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金刚仙论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金刚仙论卷第一

金刚般若波罗蜜者。总括八部之大宗。契众经之纲要。其所明也。唯论常果佛性及十地因。因满性显。则有感应应世。故说八部般若。以十种义。释对治十。其第一部十万偈(大品是)第二部二万五千偈(放光是)第三部一万八千偈(光赞是)第四部八千偈(道行是)第五部四十千偈(小品是)第六部二千五百偈(天王问是)第七部六百偈(文殊是)第八部三百偈(即此金刚般若是)。

此是八部之名。前之七部遣相未尽但称般若。此第八部遣相最尽故别立金刚之名也。初第一部如来成道五年在王舍城说。次五部亦王舍城说。第七第八部舍婆提城说。此金刚般若。唯须菩提蒙加设问如来答也。十障者。一者无物相障。如般若中说。有为无为一切诸法乃至涅槃空。众生不解。起于断见。谓一切法无。此障对治。佛告须菩提。有菩萨摩诃萨。行檀波罗蜜乃至般若波罗蜜。如是等。此经中对治者谓第三分。经云。菩萨不住于事行于布施等。此遣断见也。二者有物相障。众生闻如来说有菩萨行六波罗蜜。众生计着起于常见。便谓一切法有。此障对治。佛告须菩提。菩萨不见我为菩萨及诸波罗蜜。如是等。此经中对治者。谓修行分。经说。若菩萨起众生相人相则非菩萨。此遣常见也。三者非有似有障者。如来说色等诸法是有。若是有者不应复更说言诸法空也。此障对治。佛告舍利弗。色等诸法体相空。如阳炎。非有似有。如是等。此经中对治者。谓但凡夫之人贫着其事等。遣实有见也。此第三何异第一。上第一总明有为无以一切法空。此第三偏明有为法空。但疑者云。若诸法空者。何故可见而有用以为异也。四者谤相障。上闻如来说色等诸法体相空如阳炎非有似有。众生不解便起谤意。谓佛性涅槃无为之法。亦同有为诸法性空无体之无。若尔则无修行得果之者。此彰对治。佛告舍利弗。非空空。如是等。此经中对治者。谓第六诸法空分中亦非无法相等。遣空见也。此第四障何异第一第二。第一明有为无为一切诸法空。第三偏明有为法空。此第四唯明无为之法妙有之体无万相故空。不同有为之法无性故空。以此为异也。五者一有相障。闻如来说色是空。而众生起心不异空更有色。此障对治。佛告舍利弗。空者非色。如是等。此经中对治者。谓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说等。遣即见也。六者异有相障。如来上说空者非色。众生不解。谓异色别有空。此障对治。佛告舍利弗。不离空更有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如是等。此经中对治者。谓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等。遣异见也。七者实有相障。闻如来上说万法虚空体是空者。何故佛说色等诸法是有。此障对治。佛告舍利弗。色等诸法但有名用。如是等。此经中对治者。谓如来说微尘即非微尘。世界即非世界等。遣报教见。此第七何异上第一第三第四。此中明空不异。于上但难言方法。若是空者。如来何故说有。以此为异也。八者异异相障。闻如来说色等诸法体相空但有名用。众生心色等诸法。若是空者。不应有生住灭。若实有生住灭。则非是空。此障对治。佛告舍利弗。诸法不生不住不灭不净不染。如是等。此经中对治者。谓量分中第七分说。何以故离一切诸法即名诸佛如来等。此遣有相见。

九者如名义相障。如来说色等诸法可见可触。众生起心。如名义亦如是可见可触。此障对治。佛告舍利弗。诸法有名假施设如是等。此经中对治者。谓实无有法名为菩萨等。此遣依名报义见。

十者如义名相障。如来。上说色等法寂静空但有名假设。设若如是。众生起心。如义名亦如是。有义故有名。若无义者云何有名。此障对治。佛告须菩提。菩萨不见一切名。以不见一切名故。不着一切义。如是等。此经中对治者。谓第十一分中一切有为法如星医灯幻等。此遣依义执名见。对此十障故。说八部般若。究竟一切智满足。此十何故名障。已一一或体皆能碍于实解故通名为障也。言金刚者。从譬喻为名。取其坚实之义。如世间金刚。有二义。一其体坚实能破万物。二则万物不能坏于金刚。明此果头无为法身金刚般若及十地智惠。亦有二义。一能摧魔怨敌坏诸烦恼。二者诸魔烦恼不能俎坏。故名金刚。又凡夫二乘。于此理教不能解入。故亦名金刚也。

般若者。乃是西国正音。此魏播云慧明。此金刚无相极理。体是西实。智慧能照达理原。了诸法相。显明常住佛果。故曰般若也。

波罗蜜者。魏云到彼岸。明此经所诠之理是常住法身彼岸之体能令众生度生死河到涅槃彼岸。故名波罗蜜也。

经者。旧人相传训之曰常。依西国正本。云修多罗。若播其名者。外国云修多罗。此方播之为本。此明理教皆有本义。理为本者。明所诠证法无为之理能与十二部经言教为本。故名理为本也。教为本者。明寻此言教能得证法故。名言教与证法为本。故以教为本也。故今言经者。非播名也。但此中人。义以经字。显修多罗处。故言经也。

论者。如来灭度后之中。有高行大士。号曰婆薮槃豆。魏云天亲。此人实是大权菩萨。现形通化。遍见如来一代所说大小乘教意。以此金刚般若经文句甚略义富远博。世人不能解此深远妙义。为众生故作义释之为论也。

所以论初设此二偈者。然论主天亲。将欲作论释此金刚般若深远妙义。若不[标*寸]显法体置于论初远冯佛僧在于经首者。则何以作论解释此经深远之义。然如来灭后声闻菩萨诸大论师。凡欲有所制远解佛正经者。莫不皆先归敬三宝假灵威然后作论。二偈之兴大意在此也。

就此二偈之中。分为二段。初有一偈半六句。明致敬三宝。后半偈二句。释成致敬之意。就初六句中。前一句。明此金刚般若理教深妙即是法宝之体。第二句。明上法门理教既深世间愚人不能解悟。即是出不解之人。第三句。明诸佛菩萨俱能通达。此显佛僧二宝。即是出能解之者第四句。以诸佛菩萨能通达此理故教导。我等宜修吏教此障吏敬之或第五第六二句。重释致敬之意也。下半偈两句。偏释菩萨有可敬之德也。

法者。以轨则为能。又法名自体不失己相。何者是法家自体相而言不失。明此金刚般若甚深妙法能防生死非法。不令众生堕三恶道。能令众生得人天二乘果。乃能令众生十地行满终得佛果至极之乐。故名为法也。

门者。明此金刚般若理之与教皆能津通行人远诣佛果。故名为门也。句者。即此金刚般若能诠之教也。义者。是所诠证理。明此般若理教深妙非诸凡夫二乘心心意识之所能解。乃是如来八部之终隐覆之说所以得知。如下经云。如来说众生即非众生等。此即是句义理教难解。故言句义也。及次第者。明此法门十二段分数次第。从此一段。至此一段。生起法用。或时次第。或时超越。所以难知。下经文云何住者。生下住分。云何修行。云何降伏其心。生下如实修行分。此即是次第之意难识。故言及次第也。世间不解离明慧者。上句虽明般若。理教难法体未知。不解者谁。是以第二句明世间愚人不能解。世间者。众生世间也。不能解者。此凡夫之人未得闻思修等法出世间胜解断除惑障永尽生死。故不能穷达理原悟此深法也。应问。世间愚人何故不解。即答云。以离明慧。离明慧者。前愚人未得初地已上真无漏解断除痴闇。故言离明慧。以离此出世间明慧故。不能解此般若深法也。大智通达教我等者。上句虽明不解之人。犹未影能解之者。是以第三句明诸佛菩萨俱秉妙解能达斯理。此即并出佛僧二宝也。大智通达者。诸佛如来二障永尽。种智圆满。照穷此法门。理教斯尽。更无胜者。故言大智通达也。若据菩萨而论。亦渐除惑障。分有种智。片悟同佛。解此法门句义次第所以。亦得云大智通达也。第二意若此般若理教甚深难解者。论主何由得解作论解释。故答大智通达教我等也。教我等者。此明论主自云诸佛菩萨有大方便。于己所得无名相理。作名相说。训导于我并余论师及一切众生。故得解此般若深义。作论解释。功由大圣。非我自力能解。故言教我等也。归命无量功德身者。上虽辨所敬人法。未论致敬之意。是以第四显吏敬之。或此金刚般若甚深法门。乃是诸佛之母。能出生现果常住涅槃体偏无量功德。故所以归命。又诸佛菩萨各有十力四无所畏等无量大功德聚。能以前理教导。于我有莫大之恩。故亦言归命。此一句应遍在上第三句下皆言归命也。应当敬彼如是等者。此下两句重释第四句致敬之意。上虽云归命。犹未展敬仰之心。将欲更重以三业致敬故。以总举前所敬人法来。故应当敬我如是等也。头面礼足而顶戴者。上虽云致敬。未出致敬之所以。此句正辨恭敬之事也。头者一形之重。足者身之所轻。今以已所尊。礼彼佛僧之早。此乃方显处敬之至也。故言头面礼足而顶戴。亦应言意业尊重口业赞叹。但以偈使故略也此一句亦遍在上三宝之下。皆言顶礼也。以能荷佛难胜事者。此两句半偈。别释菩萨有可敬之德。论主此中假设疑意云。诸佛如来具三达明解。鉴尽万法超学地之表。无能过者。可名大智。理合致敬。菩萨既位居学地。处不足之境。理解未圆。断惑不尽。何得名为大智敬同佛也故偈释言以能荷佛难胜事何者。是佛家难胜事而云菩萨荷负也。今明佛家难胜事者。即此般若理教宗深致远。非是凡夫二乘图度之境。故不堪受持流通益物。然菩萨大士独秉妙解。负斯重任。于如来灭后像正法中。受持洪化。继轨先圣。此即是荷负佛难胜事。故功齐诸佛。故得名为大智通达致敬同佛也。此明菩萨有二种。一者初地已上菩萨。已积行僧祇。现见理原。断除烦恼。自证而说。故能荷负受持流通益物。二者地前信地菩萨。亦积行来久。一大僧祇欲满不满。虽未现见理原。以能髣髴见理相似解深伏烦恼。故亦能荷负受持流通益物也。摄受众生利益故者。今言菩萨在像正。流通般若胜法。为当自为悕于名利。为当为利于物。故偈下句言摄受众生利益故。明菩萨大士于佛灭后流通此经。乃为旷兼群生等润含识。故以法录物。令从已化。使获。出世无上菩提无尽之福。此明不为自利。故言摄受众生利益故也。此前二偈。是论主归敬三宝。申已造论之意也。如是已下讫于经末。正辨经体。序正流通义如常辨。于中随义曲分。凡有十二段。始从序分终讫流通。即其事也。十二段解名生起。如下次第广释。释可知也。然十二段中。所以初明序分者。然如来将欲说法故。以威神冥如。召集有缘。为兴发之由。故名为序。然诸经明序义次第发起。皆先放光动地召集有缘。广作由致。然后方说。此经所以异于众经者。以如来说法序义凡有多种。一放光动地召集有缘广现瑞相。然后说法。二不放光动地广现瑞相。如来知众生机感。自然说法不待请问。三众中有怯弱众生。内心怀疑。不放问佛。是故如来自唱我是一切智人。汝何故不问于我。汝若问我。我当为汝说法。四如来威神冥加。与其智力令其说法。五诸菩萨在余处说法。竟至如来所。印其所说。六有人生疑发问。如来为说。七如来直以己相貌。为说法之序。今此经序即是第四如来威神冥加故说此为序也。如十万偈般若。如来具足以三业加须菩提。如大品八千偈般若等。此六部中。但以口意二业加须菩提。此金刚般若。唯以意加不具身口也。若此经意加故说。何故经文不辨其事。以如来说八部般若。势分相续不断不绝故。更不别明也。经初五句众经通序。一如是。二我闻。三一时。四婆伽婆。五住处也。所以一切经初置斯五句者。有三种义。一为证成经理不虚未代生信。二为表异外道以阿忧为吉。三为息于诤论表已推宗有在也。等证生信所以先明如是者。欲使人识经达旨明金刚般若理教。正如是我之所说与佛昔说不异故。初明如是也。虽云今说般若理教与佛昔说不异。而未知闻者是谁。若无闻者未必可信是以第二次言我闻。此明闻之有人。非为传听所以可信也。须菩提虽云我闻。然说必有时。若说无时节。亦未必可信故第三次明一时也。虽出说经时节。然说必有人。未知说者是谁。若是天魔外道余人说者。未必可信。故第四次明能说之人是佛婆伽婆所说故所以可信也。虽云此般若理教是佛之所说。未知如来在何处说。若说无方所。亦未必可信。是故第五次明说经之处在舍婆提城给孤独园也。五句中何故初名如是者。若依世辨释名。如是之义乃有多途。略而言之凡有四种。一者发心如是。二者教他。三者譬喻。四者决定。发心如是者。自念我当如是发菩提心修诸善行等是名发心如是也。教他如是者。教前人言。汝当如是发菩提心修诸善行等也。譬喻如是者。又威德炽盛如日光明。智慧深广犹如大海。面貌端政喻如满月。勇健雄勐如师子王。是名譬喻如是也。决定如是者。我如是见闻等。是名决定如是也。今言如是者。但取第四决定如是。明须菩提自云我亲从如来。闻此金刚般若理之与教。我之所说如佛所说。不多不少不饰不谬。决定如是。无有传闻之失。故曰如是也。我闻者。如是之义闻必有人。故次云我闻。此中谁自称我而言我闻。解者多道。须菩提言我与千二百五十比丘同闻此经。故曰我闻。然理通而言亦得通。阿难云我闻别义则非也。三种阿难大小中乘传持三乘法藏。其义可知也。何以得知。须菩提云我闻非余人也。凡有二义验知也。一以经文下校量分中须菩提。问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以此文来验。故知今言我闻者。是须菩提。虽复当时须菩提有如是问。后时言我闻者。何必是须菩提也。复更以何文验知是须菩提云我闻也。昔如来灭后。凡有三时结集法藏。初在王舍城因陀罗窟中。五百比丘结集法藏。舍利弗等诸罗汉比丘各自称言。某甲经如是我闻佛在某处说。后时为恶国王坏灭佛法。自此以后复有七百比丘。重结集法藏。皆云某甲经我从某甲比丘边闻。不云我从佛闻。此之再集并是小乘之人结集法藏。又复如来在铁围山外不至余世界。二界中闻。无量诸佛共集于彼。说佛话经讫。欲结集大乘法藏。复召集徒众。罗汉有八十亿那由他。菩萨众有无量无边恒河沙不可思议。皆集于彼。当于尔时。菩萨声闻皆云。如是我闻如来在某处说某甲经。须菩提云金刚般若经如是我闻佛在舍婆提城说。故知今言我闻者。是须菩提也。一时者。既曰我闻。说必有时。故次云一时。然时有多种。或有一念时。有日夜时。有百年时。有一劫时。有春秋冬夏时。今言一时者。非此等时。正是如来说此金刚般若经时。虽言一时。不云某年某月某日说。故不知何时也。如大华严世间净眼品。如来即成道日。在寂灭道场说十地品。第二七日。在他化自在天中说。如十万偈般若。如来成道五年说。经有成文。余七部般若但云一时。皆不知何年说也。如来藏经佛成道十年说。如大集宝幢。品佛成道一年。王舍城迦兰陀竹园。说陀罗尼自在王品。成道十六年在欲色二界中间说。经有明文者即便可知。经无明文者即不可知也。然说此经时虽不知几年。足知中后时说。何以得知。经云食时着衣持钵入城乞食。得食还园食讫。诸比丘方集说此经。故知中后说也。相传云。如来一代成道乃至涅槃。恒说摩诃般若华严大集。未曾断绝。此金刚般若。八部之中是最后说也。须菩提直道我闻一时。不云几年。是故但言一时也。上虽云如是般若理教我闻一时。未知从谁边闻。若余人边闻。则不可信。今言我从佛闻。明知是如来所说所以可信故。次言婆伽婆。然此名。乃是西国正音。魏无正名相播。故仍存胡本。义释云能破烦恼。或云具足功德智慧。亦言有大名称天人归敬。亦云能降伏天摩制诸外道。如是等义。乃众多非可具论。且云斯四耳。依西国正本。一切经首。皆言婆伽婆。此方经初多云佛在。时有安婆伽婆。亦有并存二名者。此第四明能说人也。前虽云从佛边闻。未知如来于何处说。若无方所。则不可信。故次云在舍婆提城也。然如来法身妙绝形相常在圣行梵行中住。故下经言。诸佛以不住道为处。如是身者。岂有顽域方处。而言在舍婆提者。明诸佛应现正欲赴众生感。众生既有方所。故圣亦同之。又欲令未来众生。知如来在此处说金刚般若。生敬重心。或时礼拜。或复赞叹。或时起塔香华供养尊重器世间生功德故。此舍婆提城者。昔劫初有仙兄弟二人。弟名舍婆。魏云幼小。兄阿婆提。魏云不可害。此二人住彼处求道。即因为名。弟略去婆。兄略去阿。二名双存。故曰舍婆提城。亦言舍卫城。如因拘尸那仙人名拘尸那城。因迦毗罗仙人名迦毗罗卫城。此皆因人为名也。唯阿踰阇城因事为名。魏云不可除伏城也。祇树给孤独园者。上虽云在舍婆提城。其处犹宽。是以第二指其别处也。祇者外国音其国太子名祇陀鸠摩罗。祇陀者魏播云太子。鸠摩罗者魏播云童子。树者此方之名也。此园先属太子。须达长者后时以黄金布地。买得此园。广集贫穷孤老。于中养济。又复于中造立精舍。时人因名给孤独园。双举两主。并置胡汉之名。故曰祇树给孤独园也。

与大比丘众者。前虽云我闻。主知与谁同闻。故列同闻之人。皆是罗汉众也。千二百五十人者。举现在大数也。若作六句。此同闻人应是第六句。若作五句。则我闻中摄也。依下流通分中。具列菩萨四众八部闻经欢喜。何故此中但云千二百五十比丘。而不具列诸众者。出以此经其义虽广而其文至略故。此序分中不广辨同闻之人。但出大比丘之数常随徒众。后则具列也。余经皆列名叹德辨数在先。所以此经阙不列名。不叹德者。亦以文略故也。大比丘者义乃多种。今但取断烦恼尽得罗汉者。以之为大比丘。此中不取白四羯磨等九种比丘。故曰大也。比丘者外国正音。此方义释或云乞士。或云破恶。或云怖魔。无正名相播。故仍存西本也。

尔时世尊食时者。日中前时。表沙门少欲食必有时也。着衣持钵者。表出家人知足之相唯三衣钵更无余长。出入随身犹如飞鸟不舍二翼。去住随意情无系恋也。入舍婆提大城者。传云祇园在此城东从外而入也。大城者。此城宽博纵广十二由旬。居民凡有十八亿家。故曰大城也。如来所以入城者。为乞食故也。然如来法身金刚之体不假食而立。所言如来乞食者。如来现行乞食有多种利益。是故如来入城乞食。若具辨乞食利益。乃有多种。经中但云二十。今且论其十种。一者如来入城乞食。众生见如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妙相庄严如须弥山王发菩提心求如来身。二者聋盲瘖痾诸苦众生见如来。暂时止苦发菩提心。三者诸豪贵长者自恃种性生于我慢。见如来威德严仪挺特异世。憍慢心息发菩提心。四为守护女人有三鉴。在家为父母所护。出嫁为夫主所护。老时为子所护。及懈怠者不能见佛。见如来入城。情怀欢喜发菩提心。五为释梵四王天龙八部导从如来。各各以天香华伎乐。赞叹供养如来。此中诸人见即生念。诸天尚舍天乐供养如来。我等何以不尔。便学诸天神祇广设供养发菩提心。六如来入城乞食。四天王各奉一钵。如来受已合。四钵为一佛现。如此不思议事。见者欢喜发菩提心。七为贫富二人施食。然富人饶食。欲多施如来。便见如来钵空故得多施。贪者食少。惧不敢施。便见如来钵满故得少施。令各称意。都此希有之事故发菩提心。八为如来钵中盛百味饮食皆不杂乱如异器盛。施一切众僧及诸众生。食之不增不减。见者欢喜发菩提心。九为未来弟子为俗人识呵。云汝师如来尚不乞食。汝何故乞食。是故如来现行乞食也。十者如来金刚之体。身内不空。又常在三昧。其实不食。唯有诸天知如来不食。为化众生入城乞食现行乞食。有此多益故入城乞食也。

于其城中次第乞食者。西国法四性住城内。屠儿魁脍居城外。若入城时摇铃为拭。各自别行不相杂合。今言次第者。城内四姓中。不舍贫从富。又不弃贱从贵。故云次第乞食。若尔佛于众生则心不平等也。此明如来心非不等但随国法故也。然如来亦入下贱家乞食。如来设至下贱家者不令人见。若刹利婆罗门等见则便讥呵云。沙门不清净人。乃从下贱人乞食。遂不生敬重。若诸贵不生敬重。则佛法不立故。西国沙门多不从屠儿旃陀罗而行乞食。又亦不到恶象恶马恶狗等家而乞食也。唯有如来一人得次第乞食。其余比丘一向不得次第乞食也。还至本处者。乞食得已还至祇园也。饭食讫者。如来不食现食。所钵分为三分。一分置草叶上。施陆地众生。一分置水中。施水中众生。一分自食。然如来其实不食。唯有诸天知如来不食现食也。收衣钵者。叠僧伽梨洗钵已着常处也。洗足已者。然如来脚足犹如莲华尘水不着。诸佛常法受步行法。然如来行地。离地四指足不蹑地。下生莲华承如来足。岂有尘垢。而言洗足。示出家人威仪严净有可敬之相也。如常敷坐者。此非是人天八部所造弟子所敷。亦非如来念故方有。明诸佛如来殖因深厚自然报。有七宝堂阁众宝妙坐。不假施设。故云如常敷坐。佛欲坐则有。去已则无也结跏趺坐者。四威仪中坐威仪胜。若行住者则多疲惓。久而无患又随顺三昧。见者欢喜皆发菩意也。端身而住者。此明如来身业。表明如来离威仪浊。有三昧相俨然不动。如铸金像如木索人也。正念不动者。此明如来意业。专心一境得胜三昧。更无移躁故不动也。正念既是心法。何以可知。然正念虽是心法冥漠难恻。以形静验心。足知有定。如得定比丘。或一日不动。或七日不动。以身不动故。明知内心有定。自此前其序分。

尔时诸比丘以下讫善付嘱诸菩萨。此是第二段经名为善护念分也。此所以名善护念者。须菩提既得如来冥加之力将欲禀如来。此冥加力故亲对如来。为诸菩萨。说金刚般若。欲问地上三种事发起下经故。初首叹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善付诸菩萨。此明如来善能教化根熟未熟二种菩萨。令世间解满速。入性地及初地大乘法中故。次明此第二分也。诸比丘者。此犹是如来常随徒众千二百五十比丘。而所以言来诣佛所。者此诸比丘常法。各在四面。离佛住处。或一百二百步外。随已所宜如法行道。不得近佛。若近佛者。则多妨丙。是故远住。如来乞食自持衣钵不将弟子。又诸比丘各自乞食不随如来。如来常法食后为四众八部如应说法。是故如来威力冥加。令诸比丘来诣佛所也。若如来不以意力加者。则诸比丘无由得来也。

尔时惠命须菩提恭敬而立白佛言希有世尊者。一切声闻菩萨。于如来前。凡欲有所发问。若不蒙佛加被。则不敢发问。然须菩提若实是声闻。则要假佛加方能发问。设是方便菩萨权为声闻。亦假如来加被方能问也。如来向来始欲集众。而未有所说。须菩提有何因缘。于大众中。便叹如来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善付属诸菩萨者。以须菩提先得如来冥加力故。智惠辨才与佛无异。将异诸菩萨说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欲问如来地上三种事发起下经。是故叹言希有世尊也。此言希有者。非谓以时时有故为希有也。此音希有乃云为增亦言为能亦可云善也。此明如来快能护念付嘱二种菩萨应根授药不差机会不令失受道之时。故曰希有也。如来应正遍知者。略叹三号也。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属诸菩萨者。汎论菩萨有二种。一者初地以上出世间菩萨。二者地前世间菩萨。地前菩萨复有二种。一者外凡。二者内凡。就内凡菩萨复有二种。一根熟。二者根未熟。今言善护念者。叹如来善护地前姓种解行根熟菩萨。善付属者叹付属习种性中根未熟菩萨。此二种菩萨所以言护念付属者。若如来不护念付属者。此菩萨起心发行所观境界容有错谬退失。不能决定入于性地。乃至或时迳劫住世不能速入初地。故须如来护念付属也。根熟者。性种解行中。观三种二谛二种无我。一大僧祇欲满不满。欲证髣髴见理。无生法忍光明已现在前分中。具足功德智惠二种庄严等。八万四千诸波罗蜜决定能证。初地永不退失。故名根熟。而未得名为初地已上证无生法忍大力菩萨也。根未熟者。习种性中。然此习种性人。亦有二种。一者一往决定。二者不定。不定者虽习世间闻思修等功德智惠诸波罗蜜行。未能决定入于性地乃至初地。容有进退故。名此退人为根未熟也。如七种发菩提心人。前三种人多是不退。后四种人或退不退。若遇诸佛菩萨善知识。则不退转。若不遇善知识。退菩提心。转入外凡二乘之地。此是习种性人有退不退。或云性种菩萨犹退堕地狱。乐庄严经中道。性地菩萨决定不退。是以宝鬘论中。有人间龙树菩萨云。地持经中道。性地菩萨退堕阿鼻地狱此义云何。龙树菩萨答言。地持经虽云。性地菩萨堕于地狱。我不敢作如是说。何以故。不增不减经中明。性地菩萨毕竟不堕地狱。又乐庄严经中说。性地菩萨若一时杀阎浮提众生。虽有此罪犹不堕地狱。若四天下乃至三千大千世界众生亦不堕地狱。何以故。此人旷劫修行。多供诸佛。功德智惠善根纯熟。虽造重罪。以福德力大故。罪即消灭不堕地狱。如大热铁鏊以一渧水投之于上即自消灭。以此验知。性地菩萨不堕地狱。若尔者二经相违云何会通。解云地持经中道言入者。催怖地前菩萨令其生惧速证初地。非谓实入阿鼻地狱。如十地经中七劝劝八地菩萨言。汝莫乐住寂灭定。然八地菩萨既位出功用。永绝识务。念念无生。运运自进。岂有乐住寂灭假劝方进也。欲令速入九地十地乃至佛地。是故如劝。非谓实乐住寂灭。何以知然。故经言亦莫舍此忍门。明知非实乐住也。此亦如是。实不堕地狱。言其堕者。欲令速证初地。非谓实堕也。故知性种以上一向不退也。所以言善护念者。唯依根熟菩萨。善付属但依根未熟者。明诸佛虽有自在之力。但能度于有缘众生。不度无缘。何者是有缘。如海龙王经说诸佛从因地来。以四摄六度等法所摄。于佛有缘者。如来自度故。就根熟众生明其护念。不为如来四摄等法所摄者。于佛无缘。付嘱诸菩萨有缘善知识。念于闻思修等。已得行中不退。未得行中其于上上证法胜进不失。然如来非不善护念根未熟者。亦非不善付嘱根熟之人。但出经者意不能烦文。且上举一边也。论曰善护念者。依根熟菩萨说等者。论主先分处二种菩萨也。又言云何善护念善付属者。将偈解释。故假设此问。问如来以何等心行作何方法与何念力名护念力。名护念付属二种菩萨。是故即以偈答。巧护义应知。然此论主凡作八十行偈。以释此经。前之二偈。论主将欲造论。先明归敬三宝申已造论之意。自下有七十七行偈。正释经文最后一偈。作论既竟赞叹回向也。此巧护一偈明何等义。正释前经中希有等经。然此希有叹如来快能念付嘱二种菩萨。故名为巧。即以此巧护为希有故。以此巧。释希有也。护者。通释善护念付属。此偈应云善护念付属。但以偈侠故单举护也。义应知者。理正如此劝问者令知也。然此一句释善护念付嘱已竟。第二句所以复言加彼身同行者。此为释上经中疑难。难云此经不应如是说。应言善护念诸众生善付属诸众生。所以然者。明如来慈悲平等被物无私应遍念六道不遗凡圣。若言护念一切众生。则义通凡圣。直云护念菩萨。但摄修行之人。则统收不尽。何故不云善护念诸众生。但云护念诸菩萨也。故答加彼身同行。言护念诸菩萨者。即是护念一切众生。加持彼身者。如来以智惠力。加二种菩萨。身令入性地。乃至初地证智也。若尔还复前疑。犹是如来唯护念菩萨不护念众生。故下二字云同行也。同行者。即是菩萨以四摄六度。摄取一切众生。以为伴侣。以为眷属也。若尔菩萨也修万行。而众生未修。云何言同行也。答意欲明大士覩真如佛性。于平等理中得相似解。亦得相似一体悲心。故不见众生异于我身我异众生我身。修行即一切众生修行。此明菩萨与众生同非异众生同于菩萨。故云加彼身同行也。明诸佛加菩萨化众生迭传相摄。即拘琐法门也。此一句。理而言之。通释二种菩萨。别而言之。唯释善护念也。不退得未得者。释经善付嘱得者已前修行也。未得者所未修行也。不退者。欲令习种性人于向已得行中坚固不失未得行中令胜进不退。故付善知识也。是名善付属者。结句应言是名善护念是名善付嘱。以偈侠故略也。云何加彼身同行者。论主提偈中第二句。依下答分为二问。一问云何加彼身。二问云何为同行也。下答亦有二。谓于菩萨身中与智惠力令成就佛法者。答第一加彼身。明菩萨蒙佛加故得胜智力亦成就初地佛法也。又彼菩萨摄取众生与教化力等者。答第二同行。明菩萨以佛加故得教化力能利益众生。即是同行也。云何不退得未得者。问偈中第三句云何为得主得中不退也。故答谓于得未得功德中惧其退失。欲令习种菩萨于二行中固解不退。故付智者。又得不退乃至付属应知者。虽云得未得中不退。未知何等法中不退。故出谓大乘法中不退大乘法中胜进也。不舍大乘者。令不舍因中菩提心慈悲无量等行及果头无为法身大乘法也。

金刚仙论卷第一

 

上篇:佛说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

下篇: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论释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释经论部目录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

【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准提咒持诵仪轨...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卷上 天亲菩萨造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

涅槃论

涅槃论一卷 婆薮槃豆作 沙门达磨菩提译  顶礼净觉海...

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九颂精义论

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九颂精义论卷上 胜德赤衣菩萨造 西...

三具足经忧波提舍

三具足经优波提舍翻译之记一卷 施戒闻三备摄众行。是...

佛说离睡经

佛说离睡经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 一时,...

【注音版】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华严经义海百门

华严经义海百门(并序) 京大荐福寺沙门法藏述 夫缘起难...

大集大虚空藏菩萨所问经

大集大虚空藏菩萨所问经卷第一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

东海若解

东海若解 唐 柳 子厚 着 清 释 实贤 解 东海若...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

【注音版】咒五首经

咒五首经...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

禅波罗蜜序 禅波罗蜜者。辅行云。次第禅门目录云。大...

佛说文殊师利净律经

佛说文殊师利净律经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真谛义品...

懈之一字,为世间最恶毒之物

懈者,倦之渊薮也。世之万事,若沾住一懈字,作事者纵...

父母是世间最胜福田(经典节录)

《分别善恶报应经》(节录): 复云何业获报多病。有...

野鸭子飞过去了,你的心在哪里

理观的智慧,特色就是安住一念心性,这是根本。 安住一...

老人痴呆或失忆症的人能否往生

问: 有两个疑问请解答。第一,如有老人痴呆症或失忆...

如何避免刀兵劫——战争与和平的因素

我们人生,生存在这个世间,一种苦未了,一种苦又跟着...

怎样才能减少痛苦

你要经常思惟,现在我们生存的现实生活以及周围环境的...

不受第二支箭的痛苦

佛陀对待弟子的态度,就如老师对待学生一般,但是佛陀...

拜佛礼忏之要诀

无论那一宗都讲拜佛,禅教律密净都讲拜佛,拜佛是最基...

净界法师:牺牲今生安乐,保护临终正念

我曾遇到一位一贯道的道友,他问说:师父啊,你们寺庙...

素食男的六大好处

一、爱心指数高 素食男的爱心指数是超五星级的。一个...

一生行善,果然善有善报

古时候,有一个书生,姓萧名蔼堂。他为了生活所困,不...

戒杀放生的重要意义

编者按:不杀生是十善法戒中的第一戒,也是五戒的第一...