龙王所问决狐疑经,不即受持乐习诵读,又不广博布示等学,亦不兴心劝助之者,当知是辈族姓男女,以为众魔及魔官属,并邪外道之所得便,常在罗网结疑中也。」

时佛叹曰:「快哉所言!诱进一切使习斯法,令行应之。」如来又曰:「当以是经数为四辈宣广说之。」

尔时慈氏、软首菩萨、贤者阿难皆白佛言:「唯愿世尊辄当受持布演是法。又复世尊!此经名何?当云何奉?」

世尊告曰:「斯乎族姓!名『阿耨达龙王所问决诸狐疑清净法品』,亦名『弘道广显定意』,当勤受持斯经之要。又族姓等!是道品者珍护诸法经之渊海也。」

慈氏菩萨、软首童子及诸来会神通菩萨,释、梵、持世、天、龙、鬼神同声白佛:「甚善如来!快说是法。吾等,世尊!在所聚落、国界、县邑有行是法,当共躬身营护斯辈,其闻此者令无邪便;吾等亦当受持是经,使普流布而常无断。」

佛叹慈氏、软首童子并众菩萨曰:「善哉诸族姓子!卿等所言劝乐将来诸学菩萨,快甚乃尔!」

佛说此已,十方来会神通菩萨七万二千悉逮显定;五万四千天、龙、鬼、人,皆发无上正真道意;五千天人得生法眼。阿耨达龙王、慈氏菩萨、软首童子、一切菩萨、贤者阿难,来会四辈,及诸天、龙、种种鬼神,人与非人,闻佛说是,莫不欢喜,稽首佛足各便而退。

佛说弘道广显三昧经卷第四


上篇:佛说大乘智印经

下篇:佛说无极宝三昧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经集部目录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

阿弥陀经要解

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然...

佛说八大人觉经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

【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贝多树下思惟十二因缘经

贝多树下思惟十二因缘经(亦名闻城十二因缘经) 吴月氏...

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

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 宋居士沮渠京声译 如是我...

四品学法经

四品学法经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其有三德学,号真...

佛说长者女菴提遮师子吼了义经

佛说长者女菴提遮师子吼了义经 失译人名今附梁录 如是...

佛说分别布施经

佛说分别布施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鸿胪卿传法大...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

【注音版】佛说浴像功德经

佛说浴像功德经...

慈悲水忏法

御製水忏序 夫三昧水忏者。因唐悟达国师知玄。遇迦诺...

佛说十吉祥经

佛说十吉祥经 失译人名今附秦录 如是我闻: 一时,佛...

佛说五无返复经

佛说五无返复经 宋居士沮渠京声译 尔时佛在祇树精舍,...

佛说老母经

佛说老母经 僧祐录云阙译人名今附宋录 闻如是: 一时...

【注音版】佛说心明经

佛说心明经...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初学佛,不离名言;真见道,不带名言

我们刚开始去学习佛法的时候,是要从语言文字,离开语...

临终往生有两种说法该如何抉择

问: 有关临终往生有两种说法,一直困扰着净业行人。...

慧律法师《谈初发心》

合掌,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好,心情放轻松...

如何从佛法的角度理解乐舞问题

问: 戒律中常见对歌舞的限制,如八关斋戒中,不歌舞倡...

衍慈法师:敲钟与烧头炷香

寺院每日早晚都有敲钟,早上先敲钟后敲鼓,晚上先敲鼓...

婚礼上的一百元纸钞

前日去参加一个婚礼(天主教仪式),神父在弥撒当中,...

净土宗弘法的道次第

民间弘法是目前佛教界的当务之急,文革法难之后,佛法...

如何理解众生皆平等

问: 当今社会太多不平等,而佛教里说众生皆平等,是...

东晋高僧慧远大师

各位,大家吉祥。一般中国人都知道两句诗:日照香炉生...

参禅与念佛法门是异是同

或问蕅益子曰:参禅、教观与念佛法门,同耶?异耶? 答...

印光大师:临终舟楫(白话文)

佛制亡僧焚化,原本是为了令其离开分段生死的虚假形体...

大安法师:做不到的就全交给阿弥陀佛

我们因无明的烦恼没有断,俱生我执坚固,会有什么清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